搜索

无用--沉底

[复制链接]
楼主: pan3
 楼主| 发表于 2010-7-29 18: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国相先生“简析潘建生的八篇伪证论”(简称“伪证论”)已发表,今答辩之。

一、回答四个问题

⑴、潘乾的论证

国相先生认为荥阳潘氏出于俟汾氏,八评以《魏书》记载为依据证明潘岳、潘尼为代表的荥阳潘氏并非出于俟汾氏,以《潘岳家谱》关于潘乾为岳之曾祖为据证明乾为荥阳潘氏一世祖,五六百年前宋元明时期的瓜山、盛美、泮洋、潘祚边等地的潘氏祖谱如是记载,江西、浙江、湖南、湖北等地的许多潘谱也有如是记载,怎么说是“潘建生所提”?

国相先生认为乾居长平不可能生瑾,这是错误的。宋朝长乐刘彝曰:“汉末, 有出居荥阳之中牟者曰瑾, 为安平太守。又推太守所自出之祖曰乾者而以之为第一世祖也”指出瑾并非出生于荥阳,而是出居(迁居)荥阳之中牟。国相复印的溧阳县志证明刘彝记述是正确的。国相欲在中牟寻找瑾公之父,症结是将出居中牟当做出生中牟,一字之差谬之千里也。

国相先生说一世祖谋字肇号中牟公不是他的创造,依据有“广东…旧谱”“江西…谱”,其实,用A谱记载来否定B谱,这种方法有诡辩之嫌,缺乏说服力,因为你为什么不用B谱来否定A谱?你指责“闽侯谱是错的”总要拿出些依据来才行啊!

⑵、关于祖公为隋监江都仓

国相坚持唐杭州刺史求仁子祖为隋监江都仓,他的理由是“生于两个朝代交体(错别字,原文如此)年代,谁都知道这个普通常识”。笔者多次指出:求仁为唐贞观十四年(640年)杭州刺史任(见《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p826~827),在武则天立为皇后参预朝政(655年)时求仁仍在世,有张文琮诗“同潘屯田冬日早朝”为证(见《全唐诗》卷39),可知大业间求仁不到30岁,他的父亲潘仪(子义)为隋右丞(《北史》有载)迁左丞,他的儿子可能仕隋大业间(605-618年)监江都仓吗?一句“生于两个朝代交体年代”就算论证?

⑶、谁拉兢当潘氏始祖

拉兢当潘氏始祖者是谁?非建生也,请看国相先生的浯溪老谱:“兢, 字师长, 世居上谷, 是为始祖, 仕燕襄公大夫, 又为上谷郡太守”。其实,无论兢或炎帝榆罔都不是俟汾氏潘的一世祖,(参见《魏书》俟汾氏改潘姓记述),说炎帝榆罔姓潘证据何在?

⑷、关于吕子进文

熙宁甲寅(1074年)“吕子进述”竟可以随意改成“北齐颜之推、唐范覆冰、宋吕子进、刘彝、明余晴、清潘一稳历代六人共撰”,生活于不同时代相距千年的六人可能“共撰”一篇文章吗?奇闻!奇谈怪论!分明是篡改何必百般辩解。现今有人做了“补充”、“说明”,要不要说成“七人共撰”?你改,他改,都这么改,还有没有历史文献?

二、关于伪证

上述论证“伪”在哪里?国相先生在“伪证论”中没有指明。什么是伪证?说假话,歪曲历史,不讲道理、信口开河,骂人,就是伪证。谁做了“伪证”?无须笔者明说。只闻骂声起,不见说理来,怎可服人?骂人恶习不改还有一些史学家之风度吗?

三、关于潘史研究会

国相说:“不给我知道,召开潘史研究会,成立编委会以建生为衣钵从通系史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剽窃我史稿为己用,视中牟公为糟粕写本潘氏伪史”,有五个问题值得商榷:

①召开潘史研究会是不是一定要国相先生“知道”?

