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人 发表于 2014-1-8 09:34:03

《淳熙三山志》明代称为《长乐志》

《淳熙三山志》,或稱《三山志》,明代之前也有稱為《長樂志》,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年—1189年)福州的地方志,一共四十二卷,作者為梁克家,參與編寫者還包括陳傅良。也有人認為陳傅良才是主要作者。此書分九門,一曰地理、二曰公廨、三曰版籍、四曰財賦、五曰兵防、六曰秩官、七曰人物、八曰寺觀、九曰土俗,記述了福州的歷史掌故和社會狀況,是現存最古老的福州地方志,也是福建省現存最古老的地方志,為研究福州古代史的重要文獻資料。

夜游人 发表于 2014-1-8 09:39:07

淳熙三山志/卷01
敘州

《周禮》:職方掌天下之圖與其地,七閩與焉。七者,所服國數也。

初,夏少康封庶子於會稽,二十世至勾踐,又六世,無疆為楚所滅,《通鑒》周顯王三十五年。子孫播越海上。七世至無諸、搖,姓騶氏。(底本作『亡諸』,今統一作『無諸』。以下不另出校。)一曰駱氏。

秦始皇二十六年既並天下,置三十六郡。乃使尉屠睢平百越,廢為君長,(底本作『廢為君最』,據崇抄、庫本、《史記》改。)以其地為閩中郡。按:《史記。始皇帝紀》,二十六年分三十六郡。三十二年,使蒙恬破胡。三十三年,置桂林、南海、象郡。《東越傳》:(即《史記。東越列傳》。)『秦已並天下,皆廢為君長,以其地為閩中郡。』蓋在置諸郡之後,史缺其年。諸侯伐秦,無諸、搖帥閩中兵從番君滅秦。項羽主命,弗王。以故,佐漢伐楚。

高帝五年,封無諸為閩越王,王故地,都冶。蘇林註《嚴助傳》曰:『冶,山名,今名東冶。』林,魏黃初人,當得之。今甌冶池山是也。(底本作『甌冶地山』,據庫本、崇抄改。)唐元和八年,刺史裴次元於其南辟為球場,即山為亭,作詩題於其壁,自為《序》,大略雲:『場北有山,維石巖巖。峰巒巉峭聳其左,林壑幽邃在其右。是用啟滌高深,必盡其趣;建創亭宇,鹹適其宜。勒為二十詠,有望京山、觀海亭、雙松嶺、登山路、天泉池、玩琴臺、筋竹巖、枇杷川、秋蘆岡、桃李塢、芳茗原、山陰亭、含清洞、紅蕉坪、越壑橋、獨秀峰、筼筜坳、八角亭、磐石椒、白土谷詩各一章,章六句。』內《望京山》雲:『積高依郡城,迥拔淩霄漢。』蓋始以『望京』名之也。時觀察推官馮審為《記》,刻石,大略言次元『報政之暇,燕遊城之東偏,曰左衙營,遂命開治。化磽確為坦夷,(底本作『址夷』,庫本作『夷址』,據崇抄改。)去荊棘於叢薄,以為球場。其北乃連接山麓,翳薈荒榛。公日一往或再往焉,捫蘿躡石,不憚危峭。轉石而峰巒出,浚坳而池塘見。為潭、為洞、為島、為沼,窈窕深邃,安可殫極,凡二十有九,所聲於歌詠者二十篇。』蓋又有漣漪亭、東陽坡、分路橋、乾岡岑、木瓜亭、石堤橋、海榴亭、松筠陌、夜合亭未為詩也。至大中十年,亭壁之詩已無存者。刺史楊發訪於邑客,得其本,為鑱諸碑陰而識之。其後,碑石埋沍。((底本作『埋沍』,庫本作『埋沒』,崇抄作『埋湮』。又,底本於『沍』字下、『皇朝』前虛一格,原為尊崇本朝而提格,非缺字,庫本填入『洎』字,不取。))皇朝熙寧二年夏,新子城。役人裒土,於宣毅營北將軍山下得之。乃輦而置於郡中日新堂之西廡,有程大卿師孟題記,今存。其言宣毅營,即舊左衙營,今廣節營也。將軍山,即唐望京山,舊冶山也。按《治平圖》,則曰泉山;《熙寧圖》名為將軍,未詳所始。經累代營造修築,山形今卑小矣。然觀唐元和中猶巉峭幽邃如許,則秦、漢間益可知。閩越王故城即此山西北。孝惠三年,立閩越君搖為東海王,都東甌。應劭註『東海』曰:『在吳郡東南濱海。』徐廣註『東甌』曰:『今之永寧也。』永寧即今永嘉。師古曰:『今泉州』,蓋指福州。非也。吳王濞敗,子駒亡閩越,怨東甌殺其父,屢勸擊之。建元三年,閩越圍東甌。帝遣嚴助發會稽兵浮海救之。閩越聞風而遁。其年,東甌舉國徙江淮。六年,其王郢擅擊南越。《嚴助傳》:『閩王以八月舉兵於冶南。』蓋兵已離所都,由南路以往。復遣王恢、韓安國兩道擊之。弟余善鏦殺郢,遣使者上符節,請所立。《嚴助傳》雲:『不敢自立,以待天子之明詔。余善意欲漢立之耳。』漢以繇君醜獨不與謀。張晏曰:『繇,邑號』。使立為繇王,奉無諸祭祀。余善威行國中,民多屬,遂竊自立為王。帝聞之,因立為東越王。漢只封醜王繇邑,以奉閩祀,有意於郡縣之矣。及余善自立以繼郢,(底本作『繪郢』,據庫本、崇抄改。)乃因而封之。按:司馬遷作《東越傳》,總閩越、東甌為名。立為東越王者,盡王此閩越、東甌之地也。自秦以會稽郡之南皆為閩中郡。漢高、惠始分為二。建元三年,東甌既徙江淮,其地無所屬,閩越並有之。至此,乃盡以封余善,故曰東越王。班固《漢書》用遷之文,乃以東甌請舉國徙中國,改為『東越請舉國徙中國』。其名始不辨矣。蓋漢唯有東越、南越。此則『東越』其統名也。與繇王並處。既立余善,亦不廢繇王,故曰『與繇王並處』。元鼎五年,余善請從擊南越,不至。漢將請伐之。兵臨境,乃反。《朱買臣傳》:『時東越數反覆,買臣因言:「故東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險,千人不得上。今聞東越王更徙處南行,去泉山五百裏,居大澤中。今發兵浮海,直指泉山,可破滅也」。』是時,元鼎六年,余善之立,已二十五年矣。買臣故言舊時東越王只守泉山之險,今乃去之而南,可直指其巢穴而取之。蓋謂所都之地。顏師古曰:『即今泉州之山』,謂福州也。自隋文平陳,改豐州為泉州。唐開元置『福州折沖』,亦號『泉山府兵』,皆即今甌冶山為名爾。(據所述,泉山即冶山,亦即甌冶池山。天泉池,或即甌冶池之原名。泉山當亦因此得名。)唐裴次元作《天泉池》詩題其山亭雲:『遊鱗息枯池,(底本作『□鱗息枯池』,缺一字,庫本作『魚鱗息枯池』,據崇抄補。)廣之使涵泳。疏鑿得蒙泉,澄明睹秦鏡。』今山下猶有泉一泓。紹興間,薛殿撰弼創泉山堂其側,蓋識古也。舊城在此山西北,越王山之南。《越山寺記》乃雲:『山本泉山。因遷今城,乃指故都以「越王」名之』,非也。後之人又不詳究始末,以余善與醜為共王其地,疑各別在一處。有以泉山為在蓮華山下,有指鼓山為說,皆失之。買臣言:『更徙處南〔行〕,(底本作『更徙處南去泉山五百裏』,據《漢書。朱買臣傳》補『行』字。)去泉山五百裏』,即所謂『泉南』,猶言『冶南』也。泉山堂側有龍王祠。王參政之望因禱雨獲應,更名『喜雨』。詔朱買臣與韓說出句章,今慈溪。浮海東往;楊仆出武林;今錢唐。王溫舒出梅嶺;今虔化。越侯出若耶、白沙今會稽有若耶溪。擊之。漢時,東越四境民物稀曠。史言『守武林』,『田余幹』,(底本作『由餘幹』,崇抄同,據庫本改。)『入尋陽』,可見矣。元封元年入東越。繇王居股殺余善,以其眾降。帝以其阻、悍、數反覆。改封居股東成侯,萬戶。《漢表》:『東成在九江郡。』遷其民江淮間,遂虛其地。或竄山谷,後稍稍出,因自立為冶縣。前、後漢及晉以來《地理誌》並無此縣名。《前漢誌》雖有『治縣』,疑是『冶』字。然考之《後漢誌》,乃是章安,今臺州臨海縣地也。惟《晉誌》雲:『武帝滅之,徙其人,名為東冶。』《舊唐誌》雲:『其逃亡者自立為冶縣』,得之。漢置會稽南部都尉於塞上,以禁備之。治回浦,鄞縣南回浦鄉,漢邊縣,有障塞尉,掌禁備羌夷犯塞者。自武帝既廢東越,遂於塞上置『治』縣,以處近境之民。又置回浦以為南部都尉治所。故《前漢誌》此兩縣最在會稽郡諸縣之後。顏師古註『治縣』曰:『本閩越地。』註『回浦』曰:『南部都尉治』,是也。『治』縣在今臨海,舊東甌地,閩王郢至余善皆得而有之,又秦統名為『閩中』,謂之『本閩越地』可也。而《宋書誌》,沈約所作,乃引司馬彪雲:『章安,故冶地』。然則,臨海亦冶地也。又引張勃《吳錄》雲:『閩越王冶鑄地』,蓋以『治』字為『冶』字。後人因之,遂以漢嘗置冶縣於此。且無諸都冶,搖都東甌,自是兩處。若置冶縣,豈於東甌界中又置?(底本作『豈於東甌界中又冶』,庫本同,據崇抄改。)今州治去臨海一千二百裏,若置縣在此,其界至臨海;則《前漢表》縣大率方百裏,又安得一縣如此之遠乎?況『治』縣,始改為章安,續又分章安南為永寧;不應永寧介乎其中,(底本作『不□永寧介乎其中』,缺一字,庫本作『不將永寧介乎其中』,據崇抄補。)而南北斷為兩境,皆名冶縣。故今《前、後漢誌》及唐《元和郡國誌》皆作『治』字。《宋誌》又雲:『後分冶地為東、南二部都尉。東部,臨海是也;南部,建安是也。』此固後漢至吳時所分。吳時,多指東越之地呼為東冶,故雲爾。以為漢嘗置冶縣於此,(底本作『治縣於此』,據庫本、崇抄改。)則誤。光武時,罷都尉。時遂廢回浦縣。後復置南部。建安元年,孫策令永寧長韓晏領南部都尉,將兵討東冶時,方立此名。及晏敗,以賀齊代之。八年,始置府於建安。建安初,始有侯官等五縣。《舊記》(『舊記』,即林世程《閩中記》,下皆同。)謂光武以為東侯官,未見其據。建安元年,孫策渡浙江。會稽太守王朗浮海奔東冶。侯官長商升不納,賴虞翻說之,乃為起兵。策復遣將擊之。是時,縣皆豪傑自立,可知也。未幾,升降於賀齊。(底本作『外降於賀齊』,據庫本、崇抄及《三國誌》改。)建安、南平、漢興三縣復反。又其後,東冶五縣反。四縣名見前,其一,史缺書。自孫氏時,五縣既平,始隨立為縣。或者,乃以遁逃者出,漢復立為冶縣,亦誤矣。吳景帝時,置曲郍都尉,領謫徒造船於此。《舊記》:開元寺東直巷,吳時都尉營,號『船場』。永安三年,置建安郡治,建安、侯官屬焉。時建安屬縣:(底本作『建安土縣』,據崇抄、庫本改。)吳興、東平、建陽、將樂、昭武、延平。建衡元年,李勗從建安海道擊交趾。

