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人 发表于 2014-1-8 10:48:57

淳熙三山志/卷24
縣官

宮觀、嶽廟、宗室

安撫司使臣

州司使臣

提刑司使臣

歸朝、歸正、歸附、忠順官

○縣官

閩縣

知縣事一員。晉太康三年,省典船校尉,立原豐令。【原豐,今為閩縣。】自晉迄唐,皆稱「令」。五代吳越時,或稱「判縣事」。國朝,用京朝官知。

丞一員。崇寧二年置,大觀四年省,政和二年,復置。【《治平圖經》:十二縣皆不置丞。崇寧五年正月,敕福建福清縣等七處舊有縣丞,合依舊差。內福州,比福清縣,置閩縣等十五處。依崇寧二年三月敕差置縣丞及改主簿充丞。內閩縣、侯官、古田、懷安等二十五處,委是不應差置。是月十八日敕:「萬戶以上事繁縣分,縣丞依舊,余並罷。」(底本作「余並置」,庫本同,據崇抄改。)大觀四年敕:「閩、侯官、古田縣等處雖系萬戶以上,事務不至繁冗,不消置縣丞。」政和二年復置。建炎元年六月詔:「諸縣如系嘉祐以前員缺並及萬戶去處,許置縣丞一員,余並罷。」紹興令諸縣及萬戶註縣丞一員。】

主簿一員。【開寶三年詔:「諸縣一千戶以上,依舊置令、簿、尉三員。」紹興十六年,臣寮劄子:「國家創業之初,人物稀少,權宜措置,將東南縣小而事簡者,簿常缺員,而尉兼之。其後,縣滿萬戶置丞,而簿猶缺。」朱異劄子:「萬戶以下縣分已不差縣丞,卻多有主簿兼尉去處。乞應如此去處並特許專置主簿一員。」從之。】

尉一員。【紹興十年,本路提刑安撫使相度本路沿海巡尉界分。若一任巡捕別無疏虞,並無未獲賊夥;除合賞外,從安撫司勘當保明,申朝廷與減二年磨勘,選人循一資。】

劉崎巡檢一員。令銜帶長樂、連江、閩縣沿海巡檢私鹽賊盜公事。

連江縣

知縣事一員。晉太康三年,以溫麻船屯立溫麻令。【即今連江。】崇寧三年,以系萬戶,擬差京朝官知。

丞一員。崇寧二年置,五年省,政和間復置。【縣先不及萬戶,故未有丞。至崇寧間,其數乃登,始立丞。繼而例減,政和間復置。】

主簿一員。

尉一員。

監商稅務一員。崇寧三年置。【崇寧三年,講義司劄子:「課利一千貫以上無主官,本處知佐兼監。今擬各置官一員。」連江縣商稅鹽礬,本縣官兼管。祖額三千五百九十余貫。今收三千三百九十余貫。】

萩蘆寨水軍統領兼福州、興化軍都巡檢使一員。

侯官縣

知縣事一員。隋、唐為令。【唐歐陽景為侯官令。】本朝用京朝官知。

丞一員,崇寧二年置,大觀四年省,政和二年復置。

主簿一員。

尉一員。

甘蔗洲捕捉盜賊一員。【元豐七年,差使臣一員充巡檢私鹽,依舊於甘蔗洲駐劄,專一捕捉盜販。】

長溪縣

知縣事兼兵馬監押一員。鹹平初,以使臣為兵馬監押兼知縣事。慶歷後用文臣,以知縣兼兵符。【《題名記》:自太平興國六年始。太平興國,(底本、崇抄皆作「本中興國」,據庫本改。)右班殿直徐。雍熙,右贊善大夫徐、縣令吳。端拱,縣令胡。淳化,縣令楊。至道,縣令趙。鹹平,縣令王。景德,左班殿直呂,三班奉職馮,右班殿直戴。大中祥符,左班殿直寧。天禧,右班殿直林、右侍禁胡、右侍禁王、右侍禁李。慶歷,著作佐郎張。皇祐五年五月,宣差趙沐知本縣事,兼本縣兵馬都監、提舉兵事、巡檢。六年,差鮑彭年知縣。嘉祐三年,宣就差周尹知縣事,其都監、提舉並如皇祐五年。】

丞一員。元祐五年省,增縣尉一員。崇寧二年置。五年省,後復置。【元祐五年,知縣馬康侯申:「本縣界山路邃僻,(底本作「邃僻」,崇抄作「迂僻」,庫本作「透僻」。)封疆闊遠,只管縣尉一員。乞依古田縣例,添置縣尉一員。」州司契勘:「古田縣管縣尉二員並主簿、知縣,共四員。長溪縣雖管縣尉一員,卻有縣丞、主簿、知縣,亦管四員。乞依古田縣例,添置縣尉一員,仍減縣丞。」】

主簿一員。

東尉一員。

西尉一員。元祐五年,省縣丞置。

監黃崎鎮一員。

峰火巡檢一員。今以正使人充,銜帶「長溪、寧德二縣巡檢兼煙火巡捉私茶鹽礬」。

長樂縣

知縣事一員。

丞一員。崇寧二年置。五年省,後復置。建炎元年,以縣未滿一萬戶,省不置。

主簿一員。元豐七年置。元祐元年省,四年復置。【嶺口鹽倉,舊置主簿一員,元祐元年減罷。四年,知縣袁正規申:「所管鹽額浩瀚,乞復置主簿或監當官。」遂置主簿一員。】

尉一員。

監嶺口鹽倉兼催煎一員。【紹興七年創立催煎官。淳熙五年省。】

監商稅務崇寧三年置,尋省,仍以本路官兼管。【課利一千貫以上無正官,本處知佐兼。】

福清縣

知縣事一員。本朝用京朝官知。紹聖三年兼兵符,今不系銜。【紹聖三年,州申乞依省部相度:(底本作「州□□」,缺二字,據崇抄補。)「福清知縣依蔡州新息縣體例,於銜內許令帶兵馬司公事,為兵馬監押。」】

丞一員。熙寧四年置。【熙寧四年,中書劄子:「諸路縣分,今實管主戶二萬以上,委轉運司勘會,委系繁劇難治去處,保明申奏,各置丞一員。福清等七縣,各實管主戶二萬戶以上,委是繁劇難治去處,許添置丞。」】

主簿一員。

尉一員。

監海口鎮一員。元豐五年置。舊巡檢治鐘門鎮稅,以主簿監。後移海口,以巡檢兼監稅。熙寧二年,主簿監鹽倉兼鎮務。許轉運司奏舉現任選人、使臣充,不限別路。元豐三年,許提舉鹽事司於京朝官、使臣、選人內奏舉,繼罷舉官之法。五年,詔於京朝官內選差,兼管本鎮煙火。今以京朝官充。

監海口鹽倉一員。熙寧中以主簿監,尋許奏舉,皆兼鎮務。紹興六年,添差監倉一員。【廢罷年月未詳。】十年,尚系安撫司奏辟使臣、選人窠缺。今以小使臣充。

海口巡檢一員,舊置。沿鐘門巡捉香藥,管本澳煙火及長樂海道。皇祐之後,所差官皆以海口結銜。【時已移海口。】嘉祐間復移鐘門,鎮稅以主簿監。治平元年,復歸海口,仍兼本鎮煙火公事,兼沿海巡檢。二年,令兼監海口鎮稅。熙寧二年後,鐘門稅復以本縣主簿監。後移止馬門,又移蘇澳。今以小使臣充,銜帶「海口巡檢兼巡攔香藥沿海巡檢及催綱巡捉私茶鹽礬防護番舶」。

松林巡檢一員。紹聖五年,兼管巡檢、防護海口鎮官物。今以小使臣充,銜帶「長樂、福清、松林巡檢專切巡三處地分私煎販鹽公事兼催綱巡捉私茶鹽礬主管巡攔貨物事」。

南匿巡檢一員。今以小使臣充,銜帶「南匿嶼巡檢福清就近水陸賊盜公事兼催綱巡捉私茶鹽礬」。

古田縣

縣知事兼兵馬監押一員。太平興國以後,率用武臣。景德四年兼兵符。天禧初,始授文吏。【《申縣圖經》:縣令自薛琪而下至李起,凡九政,太平興國三年至景德四年,自二十八年。後用殿直曹堯廣至喬宗,自景德四年兼兵,三政,合七年。後又更用殿直蕭玠。自天禧元年始差文臣,計二十一政,合五十四年。至熙寧以來,用京朝官行令事,惟古田、長溪兼兵符。大觀二年,林膚銜帶「權知縣管勾勸農兵馬司公事」。】