②国相谱是不是‘经典著作’,“唯一正史”,别人写的都是伪史?

③关于“剽窃”,你国相用了笔者许多文章、书信、瓜山史料,经过谁的同意?你在你的专著中录用是否剽窃?你录用包括笔者在内的广大潘氏宗亲史料是否都已被你据为己有,成了你的私有财产?要知道先生可以收集资料,研究会为何不可以收集更多的资料?

《潘史》着眼于潘氏历史文化,其视角、品位同国相谱不同,不是国相谱二版三版,不可能抄袭国相谱。它不是发泄个人不满、怨恨的地方,不得攻击任何人,不应有任何“污语”。研究历史不能信口雌黄,免不了引经据典、抄书摘句,但不会抄袭国相谱,否则收进那么多不通语句、错别字、骂人的话和被歪曲的史实,岂不成了新的废品?

据笔者所知《潘史》目前还处在酝酿和广泛征求意见阶段,也许需要很长时间。先生要诉诸法律,控告“剽窃”太性急了,有诬告之嫌。

④“视中牟公为糟粕”是否有挑拨嫌疑?我们说过潘氏多源,无论姬、芈、姜姓同是相互平等的一员,绝无贵贱高低之分。数千年来大家团结奋进早已融成一体。写史只能促进团结,不许搞分裂。中牟公瑾是我潘氏之先祖,为何“视中牟公为糟粕”?

⑤国相所谓《潘史》“以建生为衣钵”说法虽文句不通但具攻击性。潘氏能人辈出,而建生不是史学家,何至于“以建生为衣钵”?《潘史》编辑过程必须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不能走“个人说了算”的老路,这是国相谱的深刻教训。

四、关于国相的“收敛”与“放肆”

国相谱错误多,品位低,大家不满意。国相先生曾经表示要改,改后出“二版”。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工作如果由他自己来做,那当然好,可后来他发表的讲话、公开信,一再攻击别人意见是“打闷棍”,“人身攻击”,就连笔者关于“炎帝世系请莫随意写”的忠告也认定是骂人(寻找骂人同伴乎?),这只能证明他根本没有改正错误的意思。

笔者写“八评”,是为了弄清史实,拨乱反正。考虑到国相先生在公开信中所做的“检讨”和“道歉”,也考虑到“八评”用词有些过激,笔者做了善意回应,在发给国相的八评中附了几个字(因有气,难免有刺,用词过激见谅),本想国相先生会有善意表示,不料先生把善意歪曲为“向事实认错”,乘机大做文章。“伪证论”充斥讽刺、谩骂,把高超的骂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说“建生应该有所收敛,向事实认错是好的,再放肆下去乾公宗亲也不会容许的,何况是我”。老先生用了挑衅性词汇“收敛”、“放肆”,现在不知他要用什么办法让笔者“收敛”,莫非先生手中还有枪?

用词过激是对谩骂的反击,如果当初没有“黄婆骂街”,会有如今激烈的言语冲突吗?

笔者说过“国相先生毕竟是80多岁老人了,要他多看历史资料,改变思维定式,提高文字能力,消灭语病和错别字,克服家长作风不再骂人,等等,谈何容易!”笔者只是实话实说,无心攻击他人。衷心希望有事实能证明笔者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国相先生说“要求我依某名人的授意违心地去写部潘氏伪史办不到。”他矛头所向是谁我不敢妄猜,笔者早说过“出国相谱二版有什么意义?”不会要求国相怎么去写二版。

五 推陈出新

国相谱编发前后几年,潘氏宗亲内部团结没有加强,相反却受到极大伤害,教训深刻。潘史研究会统英、可权先生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荥阳郡中国潘氏通系史》是潘国相先生个人著作”,“宗亲兄弟姐妹之间要平等、团结互助、互相尊重”等意见是正确的。