夜游人 发表于 2014-1-8 09:40:10

晉太康三年,始以侯官為晉安郡,嚴高為守。初治故都,遷今城。縣八。原豐、新羅、宛平、同安、侯官、羅江、晉安、溫麻。隸揚州。漢武帝元封五年始置刺史,時東越已虛矣。吳時,以丹陽郡為刺史治所,今建康。晉因之。元康元年隸江州。時以疆土曠遠,統理尤難,分置江州。以揚州之豫章、鄱陽、廬陵、臨川、南康、建安、晉安七郡,荊湖之武昌、桂陽、安成三郡置。(底本作『佳陽安城』,崇抄同,庫本作『襄陽安城』,據《晉書。地理誌》改。)刺史治所初在豫章,鹹康六年移治潯陽,今江州。宋泰始四年,改為晉平郡。《舊記》雲:元嘉中改為昌國。考《宋書》無。縣五。按:《宋誌》:晉安太守領縣五:侯官、原豐、晉安、羅江、溫麻,而無新羅、宛平、同安者,並省也。或以為是時析置南安郡,非也。《宋誌》即無此南安郡。其晉安縣,即今南安之地。故知是並省。尋復故。《宋書》:晉安王子勛敗,遂改為晉平,以封休祐,似嫌其名稱。六年,休祐死。明年,徙其十三子於晉平。齊建元四年,封王子懋為晉安王,相距十余年。史缺更復。梁天監中,置南安郡。以晉安縣地置。時始置龍溪縣,遂以晉安縣為南安郡而屬焉。按《隋誌》:梁武帝天監十年,有州二十三,郡三百五十。其後頻事經略,開拓閩越。謂此。普通六年,(底本作『晉通』,據崇抄改。)遂以晉安、建安、南安三郡屬東揚州。先是,宋武帝惡江州疆大,常欲分之。孝建元年,因討平臧質,(底本『臧質』前二字殘損不明,據崇抄、庫本補。)遂分揚州之會稽、東陽、新安、永嘉、臨海五郡為東揚州。刺史治所在會稽,至是遂以三郡屬之,從其近也。陳永定初,升為閩州,領三郡,始為刺史治所。時以陳寶應為閩州刺史。天嘉六年,州罷。以寶應敗故,廢。還屬東揚。光大元年,復升為豐州。隋開皇九年,平陳,改為泉州。廢建安、南安二郡來屬。大業初,復為閩州。三年,改為建安郡。治閩縣。縣四。閩、建安、南安、龍溪。唐武德元年改為建州。四年,移建州於建安。是時,閩縣屬建州。六年,析置泉州。《舊唐誌》雲:『貞觀初為泉州』,非也。四年,移建州。五年,以南安為豐州。六年,置泉州。宜以《新唐書》為正。(底本作『宜以新唐為正』,庫本同,據崇抄於『唐』字下補『書』字。)縣五。閩、侯官、長樂、連江、長溪。八年,置都督府,領建、豐三州。《寰宇記》雲:『武德四年,為豐州外都督,領泉、建、潮。』《會要》雲:『武德八年改為豐州都督府』。按:《新唐書》,武德四年未有泉州。五年始置豐州於南安。《寰宇記》年與州名及所領皆誤;《會要》州名誤。宜以《元和誌》為正。貞觀初,隸嶺南道,廢豐州來屬,縣六。萬安,今福清,聖歷二年置。景雲二年,改為閩州都督府。是歲六月,分天下,置汴、齊、兗、魏、冀、並、蒲、鄜、涇、秦、益、綿、遂、荊、岐、通、梁、襄、揚、越、安、潤、洪、潭二十四郡都督。閏六月,置按察使。七月,停新置都督府。是時,二十四郡都督之命並不行。惟閩州都督乃是歲正月指揮,不在停廢之列。領泉、建、漳、潮五州。先是,垂拱二年,析置漳州。聖歷二年,以舊豐州為武榮州。是歲,以武榮州為泉州。開元十三年,改為福州都督府。或曰:以董奉福上名。十九年,置泉山府兵。《治平誌》:『按察使席豫奏:福、泉等州山洞僻遠,江海廣深,請於福州置上折沖府兵千二百人。二十一年,置經略使。《治平誌》有:八月十二日敕。二十二年,以漳、潮歸嶺南,督泉、建、汀四州。二十一年,置汀州。天寶元年,改隸江南東道。尋改為長樂郡。改刺史為太守,仍為長樂經略使。縣八。古田、尤溪。復領漳、潮二州。十載,復以漳、潮歸嶺南。《舊記》雲:『二年』,非。至德二載,置經略軍、寧海軍。乾元元年,改為都防禦使兼寧海軍使,復為福州都督府。改太守為刺史,置防禦使以治軍事,刺史兼之。上元元年,升節度使,領州六,《舊記》雲:『代宗時領溫州』。《治平記》雲:『寶應元年,袁晁反,攻陷臺、溫、明三州。李承昭率兵破之。遂以溫州來屬。未幾,歸越州。按:《唐書》:『臺州人袁晁僭號,改元寶勝。李光弼遣將破之於衢州。廣德二年,晁伏誅。免越州今歲田租之半。三州給復一年。』其間來屬未詳,姑載之。縣九。永泰。析侯官、尤溪置。大歷六年,罷節度,置都團練觀察處置使。(崇抄作『罷節度使都督置團練觀察處置等使』,略異。)以潮州歸嶺南。乾符五年,黃巢入閩,焮蕩幾盡。中和四年,陳巖逐其帥鄭鎰,自稱觀察使。光啟二年,王潮據泉州,巖表為刺史。巖卒,其婦弟範暉自稱留後,驕暴失眾心。眾道潮以來,(崇抄作『眾迎潮以來』。)潮遣弟審知攻之。景福二年入福州。乾寧元年,授潮觀察使。三年,《唐表》作『四年』。(底本作『唐袁』。據庫本、崇抄改。)升為威武軍,拜節度使。四年,卒。潮自光、壽南渡,由贛州入漳浦,(底本作『山贛川』,庫本作『由贛川』,據崇抄改。)據泉、福。十二年,葬晉江。審知立。初,潮未至,民謠曰:『潮水來,巖頭沒;潮水去,矢口出。』至是驗。梁開平三年,封閩王。縣十。乾化元年,以梅溪場為閩清縣。貞明六年,升為大都督府。唐同光三年,卒,子延翰立。天成元年,偽建國,稱大閩國王。(底本作『大明國王』,據庫本、崇抄改。)十二月,延稟殺延翰,推延鈞為節度觀察留後。長興四年,僭號,改元龍啟。升為長樂府。縣十四。是歲,以羅源場為羅源縣,感德場為寧德縣,歸化場為德化縣,建州永順場為順昌縣,鹹屬。子繼鵬為尹。清泰二年,繼鵬弒立,改元通文。晉天福四年,朱文進等害之。季父延羲立,改元永隆。明年,延政始貳。後三年,延政僭號於建州,國號殷。以將樂為鏞州,延平鎮為鐔州。開運元年,文進殺延羲自立。晉因授以節度。國人尋殺之,迎延政於建州。明年,延政稱閩王。以福州為東都,領州七,(底本作『領州十』,按,原領福、建、泉、漳、汀五州加鏞、鐔二州,當是七州,『十』當為『七』之誤書。庫本、崇抄作『領州七』,據改。)縣十三,是歲,析出順昌。子繼昌留守。列校李仁達殺繼昌,立僧卓巖明,雪峰僧,莆田人。未幾,殺之自立。其年,延政為南唐所滅。自光啟二年丙午入閩,有神僧黃𣵀築,(底本作『黃𣵀築』,崇抄、庫本作『黃𣵀槃』。)人就問之。僧雲:『騎馬來,騎馬去。』滅之明年,歲復丙午。蓋六十年。漢乾祐元年,仁達舉國歸吳越。縣十一。是歲,改鐔州為劍州,以尤溪隸之。三年,又以德化歸泉州。周廣順元年,改為彰武軍。避周太祖名。今法祥院有建隆三年《石□殿記》:(底本作『石□殿記』,缺一字,他本同。)『功德主上軍散兵馬使充彰武軍省勾院使徐廷鎬。』皇朝太平興國三年,錢氏納土,復為威武軍。領州六、軍一,鏞州,失所廢年月。是歲,析建州之邵武為邵武軍。屬兩浙西南路。四年,領軍二。是歲,析泉之莆田,置興化軍。六年,縣十二。是歲,析閩縣九鄉置懷安。雍熙二年,始為福建路。嘉祐四年,帶鈐轄。大觀元年,升為帥府。四年,罷。建炎三年,復升為帥府。自太康置守,至今淳熙八年,凡九百年。考占星土。蓋鬥、牛、須女之分也。(底本作『須□』,缺一字,據庫本、崇抄補。)《周禮》以經星十二次,辨九州之地,以觀妖祥』。內吳越屬『星紀』。《前漢誌》謂交趾、南海等郡,皆其分野。(底本作『分□』,缺一字,據崇抄補。)《晉誌》:自南鬥十二度至女七度為吳越,(底本作『□誌』,缺一字,據崇抄並《晉書。天文誌》補。)特言其大界也。非止謂本州。

廣輪之數具列於後雲:(底本作『具列於後亡』,據崇抄改。)

東--西四百五十裏。

南--北五百七十八裏。

東南--西北四百九十四裏。

東北--西南千八十裏。

東百九十裏至海。

西二百六十裏至界首,又百二十五裏至南劍州。

南百七十八裏至界首,又六十三裏至興化軍。

北四百裏至界首,又百三十裏至建寧府政和縣。

東南二百八裏至海。

西南五百四十裏至界首,又四百二十五裏至南劍州。

東北五百四十裏至界首,又三百二十裏至溫州。

西北二百八十六裏至界首,又百十八裏至南劍州。

夜游人 发表于 2014-1-8 09:42:24

淳熙三山志/卷02
敘縣

閩,宅東南,負山而舐海。(底本作“負山而舐海”,庫本同,崇抄作“負山而抵海”。)由建、劍至嵩溪,巖壑夾駛不留。其間州、縣若鎮,雖僅啟廓,竟不能容與十數裏。道出甘洲,山川揖遜,乃百裏如掌。海潮漲鹵至東峽,(東峽位置,對西峽而言。本誌“驛鋪”、“江潮”等篇所述“西峽”皆指今烏龍江峽口,則東峽當別在其東閩安鎮一帶江流狹束處。)激淡潮而西。脈絡敷貫,委蛇詳緩。州治其中,有中州氣象。縣十二,瀕海七。福清,距海六十裏;長樂,二十裏;閩,五十裏;連江,二十裏;羅源,十五裏;寧德,縣東;長溪,十裏。依山三。古田、閩清、永福。挾江二。侯官、懷安。按國初吏部格:(底本於“吏部格”之旁,以小字校改“格”為“括”,崇抄及庫本皆作“格”字,據改。)“戶二千以上為‘望’,千五百以上為‘緊’,千為‘中’,五百為‘下’。 ”今“中”縣,並主、客戶皆萬以上。姑以建置先後為次雲。

閩縣

連江縣

侯官縣

長溪縣

長樂縣

閩縣 〔望〕

州東南隅。閩越故都--冶。漢末為侯官。吳屬建安。晉太康三年,置晉安郡,省典船校尉,(本誌卷一《敘州》有“吳景帝時置曲郍都尉”之說,於此《敘縣》中復有“省典船校尉”,卷二十《職官》又作“曲那都尉”,註“又曰典船校尉”,知是東吳時之同一官職,並存之。)立原豐。置原豐縣,郡治在焉。侯官仍舊。隋平陳,郡廢,改縣曰原豐。與侯官俱為原豐。開皇十二年,改為閩。至大業初,置郡,復治閩縣。偽閩龍啟元年,長興四年。改為長樂。三年,仍舊。永隆三年,天福六年。又為長樂。四年,仍舊。