夜游人 发表于 2014-1-8 10:49:44

丞一員。崇寧二年置,大觀四年省,後復置。

主簿一員。淳化中廢,以尉兼,後復置。

尉一員。元豐二年,增置西尉一員。

監商稅務二員。

監水口鎮一員。舊有稅務,以古田縣官兼監。大中祥符五年,置使臣一員,司鹽倉給納,遂兼管收稅。景祐二年,以置鹽倉省,移巡轄馬遞鋪使臣於水口,巡捕私茶鹽收稅如初。皇祐二年復鹽倉,就令本縣主簿兼監並收稅。【始分使臣巡防,主簿監當。】未幾,鹽倉罷,元豐元年復置,始專差官任之。紹聖二年,分命官二員,文臣監鹽倉兼商稅。【使臣專管巡捕。】尋廢鹽倉,遂以監稅兼本鎮煙火公事。紹興十年,差京朝官。今以京官充。

水口巡檢一員。大中祥符五年,差使臣一員監鹽倉、巡察私販。景祐二年減罷,移巡轄馬遞鋪使臣於水口,都大管當巡捕,【時兼收稅。】後專置巡茶使臣一員。元豐元年,下三班院選差。紹聖二年,以武臣一員專管私鹽盜賊。【文臣管鹽倉兼稅。】今差小使臣,銜帶「水口鎮巡捕私茶」。

永福縣

知縣事一員。

丞一員。崇寧二年置。五年省,後復置。

主簿一員。元豐二年置。

尉一員。

辜嶺巡檢一員。今差小使臣,銜帶「福州永福、興化軍興化兩縣地分巡檢兼催綱巡捉私茶鹽賊盜公事」。

閩清縣

令一員。【選人、京朝官通差。】

主簿一員。

尉一員。

監商稅務一員。崇寧三年置。【舊本縣官兼管。】

丞一員。崇寧二年置,五年省。

寧德縣

知縣事一員。

丞一員。崇寧二年置。五年省,後復置。

主簿一員。元豐二年置。元祐二年罷,後復置。

尉一員。

蛇崎巡檢【(底本作「□崎巡檢」,庫本作「□□巡檢」,崇抄作「蛇崎巡檢」。參照本誌「兵防」類,「各寨土軍」條載:「紹興九年,以寧德巡鹽寨移於管下,地名蛇崎。」據補。)】一員。今以小使臣充,銜帶「長溪、寧德兩縣巡檢巡捉私茶鹽礬」。

監商稅務一員。崇寧三年置。政和八年,以商稅不滿千貫,罷監官,仍以縣官兼監。

羅源縣

令一員。【選人、京朝官通差。】

主簿一員。紹興四年置。

尉一員。

監商稅務一員。崇寧三年置。

南灣巡檢一員。元祐七年,始以「兩縣巡捉私煎販公事」入銜。今以小使臣充,銜帶「連江、羅源兩縣南灣巡檢兼催綱兼管沿海陸路私鹽賊盜巡攔市舶物貨兼管兩縣私煎販主管本澳煙火事」。

懷安縣

知縣事一員。

丞一員。崇寧二年置。五年省,後復置。

主簿一員。

尉一員。

雞菜鎮巡檢一員。今以小使臣充,銜帶「閩、侯官、懷安、閩清、古田五縣巡檢兼催綱巡捉私茶鹽礬」。

監鹽倉一員。鹽倉,舊主簿兼監。紹興十三年,差小使臣一員專監。

○宮觀、嶽廟、宗室

本州,十五員。【添差大、小使臣親民,各一員;小使臣監當五員,宮觀、嶽廟共八員。】初,紹興三年三月敕:「諸州、軍添差不厘務宗室,每十縣以上,不得過十員。諸縣萬戶以上三員,萬戶以下二員,仍並以二年為任」。自是,本州十員,閩、侯官等十一縣各三員,長樂三員。淳熙六年敕:「裁定帥府十五員。諸縣宗室滿、罷,更不作缺。於是,本州止十五員。

○安撫司使臣

正任厘務指使二員。紹興二年置。【用江南安撫例置。現任小使臣二員。】

添置厘務聽候差使一十員。六員,紹興二年置;四員,五年增置。

添置厘務聽候差使下班八員。四員,紹興二年置;四員,五年置。

添置厘務指使準備差遣大、小使臣校尉五員。紹興五年置。

沿海緝捕盜賊一員。紹興五年置。

添置不厘務使臣二員。紹興十年,招汀、贛州山寨首領劉賢等八人,奏補充散祗候等差遣,任滿存留。再任後,各升轉官資,差充聽候使喚、指使,作院差遣。現五員,州司三人,本司二人。

添置不厘務準備差使大使臣三員。紹興二十五年置。

添置不厘務指使散祗候小使臣校尉六員。紹興二十五年置。【添置七項員額,共三十五員。(底本作「共□十□員」,缺二字,據庫本、崇抄補。)現任大使臣二員,小使臣十一員,下班八員,校尉一員,副尉十員,共三十二人。】

○州司使臣

正任厘務四員。【準備差使一員,指使三員。】舊置指揮使一員。政和七年增置準備差遣一員,指使二員。【現任大使臣一員,小使臣三員。(底本作「小使臣一員」,據庫本、崇抄改。)】

添置厘務四員。準備差使一員,指使三員。紹興五年置。

添置不厘務指使散祗候使臣三員。紹興十年置。

添置不厘務準備差使大使臣二員。紹興二十五年置。

添置不厘務指使小使臣三員。紹興二十五年置。

揀汰離軍一百二十員。淳熙元年置。【紹興二十九年指揮:節鎮、州一百五十員。淳熙元年,復裁定:大使臣二十四員,小使臣、校尉六十員,副將、下班祗應三十六員。】

十三處戰功添差都監監押監當四員。【大使臣二員,小使臣、校尉二員,願授嶽廟者聽。】淳熙五年置。

十三處戰功堂除添差宮觀嶽廟使臣三員。淳熙六年置。

十三處戰功聽候使喚下班三員。乾道八年置。

已上八項員額,共一百四十二人。現任添差準備差使大使臣十三員,添差指使大使臣一員、小使臣十二員、校尉一員,添差使喚大使臣十員、小使臣三員、校尉一員、副將二員、下班八員,散祗候下班一員、副尉一員,共五十三員。數雖止此,而其他使臣卻有溢額者,見後項。

○提刑司使臣

正任厘務緝捕盜賊四員。大觀二年將準備差使改充。【現任校尉二員,小使臣二員。】

添置厘務緝捕盜賊三員。內一員,建炎四年置;二員,紹興五年置。【此二員,通差大、小使臣。】

添置厘務指使三員。紹興五年置。

添置不厘務準備差使大使臣二員。紹興二十五年置。

添置不厘務指使六員。紹興二十五年置。

已上五項員額計一十八員。今見任有:添差指使小使臣三員,添差緝捕小使二員,校尉一員。又添差不厘務緝捕副尉一員,不厘務準備差使大使臣二員,不厘務指使小使臣五員,不厘務使喚小使臣一員,下班七員,副尉二員,共二十四員。

○歸朝、歸正、歸附、忠順官

歸朝官紹興六年指揮:州置六員。現任大使臣一員。【現將此缺差註紹興三十一年以後歸正小使臣三人。】

歸正官乾道二年指揮:紹興三十一年以前歸正人歸帥府,大使臣三員。【現任大使臣三員。】乾道七年指揮:三十一年以後歸正官,帥府十員。【現任添差有替人大使臣一員,小使臣十二員,下班七人,副尉十四人。無替大使臣一員,小使臣八員,副尉一員。共四十四員。】乾道九年指揮:紹興三十一年以前歸正人,帥府小使臣六員。【現任小使臣四人,下班二人。】

歸附官現任大使臣一員,小使臣一員。

忠順官【(底本、庫本、崇抄皆作「□□官」,缺二字,據本節標題有「歸朝、歸正、歸附、忠順官」四種,此條缺名,知脫「忠順」二字,補之。)】乾道九年,淮西總領所發到劉成等一十一員,鎮江府駐劄禦前諸軍統制司發到孫直等四十員,共五十一員添差將領等,差遣任滿,申奏朝廷,乞存留再任。【現任添差將領小使臣六員,下班一員,添差監押校尉一員,添差指使下班三十九員,校尉一員,副尉一員,共四十九員。】

《三山誌》卷第二十四終

夜游人 发表于 2014-1-8 10:50:59

淳熙三山志/卷25
啟運宮官

西外宗正司官

提刑司官

轉運使、副

提舉常平茶事

提舉學事

走馬承受

○啟運宮官

幹辦官一員。建炎四年置。【紹興四年至三十一年、淳熙元年、二年、五年、六年,皆二人。(底本於「淳熙」以下作「元年、二十五年、六年」,庫本同,崇抄作「元年、二年、五年、六年」。檢《宋史·孝宗紀》,淳熙只有十六年,底本誤「年」字為「十」,據崇抄改。)】