笔者不想纠缠在国相先生是是非非争论中,不想再听哪些 “蒙蔽群众”、 “煽动”、“打闷棍”、“攻击”等指责,更不想听“放肆”之类咒语。谩骂没有和谐,也没有合作,只是不断毒化研讨气氛。这场争论品位不高,太伤感情,令人厌倦。别了,国相先生,祝你身体健康!我们之间本没有个人恩怨,用不着将对方看做自己的敌人。十年前先生如果不到三明来,我们本没有这场争论。

历史是不断前进的,推陈出新是历史规律。让我们面向未来,迎接《潘史》诞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潘建生 2003/9/18于屏西)
 楼主| 发表于 2010-7-29 18: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十一.没有依据的“中牟公原名肇字谋”说
                函复国相先生○四年农历五月初七日信



国相宗先生:您好!

今年农历五月初七日来函收悉。函复于后:

一.‘中牟公原名肇字谋’说没有依据

先生在2004/3/20给潘功成先生信中说:据中牟县志载:“中牟公原名肇字谋,政绩优异人谓中牟公以为号(见资治通鉴汉纪五○页,汉书卷六十九页)”。

经查,《资治通鉴》汉纪五○,相关的记载只有“二月荥阳贼杀中牟令”数字。而《后汉书》卷六十九也只有“四年,荥阳贼数千人群起,攻烧郡县,杀中牟县令。”的记述。所谓《资治通鉴》、《汉书》有“中牟公原名肇字谋”的记述,完全子虚乌有。2004.6.16日我给先生的信中已经指出。

五月初七先生给笔者来信中补充说“‘中牟公原名肇字谋’原文出自广东潘谱,源出沙田荥阳楼潘氏总谱,及赣北上高,中牟县志”。

笔者再次拜读了江西上高磬成先生寄来的上高潘谱,知该谱“十九世肇”为潘崇之四世孙,与潘谋相差500年,哪有‘中牟公原名肇字谋’影子?

肇,按字面可解释为初始,潘肇也可理解为“潘氏始祖”。此“肇”与某些潘谱的“阳谷”、“谷阳”、“中牟公”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史实未明时设以虚位,有“虚位以待”的意思,这样处理不算什么错。但见到一个肇字就说这个‘肇’就是谋,进而成了“中牟公原名肇字谋”的依据,说得通吗?

有朋友说他不曾在《中牟县志》中查到‘中牟公原名肇字谋’的记述,他说《中牟县志》不是潘谱,不可能出现潘氏后人对先人的专用尊称。朋友的推测不必为证,建议国相先生将原件复印一份让大家看看,以证明先生所言非诓。

二.“两族互相赞赏”说的错误

潘尼公《獻長安君安仁詩十首》中:“卓公化密。國僑相鄭。名垂載籍。勳加百姓。今在潘後。實有惠政。豈羨在昔。于茲亦盛。”先生说:“这样的文章诗词两族互相赞赏的很多,何必作佐证”,此言差矣。

请注意这样的史实:公元1世纪末,塞外鲜卑逐渐向辽东、辽西、代郡、上谷四郡内移动,与原居其地的乌桓杂居,东汉桓帝时檀石槐(约公元157—181年)尽有匈奴故地,东西一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甚广。公元360年鲜卑人南犯中原腹地荥阳、长平,北魏太和20年(公元496年)俟汾复姓「破多罗氏」改汉姓「潘」氏。

潘尼诗写于公元300年之前,诗赞先祖“名垂載籍”,赞潘氏后人“勳績維明”,而此时尚未出现俟汾氏潘,何来“两族互相赞赏”之说?

明明白白颂扬祖先的诗词,先生偏要曲解为“两族互相赞赏”,可又说不出任何理由。谋是贤人,如果他是尼公“真”祖,为何不在诗中赞颂他?