東--西 九十三裏。

南--北 八十裏六十步。

 東 連江縣界,九十二裏。

 西 侯官縣界,一裏。

 南 福清縣界,八十裏。

 北 懷安縣界,縣治後,絕河。

 東南 長樂縣界,七十五裏。

 西南 懷安縣界,十七裏。

 東北 懷安縣界,二十裏。

 西北 懷安縣界,一裏。

十二鄉 三十七裏

鳳池西鄉 縣東南。舊名雙桂鄉。有都尉、聯榮、上仁、棠陰、崇賢五裏。今並為崇賢。

崇賢裏 縣治,在城。

鳳池東鄉 縣東二十裏。舊無東字。有清謹、新昌與今三裏為五。今並焉。

歸善裏 (底本作“歸善裏裏”,衍一“裏”字,據庫本、崇抄刪。)前、後嶼。

鼓山裏 阮洋、灰崎、磕下石、劍山(石如劍痕,臨江)。

桑溪裏 獵嶺。

晉安東鄉 縣東七十裏。舊無“東”字。

海曲裏 湖江山,在海中。

合浦南裏 浮崎、洋嶼、猴嶼、閩安鎮。

北裏 (舊名海濱裏)鐵場、殷嶼、翁崎。

海畔裏 王晡山(海中)、海雷石(波濤所穿,其下成竅,風搖則訇然有聲)。

晉安西鄉 縣東五裏,舊名靈芝。有清平、永樂、習賢、易俗、孝義為五裏,今並為三裏。閩越王郢塚霥,縣東田鄉。

孝義裏 鷓鴣、秋竹、鵝鼻嶺。

瑞聖裏 大乘前、竹嶼、橫嶼。

易俗裏 舶塔頭、東嶽前、奉真橋(元豐三年,道士顏象環作)、草參亭橋(靖國年作)、茶園山(王延稟為李仁達敗,奔之)(底本作“奔之”,庫本同,崇抄作“奔之處”。)、茶山館(舊閩縣尉廨也。崇寧三年敕以常平錢置漏澤園,遂於此創。今為東禪菜園,即雞公巷口也)。

高蓋南鄉 縣南十五裏。舊無“南”字。有仁德、方勝與今三裏為五。今並焉。

時升裏 (舊龍政裏)浮橋頭、下渡。

仁豐裏 蓋竹、高蓋、仙人井。(底本作“仙人非”,據崇抄改。)

光德裏 高湖。

高蓋北鄉 縣南十裏。舊烏石鄉,(底本作“烏石鄉”,崇抄同,庫本作“鳥石鄉”。)有周鼎、下惟、(底本作“下惟”,庫本同,崇抄作“下帷”。)令德與今二裏為五。今並焉。

加崇裏 王阪洋、橫山頭、河口、烏石洋、(底本作“烏石洋”,崇抄同,庫本作“鳥石洋”。)上、中、下航、釣龍臺(閩王時,江邊號新市堤。翁承閤還朝,審知餞行於此)。

高惠裏 木道、河口、五龍塘。

崇善東鄉 縣南七十裏。舊名希福東鄉,凡四裏。

還珠北裏 扈嶼。

南裏 橫嶼。

榮繡裏 麻溪。(舊名西集裏。淳祐戊申,待制侍郎陳公塏為鄉帥。誥詞雲:“榮哉此行!何殊晝繡。”知閩縣師輿從士民之請,立“榮繡坊”於大義。蓋陳氏世居此地。鄉貴觀文殿學士毅齋鄭公性之書扁。裏遂以“榮繡”名)。(榮繡裏名及以下註文,皆記淳熙成誌後六十余年事,當是後人所加。各本皆有之。但文字各有出入:底本作“陳公塇”,庫本作“陳公瑄”,崇抄作“陳公塏”,查本誌三十一卷朱貔孫序及《宋史·陳塏傳》,當是“塏”字,據改。又底本“知閩縣帥與徒士民之請”,崇抄作“知閩縣帥從士民之請”,庫本作“知閩縣師輿從士民之請”。查本誌“公廨類二·善溪廟”條,記及陳塏為鄉帥,率知閩縣師輿致禱事,可互證,因據庫本改。又“榮繡裏”是淳祐後改之裏名,本誌水利、僧寺等卷仍書“西集裏”。又此裏為“陳氏世居之地”,又稱塏為“鄉帥”。查《宋史·陳塏傳》作 “嘉興人”,當是遷居久後還鄉任職者。)

方嶽裏

崇善西鄉 縣南七十裏。舊名希福西鄉。(底本作“舊多希福西鄉”,參前條“崇善東鄉”註文,知是“舊名希福西鄉”之誤,正之。)有永慶、慕賢與今三裏為五。今並焉。

待仕裏 塔林、方山。

清廉裏 段塘、虎頭。(底本作“虎□”,缺一字,庫本同,據崇抄補。)

靈岫裏 館前、劉嶼。

開化東鄉 縣東九十五裏。舊無東字。有受善裏與今二裏為三。今並焉。

光俗裏 營前、籌崎、竹嶼。

至德裏 洞江、澧瀆。

開化西鄉 縣東南三十裏。舊溫泉鄉。有歸化、崇信與今三裏為五。今並焉。

歸仁裏 盧螺、石步。

永福裏 舊永安裏、城門山。

高詳裏

贊賢鄉 縣南百裏。(底本作“縣南百□”,缺一字,據崇抄補。)

紹惠裏 瑯崎。

欽仁裏 焦溪。

歸義裏 蔗崎、枕嶼。

積善裏 青布、苦竹。

安仁鄉 縣東十七裏。

接賢裏 白浮。

仁惠裏 城門、龍泉、盧下。

永盛南裏 石鼈。(後為雷所震,斷之。今半猶存。)

北裏 (舊勝殘裏)磕下、筋竹、石山(有自然井水甘美)。

開化裏 洋下、連阪、林浦邊、郡崎、上下董。

連江縣 〔望〕

州東北九十裏。《舊記》:百六十裏。晉太康四年,以溫麻船屯立。《晉誌》、《宋誌》皆有溫麻縣。隋開皇中,省入閩縣。唐武德六年,復析置。其年改為連江。以縣治連接江水,故名。崇寧三年,尚書省以縣萬戶,(底本作“以孫萬戶”,庫本作“以系萬戶”,據崇抄改。)擬差京朝官知。

東--西 九十五裏。

南--北 百十五裏。

 東 海,二十裏。

 西 懷安縣界,四十裏。

 南 閩縣界,二十五裏。

 北 羅源縣界,四十五裏。

 東南 海,三十五裏。

 西南 閩縣界,二十五裏。

 東北 羅源縣界,百二十裏。

 西北 懷安縣界,九十裏。

七鄉舊五鄉 二十四裏

寧善鄉 縣東南四十裏。舊有豐邑,後並。

欽平上裏 東塘村。

下裏 白沙浦通津橋(初,梁石為步,中流以舟濟,號中濟。政和甲午為十八梁)。

崇德裏 桑嶼、東路、上下於塘(在海中)、(庫本、崇抄作“竽塘”。)關嶺、蛤沙、北交(舊有鎮,今廢)、大小亭山(昔黃氏兄弟載寶沒於此,遂二處立廟)。

永福鄉 縣南二十四裏。

新安裏 荻蘆。

安慶裏 赤沙渡、赤沙館。鄭崎。

永貴裏 (舊有上、下裏亭,並。)船步渡、荻蘆寨(有渡)、二沙鎮(今廢)、後浦。

太平鄉 縣西四十裏。

光化裏 羅崙渡、潘渡。

清河裏

臨江裏 泗口、湯洋、長圓、盧溪(舊有北嶺鎮,後廢)。

安仁裏 上屯、東岸、白巖、中屯、陂西、天鑿、長溪、下屯、菜洋、東岸渡、七猴渡。

名聞下鄉 縣西北七十七裏。

安義裏 辛洋溪、丹洋、下屯、洪路。

中鵠裏 南阪山、黃巖村。(舊名通化。唐張瑩嘗有詩:“一箭不中鵠,五湖歸釣魚。”景德中,以更裏名)。

敦賢裏 翠林山。

安定裏 洋尾、東充。

名聞上鄉

加賢裏 九彎溪、西際。

下裏 麥浦。

進賢裏 東塘、黃坑。

歸仁裏 (舊屬太平鄉)米令橋頭。

五賢上鄉 縣東北百五十裏。

集政裏 上洪、(崇抄有旁註改“洪”為“鴻”。)白鵠、下廉、麻村、臨海。

安德裏 狀元坊(以鄭侍講鑒兩優釋褐,名)。

招賢下裏 (舊不分上、下裏)峽口鎮(今廢)。

五賢下鄉

保安裏 瓷窯、管瀆。

建興裏 浮曦、赤石村。

招賢上裏

侯官縣 〔望〕

州西南百步。唐武德六年置,治州西江岸,水陸三十一裏。貞觀五年,省入閩縣。長安二年,析閩縣西十二鄉復置。貞元五年,洪水漂壞。後團練觀察使鄭叔則奏,移入州城。元和二年,省;五年,復置。先是同長樂省,(底本作“先見同長樂省”,崇抄同,據庫本改。)仍置場征,世不便,(庫本作“民不便”。)遂復置。偽閩龍啟元年,改為閩興,以長樂為侯官。三年,皆復舊。

東--西 百八十裏。

南--北 二百九十裏。

 東 閩縣界,五十步。

 西 永福縣界,八十裏。

 南 閩縣加崇裏,二裏。

 北 懷安縣崎山界,五裏。界首至縣,二十裏。

 東南 閩縣寧越門,一裏。

 西南 永福縣筇溪村,五十裏。界首至縣,五十裏。

 東北 懷安縣界,二裏。

 西北 閩清縣仁溪埕,百裏。界首至縣,三十裏。

夜游人 发表于 2014-1-8 09:43:47

十鄉 五十裏

桂枝鄉 縣西南二裏。以唐陳去疾登元和十四年科第,改名。劉若虛作“陳淑”。《唐登科記》無“陳淑”,有“陳蜀,閩縣人”。

榮親裏 (舊名延福。鹹平五年,劉若虛登第,授大理評事,知溫州永嘉縣。解任歸鄉時,王父母、父母俱無恙。謝侯泌因改今名以寵之。若虛自記,仍賦詩)。

聚星裏 城內。

永平裏 城內。

東孝悌鄉 縣南八十裏(舊無東字)。

安平裏 陳湖。

馴翚裏 小目溪。

永欽裏 柳橋。

處仁裏 (舊屬桂枝鄉)。

孝順裏 (城西草市)。

美宅裏 祭酒嶺(俗呼為“進酒”。湛溫,光州人,事王延翰,官至禦史大夫、國子祭酒。時,延稟守建州,與延翰有隙,遣使覘之。延翰命溫往餞,因鴆之。溫嘆曰:“唇亡則齒寒,吾寧以一身代萬人肝腦塗地。”引卮獨酌,斃於嶺下)。

西孝悌鄉 縣西百裏。舊修文鄉。

揚名裏 赤岸。

惠化裏 赤岸。

齊禮裏 塘岸。

招賢裏 石門。

順平裏 石門。

勝業鄉 縣西十五裏。

新安裏 瓦埕。

孝成裏 新道、玉山(宿猿洞之西南,偽閩望祀之所)。

正節裏 廊回。

方興裏 後塢。

方樂裏 洪塘。

修仁鄉 縣西南七十裏。

永康裏 橫棣。

遷蝗裏 南嶼。

綏平裏 坎下。

靈鳳裏 高崎。

海平裏 曇崎。

永安鄉 縣西北百六十裏。

嘉祥東裏 大湖洋。

西裏 白沙。

保安上裏 大目溪(崇慶院前豐澤潭。相傳:龍每二年一興,(底本作“相傳龍□二年一興”,缺一字,庫本作“相傳有龍二年一興”,崇抄作“相傳龍每二年一興”,據補。)興則暴雨漲溪,沖梁突岸。乃以鐵纜纜之,上鑄鐵佛,縫罅皆藏鐵。自此不為患)。