○西外宗正司官

知宗正司事一員。紹興三年,移司福州。

士樽右監門衛大將軍、英州團練使。紹興三年正月二十日至。【(崇抄及他閩本作「二日」。又,西外宗正司官員,皆授本朝宗室,故不書姓,只書其名。)】

子淔寶文閣直學士,左大中大夫。七年閏十月。

士漮文州團練使。十一年正月。

士樽光山軍承宣使。十五年。

士衎和州防禦使。二十一年。

士礽右朝議大夫。三十一年。

子■〈氵肅〉龍圖閣直學士、左大中大夫、知福州,兼知。隆興二年七月。【(底本作「子瀟」,崇抄、庫本皆作「子■〈氵肅〉」。按:本誌《秩官·郡守》所記,隆興二年當是「趙子■〈氵肅〉」;又「兼知」者,謂任郡守兼知「西外宗正司」。)】

子英左朝議大夫。乾道二年五月。

士秀眉州防禦使。五年五月。

士程武當軍承宣使。七年五月。

不敵左朝奉大夫。九年十二月。

子濤奉議郎。淳熙二年七月。

公廙朝奉大夫。六年九月。

丞一員。以本州通判一人兼。【用崇寧元年指揮。】

簿一員。以本州簽判兼。【用崇寧元年指揮。】

主管敦宗院一員。【紹興元年,文武各一員,(底本作「各□員」,缺一字,據庫本、崇抄補。)】後省武臣一員。

宗學教授一員。【紹興元年。自侯文中始。】

○提刑司官

文臣提刑一員。淳化二年,嘗遣使察本路刑獄,尋省之。景德四年,始置提點一員,副以武臣。天聖六年廢,明道二年復置。

武臣提刑一員。同提點刑獄,景德四年置。天聖六年廢,明道二年復置。嘉祐五年廢,熙寧元年復置,二年廢。宣和三年,詔權置,事平日廢。乾道六年復置。

丁遜太常丞直集賢院。景德五年至大中祥符四年。

王守元同提刑。內殿崇班,閤門祗候。

劉文濟【(底本作「劉□□」,缺一字,據崇抄、庫本補。)】殿中侍禦史,大中祥符五年至七年。

韓□□【(各本皆作「韓□□」,缺二字,暫無從校。)】同提刑,閤門祗候。

王文震考功員外郎,天禧元年至二年。

張□□【(各本皆作「張□□」,缺二字,暫無從校。)】同提刑,東頭供奉官、閤門祗候。

耿克從國子博士,天禧四年。

丁諫同提刑,侍禁、閤門祗候。

王耿侍禦史,乾興元年至天聖二年。

寇用和同提刑,右侍禁、閤門祗候。

林宥太常博士,天聖三年。

趙易簡同提刑,內殿崇班、閤門祗候。

劉立之比部員外郎,景祐元年。【(底本作「劉易之」,據庫本、崇抄改;底本、崇抄皆誤作「淳祐」,據庫本改「景祐」。)】

張知雄同提刑,內殿承直、閤門祗候。

韓琚都官員外郎,景祐四年,移廣西運使。

劉逵同提刑,右侍禁、閤門祗候。

欒源虞部郎中,景祐四年。

王翌同提刑,內殿崇班、閤門祗候,寶元元年。

李敷都官員外郎,寶元元年至康定二年。

李傳同提刑,供備庫副使。【(底本、庫本、崇抄皆作「供備華副使」,參照其下「郭承規條」,當是「供備庫副使」,正之。)】

丘倚都官員外郎,慶歷元年自撫州移。

王罕國子博士,慶歷四年。

張□□【(底本、庫本及崇抄皆作「張□□」,缺二字,暫無可校。)】同提刑,東頭供奉官、閤門祗候。

高易簡虞部員外郎,慶歷三年自虔州移。

郭承規同提刑,供備庫副使。

蘇舜元太常博士,慶歷六年自湖南提刑除,八年移京西提刑。

張顯普同提刑,內殿崇班、閤門祗候,慶歷七年至皇祐二年。

盧鹹司封員外郎,慶歷七年至皇祐二年。

魯經同提刑,內殿崇班、閤門祗候,慶歷七年至皇祐五年。

章君陳屯田員外郎,皇祐三年。

翟承恭同提刑,左藏庫副使,皇祐三年。

呂公孺司封員外郎,皇祐四年至至和二年,知常州。

張肅職方員外郎,嘉祐元年至二年。

柴肅同提刑,閤門祗候,嘉祐元年至二年。

施元長司封員外郎,嘉祐三年,至六年移兩浙提刑。

李宗孟同提刑,內殿承制,嘉祐三年至五年,罷不差武臣。

王陶度支郎中,嘉祐六年至治平元年。

羅拯太常少卿,治平二年至四年。

陳益司農少卿,治平四年至熙寧四年。

沈紳司封郎中,熙寧元年至三年。

杜該同提刑,內殿崇班,熙寧元年,至三年移知黔州,後不差武臣。

宋道司封郎中,熙寧四年。

李景亮金部郎中,熙寧四年。

葉溫叟水部員外郎,熙寧五年至八年。

沈叔通屯田員外郎,熙寧九年。

徐總太常少卿,熙寧十年。

閭丘孝直屯田郎中,元豐元年。

李茂直朝奉大夫,元豐五年。

喻陟朝奉郎,元豐八年十二月十九日到任,元祐元年五月初四日除陜西提刑。

彭寂朝議大夫,元祐元年八月初四日到任,三年十二月初十日赴闕。

錢■〈日奐〉朝議大夫,元祐三年十二月初五日至五年六月二十七日,移淮西提刑。

祖無頗朝奉大夫,元祐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到任,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赴闕。

曹振朝散大夫,元祐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到任。

王祖道朝奉大夫,紹聖元年閏四月十三日到任,置南臺合沙橋。二年十二月除吏部員外郎,民立祠於浮橋南濟川亭。

張琬朝請郎,紹聖三年二月十三日到任,四年四月四日赴闕。

夜游人 发表于 2014-1-8 10:51:38

程遵彥朝請大夫,元符元年六月初四日到任,至三年十二月十五日除祠部員外郎。

周誼朝奉大夫,建中靖國元年二月二十三日到任,崇寧元年三月移廣西運副。

張向朝請大夫,崇寧二年四月三日到任,二年六月赴闕。

畢漸承議郎,崇寧二年六月初五日到任,四年五月初八日除膳部員外郎。

喬世材朝請大夫,崇寧四年五月初二日到任,大觀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授京東路提刑。

句仲甫朝請大夫,大觀二年三月四日到任,準朝旨,措置福、泉、劍州、邵武軍鑄錢。至六月二十三日移湖北提刑。

陳覺民朝請大夫,大觀二年六月二十五日自泉州就移,至四年閏八月八日移廣東提刑。

邵璹朝議大夫,大觀四年閏八月十五日自泉州就移,政和四年二月二十五日移淮西提刑。

陳建承議郎,政和四年十月二十日自泉州就移,六年八月二十三月除直龍圖閣,移本路運副。郡人。

鄭南朝奉郎,直秘閣,知泉州就移,政和六年十月初五日到任,宣和元年□月十九日罷任。【(底本作「宣和元年罷月十九日罷任」;庫本於「月」前作缺,無「罷」字;崇抄作「六月」,蓋借用王仲閎條到任之月。今依庫本存缺。)】郡人。

王仲閎朝奉郎,自本路提舉香、茶、礬事就遷,宣和元年六月十九日到任。當年九月十一日除湖北提刑。

俞向朝散郎,直龍圖閣,宣和元年九月十二日到任,五年正月十四日再任。

耿南金武經郎,閤門宣贊舍人,本路廉訪使者,宣和三年二月內填,復置闕。六年三月,內準敕,發赴闕。

陳桷朝請郎,靖康元年四月十九日到任,至建炎元年十月二十二日罷任。

李芘中奉大夫,建炎元年十月二十二日到任,建炎二年八月初四日罷任。郡人。

林杞朝奉大夫、吏部員外郎。建炎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到任,三年十二月初七日罷任。

梁澤民朝散郎,自提舉準敕差權,建炎四年正月二十六日到任,六月二十五日,得正官替。

王綰朝請郎,吏部員外郎,建炎四年六月二十三日到任,十月十七日丁父憂。

陳桷朝散大夫再除,建炎四年十二月初七日到任,紹興元年三月十七日宮祠,罷。

廖剛朝散郎,紹興元年三月二十六日到任,四月初六日準敕,發赴行在。

徐庚左朝請大夫,紹興元年五月二十五日到任,二年六月二十五日,召赴行在。

劉嶠左朝奉大夫直徽猷閣,紹興二年六月二十七日到任,至四年九月初五日罷。

呂聰問右朝請大夫,紹興四年九月初五日到任,六年十一月十七日,除廣南西路提刑。

施坰左朝請大夫,紹興六年十一月十三日到任,八年四月二十七日罷任。

宋孝先左中大夫直秘閣,紹興八年八月二十二日到任,十年二月十六日,準朝旨,與浙東提刑李維兩易其任。

李維右朝散郎、直秘閣,紹興十年三月二十五日到任,至十一年八月初五日致仕。

方廷實左朝散郎直徽猷閣,紹興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到任,十三年八月二十七日罷任。

