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著名长乐籍导演陈怀皑.陈凯歌父子

[复制链接]
楼主: 天涯
发表于 2004-7-6 00: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希望他活到七老八十的时候就会想起自己是什么人了
发表于 2004-7-7 09: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真的有这种人,不愿承认自己是长乐人,难道长乐人丢脸吗?真不懂这种人是怎么想的。是首都人难道就很特别。蠢驴
发表于 2004-9-10 17: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陈凯歌也是长乐人呀,真是垃圾呀,这种人根本不配呀,他根本承认是长乐人呀
发表于 2004-9-10 19: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回复:著名长乐籍导演陈怀皑.陈凯歌父子

以下是引用天涯在2004-7-1 14:39:48的发言:[br]可能他认为我们长乐是小地方不配做他的家乡吧,,相比冰心...郑振铎老人家,他可以说是数典忘宗了.............




陈凯歌说不是长乐人很正常。因为他不是在长乐出生的,长乐对他来说很陌生。。

是长乐人一厢情愿的把人家拉这个圈子。。。可悲!!

数典忘宗~~这个词用的不当。。。福建历史上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我们汉人都是从中原迁来的

现在如果有人问你是那里人?你回答是河南人还是福建人?如果你说是福建人那也是\"数典忘宗\"吗?


 楼主| 发表于 2004-9-10 23: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我们福建从河南搬过来都1000年了.......



你是长乐人,那你儿子可能是福清人或连江人么?


郑振铎他也是在浙江永嘉出生..长大的,但他逢人就说自己是长乐人!!


冰心也不是在长乐出生...长大的,但她 也承认自己是长乐金峰横岭人!



[本贴已被 天涯 于 2004-9-10 23:25:30 修改过][/COLOR][/ALIGN]
发表于 2004-9-11 04: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涯过于激动了吧

冰心,她是在长乐出生的。。好像三岁时离开的吧。。她如果说不是长乐人,才是有点忘宗
(好像当初冰心的家人要冰心说她是闽后人)

郑振铎首先要承认他的才华和人格的伟大,但他心里怎么想,我不知道。。。他说自己是长乐人,赢得了福建人民的一致好评,至少有长乐人民的好评。试问,他如果说是浙江人,那又怎么样呢?(他的说法很圆润,浙江出生的长乐人,两边都不得罪.冰心是直截了当的说我是长乐人)
注:我不敢用“圆滑”但不知道用圆润对不对

再说说台湾的第二代移民。。他们不再说自己是大陆的那里那里人,他们说祖籍那里那里.......

所以说陈凯歌只要说祖籍是长乐及可......这没有什么好批判的

你是长乐人,那你儿子可能是福清人或连江人么?

这句话具以上所解释,我的回答是-----视情况而定,但福清或连江也太近了吧?

思想固化、民族情结太重(或者说地域情结更合适)那会让人迷失方向,做出错误的决断,这决对不是一件好事

就好像2004亚洲杯,本来很单纯的事件,却能把日本侵华联系起来,不觉得怪吗?当时如果有华人,说大刀向G子砍去不合时移,是不是会被我们的国人打死?建国初期日本曾经给我们大量的资金、非典时期也有捐助为什么国人都记不起这些呢?日本为侵略可以向韩国道歉,为什么他不向中国道歉?

这些都是题外话,但实际没有离题...

附:我不知道陈凯歌有没有不承认祖籍长乐,但他可以让长乐的“影视公园”里有他的名字,至少应该可以说明是无言的肯定祖籍出处,要是真那么忘祖,一张状纸就够长乐政府吃的了
发表于 2004-9-11 04: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回复:著名长乐籍导演陈怀皑.陈凯歌父子

忘了还有个最好的例子。。。

在城关出生的第二代。。在认识新朋友时会介绍自己是城关人还是某某乡镇人?