三.诚实为学问之本

先生明知《资治通鉴》、《汉书》没有“中牟公原名肇字谋“的记述,为何要我们“见资治通鉴汉纪五○页,汉书卷六十九页”?明知赣北上高潘谱没有“中牟公原名肇字谋“的记述,为何要引之为据?公然说假造假,面不改色心不跳,也是世间一道风景。

潘氏先贤谋公面对荥阳贼视死如归,令人肃然起敬,但他是中牟主簿不是中牟令(见《后汉书》)。先生说是《后汉书》弄错了,让人啼笑皆非。

任何证据都将经过历史检验,俗话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一定要实事求是,理论和观点必须建立在真实基础上。凡是作假都难以避免被揭穿。

先生2004/3/20给功成先生信中说:“后四年乾公出往中牟为县令了(与建生说法相同)”,五月初七先生信中写道:“溧阳长(不是先生说的文化官),是县令”,本人何时何地说过乾公是中牟令,溧阳长是文化官?先生习惯信口开河,制造一个错误说法,强加在别人头上,这种做法很不地道,也极不友好。近年来我同先生只有笔墨往来,都是白纸黑字,尽可引原文作为证据,不可无中生有,君子说话做事当光明磊落。

四.潘乾为潘岳、潘尼之祖的证据链

先生五月初七信中说“最可靠之有力证据,莫过于该宗历代传记的潘崇宗谱了”,先生的话说了一半,不知要证明什么,批判什么。为方便讨论现将潘乾为潘岳、潘尼之祖的证据链归纳如下:

1.《潘岳家谱》。

2.潘尼诗:《獻長安君安仁詩十首》

3.东汉光和四年(181年)《潘乾校官碑》。

4.《姓源》、《姓篆》、《百家姓》等有关书籍的记载:潘岳家谱,芈姓。春秋时楚之公族潘崇氏也。

5.《辞源》注: 潘, 芈姓, 楚之公族, 以字为氏。

6.郑樵的《通志.氏族谱》引《潘岳家谱》:潘,芈姓。

    7.福建瓜山、盛美、泮洋、潘祚边等地潘氏祖谱,长乐红门潘谱,荥阳高窑潘谱,湖南岳阳潘谱,等等。

8.『魏书』关于公元496年俟汾复姓「破多罗氏」改汉姓「潘」的记载。

9.宋朝长乐刘彝『潘谱绪言』曰:“汉末, 有出居荥阳之中牟者曰瑾, 为安平太守。又推太守所自出之祖曰乾者而以之为第一世祖也”

先生曾说过:“有与本书不同见解者,请提出佐证,出处何书(除去那些别人写的姓源姓篆,姓本源或某字典字源、小册子不可作佐证外),何代国史”。规定了许多不可作佐证的框。但什么可以作证,我们的看法与国相先生不同。

五.五月初七先生信说“我未尝不想修一部统一的潘氏源流谱,但没有确实的证据,故此最后征求意见。”

先生感慨“没有确实的证据”应是真话。先生花了十多年的时间、精力和大量金钱,为何非得坚持“没有确实证据”的“决定”(谋为一世祖)?这个“决定”乱了潘史,也使先生的努力失去了光彩。

其实,先生如何“决定”并不十分重要,先生已经“决定”过许多次了,史实不会因为先生“决定”而变化、定格,讨论还将继续,总要拨乱反正的。

笔者看过江西松林先生“给国相先生的公开信”,也看过上高磬成先生对此进行的“评论”和“再评”文章,先生错误的“决定”是《国相谱》不被广大宗亲接受、遭到口诛笔伐的重要症结,对此先生是清楚的。从善如流,改变“决定”应是先生的明智之举。先生“最后征求意见”,应是先生“最后”的机会了。



顺祝康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cad710100743i.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0-7-29 18: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十三. 道听途说不是研究历史的正道
评国相给富云书



    2005年10月17日国相先生给湖南武岗潘富云先生的信,散布所谓瓜山潘“没名望”,“拜文振为始迁祖”,瓜山潘氏族谱是“翻”三溪的,等等,本文答复于下。

一、关于“祚及子硕”、“飞英及子子韶”