李公懋左朝奉郎直寶文閣,紹興十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到任,十五年正月初八日罷任。

李鞉左朝請大夫、直秘閣,紹興十五年二月二十六日到任,六月十一日除江南東路提刑。

王元鼎左朝請大夫,紹興十五年七月十四日到任,十六年七月十四日致仕。郡人。

吳序賓左朝請大夫,紹興十六年十月初四日到任,十九年二月二十八日,除知常州。

孫汝翼左朝散郎,紹興十九年三月二十八日到任,二十年九月,內差知荊南府。

趙令詪左朝議大夫,紹興二十三年七月十七日到任,二十五年八月九日除直秘閣,再任,二十六年二月二十日除秘閣修撰、知臺州。

吳逵左朝請大夫,紹興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到任,十二月十九日除直秘閣、知鼎州。

沈大廉左朝奉郎、直秘閣,紹興二十七年二月十七日到任,七月二十七日兼權泉州。十一月二十八日致仕。

樊光遠左承議郎,紹興二十八年二月初二日到任,三十年三月初六日除知嚴州。

王大寶左朝議郎直敷文閣,紹興三十年四月初十日到任,是月二十七日宮祠。

梁仲敏左朝請大夫,紹興三十年六月二十四日到任,七月二十八日,準省劄召赴行在。

李莫左朝散郎,紹興三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到任,【(底本作「紹興間紹興三十年」,衍三字,據崇抄刪。)】三十一年三月二十日致仕。

沈樞左承議郎,紹興三十一年七月初二日到任,三十二年九月十八日除尚書考功郎官。

何佾左朝奉大夫,紹興三十二年十一月初十日到任,隆興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除直秘閣知靜江府。

任盡言左朝散郎、直秘閣,隆興二年九月初一日到任,乾道元年正月二十七日致仕。

李若樸右朝散郎、直秘閣,乾道元年五月初八日到任,二年六月十一日除江南東路提刑。

何逢原左朝散大夫,乾道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到任,四年三月十一日宮祠。

吳龜年左朝奉大夫、直寶文閣,乾道四年六月初三日到任,六年三月初六日除江南西路轉運副使。

趙子英左朝議大夫、直敷文閣,自本路轉運副使就移,乾道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到任,六年二月二十一日召赴行在。

鄭興宗武功大夫、成州團練使,填,復置闕。乾道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到任。【(姓名,庫本作「鄭興裔」;「填復置闕」,當與前「耿南金」條「內填,復置闕」同,疑脫「內」字。)】

呂企中左朝奉郎、直敷文閣,自本路轉運判官就移,乾道八年二月二十三日到任,九年三月除直寶文閣知揚州。

鄭良嗣朝奉郎,淳熙元年二月十四日到任,二年三月十二日準省劄,任滿召赴行在,二十五日滿。

葉南仲敦武郎,淳熙二年二月二十五日到任,四年三月二十四日解罷,赴行在奏事。

謝師稷朝散大夫,淳熙三年三月二十五日到任,五年四月十八日準省劄,候任滿赴行在奏事,五月十二日滿。

孫憲文朝請大夫,淳熙五年五月十一日到任,七年十月滿。

鄭槐武經大夫,淳熙五年六月二十七日到任,六年六月初七日宮祠。

陳孺朝散郎、直秘閣,淳熙十年八月到任。

幹辦公事一員。宣和二年置勾當公事官一員。【(底本作「置局當公事……」,庫本同,據崇抄改。)】紹興十八年減帥司屬官一員充提刑司幹辦公事,二十二年添差一員,二十五年省。淳熙八年復添差一員。今二員。

檢法官一員。熙寧六年置,【(底本作「淳熙」,庫本同,據崇抄改。)】元豐三年罷,元祐五年復置。

○轉運使、副

建炎二年移司福州。紹興二年依舊。三年復移。尋依舊。

○提舉常平茶事

元豐元年,置提舉常平司。崇寧、大觀間,以轉運司兼領奉行茶事。政和三年,專置提舉茶事官,置司建州。建炎二年,【(底本、崇抄、庫本皆作「二年」,無年號。檢《宋史·高宗》載:建炎二年六月「癸亥,建卒葉儂等作亂」,「甲戌,葉儂陷福州」。知「二年」前為「建炎」,據補。)】建兵叛,權移福州。紹興五年,並以提舉常平司為名,置司泉州。九年,經制使司總領諸路常平,尋罷經制司。常平令提刑兼領,福州置司。十二年歸建州。

○提舉學事

崇寧三年置,五年廢,大觀元年復置,宣和三年廢。

○走馬承受

大觀元年,以福州為帥府,置走馬承受內臣一員、武臣一員。政和八年,走馬承受為廉訪使者。靖康元年罷。

夜游人 发表于 2014-1-8 10:53:07

淳熙三山志/卷26
科名



後唐

本朝

○科名

唐自神龍迄後唐天成,二百二十有三年,州擢進士者三十六人,何才之難耶?豈其出有時?將山川風土使然?抑教化涵養之未至也?爰自永嘉之末,南渡者率入閩,陳、鄭、林、黃、詹、丘、何、胡,昔實先之。閱五朝,隋、唐戶口既蕃,衣冠始集。神龍中,薛令之首登科,諸彥繼踵,而陳詡之父子、侯固之叔侄、歐陽玭之兄弟,皆有聲於世,猶以為盛矣。

熙朝崇尚儒雅,人物彬然。進士之外,或以制舉,或以詞科,或以舍選,或以八行,或以武舉,或以童子,莫不並進。豈惟父子、叔侄、兄弟同歲收擢,或綿屬數世不墜而已。其名冠禮部籍,與廷對占天下第一,若兩優釋褐,皆世所謂希闊者,比蓋數見之。坐廟堂,登嚴近,足相躡為達官,又歲不乏人。抑何其盛歟?由太平興國五年至今淳熙八年,凡二百有二年,以科名進者一千三百三十有九人。內元符以前一百二十二年,才三百二人爾。【外,恩科有八十一人。】而建中靖國至今,正八十二年,乃一千三十有七人。【外,恩科有四百八十一人,(底本作「四百八十□人」,崇抄作「四百八十人」,據庫本補「一」字。)醫學釋褐一人。】又何其日盛一日也?元祐間,柯守述始作《題名記》於州學,取神龍以來進士編次以刻石,至元祐止。【(底本作「編次以刻王元祐止」,庫本作「編次以刻石元祐止」,崇抄作「編次以刻至元祐止」。因兼取「石」、「至」二字。)】自後每舉,聽進士同年相率自識之。其間,寓籍遠郡,或續選科名,猶有漏逸不載者。【(底本作「續還科名」,庫本同,據崇抄改。又,底本作「漏逸不載考」,據庫本、崇抄改「考」為「者」。)】至族系近遠,頃歲題註,間有舛誤,今增其所未書者。其可訪者,是正之。

