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乐三大瀑布

[复制链接]
楼主: 天涯
发表于 2008-5-28 16: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天涯所述首占镇礼元村(礼读自然村)后深山里的瀑布确系事实。本人是首占镇礼元村人。该瀑布位于大象山脚下,是“宰牛坑”与礼元村“大坑里”交汇处。瀑布高约几十丈,两侧岩石陡峭无比,甚是险要。瀑布下面有一块大约两百平方米的呈层级状相对平坦的岩石平台,可同时容纳近百人在哪里游玩。瀑布最下端石壁向内凹,使瀑布与石壁间余有几平方米的小空间,站在里边,有如躲在水帘洞内,感觉真的妙极了。
瀑布上游有一水潭,家乡人称之为“龙潭窟”,终年不干。传说古代每遇干旱时节,乡人均在那里祈雨,十分灵验。另传说该潭深不见底,不知通向哪里,故儿时玩伴均不敢在该潭游泳(记得约十年前,本人与几个青年玩伴曾在该潭捕(鳗)鱼,同时依仗人多胆大,齐入潭游泳,但均不敢测试潭深)。
“龙潭窟瀑布”对面有一条山路叫“三十六弯”,因蜿蜒十八座山而得名,是李琼歌中的“山路十八弯”的两倍。“三十六弯”是乡人往耕山队务农必经之路,也是旧时乡人前往福州的一条便径。沿“三十六弯”向山上走约二里山路,还可以到达一个古山寨——“大巴掌寨”,传说古时那里有一个“贼寨”,寨中寨主力大无比,其巴掌非常大,是常人的两三倍大,可独手撑起“犁耙”(耕田用,重约40斤)与人斗。该寨主原居住在礼元村礼读自然村,后隐居“大巴掌寨”。本人少时所住的老房子(明朝所建)就是先辈向该寨主转让的“二手房”。
从“三十六弯”往“龙潭窟瀑布”看,瀑布左侧山体犹如大象的头部,有眉、有眼、有鼻子、有大耳朵,逼真极了。我想,大象山应该就是因此而得名。
本人对于“龙潭窟瀑布”有很深的感情,小时候常在瀑布边山上砍柴。现在,对于它仍一往情深,每当想起家乡的山水,首先浮现脑海的就是“龙潭窟瀑布”。曾经多年的大年初一,本人都是与儿时的玩伴在“龙潭窟瀑布”边过大年,因为在那里回忆童年点点滴滴,真的别有一番滋味……
发表于 2008-5-28 16: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加拿大来自: 加拿大
不用那么大的字写。。。。
发表于 2008-5-28 16: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象小便一样,还叫瀑布啊,,,,,,,,,,,,,,,,,,,,,,,,,,,,,,,,,,,,,,,,,,,
发表于 2008-5-28 16: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这也叫瀑布啊?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5-28 17: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5-28 17: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啊~`好美,好美,人间仙境!
发表于 2008-5-28 21: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气势上差了一些,但还是很美!
发表于 2008-5-28 22: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谁拍拍首占的那个瀑布
发表于 2008-5-29 00: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瀑布像尿尿,叫做尿布好了.
发表于 2008-5-29 13: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昨天回复时,因操作不当,把字体设置得太大,给各位阅读时造成不便,真不好意思,特在此重新回复天涯所述首占镇礼元村(礼读自然村)后深山里的瀑布确系事实。本人是首占镇礼元村人。该瀑布位于大象山脚下,是“宰牛坑”与礼元村“大坑里”交汇处。瀑布高约几十丈,两侧岩石陡峭无比,甚是险要。瀑布下面有一块大约两百平方米的呈层级状相对平坦的岩石平台,可同时容纳近百人在哪里游玩。瀑布最下端石壁向内凹,使瀑布与石壁间余有几平方米的小空间,站在里边,有如躲在水帘洞内,感觉真的妙极了。
瀑布上游有一水潭,家乡人称之为“龙潭窟”,终年不干。传说古代每遇干旱时节,乡人均在那里祈雨,十分灵验。另传说该潭深不见底,不知通向哪里,故儿时玩伴均不敢在该潭游泳(记得约十年前,本人与几个青年玩伴曾在该潭捕(鳗)鱼,同时依仗人多胆大,齐入潭游泳,但均不敢测试潭深)。
“龙潭窟瀑布”对面有一条山路叫“三十六弯”,因蜿蜒十八座山而得名,是李琼歌中的“山路十八弯”的两倍。“三十六弯”是乡人往耕山队务农必经之路,也是旧时乡人前往福州的一条便径。沿“三十六弯”向山上走约二里山路,还可以到达一个古山寨——“大巴掌寨”,传说古时那里有一个“贼寨”,寨中寨主力大无比,其巴掌非常大,是常人的两三倍大,可独手撑起“犁耙”(耕田用,重约40斤)与人斗。该寨主原居住在礼元村礼读自然村,后隐居“大巴掌寨”。本人少时所住的老房子(明朝所建)就是先辈向该寨主转让的“二手房”。
从“三十六弯”往“龙潭窟瀑布”看,瀑布左侧山体犹如大象的头部,有眉、有眼、有鼻子、有大耳朵,逼真极了。我想,大象山应该就是因此而得名。
本人对于“龙潭窟瀑布”有很深的感情,小时候常在瀑布边山上砍柴。现在,对于它仍一往情深,每当想起家乡的山水,首先浮现脑海的就是“龙潭窟瀑布”。曾经多年的大年初一,本人都是与儿时的玩伴在“龙潭窟瀑布”边过大年,因为在那里回忆童年点点滴滴,真的别有一番滋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