    国相先生说祚及子硕“由三溪迁瓜山”,又说飞英子子韶“三溪迁瓜山”,后,“以子贵,赠银青光禄大夫”。

    瓜山始祖潘文振,宋银青光禄大夫。国相说瓜山“祖源有错未查清”,并说子韶“以子贵,赠银青光禄大夫”“迁瓜山”,意指子韶才是瓜山始祖。

    潘谱载:“飞英,师孔子,字元杰。绍兴二年(1132年)进士。知肇庆府。迁黄州。”子子韶,孙周伯。关于子韶“以子贵,赠银青光禄大夫”,迁瓜山之说,无从查考,不见于谱,不见于地方志。

    周伯的堂兄弟景伯、颢伯、显伯(都是师孔曾孙)均为绍熙元年庚戍(1190年)进士,子韶若能“以子贵”当在1190年前后。

    硕与子韶同为闽潘十五世,世代应相差不多。谱载:“潘硕,祚子,迁怀安”。并非‘由三溪迁瓜山’,须知怀安不等于瓜山。

    瓜山潘氏六世潘志道字天随绍圣元年(1094年)毕渐榜进士,比潘飞英早38年,瓜山九世潘士表字伯仁为淳熙八年(1181年)黄由榜进士,比景伯兄弟登榜早十三年(见《三山志》)。仅从年代看,说“祚及子硕”、“飞英及子子韶”是瓜山始迁祖,岂不是想入非非?

二、关于“拜”潘公文振为始祖

    《瓜山潘氏宗谱》载:潘公文振字国华号粹庵行十三,宋赠中书令、太师佑公之次子。官银青光禄大夫。迁瓜山为始祖。夫人李氏; 子四: 畎, 明, 朝, 荫。卒, 葬仙坂(今闽侯南通潘祚边)。

    《三溪潘氏宗谱》:“文振: 佑次子。银青光禄大夫。迁瓜山为始祖。”

   《莆阳潘氏族谱》:“文振,佑公四子。迁福州侯官瓜山为始祖。”

    潘公文振墓园至今保存完好。

    文振公修建的“文振桥”“仙坂桥”(宋时怀安八桥之二)至今尚存,其记述见于宋福州地方志《三山志》和《福州府志》(万历版)。

    1999年出土的《宋故潘公三郎张氏五娘墓志铭》云:“五代之世银青十三公讳文震从王氏以入闽,寻乃避地于福州之水南,子孙因家焉。及宋兴国其地属怀安县。祖父世为怀安人,银青公之来孙四七公讳宠之子也。”铭刻于宋绍兴十八戊辰(1148年),执笔者为瓜山潘氏七世潘滋(海)。海为宋名儒理学家潘植、潘柄的父亲。墓志铭比孟武修三溪谱早27年。相同的记载还见于《钦定四库全书》“勉斋集”。

    瓜山始祖的历史真实性,岂容否定?

三、关于“瓜山潘氏族谱是‘翻’别人的”

    瓜山潘谱中,文振公排行第13,其五世孙觉公行47,六世孙宗公行50。这在《宋故潘公三郎张氏五娘墓志铭》中得到印证。宋儒理学家潘植排行百二,朱熹的女婿、宋儒黄干诗作中称“潘百二兄”即潘植也(见《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两百多年间一百多号的排行,可见瓜山潘氏族谱在宋绍兴十八(1148)年前就已经相当完备。说“瓜山潘原先没谱”,不是违背事实吗?

    宋淳熙间三溪孟武重修宗谱,他“闻于伯父叔父之论与吾先君之所言”(见“孟武潘氏族谱辨述”)对宗谱进行增删。“自古田而降悉附于谱者, 明吾派之所由分也”。“古田”指闽潘三世、瓜山先祖古田令武原。孟武为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自武原至孟武历经十三世三百多年,武原的儿孙分布南安、瓜山、莆阳乃至全国各地,如果“古田而降”没有宗谱,只是孟武“闻于伯父叔父之论与吾先君之所言”,岂能将之“悉附于”三溪谱?