·唐

神龍元年乙巳【(底本、庫本、崇抄皆作「丙午「。按,神龍元年應是乙巳,正之。)】姚仲豫榜

薛令之字珍君,長溪人,終左補闕、太子侍讀。

貞元十年甲戌李程榜

陳通方字□□,【(各本皆缺二字。)】閩縣人,終南陵院官。

十三年丁醜鄭巨源榜

陳詡字載物,閩縣人,終戶部員外郎,知制誥。

十五年己卯封孟紳榜

邵楚萇字待翰,閩縣人,終校書郎。

元和五年庚寅李顧行榜

陳彥博字朝英,閩縣人,終貴溪令。

十四年己亥韋諶榜

陳去疾字文醫,侯官人,終邕府副使。

寶歷元年乙巳柳璟榜

歐陽袞字希甫,閩縣人,終侍禦史。

大和四年庚戌宋邧榜

林簡言字欲訥,福清人,終漳州軍事判官。

九年乙卯鄭璀榜

侯固字子重,閩縣人,累官鄜坊、靈武、易定節度使。

開成三年戊午裴思謙榜

蕭膺字次元,侯官人,終大理司直。

李滂字註善,閩縣人,終大理評事。

會昌二年壬戌鄭顥榜

鄭誠字申虞,閩縣人,歷刑部郎中,郢、安、鄧三州刺史。

三年癸亥盧肇榜【(崇抄作「盧■〈棨,卑代木〉」)】

林滋字後象,閩縣人,歷金部郎中。後王鐸辟為判官。

四年甲子鄭言榜

陳納詡之子,字廣譽,終大同軍副使。

大中元年丁卯盧深榜

陳鏞字希聲,侯官人,復應史科,終鄂州刺史。

五年辛未李郜榜

林勗字公懋,閩縣人,大中五年「開元禮「登科,終吉州刺史。

十二年戊寅李億榜

侯嶽固之侄,字公祝,未仕終。

鹹通二年辛巳薛邁榜【(各本皆作「壬午」,是年當是「辛巳」,正之。)】

王棨字輔之,福清人,歷水部郎中。

薛承裕字饒中,閩縣人,終國子四門博士。

七年丙戌韓袞榜

歐陽琳袞之子,字瑞卿,再中宏詞,授秘書省正字,累遷侍禦史。

九年戊子趙峻榜

連總字會川,閩縣人,終嶧陽尉。

十年己醜歸仁紹榜

歐陽玭袞之子,字□中,終書記。

林【犯禦名】(慎)思【(林慎思,因「慎」字犯南宋孝宗名,代以「犯禦名」三字,因註之。)】字虔中,長樂人,終水部郎中,萬年令。

乾符二年乙未鄭合敬榜

陳讜字昌言,侯官人,終韶州刺史。

鄭隱字伯超,福清人。

林嵩字降神,長溪人,終金州刺史。

乾符五年戊戌孫渥榜

陳蜀字文都,閩縣人,【(底本脫「閩縣人」三字,據崇抄補。)】

中和五年乙巳許佑孫榜

倪曙字孟曦,侯官人,仕劉隱,為工部侍郎平章事。

大順元年庚戌楊贊禹榜

張瑩字昭文,連江人,終禮部尚書,知延州。

林袞字讜言,閩縣人,終秘書省校書郎。

二年辛亥崔昭矩榜

陳鼎福清人,校書郎。【(崇抄作「福清人」下有「校書郎」三字,底本、庫本所無,據補。)】

黃璞字德溫。《唐·藝文誌》作字紹山,侯官人,後遷莆。官至崇文館校書郎。當昭宗之世,杜門不仕。黃巢入閩,過其居,曰:「此儒者家也。」滅炬勒軍而去。自號霧居子,有《集》二十卷。

景福二年癸醜【(各本皆缺榜首姓名。)】

曹愚字古直,長溪人。

乾寧二年乙卯趙觀文榜【(底本缺「趙觀文榜」,庫本同,據崇抄補。)】

黃詵字仁澤,登拔萃科。璞之子。終左宣義郎,節度巡察判官。始遷長溪白林。有二子:長慕華,自白林遷翁潭,官至水部員外郎;次慕風,自白林遷侯官,官至給事中。

三年丙辰沈崧榜【(底本於「三年丙辰」下缺「沈崧榜」,庫本同,據崇抄補。又,崇抄於「翁承贊」條前多一條雲:「沈崧,閩縣人。錢授兵部尚書,拜丞相。有集二十卷。「)】

翁承贊字文堯,福清人,居蒜嶺四年,中博學宏詞科,官至諫議大夫。

四年丁己楊贊圖榜

卓雲字□□。【(各本皆缺二字,崇抄多「長樂人」三字。按,《福寧府誌》載,是榜進士卷載有:「卓文,一名曇,字叔高,霞浦人。「其名字、籍貫有異,霞浦宋時為長溪,疑為同一人。)】

·後唐

天成三年戊子郭脧榜

陳保極字天錫,閩縣人,終禮部、倉部員外郎,賜金紫。

·本朝

太平興國五年至元豐八年。

太平興國五年庚辰蘇易簡榜

吳奉天字□□,【(②③⑤各本皆缺,以後各本皆缺者不另註。)】閩縣人。

八年癸未王世則榜是榜,賜同出身,分為三甲。殿試分甲自此始。

林倓字□□,【(各本皆缺,以後各本皆缺者不另註。)】閩縣人。

端拱元年戊子葉齊榜雍熙二年,進士始唱名。本州登第人預唱名,自是歲始。《閩中記》雲:「周希古於是年馬國祥榜及第。先是,南省下第舉人詣登聞院,乞再試。五月,太宗親試馬國祥等七百人,命樞密院給牒,以試中為名,令權知縣簿。周希古時預選」。又「進士葉齊等打鼓論榜。六月再試,放三十一人。李亞荀預選。」

周希古字□□,【(各本皆缺,以後各本皆缺者不另註。)】長溪人,終職方員外郎、上護軍。

李亞荀字宗卿,連江人,終度支員外郎、夔路轉運使。

淳化三年壬辰孫何榜是榜糊名考校,分五等,上三等賜及第,余賜出身,即賜儒行篇。

李坦然字平仲,長樂人,終朝奉郎、大理評事兼水部員外郎。

林殆庶字希顏,【(底本作「字□□「,缺二字,據崇抄補。)】閩縣人,累官度支員外郎秘閣校理,知明州。

余貫之字□□,【(各本皆缺,以後各本皆缺者不另註。)】,閩縣人。

王彬系高麗賓貢,長樂人。初挈族奔高麗,以外國生賓貢入太學,至是登第,授校書郎,放歸。尋歸正,【(底本、崇抄皆作「尋正「,據庫本改。)】省墳墓。知汀州、撫州,終太常少卿。

鹹平元年戊戌孫僅榜是榜,始為小錄用綾,謂之金花,貼於卷首,載知舉年、甲、行第、家諱、私忌,登科人大書姓、小書名。

吳千仞字儀之,侯官人,終太常博士,知處州。

二年己亥孫■〈既上灬下〉榜

連作磗【(底本石旁從「尃」,庫本、崇抄皆作「磚」。)】字□□,閩縣人。

三年庚子陳堯咨榜是年,分六甲。第四甲,同進士出身;第五甲,同三傳出身;第六甲,同學究出身。時休復名在六甲,賜別科出身,自此始也。

林介字子然,侯官人。

黃誥字簡之,侯官人。

陳易則字簡之,閩縣人,終秘書省校書郎。

沈厚載字元興,閩縣人,歷潮、劍、歸三州,終屯田郎中。【(崇抄無「歷潮劍歸三州「六字。)】

林休復字仲正,閩縣人。同學究。歷知邵武軍、漳州,終□部員外郎。

五年壬寅王曾榜

劉若虛字叔陽,閩縣人,終屯田員外郎,知邵武軍。

景德二年乙巳李迪榜

翁緯承贊之孫,終新會令。【(甲科)】

張翼字□□,侯官人。

四年【(各本皆缺榜首姓名。)】

林陶字仲謨,閩縣人,中捷詞科,特賜同出身,終比部員外郎。

大中祥符元年戊申姚曄榜賜袍笏,自此始。

林敦復休復之弟,字子重,終太常博士。

潘衢字子莊,長樂人,歷屯田郎中。

夜游人 发表于 2014-1-8 10:53:40

林太素殆庶之弟,歷相州節度推官。【(並甲科)】

陳曄字蒙之,閩縣人,終宜興主簿。

劉天錫字成之,福清人,終宣德郎,大理寺丞。

(並第三甲同三禮出身)

