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闽都记》之长乐胜迹赏析

[复制链接]
查看: 15732|回复: 32
发表于 2008-10-23 03: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爱尔兰来自: 爱尔兰
福建历史从无诸闽越国开始,历经晋、唐,至宋、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文化日渐昌明。
经唐代李椅、常衮倡学,宋朱熹“传道”,人称“海滨邹鲁”。而文献零落,旧闻坠湮,识者憾之。
晋陶夔和唐林谞的《闽中记》,宋林世程的《续记》,皆佚而无存,唯宋梁克家的《三山志》传衍,至明代,始有王应山的《闽都记》,给人以振衰起废之感。


《闽都记》我想在座的各位看客都应该有所耳闻,
它是继《三山志》之后关于福州、乃至福建的社会经济轶事,历史、文化、政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其价值不言而喻。


我们先了解下该书的作者:
王应山(1531~?),字懋宣,号静轩,明侯官人,按察使王应时、参政王应钟之弟。
郡志称其“六籍百氏,靡所不探,诗宗大历,以春秋教授乌石、武夷间,监司守今常式其庐。
懋宣食贫笃行,未尝干泽”,其节概可见一斑。应山学问渊博,悉心著述。
明万历九年(1581年),编成《闽大记》,万历四十年,以80高龄写成《湖山记胜》一书,后又进行实地考察,纂成《闽都记》。
是书汲取《西湖游览志》、《方舆胜览》,乃至郦道元《水经》诸书的长处,先舆地形势,定方位,审源委,体例精当,文字简洁,搜罗宏富,层次清晰。



我摘选了该书中关于长乐的描写文字,并适当添加自己读后的遐思笔记,有些地名我到现在都没有查证出来,
还请各位专业的文化人士指正,长乐论坛的长乐本土网友,倘若你品读完这段弥足珍贵的长乐史实之后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也可以写出来啊!
本帖欢迎长乐各网友踊跃发言,毕竟我们都是海滨邹鲁的后辈子孙,
品读这段历史,犹如深入其境,仿佛我们一双稚嫩的小手在沉重的摸索我们先辈古老沧桑的辛酸老脸,
而我们心中,怎能不感慨万千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天下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3 03: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爱尔兰来自: 爱尔兰
《闽都记》
长乐县 六平山之阳,去郡城百里而遥。故隋闽县地,唐武德六年析新宁县于敦素里,即今古县。后改长乐。上元初,移建今所。古名新宁、吴航、安昌,广一百二十里,袤六十五里,东抵海澳一百二十里,南抵福清五十里,北至海五里,西抵连江一百二十里。国朝编户三十五里,以四乡领二隅、二十四都,统图一百有九。旧城仅里余。嘉靖间以倭患增拓之,广五里。南曰阳春,北曰拱极,东曰镇海,西曰清江,西南曰平政,门凡五。后增敌台,凿壕,侍郎郑世威为记。察院行台在县治西,府馆在察院之西,税课局在县治西,预备仓在鼓楼东,阴阳学、医学并南山塔下,城隍庙在县东北,社稷坛在县西,山川坛在西南三峰塔下。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3 04: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爱尔兰来自: 爱尔兰
风儿记:

长乐建县初名“新宁”,是从闽县析地建立的一个县治行政区域,在隋朝,行政上,仍行使郡县制。
当时,福建这块东南山国,闽越故地被建制为隋朝的建安郡,而闽县就是直属于建安郡的一个县。
而长乐就是从闽县分割出来的,所以从历史渊源上看,福州长乐是一脉相承,血溶于水的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3 0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爱尔兰来自: 爱尔兰
风儿记:
“南曰阳春,北曰拱极,东曰镇海,西曰清江,西南曰平政,门凡五。”
这是对“珠城” 的城墙城门的别称描写!

南阳春,北拱极,东镇海,西清江,西南平政,这就是我们中华汉字文明的伟大和深奥之处。
将人类的思维表达的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珠城向南,北靠群山,其南方之地属山之阳,故名阳春。
珠城向北,群山亘卧,大洋随之,在古人的天圆地方的地理观念中,自然这是人足所不能逾越的地方,古称之拱极!
珠城向西南,这是一块从漳港到松下的滨海平原,物产丰饶,人丁兴旺,故名平政,意愿此地政通人和,平定安详!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3 04: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爱尔兰来自: 爱尔兰
风儿记:

长乐的城郭,除了最早的吴航珠城外,
从北到南依次有:
梅花城、是帮朱元璋打下江山建立明朝的功臣周德兴督造的,当时福建沿海屡遭倭寇海盗骚扰,明政府在福建沿海建造了很多石头城来防倭防盗,梅花城就是其中一座,后因风沙侵蚀,改为寨,今天,城墙已不复存在!
水师城,
石梁蕉山城、位于漳港镇仙岐村,也是用来防止倭寇海盗的!
垄下城、
首祉寨
松下城。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3 05: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爱尔兰来自: 爱尔兰
风儿记: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
郡县制这种行政体系从秦汉开始,至三国,东西晋,隋唐,宋元明清,都有继承之或部分延续!
我就偏偏想不清,为什么在共和国成立初期至今,在省和县中间为什么一直都夹着地级市这种近似无中生有的行政单位?
就好比现在长乐,罗源,连江,福清,平潭,永泰,闽清,闽侯这八个儿子在财政上要供养着这位从中央派来的后父老子,在人事任免,项目审批,土地规划,户籍制度等行政权利要受制于所属的地级市这一关,才能上报与省府!