下裏 蒙溪。

永興裏 黿村。

清化裏 黿村。

守仁裏 仁溪、湯背。

石門鄉 縣西北八十五裏。

九功上裏 甘蔗。

下裏 甘蔗。

歸德裏 唐舉。

萬安裏 彭蜞。

東太平鄉 縣西北百二十裏。

興禾裏 嶼頭。

東安裏 黃沙嶺。

安仁裏 雪峰、湯院。

加川裏 後尾。

疇川裏 後尾。

西太平鄉 縣西北百二十裏(舊原豐)。

仁德裏 大、小若。(底本有關各處皆作“大小若”,庫本同,崇抄原亦作“若”字,又再添加“竹”頭,遂成“箬”字。按今地名是“大、小箬”,或非宋代原名,仍從其舊。)

旗亭裏

誌節裏

惇和裏

永寧裏 (以上四裏,地名侯官鎮)

五芝鄉 縣西南百裏,舊令善鄉。

閩光裏 (《方輿記》:月嶼。出蟟蛤,號蟟沙(底本作“出潦蛤,號潦沙”,庫本同,據崇抄改。)

清政裏 (舊曰“貞正”,避仁廟諱,改)白鶴。

三秀裏 黃岸、江口。

新興裏 古靈。

吉壤裏 龍湖。

長溪縣 〔望〕

州東北。水陸五百四十五裏。《舊記》:八百五十六裏。唐武德六年,析連江置。尋省以為寧遠鎮。長安二年復置。縣南有溪數十裏,通海。寧遠故城遺址今尚存。或言:“長溪,唐嘗升為松州。”按《舊唐誌》:武德中,括州管松、嘉、臺三州。(底本作“括州管松、嘉、合三州”,庫本同,據崇抄改“合”為“臺 ”。)七年,廢松州為松陽。則長溪未嘗為松州也。

東--西 八百四十五裏。

南--北 六百三十裏。

 東 海,十裏。自海至榆星嶼,二百裏。

 西 建寧府界,二百三十裏。界首至政和縣,百七十裏。

 南 海,百裏。

 北 處州界,三百六十裏。界首至龍泉縣,三百裏。

 東南 海,十裏。

 西南 寧德縣界,百五十裏。界首至縣三十五裏。

 東北 溫州界,二百裏。界首至平陽,一百裏。

 西北 處州界,四百裏。界首至縣,三百裏。

 四鄉 二十二裏

勸儒鄉 縣東北。唐林嵩登乾符二年第,觀察使李晦表請改鄉裏,因敕賜今名。

擢秀裏 (底本作“折秀裏”,庫本同,據崇抄改。)赤岸、鹽埕、文翁橋、飯溪、沙江渡、龍首橋、三沙峰火寨。(“三沙峰火寨”,崇抄於“峰”旁添改“烽”字,疑非舊名。)

望海裏 斂村、太姥山、村、(底本作“□村”,缺一字,庫本作“文村”,據崇抄補。)三陀九嶺、(崇抄作“王陀九嶺”。)益溪、大小圓塘、白露、鹽埕(六十六竈)。

遙香裏 白林橋、翁潭、王孫、雁溪、三尖。

育仁裏 南北鎮、後埕、沙埕(縣四裏)。

廉江裏 桐山、駱駝嶺、百秤。(崇抄作“百祥”。)

靈霍鄉 縣西南六十裏。

萬安裏 大小黃沙、獅頭、鹽埕(與擢秀裏百二十五竈)、金波橋、宣化橋、(底本“宣□橋”,缺一字,據崇抄補。)戢田(縣北)、龍首山(崇抄作“龍貢山”。)(西脅有清泉,病者飲輒愈)。

溫麻裏 石背、東灣、鹽田。

柘陽裏 蓋竹、蟬洋、重魚、羅浮。(崇抄作“羅魚”。)

沿江裏 古漏、蘇洋、大流港。

秦溪東裏 東屬、下益、才良。(底本作“下益才良”,崇抄作“下盃方良”,庫本作“下盃才良”。)

西裏 大小籰、黃崎、深浦。

永樂鄉 縣西北二百裏。

仁風裏 龍臯、茜洋、黃蘭、秦溪口、白沙、大梅。(底本作“大海”,庫本同,據崇抄改。)

西興裏 白沙、廉村、薛家阪(唐進士薛補缺令之所居。其孫芳杜,為人正直。既死。鄉人為立祠,與令之同祠。立亭曰“清風”)。(底本作“唐□□□□□今之所居”,缺五字,且誤“令之”為“今之”,又“為人□直”、“與□之同祠”皆缺字,據庫本補。)

欽德裏 繆洋、雞嶼、牛嶺。

平溪裏 大小魚溪、西溪、麻竹、斜灘。

歸化東裏 察洋、湖邊。


西裏 松潭溪、船潭。

安東鄉 縣東南九十裏。

安民裏 (縣南十裏。地形飲海中作蜂腰。(底本作“蜂要”,庫本同,據崇抄改。)東名上限,西名下限。往嘗截之通潮,以不能而止。歲春夏交,有跨魚掩至,其積如山)鹽埕、沙舌、高平山(俗傳:菖洪嘗遊其上,有丹鼎、丹竈)。

新南裏 咤崎(舊有浙津驛在八尺瑯玕頭,今廢)。

連海裏(底本作“建海裏”,據庫本、崇抄改。) 蚶硯石、苦竹(濱海之民,多“滬業”。《輿地誌》:“海濱漁捕,張兩翼,潮上,即沒以取魚。謂之“滬業”)。(底本作“扈業”,崇抄同,庫本作“滬業”。按,陸龜蒙《漁具詠序》雲:“列竹於海澨曰滬”,據改。)

招賢裏 (舊無)上下角、西臼、蠣澳、大小金鹽埕(同安民裏輸寧德縣)。

長樂縣 〔緊〕

州東南百裏。曾師建《記》:百二十裏,潮信也。唐武德六年,析閩縣地為新寧縣,在敦素裏平川。距今縣十五裏。尋改為長樂。上元元年,防禦使董玠以其卑湫,移治吳航頭。元和三年,省入福唐縣。五年,復置。偽閩龍啟元年,改為侯官縣。三年,仍舊。永隆三年,改閩縣為長樂,長樂為安昌,明年仍舊。

東--西 百二十裏。

南--北 六十五裏。

 東 海澳,三十五裏。

 西 閩縣界,一裏。水路百二十裏至縣。

 南 福清縣界,五十裏。

 北 山外大海,取連江縣界,(底本作“取”,崇抄同,庫本作“去”。)百二十裏。

 東南 千零裏至東洛。水路百二十裏。

 西南 泉元裏至石尤嶺,(各本均只作“尤嶺”二字。按其下“泉元裏”條,有“石尤嶺”。又卷三“福清縣”亦記“北長樂縣石尤嶺分水為界”,知脫一“石”字,補之。)三十五裏,福清縣界。

 東北 新開裏到當西澳,水路百二十裏,外連江縣界。

 西北 賓興裏至閩縣苦竹溪,水路十五裏。(底本作“小路”,據崇抄改。)

四鄉舊七鄉 三十二裏

善政鄉 縣西一裏,並永泰鄉為之。(廉風、建興、崇德、敦素、崇賢,舊屬永泰。)

賓賢裏 (舊德致裏。因鄒異中經明行修科改。)河南臨水渡,出首石(縣主山,高二十余丈,廣數十裏,中有泉。四望皆水也,又名“四水口”)、縣驛(縣南十五步)、臨水驛(縣西一裏)、吳航頭(相傳夫差略地至此,未必然)。

逍遙裏 黃彈嶺。

進賢裏 桃坑(源出董平山)。

廉風裏 董平山。

建興裏 (距海半裏)。

清平裏 沙坑。(距海半裏。縣濱海處多沙,風飏飛積,小成坡,大成山,歲歲遷徙無定,撲面瞇目,(底本作“撲面昧日”,據庫本、崇抄改。)無所不至;而米谷、飲食中殊無之。亦異也。)

崇德裏 北湖(距海三裏)。

敦素裏 (舊縣治,距海五裏)

崇賢裏 晁石。

仁義裏 獲溪橋(源出大山陽,流入演江,江闊九裏,深十一丈,東流二十裏入海。昔有二龍起於江中,白歸山陽,則白龍潭也;黑居山陰,則祥雲潭也。有人於潭側獲卵殼,大如鬥)。

昌化鄉 縣東南十裏,並依德鄉為之(海濱、崇化、良田、千零。舊屬依德)。

絃歌裏 石梁。

海濱裏 東石。

崇化裏 流水。

良田裏 江田。

千零裏 社下、鐘門驛(今無)。

崇仁裏 湖東。

和風裏 河下、雙髻石。

招賢裏 竹𡏷。

永勝裏 千歷。

二難鄉 縣西南五裏,舊崇丘鄉。以潘循、潘衢同登祥符元年第,改。後並安時鄉之昆由、依福、靈石、泉元、歸義裏。

同榮裏 (疑更“歸義”為之)參溪、破石潭(下有石柱廟)、摶紗潭(深不可測,嘗有以紗一摶測之,不至其底)。

崇丘裏 大邊、洋門。

信德裏 小邊。

嵩平裏 白田。

(上三裏,舊屬閩縣。鹹平二年,以煎鹽之鄉與閩縣惟界一嶺,私販叢至。踰境即非所部,閩之弓手倉卒莫至,遂以隸之)

泉元裏 石尤嶺、白巖山。

依福裏 (前曾村)

靈石裏 小門。

昆由裏 百石堰、黃龍潭(底本作“黃龍潭”,庫本、崇抄皆作“黃新潭”。)(歲旱,雩之。昔有巫者妻漚麻潭側,見黃龍首藉其上,馳以告其夫,夫以告縣。往祈之,俄而大雨)。

芳桂鄉 東北二十五裏。

新開裏 梅花村。

方樂裏 東皇村。

大宏裏 (以林犯禦名思中宏詞,(林慎思,長樂人,字虔中,唐鹹通十年,以博學宏詞第進士。本誌因南宋孝宗名“慎”,故避諱以“犯禦名”三字代之。)奏名)大石、渡橋。

萬安裏 相村、祥雲潭(舊名“玄雲”。祥符中,避聖祖名,改。旱,禱即應)。

敦化裏 古爛嶺。

夜游人 发表于 2014-1-8 09:46:20

淳熙三山志/卷03
敘縣

福清縣

古田縣

永福縣

閩清縣

寧德縣

羅源縣

懷安縣

福清縣

〔望〕

州東南百二十裏。《舊記》百七十七裏。唐聖歷二年,析長樂南八鄉置萬安縣。因鄉為名。天寶元年,改為福唐。梁開平二年,改為永昌。唐同光元年,復為福唐。偽閩龍啟元年,改為福清。或曰:“晉天福初改為南臺縣”。考,未見。

東——西 百二十裏。

南——北 百四十七裏。

 東 大海,五十裏。

 西 興化軍百丈嶺分水為界,六十裏。

 南 大海,百二十裏。

 北 長樂縣石尤嶺分水為界,二十五裏。

 東南 海。

 西南 莆田縣縣嶺分水為界,六十裏。

 東北 長樂縣薛田嶺分水為界,五十裏。

 西北 閩縣常思嶺分水為界,六十五裏。

七鄉舊十鄉 三十六裏

太平鄉 縣東五裏。舊有龍興、崇賓裏,後入永東、永西、海壇三裏。

永東裏 通海橋(俗名河頭,舟楫所萃。天聖五年,以木為之。元祐中,增十三間,名坦履。紹興中,知縣黃童以橋南勢卑,增築八梁)。

永西裏

修仁裏 (舊屬永樂鄉)