    孟武这么做,他解释说“俱南安裔也”(见“罗默春书孟武潘氏族谱”),淳熙丁酉( 1177年 )朱熹赞曰:“一以见世数之远, 一以见族属之大, 一以见人文之盛。”基于同样理由,瓜山十三世得宁重修宗谱时将户部郎中存实的谱系附于瓜山谱。

    瓜山与三溪潘氏宗谱相互交融,正是族属联合, 支庶蕃衍, 本固叶茂、源深流长的表现。

    说瓜山潘谱是借三溪的族谱去“翻了翻”是否可笑?尽管瓜山谱与三溪谱有过许多交流,但还是有许多不同的,比如说荥阳潘氏,瓜山谱记乾、瑾、勖、满、尼五世,而三溪谱记为四世,且其中只有三世的记述相同。这用“借三溪族谱去‘翻了翻’”能解释得通吗?

    捕风捉影,道听途说,听信谣言,可悲也。

四、关于“没名望”

    国相先生给富云先生的信,布置任务是幌子,核心是说瓜山潘氏“没名望”,“没谱”,“拜文振为始迁祖”(意即假的祖宗)。瓜山宗亲A评说:“国相此举实属造谣中伤,矛头所向不仅是文振公,更是广大瓜山潘氏宗亲。谣言广为散播,影响极坏,用心险恶。但是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想否定瓜山历史文化,他国相办不到。地方志、宗谱、墓园、桥、墓志铭,这些铁的事实,国相否定得了吗?”

    三溪宗亲B对国相先生用“三溪族人”名义攻讦瓜山潘氏感到吃惊和气愤。他说:“这不是挑动宗亲矛盾?挑拨离间,嫁祸于人,国相坏水耶。”B说:“个别人由于历史知识缺乏,讲些不恰当的话是可能的,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没有?’不和谐之音在所难免,问题是有人对瓜山心怀鬼胎,流言蜚语成了他攻讦瓜山的炮弹。”B争辩说:“‘三溪族人’会说‘福建潘氏史是说不好清楚的’吗?此话不仅否定瓜山潘氏历史,也否定了三溪、全福建潘氏历史,‘三溪族人’岂能亵渎祖宗?而且‘福建潘氏史是说不好清楚的’这语气也决不是福建人的说话语气。我怀疑所谓‘三溪族人’说的话是国相杜撰的。”

史学家钱穆在《国史纲要》中说过:你要研究历史吗?首先,你要对历史怀以温情,对祖先怀以敬意。“没名望说”是温情还是敬意?是敦祖还是睦族?瓜山宗亲的愤怒理所当然。攻讦者理当反思自省。

国相先生说他走过的地方“最多”,充满了自豪感,其实,如果你到一个地方只是热衷于道听途说,热衷于散布流言蜚语,而不去认真地研究历史,我们该如何评说?

五、靠证据别靠谣言

    2005年5月20日,国相来信说“根据近五年来所查实之资料证实,二次出版之潘史者(出二千部)将源出季孙公乾裔下”,还说“历代序言出自姜姓者废之”,表示“人要有格,说了话要算数,有错必改”。这些话言犹在耳,白纸黑字,墨迹未干。时间刚过五个月,国相给富云的信中说:“乾生瑾,这是瓜山潘建生之论断”,“附:建生先生,前信是给你一个启机”。‘启机’之说诚属谎谬,自欺欺人而已。

