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九头马”古民居

[复制链接]
楼主: 溪上刘师禹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7 14: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回复:那一个叫“九头马”的古民居

寂静无人庭院深深。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7 14: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回复:那一个叫“九头马”的古民居

据陪同我们采访的管委会主任陈雅介绍,数年前,省里的文物考古队曾驻扎古民居考察25天,耗资4万元,完成对于该民居建筑的调查项目。而今年六月份,经批准,“九头马”由原先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终于,在200多年后,辉煌一时的古民居再次接受更多的人向它行注目礼。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7 14: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回复:那一个叫“九头马”的古民居

在上世纪的“土改”时期,“九头马”曾住过200多户的人家。那肯定是个人声鼎费的岁月。而在许多居民搬迁到外面居住的今天,唯一能让人真正在古民居里感受到烟火味的,是在“接官厅”院里加工笋干的作坊。主人国兴是陈利焕的第七代孙,他与妻子一道,十多年来,靠着辛勤的那双手,把从闽北山区收购来的干笋加工成水笋,日复一复地辗转于民居与镇上的市场之间。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7 14: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回复:那一个叫“九头马”的古民居

“十扇九间”结构的那一落里,我们见到了古稀之年的陈友晋夫妻。陈友晋是陈利焕的第六代孙,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童年时,房子还是相当新的,甚至许多大厅里都挂着名人字画,但转眼间,那些东西都成为了他不真实的记忆,很多时候,他只会与来此参观的人们说在许多古民居人家争先恐后往外搬的同时,也有一个例外--一对在镇上工作退休的夫妻,坚持不住在外面装修气派的孩子家里,他们选择住在“得月楼”附近、自己当年结婚的老房子里,每天为属于他们的那座老院子清扫卫生,他们说这里宁静,他们每天守着人生的闲淡时光,守着内心的那份安宁,守着几十年相濡以沫的爱,与房子一起地老天荒……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7 14: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回复:那一个叫“九头马”的古民居

恬淡的乡间生活生生世世。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7 14: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回复:那一个叫“九头马”的古民居

或许,在古民居里,无所事事看着阳光一点一点地漫过瓦檐,看着美丽黄昏如期降临,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一种幸福的……


发表于 2005-10-17 16: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好贴,好贴,论坛里要是能多一点这种有我们乡土特色的贴子哪就更好了
发表于 2005-11-10 13: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emb6][emb7]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2-25 22: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3-26 10: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找个时间定去走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