海壇裏 (海中間,八百裏,戶三千)

萬安鄉 縣西南,四十裏。舊有文秀鄉,以翁諫議承贊得名;嘉祐省,隸萬安。

萬安裏

新豐裏 (舊屬太平鄉)

靈德裏

蘇田裏 (舊屬文秀鄉,有裏、外,今並。)萬安橋、鐵場橋。

光賢裏 (舊屬文秀鄉。翁承贊之居)

安香裏 (舊屬文秀鄉。相傳雪峰真覺僧歸莆中,囊山僧妙應迓之,舉香問訊)

崇德鄉 縣東南五十裏。山亭鄉,舊有遵義、遵教、靈瑞、時和裏,今並附近諸鄉。

欽唐裏

惇和南裏 (舊有惇和北裏,今並)

歸化北裏

南夷北裏 (舊屬山亭鄉)

拜井裏 (閩王審知築占計洋,鑿井無水,拜而得之)

安夷南裏 (舊屬山亭鄉。)

孝義鄉 縣南二十五裏。舊有萬壽、桑裏。後並。

棲仁裏

江陰裏 (舊屬崇德鄉)

臨江裏 徑江、躡雲橋(元豐初作。名鰲江橋。政和五年為亭。淳熙初,改今名)。(底本於“臨江裏”下有此註文,庫本同,崇抄所無。)

南匿裏 (舊屬萬安鄉)

歸化南裏 (舊屬崇德鄉)

長東鄉 縣西四十裏(舊有長樂西鄉,此為東鄉。後並西鄉。此遂去“樂”字)。

文興裏 (舊無)

清元裏 (舊半屬西鄉)

永壽裏

新寧裏 (舊屬西鄉,有裏、外裏,今並)

方興裏

感德鄉 縣東二十五裏(舊有鳣庭裏。今並)。

仁壽裏

潯洋裏 (舊屬孝義鄉)

新安裏

方成裏

永賓裏

方樂南裏 (舊有北裏,今無)龍江橋(闊五裏,中浮六丈。政和中,增四十二間。林舍人遹《記》,以“連滄巨浸”名。劉提刑嶠改名“永平”。紹興中,林少卿栗改今名)。

永樂鄉 縣西十二裏。舊有常樂、元福、立德裏。後並。

永福裏

清遠裏 (舊屬萬安鄉)

善福裏 (舊屬長樂東鄉)士林橋(水陸院之左。開寶五年創,治平元年修)、無患橋(近林真君煉丹之地。相傳:飲其水者無疾患。今改為“龍津”。林樞密希《記》)、交溪橋(宣和四年作)。

遵義裏 (舊屬山亭鄉)



古田縣

〔望〕

州北二百八十裏。唐開元二十八年,洞豪劉彊(本誌多處述及古田洞豪歸唐之事,但其名或作“劉彊”或作“劉疆”不一。因從底本中多數,統一為“彊”。)等三人以土地、人民歸於都督李亞丘。乃遣楊參軍招致林镕《記》作“溢”。等千余戶,鹹曰:“祖父鹹亨中來此潛焉。因古昔田畝墾辟而居。”以聞於朝。明年,立縣雙溪之匯、屏山之南。平陸三十五裏。《新唐書》謂:“永泰二年,析侯官、尤溪置”,誤。皇朝太平興國五年,從轉運使楊克讓之請,乃遷治於水口。今嵩溪驛乃縣庭。端拱元年,仍舊。轉運使崔策請,即從之也。(底本作“即□□也”,缺二字,庫本作“即從之”,據崇抄補。)

東——西 八十三裏。

南——北 二百五十裏。

 東 連江縣界,百四十裏。界首至縣二百裏。

 西 南劍州界,百四十裏。界首至縣二百裏。

 南 水口鎮,八十裏。

 北 建寧府界,百四十五裏。界首至府二百裏。

 東南 侯官縣界,百七十裏。界首至縣百九十裏。

 西南 閩清縣界,八十裏。界首至縣六十裏。

 東北 羅源縣界,三百裏。界首至縣六十裏。

 西北 建寧府界,(底本作“建寧府□”,缺一字,崇抄只作“建寧府”,不示缺,據庫本補。)八十裏,界首至府九十裏。

四鄉 十三裏

建東鄉(底本作“□東鄉”,缺一字,庫本只作“東鄉”二字,不示缺,據崇抄補。)

保安裏 東溪、感溪、屈鬥、轉水、鳴玉橋(下有磨劍石)、戴星州、平沙橋、龍津橋、勸農橋、溫泉橋、仙巖、花巖井、尖峰、小尖峰、醴醻山、上坊龍潭、下坊龍潭、古城山、環屏山、花山。

崇禮裏 白沙、淩橋、茶亭、螺坑、風伯林、龍井、桃花塢、五花山、玉山、大仙峰。

瀨溪裏 破石、車竿、(《寰宇記》雲:瀨溪、積善二裏,南唐保大六年,(底本作“南唐□□六年”,缺二字,庫本同,崇抄則作“南唐武德六年”。按武德為唐初年號,當時古田未建縣,亦未設南劍州。南唐李璟年號升元,有六年,亦未治及南劍。惟有李璟於保大四年破建州滅王延政,南劍、古田為其所轄。因補正為“ 保大六年”。)隸南劍)今有瀨溪、白銀峰、後溪龍潭。

和平裏 神前、芋洋、小鱟、(底本作“小鱟”,庫本同,崇抄作“小黌”。)谷口、黃田、林洋(皆驛路)、潮魚橋、湯橋(半屬閩清)、清潭橋(舊從朱坑鋪前渡)。

恩惠鄉 舊有長安裏。今無。

慕仁裏 天宮嶺、羊角、洪頭、筋竹、黃柏口、桃洲、高家遊、覆船嶺。

新興裏 左拔、副拔、平湖、石崎山。

橫溪裏 橫口、東西溪、銀場窟、黃柏造山場、栗木洋。

新俗裏 (舊名洛陽。出牡丹、芍藥。建中靖國元年改)包地、白溪、庵溪、青溪。(崇抄無“新俗裏”之下整段註文。)

元和鄉

邵南裏 金坑、倒坑、胭脂籠、牛頭嶺、甘溪、潭溪。

安民裏 辜洋、廖洋、蘇洋。

青田鄉

安樂裏 西寮、蓋竹、杉洋、徐阪、皮寮、西溪、潭書(皆造竹紙)。

移風裏 (舊無)竿舟、(崇抄作“竽舟”。)嵩舟、西溪、白籰、若洋造山場、石龜(口眼悉具,長二丈,廣八九尺。一人登其上,亦微動)、寶泉山。

順委裏 (犯禦名,改為順)黃柏、茶洋(造竹紙)。

永福縣

〔緊〕

 州西百二十裏。唐永泰二年,節度李承昭析侯官、尤溪縣各一鄉置。號永泰。《新唐·誌》:“鹹通二年,析連江及閩置。”誤。皇朝崇寧元年改今名。避哲廟陵名。

東——西 百五十五裏。

南——北 百二十裏。

 東 侯官縣界,六十裏。

 西 南劍州尤溪縣界,六十五裏。

 南 興化軍興化縣界,七十裏。

 北 閩清縣界,四十五裏。

 東南 興化軍界,八十五裏。

 西南 泉州德化縣界,百裏。

 東北 侯官縣界,七十五裏。

 西北 閩清縣界,六十裏。

三鄉 十四裏

豐和鄉 縣東七十裏。舊裏五。後並永泰為“唐元”。

待旦裏 (抵侯官,皆危居、斜耕之地。)東新橋(旁有款驂亭)、湯泉。

保安裏 大小妃山(越王葬二妃於此。鑄鐵蓋以掩之)、湯泉。

永安裏 大樟、大宵、官獵、(庫本作“大霄、觀獵”。)東洋。

唐元裏 創嶺、石人坑、巖村、郭店、龍嶼、福清十八溪路。

通化鄉 縣南三十步。

開平裏 縣市(平政橋,在重光寺前。以木作十八盤,用舟三十六乘之。盤長一丈四尺,闊一丈;舟長三丈,闊四尺。紹聖四年作)通京橋、宣和橋、政和橋、太原灘(下石刻“太原”二字。相傳:唐大中初,王令罷秩,艤舟於此。邑中餞行,暮夜未返。其夫人題詩一章:“何事潘郎重別筵,君心未斷妾心懸。太原灘下相思處,猿叫山山月滿船。”政和三年,知縣陳武佑以刻石)、方廣巖、極樂巖、六洞仙巖、永泰鎮(今廢,縣南五裏有大湯、小湯)、陳山。

光德裏 大小洋、北山、鍾山、古◆〈火〈門外東內〉〉、圓埕、蘇坑。

新豐裏 魚坑、辜洋、黃坑口、湯泉、白面。

平蓋裏 (高蓋山下)黃柏洋、花林莊、東坑口、上下拔、謝洋。

安樂裏 杉洋、永安橋(通興化、尤溪)白腰、胡鼻、毗坑、朱洋。

和平鄉 縣西南九十五裏。

歸義裏 洑口、龍湘、石瀨、登沖、溪東、葛洋。

永津裏 (庫本作“龍津裏”。)(舊曰新津,居人沿溪)峬嶺、陽井(溪流石上,六尺)。

義仁裏 洪面、拏板、後池、辜嶺。

感應裏 五十、鼈坑、大獵、(庫本作“大豨”。)柳園。

保德裏 濁水塘、貫尾、際門、沖口。



閩清縣

〔中〕

 州西北百二十裏。唐貞元中,徐絳記元和中,誤。(底本無“誤”字,庫本同,據崇抄補。)觀察使王翃析侯官縣十裏,(底本及庫本、崇抄皆作“觀察使王雄 ”,查本誌卷二十“秩官·郡守”表中,貞元八年任觀察使者,各本皆作“王栩”。檢《唐書·王翃傳》,其姓名當是“王翃”,則以上各本作“雄”、“栩”者皆誤,今悉正之。)置梅溪場。《新唐書》雲“置縣”,誤。梁乾化元年,王審知以為閩清縣。縣路,僧法箋開,治通避峻,頗有條理。

東——西 八十裏。

南——北 百二十裏。

 東 侯官縣仁德裏,十五裏。界首至州百二十裏。

 西 南劍州尤溪縣松陽裏,(底本“南劍”下無“州”字,庫本同,據崇抄補。)七十裏。

 南 永福縣新豐裏,五十裏。界首至縣五十裏。

 北 古田縣和平裏,七十裏。界首至縣三十裏。

 東南 侯官縣守仁裏,十五裏。界首至州百二十裏。

 西南 永福縣平蓋裏,百裏。界首至縣五十裏。

 東北 古田縣邵南裏,六十裏。界首至縣六十裏。

 西北 尤溪縣松陽裏,七十裏。

夜游人 发表于 2014-1-8 09:47:18

二鄉 十裏

奉政鄉 縣東北三十裏。

宣政裏 天王渡、(底本作“天□渡”,缺一字,據庫本、崇抄補。)白塔渡、鍾湖(山半,內有湖泥如浦漵,生蘆荻。相傳:中有積水,應海潮盈縮。旱,禱雨於此)、(底本作“應海潮盈□□旱禱□□□□”,缺六字,崇抄作“應海潮盈禱雨於此”,不示缺。庫本作“應海潮盈縮旱禱雨於此”,據補。)石竹山(底本脫 “石竹山”三字,據庫本、崇抄補。)(縣南二十裏,山半有靈壇石,巧如畫屏。)、猴嶼(相傳:山下有穴,水流相通。猴猿多居之,有佛跡盤石上)、鵲仙橋。(底本“石竹山”及“猴嶼”以下註文與庫本同,崇抄之文字順序稍異。)