无论是乾还是肇,无论是姬、芈还是姜,都只能依靠证据来说服人。2005年6月6日笔者给国相先生复信中提到广宗盛族,原文是:丽水浯溪、长乐三溪所谓姜姓说也许并非空穴来风,一种可能是‘广宗盛族’出于鲜卑族。南燕王慕容德乃鲜卑族俟汾氏人。而南燕尚书潘聪为慕容德高参和左膀右臂,跟随慕容德南征北战。他有可能亦为俟汾氏么?假设此说成立,那么①“迹肇燕州始上谷”也便成立。②姜姓潘比“496年破多罗氏改潘姓”至少早一百年。问题是要有史料依据,我始终关注浯溪、三溪宗亲所提供的资料。然而,浯溪、三溪同莆阳、瓜山各谱一样,均记潘聪为勖、满、尼之后,并无“潘聪为俟汾氏族”的史料记载。尽管如此,“姜氏说”仍值得研究,要多留出讨论空间。我这么说,是不希望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在乾与肇问题上我同先生争论十年,唇枪舌战,不可谓不激烈矣。但争论只是为了探索,为了“去伪存真”,并不能将观点强加于人。笔者明白:先生的思路根深蒂固,说改就改谈何容易。其实,先生观点如何是先生个人的事,不改也无妨。现在先生观点反复,应属情有可原,不必勉强,不过笔者还是建议先生重读一遍潘勖公写的“魏公九锡策命”,文中谈到后汉对鲜卑等“狄夷”采用镇压与怀柔两手政策,请想一想(根据基本历史知识),潘勖有可能是鲜卑(俟汾氏)族人吗?  

(2005.11.11于福州屏西)


http://www.changle.com.cn/viewth ... p;extra=&page=1
 楼主| 发表于 2010-7-29 18: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楼主| 发表于 2010-7-29 19: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东汉光和四年(181年)《潘乾校官碑》。
 楼主| 发表于 2010-7-29 19: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关于潘姓的姓源,《姓纂》上面是这样记载的:“周文王后毕公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因氏焉。有广宗,河南两望。” 毕公,就是毕公高,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被他当天子的兄弟武王封在毕地,也就 是现在陕西省长安和成阳以北的一带。后来,他又让自己的儿子季孙食采于潘,于是,后来周文王的这一支子孙就按照当时的习惯,纷纷以国为氏,统统都姓了潘,潘姓的最早发源地,当然也是在陕西的北部。大约四、五百年以后的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又有人以潘为姓,这是根据《姓氏寻源》的记载。《姓氏寻源》上是这样说的: “楚公族芈姓之后,以字为氏,潘崇是也。”这一支潘氏,很显然是颛顼帝高阳氏的后代,他们的发源地,大致是在今安徽、江苏、浙江一带。
 楼主| 发表于 2010-7-29 19: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四.荥阳潘氏源流争论焦点



一.乾、瑾、勖、满、尼荥阳五世源流

⑴     荥阳潘氏为姬芈氏之文献记载

在历史长河中,姬、芈、姜氏潘因社会和自然原因都有人到过荥阳,荥阳是潘氏共同的郡望。其中乾、瑾、勖、满、尼荥阳五世是荥阳潘氏杰出的一族。记载乾、瑾、勖、满、尼的族系的历史文献有:

1.《潘岳家谱》记乾为岳之曾祖,芈姓。

2.东汉光和四年(181年)《潘乾校官碑》载潘乾“盖楚太傅潘崇之末绪也”。

3.《姓源》、《姓篆》、《百家姓》等有关书籍的记载均记:潘岳家谱,芈姓。春秋时楚之公族潘崇氏也。

4.《辞源》注: 潘, 芈姓, 楚之公族, 以字为氏。

5.郑樵的《通志.氏族谱》引《潘岳家谱》:潘,芈姓。

⑵.荥阳五世不可能为俟汾氏

荥阳五世生活于公元311年之前,而俟汾氏改潘为公元496年,可以肯定荥阳潘氏不可能出于俟汾氏。

二. 关于荥阳潘氏一世祖

⑴.荥阳潘氏历五世乾、瑾、勖、满、尼荥阳五世,乾为一世祖。

也有谱将荥阳五世记为勉、瑾、勖、满、尼的,笔者推测:勉可能是乾的笔误。因为勉与乾字形相近,传抄时可能将乾抄成勉。

国相先生说一世祖号阳谷或谷阳,只是纪念先祖的意思而并无其人,这种提法难以理解,因为没有一世祖哪有二世祖?