我想他一定是说,我城关的。。。再深谈时才会说我梅花的、我文岭的吧
 楼主| 发表于 2005-3-23 00: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陈怀凯的闽剧情结


  


  著名电影导演陈怀凯老师已去世多年,然而他对故乡闽剧的深厚感情,却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脑海里。

  1982年秋,我到北京进修。受闽剧剧作家林舒谦老师嘱托,代他去看望陈怀凯老师。见面时,陈怀凯老师听我介绍自己是苏州人,来学闽剧文学创作的,就笑着告诫我:“可不敢看不起闽剧噢!人家说我是什么著名电影导演,其实我的很多本事都是从闽剧学来的。闽剧有很多艺术处理上很绝妙的。像《百蝶香柴扇》的‘妆台前’,妆台上的镜子只是个镜框,英姐坐在妆台前照镜子就直接面对着观众,既符合生活逻辑,又让观众对演员的表演、脸部表情的变化,看得一清二楚。”他说,他是抗日战争期间,陈启肃、林舒谦老师为了培养闽剧导演,提高闽剧艺术水平,凑钱让他到重庆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学习的。记得凑的钱只够买到武汉的船票,后来还是船上的福州同乡帮助,才补了船票到达重庆的。在重庆学习期间,他常常到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毕业后即奔赴延安。他接着对我说:“闽剧要发展,就必须要提高要改革,但这种提高或改革,必须保持和发扬闽剧的艺术特色,不能京剧化、越剧化。京剧化、越剧化等于取消闽剧。”他对当时闽剧表演中唱念吐字不清的问题十分感慨,他说:“我是福州人,我演过闽剧,还给郑奕奏打过鼓板。可是我现在回去看闽剧,不但唱腔我不看字幕不知道他在唱什么,连道白也像嘴里含着橄榄似的,含含糊糊让你不得不去看字幕。这是很妨碍观众与演员间沟通的。”话语中流露出对闽剧艺术的深情与关爱。

  接着,他又热情地带我去参观他正在导演拍摄的戏曲电影《岳云》的摄影棚,不厌其烦地向我介绍戏曲电影摄制的特点和流程。此前,我和陈怀凯老师不相识,而第一次见面,他就抽出这么长的时间热情地接待我,正因为我是从家乡来的从事闽剧工作的人吧。

  1987年秋,长乐闽剧团排练《遗恨姑苏台》,邀请陈怀凯老师帮助导演。陈怀凯老师说:“家乡、闽剧要求我做什么,只要有可能,我一定尽力。”由于他工作忙,不可能抽出很长时间呆在长乐,所以商定还是由福州闽剧院一团江东生导演担纲导演,他尽力给予帮助。先由江东生导演到北京和他一起研究、确定导演方案,回长乐初步把戏排出来,而后陈怀凯老师百忙中抽空,专程从北京赶到长乐。一到长乐,当晚就看戏,第二天上午给演员说了一个上午的戏,分析剧本和人物,下午紧接着工作进行舞台的调整,不停地工作了两天,又匆匆赶回北京。陈怀凯老师不顾自己年逾古稀,来回长途奔波,连续紧张地工作,不正是出于对家乡、对闽剧深深的爱。此戏经陈怀凯老师调理后,舞台调度显得更干净利落、更合理,整个戏也更流畅了,在福建省第17届戏剧汇演中获得导演奖。陈怀凯老师坚持获奖只署江东生导演的名字,他谦逊地说:“我只是敲边鼓,为你们助助威罢了。”

  1989年,摄制闽剧电视连续剧《孟丽君》,陈怀凯老师应邀义务担任了艺术顾问。1990年12月,闽剧《天鹅宴》晋京演出。陈怀凯老师冒着严寒赶来看戏,第二天还参加了座谈会,他说:“你们送来了好戏,我为你们,为闽剧高兴。”○徐鹤苹
发表于 2005-12-1 15: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长乐人都自实过高了,[emb10][emb10][emb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