安仁裏 白面山(天晴望之,巖石隱隱如人面而白)、溫泉。

金沙裏

賀恩裏 (唐乾符中,有池錫家,天雨錢數萬。夜夢人送鐵鎖二,至旦,果得。後有鶴盤旋下庭。號其山曰朱頂,林曰白鶴。至今子孫家焉)

永寧鄉 縣西山五十裏。

蓋平裏 石屋山(巖下有石屋、仙人棋局)。

護仁裏 薛丕山(產石花異果。(崇抄作“產名花異果”。)相傳逸人薛丕於此居)。

仁壽裏 大渭仙峰(崇抄、庫本作“大帽山峰”。)(峰接永福界,有鼓聲,或一月三五鳴,或不鳴。經年雲常覆其上,旱則禱之)、龍爪橋(溪旁四爪痕猶在。旱,禱即雨)。

孝順裏 龍都巖(高百丈,常有雲氣不散。時聞仙樂聲。(底本作“曉聞□聲”,缺一字,據崇抄、庫本補改。)側有靈洞院)。

苑丘裏

居仁裏 仙人跡(入溪岸磐石上,(底本作“□溪岸磐石上”,缺一字,據崇抄、庫本補。)長一尺五寸、闊八寸,入石一寸。旁有石臼,深八寸)。(底本作“石白深八十”,庫本同,據崇抄改。)



寧德縣

〔中〕

 州東北三百裏。唐開成中,析長溪、古田二縣地置感德場。(底本作“感德□”,缺一字,據崇抄補。)偽閩龍啟元年,升為縣。

東——西 二百裏。

南——北 三百二十裏。

 東 長溪縣鹽田江松門為界,三十五裏,亦至海。

 西 古田縣安樂裏,百二十裏。

 南 羅源縣飛泉嶺,十五裏。

 北 政和縣秦溪西裏,二百三十裏。

 東南 海。

 西南 羅源縣興成裏,百裏。

 東北 長溪縣,二百二十裏。

 西北 建寧府,四百五十裏。

三鄉 十裏

安東鄉 縣東南五裏。

陵山裏 小場、蚶崎、殊溪、三焦、飛泉鎮(今廢)、梅花、釣崎。

臨海裏 杯竹。

金溪裏 趙公橋(舊在橫山。淳熙中,以讖移於渡船)、赤鑒浦渡、石碧村、百丈漈、龍潭(灌田數十項)。

霍山鄉 縣北七十裏。

水漈裏 長境渡、西溪渡、霍山溪、關棣鎮(今廢)。

霍童裏(底本作“霍同裏”,庫本同,據崇抄改。) 黃大夫湖旁、程黨渡、霍山井(霍童山中,廣五丈。相傳中有海鰌,久晴,升木為雨;久雨,升之必晴)。

安樂裏 龜村、赤溪、斑竹。

青田鄉 縣西百五十裏。

東陽裏 芹溪、外渺、東渺、顯聖巖。

安遠裏 章溪、桃花溪。

感德前裏 穹窿村、(崇抄作“穹蔭蔭村”。)聖湖、杯竹。

後裏 福輦、石唐常斛、葛仙翁巖。

羅源縣

〔中〕

 州東北百六十裏。唐大中元年,觀察使韋岫以連江縣一鄉為羅源場。偽閩龍啟元年,升為永貞縣。皇朝天禧五年,改為永昌。避皇太子名。乾興元年,改為羅源。溪名,亦姓也。初,治水陸寺西,雙溪之間,地卑潦。官物陷溺,即配富民償。慶歷八年,土民陳智津、倪昱等擊登聞鼓奏,理之。乃移今治於舊縣東北。

東——西 七裏。

南——北 一百裏。

 東 寧德縣界,四十五裏。

 西 連江縣界,二十五裏。

 南 連江縣界,三十五裏。

 北 古田縣界,六十裏。

 東南 連江縣界,抵海四十裏。

 西南 連江縣界,二十五裏。

 東北 海,十五裏。

 西北 古田縣界,六十裏。

三鄉 十二裏

崇德鄉 縣東南。五裏。舊與北社為八裏。

安金裏 四明山、雙石橋(名金釵)、三石橋(名崇德)、鯽魚嶼。

拜井裏 松崎山。

梅溪裏 (舊有上、下裏,山居)

新順裏 石鼈。

善化裏 (舊有上、下裏,最險僻)

常熟鄉 縣東北十五裏。舊有遷明、新豐裏,後置招賢裏。遂並之。

招賢裏 (舊無)鏡樣(瀕海險僻)。

徐公裏 仙茅山。

臨濟裏 (白巖山下,瀕溪)

羅平裏 洪福山。

同樂鄉 三屯。縣西七十五裏(舊曰“屯”,今曰“裏”)。

霍口裏 (梧桐山下,瀕溪)

黃重裏 (羅漢山下,瀕溪)

林洋裏 山𡼢。



懷安縣

〔望〕

 州西北二十裏。皇朝太平興國六年,郡守何允昭奏:閩縣劃疆,不啻百裏,戶僅二萬。吏患簿籍繁,征輸遠。請析九鄉,八千戶置。初治芋源江北三十裏。(底本作“芉源”,庫本同,據崇抄改。)鹹平二年,轉運使丁謂奏移石岊。民便之。始廣故驛為今治。

東——西 八十五裏。

南——北 二百一十裏。

 東 連江縣界,七十五裏。

 西 侯官縣界,十裏。

 南 侯官縣界,四十裏。

 北 古田縣界,一百七十裏。

 東南 閩縣界,二十六裏。

 西南 侯官縣界,三十裏。

 東北 連江縣界,八十裏。

 西北 侯官縣界,三十五裏。

九鄉 四十四裏

敦業鄉 州城北。

鐘山裏 (周廣順二年,林嗣宗《鍾山記》:“螺湧一巒,奇木秀聳。老竹、毛松,高凸倚□”)(底本於“秀聳”以下作“老竹、毛松高凸倚□”,庫本“秀聳”以下無註文,崇抄全無註文。)

擇善裏

開化裏

 (以上三裏附城)

太平裏 (城北。《十國紀年》:“王延翰葬閩縣太平山。”即“太平地藏”也,為“普同墳”。紹興十一年,鄉民請為之。張丞相浚乃令芙蓉僧營於北門之外。男左女右,各廣二丈二尺深二丈,為四穴,以待不能葬者。乾道六年,黃監簿啟宗請於府,為三墳於天王院之東,則謂之義塚)

忠信裏 興聖坑、陶穴(有九十五家,佃官池。唐相王摶謫朱達回,卒於此。因葬閩山塔院西)。

感應鄉 縣下以西十八裏。

贊城裏

西安裏 後浦。

清平裏 (舊曰清義)後山(舊為陶竈。政和初,知縣吳與乃禁之。今陶跡猶隱於荒莽之中)。

安康裏 (舊曰安義)縣市。

欽德裏 文山(鄭山人居。黃尚書裳石其路,往謁之)。(底本作“黃尚書裳五其因往謁之”,據庫本、崇抄改。)

八座鄉 縣東北二十裏。

觀風裏 (附城)東瀆(東湖,嚴高築城日,與西湖同開鑿,今皆為田,人猶呼之,亦有“湖堘”之號)。

孝仁裏

溫泉裏 (多湯泉)龍窟山。

高遷裏 盤石(相傳:越王時,運米至浮倉,此石在湖中,因號)、炭田。(底本於“高遷裏”下註文完整,庫本同,崇抄不載。)

稷下裏 北嶺。

靈山鄉 縣東北二十五裏。

越城裏

立德裏

懷賢裏 (《十國紀年》:葬夫人任氏於閩縣鳳池山。後忠懿王亦葬焉。今鳳池寺山也。唐同光四年,改葬永福山,則遵化裏蓮花山也。後唐賜《神道碑》,張文寶撰。王氏在閩者無噍類。今惟甥劉氏歲時祀之)

寧碁裏 桑畬(底本作“桑金”,據庫本、崇抄改。)(《舊記》余善塚在閩縣西北十一裏,今隸懷安)。

遵化裏 桃枝嶺。

侯官鄉 縣西北二十五裏。舊有崇江裏,後並。

清泰裏

北平裏

靈運裏 桐口(偽閩通文四年,王昶奔至梧桐嶺)。

安定裏

德風裏

超勝裏

江陽裏

承平鄉 縣南三十裏。

接下裏

黃信裏

順安裏

孝悌裏 (以上四裏跨江)南洲、黃江。

安上裏

移風鄉 縣西南四十裏。

長壽裏

崇福裏

清善裏

勻化裏

楊崎裏 (以上五裏在江南)

積德鄉 縣南五十裏。

恭順裏 湖襄。

勝平裏 仙崎。

高陽裏

待賓裏

孝廉裏

同樂鄉 縣北四十裏。

施化裏

興城裏 (二裏。界古田、閩清、羅源)龍跡石、壽山石。

夜游人 发表于 2014-1-8 09:50:28

淳熙三山志/卷04
子城

羅城

夾城

外城

城途

子城坊巷

羅、夾城坊巷

內外城壕

子城

閩越王故城,今府治北二百五步。

晉太康三年,既詔置郡,命嚴高治故城,招撫昔民子孫。高顧視險隘不足以聚眾,將移白田渡,嫌非南向,乃圖以咨郭璞。璞指其小山阜曰:“是宜城。後五百年大盛。”於是遷焉。

唐中和中,觀察使鄭鎰始修廣其東南隅。先是,開城南河。有人得石,記雲:“五百年,城移東南。本地合出連帥。”自太康至是,適五百年。《閩川名士傳》以為:“陳巖,閩人,為廉帥之應。”《舊記》作“七百年”。文德元年,陳巖復修。《巖傳》雲:“恢其形勢,甃之磚石。”舊有觀察支使林嵩為《重修子城記》,在“作院”內。(底本作“觀察支使林嵩”,庫本同,崇抄作“觀察使”,誤。時觀察使為陳巖。)

王氏國閩,壁壘翳山,樓櫓庇馬,(底本作“接櫓庇馬”,崇抄同,據庫本改。)城益堅緻矣。乾寧四年,王潮築永平城;梁乾化二年,審知築內城,恐即此城。後歸吳越。

皇朝太平興國三年,錢氏入朝,詔墮其城不用。四海混同,人無外虞。斷垣荒塹,往往父老徒指故跡以悲。舊子城二百三十三步。有小墻,周圍在焉。(底本作“ 周圍在□”,缺一字,庫本同,據崇抄補。)皇祐之後,始有建請修築外城者。尋亦寢議。熙寧元年,章大卿岷奏:“竊見州城四十余裏,自屬天朝,官吏因循,歲歲毀圮,茅墻數尺,霖雨連澍,遄至傾頹,亦有民居冒蓋屋宇者。今來相度,欲只就舊基,修築子城便,願委本路轉運使同共計度。若允所請,乞降度牒三、二百道,添助支費。”有旨:“令轉運、提點刑獄,各具相度以聞。”尋復奏:“交趾蠻人,聞自廉、雷將趨廣州。本州邊海,萬一乘風奔沖,何以禦捍?乞檢尋前狀,許令修築子城。”從之,仍給度牒一百五十道,每道許賣一百貫足。是歲六月也。會岷移海州,議者猶以子城故狹,而表猶六七裏,費與役廣,恐不能成。程大卿師孟謂轉運使曰:“第得錢二千萬,半歲可就。”乃以二年四月始事,益以西南隅。周九百五十丈,舊子城西至宜興門,今又廣至豐樂門。厚五尋而閷其半,崇得五之四,表裏累以甓石。上設女墻,其下覆以椽瓦為臺,(底本作“攘瓦”,崇抄作“椽瓦”,下文亦有“椽瓦”之說,據改。)名威武。以抗其隅。創九樓城上,時師孟奏:女墻用灰飾,開箭窗,結流道、水溝井、敵樓、角樓。《記》言:創樓九。見《府治》。下負墻為亭三,一曰雅歌,二曰吏隱,三曰春風。浚其隍,為橋十二。見內、外城壕、門。拒以一鍤,疏以二門。費緡錢一萬九百七十四,用工十一萬七千。三百八十九日卒功。時於後圃草中得仆石,乃陳巖《修城記》,歲適三歷己酉矣。九年,許門下將為《記》。三年敕“知、通、都監,常務點檢、修葺俾勿壞,轉運、提點刑獄遇巡歷,檢察之。八年,元郎中積中以女垣喜壞,乃悉撤其覆。本欲為屋並覆女墻,會交趾叛,曰:(底本作“白”,庫本同,據崇抄改。)“禦暴不待屋也。”乃並撤其舊所覆城面椽瓦。(底本作“椽尾”,據崇抄、庫本改。)甃以重甓,密置候樓,皆得瞰臨之勢。紹興元年,範汝為據建州。程待制邁乃發巷石,累虎節、定安、豐樂、康泰為四甕門,設敵樓,閱月乃成。三年八月,張參政守毀虎節甕門,復舊門。明年正月,復定安。十五年四月,莫尚書將復二門。其敵樓,各從門毀之。今門七:

南 虎節門

雙門。祥符九年,嚴侍禦辟疆新而名之。嘉祐四年,元給事絳重作。熙寧二年修。政和六年,黃尚書裳重修。

 門外 還珠門

雙門。舊龜頭門。偽閩龍啟元年作,嚴侍禦辟疆改今名。寶元二年,範都官亢修。政和六年,黃尚書裳修。紹興七年,居民火,拆榜以禳之,尋重立。

東南 定安門

閩王審知作,嚴侍禦辟疆更名。今梁間有“八月庚戌樹立”六字,乃閩王時題,至是修。政和六年,黃尚書裳重修。

東 康泰門

梁乾化二年八月十九日,閩王作,名東康。治平元年,元給事絳重作,更今名。上有樓,名東山。

西 豐樂門

舊羅城門。初,嚴侍禦辟疆更名“樂輸”,以近都倉也。至是拓子城,遂為子城門。建炎間,建寇攻城,惡“輸”字,更今名。淳熙改元,鄭提刑良嗣重修。

 門內 宜興門

舊子城門也。嘉祐八年,元給事絳作。至是拓子城,不撤。今仍存。

西南 清泰門



羅城

唐天復元年,王審知創築羅城四十裏。《舊記》雲:五十二裏。(“四十裏”、“五十二裏”,底本、庫本、崇抄皆同。今以民國初舊地圖對照,羅城周長不過6 公裏,合十二市裏,頗疑“四十裏”為周十裏之抄誤。崇抄於註文作“舊記雲十二裏”,似是。參考下文“外城”,蔡襄奏狀雲,外城周圍才“約二十裏”,可知。今仍其舊。)設大門及便門十有六,水門三。舊有觀察判官劉潞作《修羅城碑》,在利涉門外。熙寧二年,既增築子城西南,羅城西門缺不復作。豐樂門已為子城西門。政和五年,利涉門災,羅城南門復廢不治。二方雉堞,湮沒斷絕,遂與夾城通矣。門今存者六:

南 利涉門

雙門。上有重樓挾閣,前安泰橋。政和五年災。

東南 通津門

嚴侍禦辟疆名兼濟。康定二年,沈都官邈更今名。

東 海晏門

嚴侍禦辟疆名。熙寧六年,丁竦修。(海晏門,位於今東街五四路口,舊澳橋所在。又按“秩官”:熙寧六年,丁竦再任郡守,各本作“丁聳”。鼓山絕頂之《屴崱銘》署名“丁竦”。聳與竦音義同,仍應統一作“竦”。)淳熙五年,沈樞密復修。今俗呼雞鴨門。

東北 延遠門(崇抄作“通遠門”。)

崇寧二年,王秘監祖道重作。門外橋欄石刻“通遠”,必舊名也。

北 永安門

熙寧三年,程大卿師孟重作。門外,細柳橋。西,千騎橋。

西北 安善門

閩王王審知作,上有樓。熙寧三年修。紹興七年復修廢樓。內有鹿項門,(底本此處作“鹿項門”但於別處又雜作“鹿頂”,取其多見者,統作“鹿項”,不另註。)今西湖旁。熙寧廢其外城。距子城數步,正偽閩為復道處。

西南 清遠門

今俗稱鴨門。崇寧三年修。舊以豐樂為羅城,與清遠城接,故中間又有金鬥門。熙寧拓子城,遂自金墉橋以南皆無城,門亦廢。

夾城

梁開平元年,偽《閩錄》雲二年。王審知初築南、北夾城,南夾城,今寧越門東、西一帶;北夾城,今嚴勝門、遺愛門一帶。謂之南月城、北月城。黃滔《萬歲記》:“新城似月圓”。南城,大門累磚甓、設懸門外,樓櫓七十間,便門六,水門二,浚壕以通潮汐。北城,大門二,便門五。“南城大濠百五十步,北城決壕通西湖”,黃滔《記》。後漸湮塞。今多豪右租占。李仁達時,唐兵攻之不下。初,王氏築城,令陶者印磚,悉為錢文。及兵退,仁達果歸錢氏。今門六。

南 寧越門

雙門。梁開平二年,閩王審知作,名“登庸”,以協郭璞遷城之讖。長興二年,延鈞改為閩光。嚴侍禦辟疆更今名。

東南 美化門

 門內 水步門 水步門內,西通登瀛坊,有橫門,俗呼上門。有土墻南走至美化門西,遂逾九仙之麓抵寧越門。宣和四年攝州事俞提刑向修舊臨河務、美化門。

東北 井樓門

北 嚴勝門

 崇寧四年葉吏部棣修。

西北 遺愛門

舊名升山。治平元年元給事絳作。明年移尹南京,父老請於府,願以公之政績名之,遂更今名。

西 迎仙門

門外通怡山。



外城

皇朝開寶七年,錢昱築東、南夾城。東夾城,今行春門南北;南夾城,今合沙門東西。即今外城也。按:錢昱自作記,題作“重築”,雲“晉開運三年丙午,江南舉兵大侵疆境,當矢石之地,最甚東南二城。周顯德六年己未,始增土補其缺壞,累石立其欹斜。既欲速成,墮頹低下。至是,始經度修築。”則是自王氏以來有此城矣。南自光順門而西,即合沙門。城三百二十九丈。其門樓六間,敵樓三十間。《記》不言光順門以東,恐是時不曾築。今東邊城具存。東自東武門而北,即行春門。安邊、臨江門樓皆五間,便門二,一湯井,一船場。敵樓九間,城二百七十四丈,開沿城河二千九百尺。自東武門而南,門樓三間,敵樓二十四間,城三百一十丈,開沿城河三千六百尺。凡城高丈有六尺,而厚半之。石其基,累甓而覆以屋。二年乃畢,《記》雲:“凸則為基,坳則為洫”。今兩城東、南皆遇水而止。又雲:“東臨大江,西接平陸。”見當時沙洲未合,城猶近江也。三年而墮之,因其址,茨小垣以周焉。王氏自忠懿在位既久,遭五季兵革,為其國深慮,重壁累塹至於三四,周回繚繞。外城西、北遂與羅、夾樓堞相屬,益完固矣。一經毀廢,迄未能復。

皇祐四年,詔曹侍制穎叔以漸開修。乃自嚴勝門始甓百五十丈。時,蔡襄作《穎叔知福州誥詞》有“爾其繕除兵械,補完城堞”之語。今所甓尚存。嘉祐元年,蔡密學襄奏:“本路建、劍、汀、邵,地連兩浙。江南乘舟下水至州城,不過三二日。東南邊海,溫、莆、泉、漳諸郡,船皆可至,今城墻高止數尺。頃,儂賊之變,(“儂賊之變”,指交趾儂智高之叛。)嘗詔本路修葺城壘。近曹穎叔復只築數十丈。願計度卒城之。”時重惜民力,有旨:“沿海分界,有盜賊可窺伺之處,令擘劃防備(底本“壁畫防備”,據庫本改。)。”見《端明文集》,有《知福州自乞相度開修城池奏狀》雲:"福州外城周圍約二十裏,工料極大。若行修築,須至科點丁夫,配約物料,收拾備足,一兩月間便要了當。若候兵士功役,空延歲月。乞降旨揮檢計。如重惜民力,亦系朝旨。“熙寧九年,交趾叛。提刑司奏:”福州以土垣為羅城,緩急無以守禦。“乃下本路相度,仍令兵馬都監郝永德提舉修之。轉運使徐億奏:”本司歲入所積,支用殆盡。時詔沿海州、軍修築城壁,令轉運、鈐轄司,同共檢計人工物料已有、見缺以聞。億奏:“泉州添修外城已約八萬余貫外,福、漳州、興化軍,並系創新開築。細計須五十余萬貫。本司逐年所收雜納等錢只及八十萬貫,粗了年計。惟常平苗役,歲寬剩十五萬貫,已應副安南軍興支遣。”修城之役,本為保民。今城三千四百余丈,用物料二十萬二千九百余緡,十九萬九千二百余貫,磚、石、灰、竹、木價錢;三千七百余貫,系樓櫓用鋸木匠雇工錢。兵夫三百三十七萬三千四百余工,十一萬三千四十工,本州軍工自備;三百二十六萬三百七十一工,缺。每工日支米二升,計六萬五千二百七石四鬥二升;鹽菜錢十文,計三萬二千六百三貫七百十文足。願借民力以成之。"尋以歲未豐稔,遂罷。

宣化三年,方臘反,州鄉老李全等復以外城為請。廉訪司奏:“本路有封樁鈔旁定貼錢十五萬緡,望行取撥與。居民願出備錢物,並力完築。”有旨:“令壯城廂軍以漸開修。”時,余太宰深復奏:“乞依元豐法制,建創外城”。乃下轉運、提點刑獄、鈐轄司審度。諸司以元豐法,邊城高二丈,廣加四之一,閷其半為上之廣。濠三重。又有甕城、羊馬城、釣橋之屬。今打量,外城長三千三百七丈,高二丈,底闊二丈五尺,上收一丈。共用人匠八十一萬三千一百余工,物料十五萬三千四百余貫。既而,以賊平復罷。建炎二年詔:“ 諸路城壁,令守令勸誘官民戶助修,不足,申省給降錢物。“本州計度,當用緡錢二十萬。民貧產薄,助者實鮮。乞給度牒一千三百道,尋降五十道,遂止。紹興二年十一月,臣寮建言:”閩在今日,實作屏翰。泉、福皆號巨鎮,泉城稍固。望特詔福唐,度修城池,仰寬南顧之憂。“有旨:“令帥臣相度。”張參政守奏:”城周六千八百余步,頹基廢址,占佃者眾。重以地多沙礫,所費不貲。略行細計,緡錢約七十萬,米六萬斛。軍興以來,公私困竭,夏、秋大旱,米鬥千錢。乞候豐歲為之。"乃寢。今隍濠湮塞,半為民田矣。外城門六:

夜游人 发表于 2014-1-8 09:51:30

南 合沙門

嘉祐八年元給事絳作,名遠南。政和二年張殿撰勱修,更今名。宣和三年攝郡事俞提刑向修。自南臺渡江十裏合沙門,次寧越門,次利涉門,次還珠門,次虎節門,次威武軍門,次都督府門,麗譙凡七。程大卿詩:“七重樓向青霄動”。王尚書詩:“七樓遙直釣龍臺”。政和五年利涉災。今六譙矣。