陳莊字仲容,閩縣人,終贊善大夫。

潘徵衢之兄,改名循,字先之,終著作郎。

陳宗奭字亞公,閩縣人,終大理寺丞知惠安縣。【(底本此條置於「潘徵」條之後,庫本、崇抄皆置潘之前。)】

陳清易則兄,字晦之,為蘄州司理,惠州歸善令。

張黃裳字叔文,羅源人。

林祥字子通,閩縣人,終石城縣令。【(並第四甲學究)】

五年壬子徐奭榜

劉曄字□□,閩縣人,歷都官員外郎。

陳簡能字知柔,閩縣人,歷潮、建、漳、泉四州推官。

林鹹德字□□,閩縣人,終屯田郎中。【(已上並及第)】

劉若沖若虛之弟,字叔謙,歷秘書丞。

林太微殆庶之弟,字□□,歷殿中丞。【(已上同進士)】

八年乙卯蔡齊榜

林高字子羽,福清人。終屯田員外郎。

王甲字□□侯官人。

童穎字藏之,閩縣人。父居明,沒於王事,詔賜一子出身,令本州訪其子以聞。登第。終職方員外郎。

童子舉

黃鰲連江人,六歲應童子舉,賜出身。

九年丙辰

童子舉

蔡伯俙福清人。四歲應童子舉,賜出身,除東宮伴讀,歷司門郎中。

天禧三年己未王整榜

鮑稷字□□,閩縣人,終於賓幕。

王平甲之弟,字保衡,終侍禦史。

諸科

沈兆字冠卿,閩縣人。

陳象侯官人,並授右職。【(底本無「陳象」條,庫本同,據崇抄補。)】

天聖二年甲子宋郊榜

陸廣字彥博,侯官人,終朝奉郎、司封員外郎,集賢校理,提點京東刑獄。【(甲科)】

張沃字□□,永福人,終饒州都曹。

許忱字孚先,閩縣人。

五年丁卯王堯臣榜

李平字泰符,【(底本作「字秦符」,據庫本、崇抄改。)】閩縣人,為都官員外郎致仕。

周輔字藎臣,長樂人,終都官員外郎、知華州。

黃賁閩縣人,歷庫部郎官。

江階侯官人,【(同學究)】歷虞部員外郎。

八年庚午王拱辰榜

劉奕若虛之子,字蒙伯,【(各本皆作「字象伯」,檢蔡襄撰《劉蒙伯墓碣文》碑刻,當作「蒙伯」,正之。)】終屯田員外郎、通判潤州。

韓丙字壽先,閩縣人,終秘書省校書郎、梧州推官。

劉異若虛之子,字成伯,終屯田員外郎。

李述平之子,字公明,終秘書丞、知韶州。

景祐元年甲戌張唐卿榜

林概高之子,字瑞甫,省試第二人,終太常博士集賢校理。【(甲科)】

林慥字【犯禦名】(慎)之,閩縣人,終太常少卿。

卓佑之字長吉,閩縣人,歷秀州判官。

陳誥字伯倫,後改名謨,閩縣人,終朝散大夫,知連州通判。

林嗣復休復之弟,字延叔,終太常博士。

鄭同文字從周,閩縣人。

夜游人 发表于 2014-1-8 10:54:23

諸科

林孟【(同學究)】

五年戊寅呂溱榜是年改寶元元年。

翁彥升字元卿,福清人,終職方郎中知歸州。

林肇敦復之子,字公權,終屯田郎中。

湛俞字仲謨,閩縣人,知安邱縣。治平中,召以屯田郎中為本路轉運判官,後遂休致。隱居宿猿洞。【(底本作「宿猿州」,據崇抄並據本誌他條校改。)】

朱鼎臣字希夫,永泰人,終大理寺丞。

陳序簡能之子,字次公,終承忠郎。

李惟肖字夢德,閩縣人,後改名肖,知秀州戶曹。

諸科

鄭洙【(同三禮)】

慶歷二年壬午楊寘榜

李處厚亞荀之子,字載之,歷屯田員外郎,終朝奉郎提舉淮南等六路茶稅。

陳襄象之子,事見《府學先賢堂》。

蕭汝霖字巖夫,閩縣人。

蘇畋字閱之,閩縣人,終朝官員外郎。【(各本同,疑為「都官員外郎」之誤。)】

王綸閩縣人,終都官員外郎。

諸科

林溫陸廙並長史。

劉昇若沖之子,終秘書丞。

六年丙戌賈黯榜【(各本皆於「六年」下作「丁亥」。按,六年當是「丙戌「,正之。)】

林琪殆庶之孫,終朝奉郎。【(甲科)】

劉偁字伯可,懷安人,終朝請大夫。

劉易簡偁之兄,終著作郎。

陳固字道夫,終秘書丞。

張澤沃之弟,字□□,終朝奉郎。

劉彜若虛之子,事見《府學先賢堂》。

江震字孟仁,侯官人,通判通州、朝請郎,致仕。

陳預字伯幾,閩縣人。

林世矩休復之子,字子儀,終楚州教授。

黃子春字□□,終朝散郎。

諸科

王茂先字仲昌,閩縣人,以殿中丞致仕。

黃質林國華【(並同三禮)】

皇祐元年己醜馮京榜

李敷字昌言,福清人,終奉議郎。

謝宋臣字君俞,連江人,終歸安主簿。

趙谷字道卿,連江人,終承事郎、試大理評事,知浦城縣。

蕭傑字□□,閩縣人。

陳中庸字復道,閩縣人。

李川坦然之子,字□□,終吏部員外郎。

孫奕字景山,閩縣人,歷知南陵、海陵、吳縣。呂誨知開封,薦知封丘縣。誨拜禦史中丞,薦為臺推。遷監察禦史,論新法,為鄧綰劾奏,出監陳州酒。陳襄知杭州,辟為簽判,移監泗州,轉般倉。元祐初,除本路轉運使,卒。

黃稹字幾叔,閩清人,歷知循、梅、潮、汀、漳五州,終朝請大夫。【(底本作「循、梅、潮、汀、漳五州」,庫本為「循、惠……」,崇抄作「循、海……」。按,宋代皆有梅、海、惠州名,仍從底本。)】

林誼字德元,閩縣人,終漢川令。

劉靖字□□,侯官人,終迪功郎。

丁士衡字□□,閩縣人,終廣州掾。

魏昂字□□,古田人,終朝請郎、大理評事。

柯伯華字□□,永福人。

蕭開字惠叔,閩清人,承議郎,致仕。

劉處約天錫再從之侄,字景仁,終通直郎、殿中丞。

林罕字□□,長樂人,終廣州司理。

劉延之字□□。

林卞字公美,閩縣人,歷知山陰縣。

吳元瑜字□□,閩縣人。

制科

劉絳字宅中,閩清人。應茂才異等科,特授將仕郎。終推官。

五年癸巳鄭獬榜始改四歲一舉為間歲。

陳君章襄之弟,字時發,終朝議大夫。

林揄字公美,知山陰縣。

潘整字孟文,長樂人,終迪功郎。

湛庸俞之侄,字伯遇,終惠州司理。

吳君瑜元瑜之兄,終興化尉。

吳周卿字憲甫,閩縣人,終大理評事、知黃梅縣。

黃嘉會字伯通,侯官人,終朝奉郎。

張肩孟字醇叟,永福人,終朝散郎、通判歙州。

許原字原古,福清人,終承事郎、知政和縣。

曾伉字公立,侯官人,終朝散郎、左司員外郎。

夜游人 发表于 2014-1-8 10:54:56

鄭穆事見《府學先賢堂》。

許叔達

林彭年字君直,連江人,終儒林郎、真州郎曹。

嘉祐二年丁酉章衡榜

林開高之孫,字道甫,終秘書省校書郎。

陸長倩廣之子,字才仲,終朝散大夫。

曾默字識之,侯官人,以太子中允為本路運判。

張宗閔字尊道,閩縣人,終從政郎、建陽令。

林密慎思曾孫,字伯通,終知潮州。

陸衍廣之從弟,字道源,終朝請郎、通判鄆州。【(底本自「林密」條之後脫簡一頁,據崇抄、庫本補。)】

林旦概之子,字次中,歷監察禦史,終朝議郎、直秘閣、河東運使。

李皇臣字道夫,閩縣人,終朝議大夫、知婺州。

林希概之子,字子中,別頭省試第一人。【(「別頭」,即別頭試。《宋史·選舉誌一·科目上》:「士有親戚仕本州,或為發解官,及侍親遠宦距本州二千裏,令轉運司類試,以十率之,取三人,於是諸路始有別頭試。」)】歷同知樞密院事,終資政殿學士、金紫光祿大夫。謚「文節」。

王向平之子,字子直,終峽石主簿。

林棐高之侄,字信甫,終新昌令。

陳格字元規,古田人,終秘書丞。

王回平之子,向之兄,字深甫,終忠武軍節度推官,知南頓縣。

陸憲元廣之子,字道祖,終知祥符縣。

諸科

張應許齊【(並同五經)】

黃彥陳弈【(並同學究)】

四年己亥劉輝榜

陸宣廣之侄,字潛甫,後改名畸,終朝散郎、知潮州。

王伯虎字炳之,福清人,終朝請郎、樞密院檢詳。

林邵概之子,字才中,終寶文閣直學士、金紫光祿大夫。

陳向字景通,閩縣人,終秘書省校書郎。【(底本脫簡至「陳向「條,據崇抄、庫本補。)】

朱敏中字仲有,閩縣人,終儒林郎。

林顏概之子,字仲和,終中奉大夫、直秘閣。

諸科

鄭暈(同五經)

六年辛醜王俊民榜時試中禮部及禦試下第者四人,本州陳傅其一也。傅,字商老,侯官人,著《甌治遺事》。

吳卞字道卿,侯官人。

陳敦夫襄之侄,字中裕,提舉本路常平,終朝散大夫、秦鳳路提刑。

鄭適【(「適」,音刮,非「適」之簡化字。為避免混同,以下人名區別「適」、「適」二字。)】字正之,閩縣人,終朝請郎、大宗正丞。

吳杲卿周卿之弟,字仲明,終試秘書省校書郎,守興化軍錄事參軍。

王冏平之子,回、向之弟,終新蔡主簿。兄、弟皆有文集,曾子固為《序》曰:「其兄弟俱名聞天下」。

八年癸卯許將榜

許將字沖元,閩縣人,除集賢校理,改右正言、直學士院、判吏部流內詮,尋知制誥,知蘄、揚、鄆三州。召為兵部侍郎、守尚書右丞、出知定州。入為吏部尚書,除尚書左丞,【(底本、崇抄皆作「入為吏部尚書,除尚書左丞」,後之「尚書」當指尚書省;庫本作「入為吏部尚書左丞」。)】遷中書侍郎,改門下侍郎、出知河南穎昌府。終奉國軍節度使,謚文定。