现今的省管县,强县扩权等行政尝试在邻省的浙江,安徽,广东等地都已经部分实行,并趋于制度化规范化,为什么在福建这块土地上就不能部分实行呢?到底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后退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3 05: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爱尔兰来自: 爱尔兰
《闽都记》


儒 学 
在县治东兴贤坊内。洪武初因元之旧,成化十四年新作明伦堂。弘治间复拓其地而广之,内有朝阳轩、瑞榕楼。
  三桂堂 
在县东翰林坊。宋宝祐初,陈刚、陈合、陈谊兄弟三人联第,理宗亲洒宸翰,扁其堂曰“三桂”,门曰“儒英”。
  观音寺
 在县东隅。咸通四年建,今废为按院行台。 宋县令袁正规《观音寺》:“地产灵芝古道场,危亭陡起负重岗。江心远叠通潮浪,海外遥分异域疆。缭绕人家依县市,寂寥烟景认吴航。倚栏望断暮云碧,不见长安见夕阳。”
  见江亭 在观音寺内。
  义 泉 
在县东二里许,宋元祐二年,县令袁正规凿饮行者,故名。
  南山塔 
在县西登高山。初有庵,后更为三峰寺。国朝永乐间重修,万历间知县钟万禄葺之,又有临水宫、普照庵,并西隅。山南五峰并峙,曰五马山。三峰并峙,曰三峰山。
  胜会堂
 在县南里许,南山有九日轩,并宋建。宋主簿葵雍诗:“满前青嶂千峰列,直下澄江一带横。”
  南山书院 
在南山塔之旁。
  东华观 
在县治东北,宋开宝元年建。 明王恭《游东华观》:“群山飞翠六平峰,琳馆依稀第几重。心远独随云鹤去,机闲应共羽人逢。三花影落坛边树,五粒春飘石上松。借问仙源在何处,白云迷却往来踪。”
  植柱庙 
在县南。唐开元间有神降于察山之阴,乘大木、沿湍流而上者三。渔者林姓异之,置石室下,若植柱然。里有洪氏女,浣纱其旁,忽有一物浮水上,若银卮。女褰裳探之,水渐深,为蛟所噬。其家诉于神,雷雨交作,杀蛟水滨,刳其腹,女尸在焉。洪氏取木刻神像,塑其女配之。景祐间祷雨获应,复立庙,潘奎为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3 05: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爱尔兰来自: 爱尔兰
风儿记:

东兴贤坊内的儒学现址应该是长乐师范附小所在地吧,在现今的长乐城区版图中,北起解放路,南邻郑和路,东起塔山,西至六平山,这一带就是珠城所在地,也是吴航头所在地,历来是长乐县治吴航的行政,文教,商贸中心,是长乐文化的繁华之地和衍生之区!




观音寺
在现在玉田镇观音山。现名乾巫寺,始建于唐朝现存大士殿和观音阁,系清康熙年间重建。寺旁百步一井,泉清味甘,取之不竭。明太常寺卿刘沂春寓此,匾曰“天表云林”。《玉田村志》载:高僧春松长老,平潭人,童年入寺为僧,精拳击,善内功,得道之时断烟火,闭坐龛中。民国7年,弟子启龛视之,已成佛干,仰首西天,仅重1.75公斤,供于大殿右边。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3 05: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爱尔兰来自: 爱尔兰
游东华观  

群山飞翠六平峰,琳馆依稀第几重。
心远独随云鹤去,机闲应共羽人逢。
三花影落坛边树,五粒春飘石上松。
借问仙源在何处,白云迷却往来踪。

哈哈看到这首七律,突然想起我以前写的一篇七律《雨后访闲人记》,觉得两篇形异而神一,异曲同工。

                  雨后访闲人记


霁色扶桑寰宇融,神斧削立六平崇。
烟浓曲径涧道远,云戏高峰嶂色葱。
钓笠耕蓑不老翁,红尘市衢百事通。
驻足借问隐者处?遥指青崖苔径终!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3 06: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爱尔兰来自: 爱尔兰
风儿记:


东华观今名东华山馆,在梅峰寺西,近年海滨诗社、诗词学会、省市和台湾诗会等常假此开展联咏交流活动。


植柱庙今在三溪屏山脚下,又名显应庙。

明弘治《长乐县志》载:“植柱庙在县治南八都,唐开元中,渔人林生渔于潭,有木逆流而上,心异之,取而置诸石室中,望之若植柱然,因名石室为植柱庙。侧有潭,洪氏女汲水潭中,见有若银卮浮于水面,女褰裳探之,卮渐远而水益深,遂为蛟所吞。洪氏妪诉于神(植柱),俄而震雷破潭石(故称破石潭),刳蛟于水滨,获女尸蛟腹中。洪氏感泣,虚其居为庙,遂刻所取木为像祀焉。宋景祐中,县尉王巽以祷雨获应,倡里人面魁山更立庙宇。绍兴三年,赐额‘显应庙’。”

民国29年(1940年)此庙毁于日寇飞机轰炸,只存前座覆道亭。后在旅美华人倡导下,村民集资重新修建,亦以纪念抗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