東南 通仙門

美化門之南。嚴侍禦辟疆名樂郊,後更今名。

東 行春門

嚴侍禦辟疆更名。景祐二年,梁比部逸修。

東北 湯井門

外湯路,即安邊樓門也。

船場門

恐即臨江樓門也。

西 怡山門

治平元年,元給事絳作。



城 途

(底本“城塗”,以下文中,或作“塗”,或作“塗”,其他各本同。今盡改作"途"。)

州城,九軌之途四,州至寧越門,鳳池坊至行春門,依仁坊至開元寺,(底本作“開元”下無“寺”字,庫本同,據崇抄補。)遵義坊至豐樂門。六軌之途三,行春門至天慶觀,寧越門至合沙門,(底本作“合沙江”,據庫本、崇抄改。)興賢坊至羅山寺東。四軌之途八,清泰門至儒宗坊,拱星坊至羅山寺西,侯官坊至延祥前,豐樂門至迎仙門,籌帥坊至旌隱坊,(底本作“壽帥坊”,庫本同,崇抄作“籌帥坊”。參閱本誌羅、夾城、坊巷名,改為“籌”字。)登瀛坊至水步門,慶成寺前至乾元寺前。(底本、庫本凡述及慶成寺處,皆作“成”字,崇抄則多於“成”字旁改書“城”字。疑“慶成寺”為原名,今之地名皆作“慶城寺”矣。)三軌之途七,美政坊至通仙門,聚英坊至登俊坊,忠順坊至閩縣棣華坊,安善門至鹿項門。其他率增減於二軌之間,雖窮僻,側足皆石也。偽閩以來,途多凹敝,石亦未遍。康定元年,鄉民黃浩然等砌東瀆。熙寧以後,道士顏象環勸募,周更營幹,凡三十一年,至夷康山、鐵塔二嶺。道左刻施者姓名與其歲月。東門刻:“元豐八年陳奕砌”。東路刻“熙寧十年眾砌。”河西刻!“蔡宗與眾砌。“南門刻:”何日華、男亮成砌。”陳植《贈象環》詩:“銷整新階繞郡城,知師才智善經營。為憐世路多傾側,故使行人盡坦平。一府輪蹄還往便,千門箕帚掃除清。樂遊橋上紅塵接,未免區區事送迎。”政和二年,林瑤與眾砌永安門。

州產榕木,河堤、官廨多植之。陳繹《贈元給事》詩:“榕葉堂前坐晝陰。”治平四年,張郎中伯玉令通衢編戶浚溝六尺,外植榕為樾,歲莫不雕。熙寧以來,綠陰滿城,行者自不張蓋。程大卿詩:“蒼煙巷陌青榕木。”政和中黃尚書裳蒔補其缺。今定安、宜興、新河尚無恙,東南數裏僅存數株矣。

子城坊巷

由儀門而東,入東康門,抵康泰門。州便門路也。

由儀門而西,入西園門,折出威武營。宜興門內。

由儀門而南,威武軍門;又南,虎節門。舊街東民居於溝外設店鋪,中為廊,以便行者往來。乾道四年災。吳憲龜年攝郡,以街南北與譙門相望,不宜褊狹,令拆入近裏架造。廊路遂塞。

東,依仁坊。子城廂。《治平記》:“東,定安坊;西,宜興坊。各以其方之門名之。”

西,遵義坊。後更今名。仁、義,表東、西也。慶歷中,蘇提刑舜元開井,號蘇公井,鋟之石欄,子城九,外城五。今隨方具之:由豐樂至定安,其井三;由臺門至虎節門,其井六。臺門第一井,以銅為底。(底本作“砥”,庫本作“𥓵”,據崇抄改。)水用之漏壺,輕重適平,歲久多湮。建炎四年,程待制邁悉浚之。

由依仁抵定安,循城出虎節之東,曰“東衙”。舊官廨所在也。其南有東總門,今皆為民居。小巷經緯二。

由遵義抵宜興,循城出虎節之西,曰“西衙”。舊有西總門,出其南,小巷經緯三。蔡公襄於西總門之東創醫學,東總門之西揭示《聖惠方》。見《治平圖》。

由宜興抵豐樂,即都倉前。熙寧二年,築子城,環城下內外,甃甓為途。《登新城》詩雲:“白晝兔探湯。”(底本作“白晝兔探湯”,庫本同,崇抄作“日畫兔探湯”,皆不可解。疑“兔”為“免”之誤。)宜興坊南,並渠抵清泰門。西大中寺。(底本註文“西□中□”,庫本只有“西中”二字,據崇抄補。)

羅、夾城坊巷

(底本脫此題目,庫本、崇抄有之,目錄亦有,據補。)

由虎節門南至合沙門,又南至江。

東 鳳池坊 地名十字街頭,舊號左通街。(底本、庫本及崇抄等本皆作“左通街”。按,下文“西登俊坊,地名楊橋,舊曰右通衢”,此或是“左通衢”之誤。)許公將遷右丞,郡守葉吏部棣易今名以期之。鳳池,亦鄉名也。

大隱坊 舊號都市,韓通直召之祖居。崇寧間,舉“八行”。黃尚書裳易今名。

使旌坊 地名大石井,李大夫浼嘗任漳守,(底本於“使旌坊”註下作“李大夫浼”,又於“嘉榮坊”註下作“李大夫俯”。崇抄、庫本亦同。“浼”疑為“俛”之誤書“俛”即“俯”字之別體。今仍其舊,待考。)鄉人因名雲。

嘉榮坊 地名南營,政和間,李大夫俯知婺州,後其子提舉衙東,鄉人榮之,故名。內“蘇公井”一。

旌隱坊 地名館前。湛郎中俞五十致政還鄉,(底本作“沈郎中舍”,庫本同,崇抄作“湛郎中俞”。按:本誌“科名”有景祐五年進士“湛俞,於治平中召以屯田郎中為本路轉運判官,後遂休致,隱居宿猿洞”。湛俞隱居宿猿洞事,本誌多處有記述。知底本、庫本誤“湛俞”為“沈舍”,正之。)隱於城南宿猿洞。三召不起,以為轉運判官。元給事因名其坊。

 內北 發政坊 舊內有居養院、安濟坊,元符元年置,以處不能自存者。月以丐者之半給之。

夜游人 发表于 2014-1-8 09:52:18

驍騎坊 駐泊營名。

漣漪坊 臨河。

朱紫坊 地名新河,舊號“三橋”,朱通奉敏功之居。昆仲四人皆登仕版,通奉享年九十余,子孫繁盛,朱紫盈門。鄉人因以為名。

 內南 鄉行坊 陳祖武,政和二年特恩,轉運使欲舉其行實,力辭之。乃名其坊為鄉行,仍手劄以旌之。

興賢坊 內州學,舊名進德。政和行舍法,改今名。學之東有閩時太妃宅,今猶呼。“蘇公井”一。?西 登俊坊 地名楊橋,舊曰右通衢,宣和間改名。春風樓前有“蘇公井”一。

郎官坊 以劉濤子、孫皆為郎,故名。陳先生烈之居。

興文坊(底本作“興交坊”,據崇抄改。) 地名塔巷,舊曰修文。其中舉人數不利,陳知縣肅改“修”為“興”。其年登科。

新美坊(底本脫“美”字,據崇抄補。) 舊黃巷。永嘉南渡,黃氏已居此。乾符六年,黃巢儳路圍福州,觀察使韋岫敗而遁,遂爇城中。(底本作“遂暑爇城中 ”,庫本同,“暑”字疑衍,或為“著”字。據崇抄刪。)至崇文館校書郎黃璞之居,曰:“此儒者,(底本作“此儒者”,崇抄同,庫本“者”作“也”。)滅炬弗焚。”惟此一巷以璞免。黃巷名因此益著。崔大夫及第,因改今名。

元臺育德坊 舊安民巷。劉中奉藻以孝聞,郡上其事。詔賜粟帛以旌之,因號其坊曰錫類。余太宰深登庸,以其舊居,改今名。

聚英坊 內紫極宮,故名仙居。後崔、李二姓鹹顯貴,因改名。

利涉坊 利涉門之旁。

桂枝坊 以鄉名。安泰橋下,“蘇公井”一,萬壽寺前一。

侯官坊 內侯官縣。近,裏人以候缺日久,改為“官賢”。(底本作“宮賢”,庫本同,據崇抄改。)將官衙前“蘇公井”一。

 內南 道山坊 以道山亭名之。內有道士井。初,晉時,林氏入閩,有華陽道士謂之曰:“可鑿井於南山下,遇磐石則止。”乃如其言。俄有白豕躍入其中,泉遂湧,至今旱不涸。

 西 儒宗坊 地名山兜,鄭司業南所居。舊名延平。

由鳳池東抵行春門外。

北 介福坊 內元明王祠,鄉人祈禱之所。

振名坊 並地名後河。陳太丞以方醫名京師,既而彭文嗣登第。因名。

太平公輔坊 地名坊門,舊以通太平寺名坊。紹興末,朱公倬拜右相,王尚書師心加公輔二字以名之。坊尾舊有開元坊,今無。開元寺前“蘇公井”一。

高行坊 地名鄉習營,以“驍勇”名坊,蓋內有駐泊營也。後趙伯尚舉“八行”,改今名。

秀實坊 舊曰升秀,士人有累舉不第者。後有登科,故名。

 內 壽寧坊 通井樓門。

忠順坊 舊名延慶,以慶城寺寺前延慶橋名。陳奉議景參,三世登科,郡守欲號“顯裔”,以其私諱,乃詢其字。或曰“字子孝”。守曰:“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故名之。慶成寺東,舊有南禪坊,今無。寺前“蘇公井”一。

閩都坊 舊曰閩會,縣治在焉。

海晏坊 海晏門之旁。

喜壽坊 卓推官之居。其母,陸侍郎藻之姐也,侍郎治郡日,年八十余尚寧健。因以為名。

棣華坊 地名湯巷。鄭氏兄弟三人中武舉,杜廷試為第一。(底本作“杜廷試為第一”,庫本同,崇抄作“社廷試為第一”。按:本誌紹興二十四年,武舉第一人為“鄭矼”。其弟“鄭磁”於二十一年中武舉。“杜”、“社”疑為“矼”之誤。“兄弟三人”者疑為“二人”之誤。)因為名。

溫泉坊 地名內湯。

南 思義坊 舊曰阜財,交易所也,通大隱坊。地名廠下。

連桂坊 地名梳行,黃給事唐傳之居。兄弟相繼登科,劉延康名之。(底本作“兄弟繼登科,□延康名之”脫一字,缺一字,庫本同,按:宣和五年,劉鞈以延康殿學士知福州,據崇抄補“相”字、“劉”字。)

清泰坊 地名石井。大觀中羅殿撰畸立,(底本作“學殿撰畸”,庫本作“李殿撰畸”,崇抄作“羅殿撰畸”。本誌“郡守”有“大觀中,羅畸以集英殿修撰知福州”之記載。據崇抄改。)識時也。

朝士坊 地名小石井。以朱大夫敏元之居名。

仁慶坊 舊曰捉生,偽閩營。黃尚書裳以其非雅,改之。

拱星坊 閩王時,號新路口。

華萼坊 閩王時,號新市。

美政坊 舊名施政。地名河西。

出通仙門外。

冠賢坊 黃國錄倫兩優釋褐。故立。

罾浦坊 地名河東。天聖中李屯田正登第,子述繼之。葉吏部名其坊曰世顯。初,郡人有詩雲:“疑是分開渾沌初,奔奇走秀兩相於。等閑開圃多栽竹,到處人家盡讀書。宴飲直嘗千戶酒,盤饗惟候兩潮魚。九華峰頂真仙宅,罾浦坊中出輔車。”鄉人以久無第進士者,乃剽詩以更其名。今又為罾浦。

狀元坊 舊曰團練坊。嘉祐八年,因許將狀元,改。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淳熙三山志》明代称为《长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