宋鈞字成叔,羅源人,終迪功郎。

倪箴字□□,福清人。

遊冠卿字子忠,福清人,歷提舉江西常平,就移本路,終朝散大夫。

王俞字用之,永福人。

張俗字孟仁,侯官人。

夜游人 发表于 2014-1-8 10:55:32

倪材字長民,閩縣人,終溫州推官。

林動字逢吉,□□人,終奉議郎、建州教授。

治平二年乙巳彭汝礪榜

李譚字廷老,閩縣人。【(甲科)】

池鄂字須文,侯官人。

王祖道字若愚,閩縣人。歷知本州,移本路提刑,再知本州,後為兵部尚書,終端明殿學士、太中大夫。

陳毅字子中,長樂人,終朝散郎、知賀州。

劉儼偁之弟,字公表,終承議郎、知南恩州。

辛琮字華國,閩縣人,終朝奉大夫、本路轉運判官。

陳曄字復之,閩縣人。

四年丁未許安世榜

鄭俠暈之子,事見《府學先賢堂》。【(甲科)】

江通階之侄,字濟道,終朝散郎、知黃州。

鄭及字□□,閩縣人,終朝奉郎。

李處道亞荀之侄,處厚之弟,字深之,終興國軍知錄。

朱敏元敏中之弟,字光道,終朝請大夫。

陳時字權濟,閩縣人,終奉議郎。

陳祥道字佑之,事見《府學先賢堂》。

陳幾【(崇抄作「陳幾道」。)】字道甫,閩縣人,終奉議郎、通判滁州。

王晦字明遠,閩縣人,終朝請大夫、知饒州。

黃康民字掞平,閩縣人,終宣教郎、知尤溪縣。

謝黨字廷公,長溪人。

林璋字國器,閩縣人,終朝散郎、通判溫州。

熙寧三年庚戌葉祖洽榜【(各本皆作「熙寧三年辛亥」。按,三年當是「庚戌」,查《宋史·神宗紀》,取士在三年,則此幹支有誤,正之。)】是年,禦試策一道。至七年,以進士既罷詞賦,所試策即與制舉無異;時政缺失,已許人上封事;遂罷賢良等科。

江庶階之子,字希顏,侯官人,終於知縣。

李適字彥正,閩縣人,終朝議大夫。

朱功敏中之弟,後改敏功,【(底本作「後改□功」,缺一字,庫本同,據崇抄補。)】字彥仁,終中大夫。

陳植格之兄,字表民,歷萊州司理參軍。

陸長愈廣之子,字季謙,終宣都郎、宣州簽判。

黃群字文中,侯官人,終文林郎、利州路三泉縣丞。

諸科

朱稷臣【(同三禮)】王礪【(同學究)】

鄭瑜鄭表並將作監簿。

張顥李倚並試助教。

李頎試文學。

六年癸醜余中榜】是年,第一、第二甲,「賜及第」;第三甲,「出身」;第四甲,「同出身」;第五甲,「同學究出身」。】

張勱【(庫本作「■〈歷力〉」。按,本誌「郡守」篇,當作「勱」,底本是。)】肩孟之子,字深道,以集賢殿修撰知本州,移知廣州。加集英殿修撰知洪州、建州,【(《宋史·職官》載,政和六年始置集英殿修撰。本誌「郡守」篇,張勱於政和二年四月知福州,底本上文先作「集賢殿」是,崇抄作「集英殿」誤。按,後勱知建州已在宣和之後,見《八閩通誌》。底本下文作「加集英殿修撰」是。)】終中大夫。

吳幹周卿之子,字無求,終承議郎。

余清字夷老,羅源人,終大中大夫、徽猷閣待制、知泉州。

陳景參序之子,字子孝,終奉議郎、知陽信縣。

夏臻字幾道,福清人,終朝奉郎、知梧州。

李撰處厚之侄,字子約,終朝奉大夫、贈少卿。

林安道字文父,閩縣人,終文林郎。

諸科是歲,特奏名、進士、明經、諸科人,令三司依例支給長史、文學料錢,月七貫文,全折到州,公參日起支。三年滿日住支,追歷納省。

韓昌國林格並試監簿。

林樞柯辟並長史。

林誥鄭玠並文學。

九年丙辰【(各本皆作「九年丁巳」,按,九年當是「丙辰」,正之。)】徐鐸榜【是年,詔自第一名以下,並試律義、斷案,賜官錢,印小錄。廢明經科。】

林敷字錫遠,侯官人,終奉議郎、知同安縣。

張勔肩孟之子,勱之弟,字臻道,終朝散郎。

林汴字□□。

劉會元字天常。政和中,臣庶名字避「天「字,改次常,侯官人。歷湖南、江西運判,終中奉大夫。

吳洪字□□,閩縣人,終奉議郎。

劉詵處約之子,字人伯,終中大夫、太常少卿。

林蝀字□□。

鄭邦直字□□,閩縣人。

姚世舉字之才,長溪人,終承奉郎。

林祖誼字□□。

諸科

潘鯁衢之孫,字谷永,終宣義郎,知石康縣。

元豐二年己未時彥榜【是年,免試刑法。第一、第二甲,賜及第,第三甲、第四甲賜出身,第五甲賜同出身。】

陳邈字彥遠,□□人,元豐元年為舉首,終太學博士。【(甲科)】

黃選字□□,永福人,終中奉大夫。

王玙字□□。

林積仁字□□,長溪人。歷鄧城令。

陳舉字得任,閩縣人,終龍圖閣學士、廣東經略。

唐最字夢得,懷安人,終朝散大夫。

吳開字伯通,侯官人,終宣德郎、知寧化縣。

林介字□□。

陳郊字□□,歷崇□□□。

崔登字仲誠,侯官人,終朝請郎、通判汀州。

諸科

周石【(同三禮)】林程

卓士龍【(並同學究)】林迥

吳閎【並試監、簿。】卓鈞【四門助教。】

五年壬戌黃裳榜

余深清之弟,字原仲,歷吏部尚書,以尚書左丞遷門下侍郎。除太宰兼中書侍郎,以少傅、鎮西軍節度使、知本州,終衛國公。

孫大廉字少夷,侯官人,終通直郎。

陳安道祥道之弟,字請之,終宣德郎。

黃國才字公傑,侯官人。

李移忠字孝卿,閩縣人,終宣教郎,知新昌縣。

特奏名【是歲,府學題名始書寫「特奏名」。】

翁縝王震林瑜林仕元黃彥博

余利賓【清、深之叔祖。】陳翊林勛

吳君元【君瑜之弟。】林贄許倫黃敏【選之父。】

八年乙醜焦蹈榜【(底本、庫本作「八年乙亥」,崇抄作「八年癸亥」,皆誤。按,八年當是「乙醜」,正之。)】

王明昭

高崇字峻卿,長溪人。

劉公摯

洪浩字元卿,侯官人,終朝奉大夫、左司員外郎。

張翺

卓元龜字大年,懷安人,朝奉郎,致仕。

潘震

韓用章丙之孫,字俊民,終承議郎、宗子博士。

劉知至奕之孫,字伯時,終朝請郎、知西外敦宗院。

沈觀

陸如岡憲元之子,字稚山,終奉議郎、提舉成都府常平。

劉及字□□,閩縣人,終儀曹。

王詢字□□,侯官人,終信州推官。

特奏名

盧禹臣【(底本作「盧禹民」,庫本、崇抄皆作「盧禹臣」。按,下文即作「盧周臣,禹臣之弟」,據改。)】李勉林謐朱敏修【敏中之弟。】

余孟堅【清、深之父,贈太師。】卓士安黃緒

鄭亨王庚黃待問何總

盧周臣【禹臣之弟。】黃伯厚劉價黃元夫

陳傳

《三山誌》卷第二十六終

夜游人 发表于 2014-1-8 10:58:06

淳熙三山志/卷27
科名

本朝

○科名

·本朝

元祐三年至政和八年。

祐三年戊辰李常寧榜

劉介山若沖之孫,昇之子。終朝奉大夫。

陸恂廣之孫,【(底本作「廙之孫」,前卷陸廣及其弟、子、侄等已數見;庫本、崇抄於此作「之孫」。)】字周仲。終宣教郎。

韓筠

□□□字仲禮,終侍禦史。【(底本於「韓筠」下無註文;庫本同,其下另有一條缺姓名者,註有「字仲禮終侍禦史」;崇抄則將「字仲禮連江人終侍禦史」,註於「韓筠」名下。)】

