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地藏菩薩

[复制链接]
查看: 10075|回复: 28
发表于 2008-11-30 21: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香港来自: 中国香港
地藏菩薩的涵意
「地藏」菩薩是一位出世圣者的名号,「地藏」
是为专名,「菩薩」是为通名。地藏菩薩之所以
为地藏,有两种含义:皆是随菩薩的德行而题
的,乃因菩薩的德行,有合乎地藏二字的意义
一、是以喻其「德」
二、是以显其「行」   
  
地藏名号,是比喻菩薩的道德高远。另是表显菩薩的万行化导,总之,地藏菩薩是位德行圆滿,十方菩薩之中的一位大菩薩,因为祂的愿力是永远无穷无尽,了无边际。
地藏菩薩的这个「地」,乃是山河大的土地,一切万物都依靠安住于地面上。
所以这土地能生万物,含藏万物,负载万物。一切万物因地而生,因地而长,因地而成,所以天能覆万物,地能载万物。亦是地藏菩薩,如同土地一般,象惩地藏菩薩广大深远的无量悲心,示现在六道之中,尽未來际度脫一切众生,因此众生都需靠菩薩的救护,善根都须要菩薩的生长。

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记载:「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
」因而故名为地藏。安忍不动,乃见地藏菩薩所行持的六度万行,广修忍辱波羅蜜,已达安住「无生法忍」究竟解脫的超然安忍之深境。而静虑深密的禅定智慧,以了知十方一切法的密藏,其功德意义深不可彻,更加难可思议。


http://www.siddham.net/morse/share/buddha/earth/请点击
tn_buddha-16.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0 21: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来自: 中国香港
地藏行者要分清楚,当称名「地藏菩薩」或「地藏导师」
 
时所祈愿感应当是指所有的化身地藏或本尊地藏。当称名加上王字
 
时,便专指本尊地藏而言了。所以在拜忏或课仪中我们都用「南无
 
大愿地藏『王』菩薩摩诃薩」的称名。
发表于 2008-11-30 21: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我没有信仰但我崇拜偶像..地藏就是我偶像...因为"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才是真正的佛理.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5 收起 理由
九狮七条龙 + 5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0 21: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来自: 中国香港
原帖由 挑逗灵魂 于 2008-11-30 21:31 发表
我没有信仰但我崇拜偶像..地藏就是我偶像...因为"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才是真正的佛理.


地藏王菩萨由《地藏十轮经》言:「(地藏)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菩萨。佛教四大菩萨有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等四大菩

萨。如观世音菩萨是正法明如来,已成佛道,是西方净土的补处佛,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寿无量,所以虽已成佛十劫(一劫16,800万年),但何时入灭还不知,西方净土又都是圣人或准圣人,能教化者少,所以来

娑婆世界代释迦牟尼佛度化众生。其它文殊菩萨亦是已成佛,至于地藏王菩萨也至佛地,但祂并不愿成佛,因为祂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表明祂的悲愿是无量的,一直不想成佛,要度化众生到底,因娑婆世界

人性乖戾,地狱不可能会空,祂也不想成佛入灭,所以说祂是大愿菩萨。释迦牟尼佛曾对弟子言,地藏王菩萨佛力与释迦牟尼佛等同,久远劫来却不愿成佛,而愿当大菩萨。
发表于 2008-11-30 21: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现代的人只看到佛的金身,却没看透佛的内心..真正的佛只把世人当朋友,而不是信徒.佛经是佛与人沟通的渠道而不是教科书...小弟谬论了请见谅.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0 21: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来自: 中国香港
原帖由 挑逗灵魂 于 2008-11-30 21:43 发表
现代的人只看到佛的金身,却没看透佛的内心..真正的佛只把世人当朋友,而不是信徒.佛经是佛与人沟通的渠道而不是教科书...小弟谬论了请见谅.


佛是教悟凡人行善、积德、积福、凡人是否真正领悟还需看凡人与佛的缘份!
发表于 2008-11-30 21: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quote]原帖由 九狮七条龙 于 2008-11-30 21:49 发表




地藏佛发弘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小的轻狂:"不跪金身下,誓坐佛陀边."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0 21: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来自: 中国香港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地藏王菩萨由《地藏十轮经》言:「(地藏)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菩萨。佛教四大菩萨有大智文殊

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等四大菩萨。如观世音菩萨是正法明如来,已成佛道,是西方净土的补处

佛,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寿无量,所以虽已成佛十劫(一劫16,800万年),但何时入灭还不知,西方净土又都是圣人或准圣人,能教

化者少,所以来娑婆世界代释迦牟尼佛度化众生。其它文殊菩萨亦是已成佛,至于地藏王菩萨也至佛地,但祂并不愿成佛,因为祂发愿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表明祂的悲愿是无量的,一直不想成佛,要度化众生到底,因娑婆世界人性乖戾,地狱不可能会空,祂也不

想成佛入灭,所以说祂是大愿菩萨。释迦牟尼佛曾对弟子言,地藏王菩萨佛力与释迦牟尼佛等同,久远劫来却不愿成佛,而愿当大菩

萨。
发表于 2008-11-30 21: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9狮我问你个问题...为大善做小恶是否可?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0 22: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来自: 中国香港
不跪金身下,誓坐佛陀边

对佛应有的礼节

  

  佛是指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以及由他所说出、记载在经典中的十方诸佛。譬如: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药师琉璃光佛、阿弥

陀佛……等等。

  以释迦牟尼佛来说,他是佛教的创立者,我们今天所以能听闻佛法,受到佛教的滋润,必须先感谢他。对于十方诸佛来说,我们是

人格的圆者——同时,他们对于我们,以及一切众生,都有一颗无比慈悲的心,对于十方诸佛,我们给予一分的恭敬,也是身为佛教徒

应有的礼貌。

  如此,对于佛——当我们见到佛陀时,应该有怎样的礼节呢?在释迦牟尼佛诞生的印茺,是要行五体投地的大礼,也就是我们现在

所说的“顶礼”。顶礼就是以头面向地礼佛足;这是一种最恭敬的仪式。因为,人所最高贵的,乃是头顶,而人最卑下的,则是双足。

以最高贵的头部顶礼在佛足前,自然,是表示了内心无比的恭敬。

  佛陀在世时,佛教徒见了佛陀,除了五体投地的顶礼之外,还有在顶礼之后,绕佛地仪式。这应该是表示信徒对佛陀的仰慕了。

  如今,佛陀的化身早已入灭,现在,我们所能够见到的,只是佛陀的塑像或纸像,但是佛教徒地佛陀的敬仰,并没有因而稍减。佛

教徒见了佛像,如果是在寺院、或者文件夹地方,仍然行五体投地的顶礼,把佛像当作佛陀的金身。

  站在信徒自身来说,有一份恭敬,便有一份功德;同时,顶礼也是折伏我慢的一种方便,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佛教徒在见了佛像,不论是在寺院里、或在个人家庭里,都以行五体投的顶礼为正式的礼节;就算不顶礼起码也要行个问讯

礼。这就像我们在路上,遇到了长辈了,总是要趋前打个招呼、行个鞠躬,或者,点个头,是一样的道理。如果视若无睹,我行我素而

过,就会给人一种贡高我慢,没有教养的感觉。相信谁都不愿意给人这种不良的印象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