他说潘乾居长平而非荥阳,又说校官碑“在溧阳城西古坟岗出土,与中牟县之历史沾不上边”,其实,长乐刘彝曰:“汉末, 有出居荥阳之中牟者曰瑾, 为安平太守。又推太守所自出之祖曰乾者而以之为第一世祖也”就指出一世祖本就不居荥阳。

1997年11月和1998年4月笔者两次访问荥阳,当地学者介绍说:古时荥阳是兵家必争之地,年年征战,天灾人祸,百姓流离失所,人口流动性大。因此乾居长平,瑾迁荥阳中牟后历四世而外迁,正是这种战争历史的反映。

对于校官碑出于溧阳城西感到迷惑不解者主要是习惯于静态看问题,不理解战争、迁徙、为官的历史条件,认为瑾之父一定住在荥阳是违背历史真实的。如果世居荥阳,那荥阳潘氏又何止五世?

国相先生又说:“福建潘建生所提的潘乾,无历史依据”。且不说对《潘岳家谱》等文献国相先生视而不见,所谓“潘建生所提”更不符合事实。一世祖乾公的记述见于五六百年前宋元明时期的瓜山、盛美、泮洋、潘祚边等地的潘氏祖谱,并非“潘建生所提”,国相先生到过这些地方作客,也见过各版本旧谱,难道真的如此健忘?记述潘乾为荥阳潘氏之祖的还有江西、湖南、浙江、湖北等地的许多潘谱。

⑵.肇是谁?

国相先生说他“决定,以东汉潘肇公字谋号中牟公为中牟一世祖”,一世祖不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是可以随意“决定”的吗?

说“潘肇字谋号中牟公”只是国相先生的凭空杜撰,是他的独家“创造”。有哪一份文献资料记载潘谋就是潘肇?是谁加号之为中牟公?指潘谋是瑾公之父有何旁证?国相先生为何不列举“历史依据”?

研究俟汾氏史可知:檀石槐(约公元157—181年)时,俟汾氏正向上谷迁徙中,潘谋公元187年前任中牟主簿据说达数十年,有可能来自上谷的俟汾氏吗?

各地潘谱所称“中牟公”系指始迁中牟的荥阳潘氏二世瑾。国相先生给潘谋加冕“中牟公”,似乎有移花接木之嫌。史载中牟主簿潘谋,荥阳贼犯中牟时(187年)“众皆避,谋独不顾”被害,谋是贤人,但贤人未必就是瑾公之父。另外,谋生于137年,如果他是瑾公之父,其孙(三世祖勖)生于163年,祖孙相差26岁,这可能吗?

国相先生立肇否乾,真正的原因是为了否定姬芈姓说。但是,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不能脱离历史真实。

                 (    2002.6.27于福州屏西 )
 楼主| 发表于 2010-7-29 19: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四.广宗系福建潘氏姓源

荥阳潘氏21世祖殷公入闽,子孙聚居地主要有南安、长乐三溪、莆阳、瓜山等。其中长乐三溪持姜姓论,其祖谱记录有宋人刘彝、孟武等关于姜姓的题述,而南安、莆阳持姬姓论,《莆阳潘氏祖谱》记曰:“吾潘始于周毕公后,食采于潘,因以为姓”。瓜山祖谱中既遗留有接近三溪观点的“迹肇燕州始上谷”的说法,也有“出于毕氏”的记述。同是殷公儿孙为何姓氏不同?

并非姓氏不同,乃传说不同也。

如何看待传说之不同加以去伪存真?首先我们要研究荥阳潘氏历史和俟汾氏历史,对历史一团漆黑则很难辨别是非真伪。其次,应正确对待祖宗世系与传说(论述)的关系,世系与论述孰为先?孰为重?显然世系是根本。传说或论述是有可能出错的,而祖先世系则是客观存在不容臆造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7-29 20: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99.jpg http://blog.sina.com.cn/panshijiayuan
 楼主| 发表于 2010-7-29 20: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