葉聲字彥聞,侯官人。終朝議大夫、知新州。

崔國寅登之從兄,字世傳。終朝請郎、知邵武軍。

湛存俞之孫,字公中。終建州司理。

劉綬

鄭侃暈之子,□□□秘書省校書郎。

特奏名

劉康夫【字□□,奕之子。】黃豫蕭規李誠鄒異【經明行修。】陸望【宣之弟。】

六年辛未馬涓榜【是年,兼詩賦人,第一場經□三道;專治經人,義兩場,各□道;第四場,各策二道。(庫本於「是年兼詩賦人」之下作「第一場經義三道專治經人經義各二道第三場各策二道」,崇抄作「第一場經義三道專治經人義兩場各四道第四場各策二道」。今仍底本之舊,不改。)】

鄭邦彥字公佐,長樂人。終朝散郎,知建州。

林虡【(底本作「虡」,庫本同,崇抄作「虛」。按,此名復見於後紹聖二年宏詞科,亦作「虡」。)】希之子,字季野。後試宏詞第一人。歷起居舍人,終朝請大夫、秘閣修撰。

林豈字厚之,長溪人。終朝散郎、通判安肅軍。

柯遠字臻道,懷安人。終奉議郎、知南漳縣。

王勛字伯達,侯官人。元豐七年為舉首。

林天若字稽道,閩縣人。

林辨棐之子,字載中。終朝請大夫,南京少尹。

蕭昞辟之兄,字文叔。歷職方員外郎,終朝奉郎、知袁州。

方甸字南功,福清人。終承奉郎、湖北運幹。

陳噩固之子,字子文。歷中書舍人、知和州。終正議大夫、徽猷閣待制,贈少師。

李諭圖南之弟,【(「圖南」,見於其後之紹聖四年科名。自此以下,姓名下所註家族人名,或終不見有登第記錄,或到後始見,蓋有誤書,不易考校。)】字義翁。終朝奉大夫。

魏需字君舉,古田人。終朝奉大夫。

陳公器字國珍,懷安人。提舉本路常平。終朝請大夫。

林瑋字仲璞,閩縣人。終奉議郎。

李師回字潛聖,閩縣人。終劍浦令。

盧彥達字義行,福清人。歷成都路提舉學事。終朝奉郎、湖南提刑。

林迪【(自「林迪」起至下文「紹聖元年」之「特奏名」下「林衎」止,庫本脫一頁,底本有之,今以崇抄互校。)】機之子,字行中,福清人。為本州教授。終承議郎、知余姚縣。

楊朏字持正,閩縣人。終建寧軍節度書記。

特奏名

陳戭陳耕道鄭彧

紹聖元年甲戌畢漸榜

潘誌道字天隨,懷安人。終奉議郎。

陳斌字用沖,懷安人。祐八年為舉首。終奉議郎。【(註末「終奉議郎」,崇抄所有,底本所無。)】

徐合琰之子,字全之,閩縣人。終朝議大夫。

湛執中字適權,永福人。【(底本作「□□人」,缺二字,據崇抄補。)】終從事郎、南頓丞。

陳裕字□□,歷蕪湖主簿。

蕭磐昞之弟,字安國。終朝奉郎。

陳杞字君林,長樂人。終承議郎、通判信州。

陳元老字大年,閩縣人。歷吏部員外郎、知漳州、泉州,終朝議大夫。

陳季淵字萬宗,永福人。元豐四年為解首,終司戶。

王澤晦之子,字伯光。終中奉大夫、華州安撫。

特奏名

陳■林衎

制科

陳旸祥道之弟,字晉之。是年九月,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授節度推官,簽判順昌府。終禮部侍郎、顯謨閣待制。

二年乙亥

宏詞科

林虡時為開封縣主簿,詳定軍馬司敕例刪修官。【(林虡先見祐六年(1073年)馬涓榜進士,且註「後試宏詞第一人」,於此再見。崇抄前作「林虛」,此作「林虞」;底本註作「敕例□終官」,據崇抄作「敕例刪修官」。)】爵裏見前。

四年丁醜何昌言榜

葉源聲之兄,字彥中。歷太學博士、京西提學,移提舉本路常平,終承議郎、兩浙提舉學事。(甲科)

陸蕰宣之子,字惇信。歷大司成,禦史中丞、知福州、建州、泉州,終大中大夫、顯謨閣直學士。

鄭崇字誌天,【(各本皆作「崈」字,本誌中多有以此為名者,按即「崇」字之古體,今凡「崈」字皆徑改作「崇」,不另註。又底本、庫本作「字誌天」,崇抄作「字誌夫」。)】寧德人。歷四川提舉學事。以朝奉郎,未七十,乞致仕。

王濤晦之子,字微明。終朝散大夫。

李圖南敷之子,字彥遠。終述古殿直學士,贈宣奉大夫,開府儀同三司。

葉辟字師聖,侯官人。終承務郎。

黃遠敏之子,選之弟,字明仲。終文林郎、知莆田縣。

葉正臣【(崇抄作「葉正官」。)】源之侄,字致一。終南劍州司理。

李康字彥侯,閩縣人。終朝散郎、辟雍司業。

林虙旦之子,字德祖。終朝請郎、提舉淮南學事。

陳天常字□□,羅源人。【(底本只存一「字」,下缺,庫本同,據崇抄補。)】

陳公格公器之從弟,字仲承。終朝請大夫、知漳州。

韓遠舉丙之曾孫,字陟明。終宣教郎。

劉震字亨伯,懷安人,終朝散大夫。

卓元規元龜之兄,字大正。終宣教郎、杭州教授。

柯廷堅字誠季,侯官人。終朝奉大夫。

黃唐佐字堯臣,閩縣人。終奉議郎、澶州教授。

林亨字亞元,閩縣人。

林敏元字夢協,懷安人。終朝議大夫、知通州。

潘潛衢之孫,字彥淵。終朝請大夫、知南雄州。

陳義夫景參之從兄,字汝權。終中大夫、湖南提刑。

陳之邵字才仲,侯官人。終朝奉大夫、宗正少卿。

陳天與字夢達,閩縣人。終朝散大夫。

蔡鞏字信道,福清人。終宣教郎、饒州教授。

特奏名

鄭祖仁翁希愈莊幾

元符三年庚辰李釜榜

林遹格之子,字述中。中殿試第三人。提舉本路常平,歷中書舍人,以徽猷閣待制知本州,進寶文閣待制、知廣州,終大中大夫。

陳材字幹伯

鄭修洙之孫,侯官人,字季常。終承議郎、司門員外郎兼定王、嘉王記室。【(已上甲科)】

陸愷恂之弟,字強仲。歷太常少卿,直秘閣、知泉州。

高公瓛字君贄,閩縣人。終朝請郎,知邵武軍。

辛炳琮之子,字如晦。為辟雍博士,除京西北路提舉。【(崇抄作「提學」。)】陛對,擢監察禦史,攝殿中侍禦史。論「直達綱」虧數,責監南劍新豐場。紹興初,以侍禦史召,彈逐大臣五人。擢禦史中丞,以病請去。除顯謨閣直學士、知漳州。終贈通議大夫。

林登罕之侄,字即道。終承議郎、知漣水軍。

黃唐俊唐佐之弟,字堯章。終鴻臚少卿。

倪登字彥及,福清人。終朝請大夫。以收燕、雲奉使,歿於王事。特贈大中大夫。

鄭楫崇之侄孫,字渙之。終朝奉郎、兩浙西路提舉學事。

丘允字執中,長溪人。終朝議大夫。

宋汝弼字□□,羅源人。【(底本、庫本無此註,據崇抄殘註補。)】

曾經字與權,閩縣人。終鄆州教授。

陳鍔字弱翁,【(崇抄作「弼翁」。)】侯官人。終直秘閣。

余忱利賓之子,字孚中,侯官人。歷諸王府翊善,終朝請大夫。

王賓字元將,閩縣人。元符二年為舉首。歷諫議大夫、禦史中丞、刑部尚書,終龍圖閣學士、大中大夫。

高臨字潛智,懷安人。終朝散郎、直龍圖閣、知衢州。贈待制。

陳侁清之曾孫。字俊之。終宣教郎、洪州錄事。

丘朝俊字叔文,福清人。終朝奉大夫、知肇慶府。

張勸肩孟之子,勱、勔之弟。【(底本於「張勸」註中復作「勸勔之弟」,庫本、崇抄則註「勵勔之弟」。「勵」當是「勱」之誤,見熙寧六年余中榜張勱條,各正之。)】字閎道。歷中書舍人、給事中、禦史中丞,除述古殿學士、知本州,陛辭,除工部尚書。終大中大夫。

陳適道景參從侄,字彥正。終朝散郎、知肇慶府。

林仲堪字大任,福清人。歷本路提舉,終朝議大夫、知惠州。

陳抱字夢符,連江人。終朝議大夫。【(底本、崇抄作「終□□□□」,缺四字,據庫本補。)】

曾汝霖字商□,懷安人。終文林郎。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查看完整版本: 《淳熙三山志》明代称为《长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