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民生问题之危局------------------3

[复制链接]
查看: 585|回复: 2
发表于 2004-11-10 11: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民生问题之危局------------------3

以经济衡量地方政绩,导致大量个体商业户的锐减和市场准入的限制,钳制了经济发展的潜在推动力。中国目前尚不是一个完善和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经济领域需要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但目前由于中央和各地出于经济作大作强的考虑,在政策上对中小企业和市场准入方面做了限制,比如一定数额的注册资金的要求,是阻碍人们创业的重要政策限制之一。这一要求并不能约束那些有着不规范资金来源的人,而只能阻碍那些自身积累较少而又得不到贷款的普通百姓的创业,取消或者最大限度地降低这一门槛,将能激发相当多的人进入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的积极性。一些地方,为维持所谓的城市形象,不从本地区的经济实力出发,将自发形成的民间市场集中地动用工商税务力量彻底打掉,建立高成本的市场场所,一些靠出售蔬菜、水果等维持生计的百姓,特别是失业工人,在不得不支付超出自身支付能力的摊位费的条件下,生计极为艰难。
     
    涸泽而渔、杀鸡取蛋的极端短视的功利政策,不仅造成民怨沸腾、民众生计日益惟艰的事实,而且对当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对社会结构的良性完善,有着极为凶猛的杀伤力。

受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影响,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房地产商恶炒房价的商业投机行为不能得到有效遏制,这些不当商业行为的恶劣后果已经逐步显现。
     
    中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贯彻不力,很多地区的办学环境、师资力量、教育水平极为落后,我们至今不能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完全免费,而高层次的教育则是一般民众花费数十年积蓄才能得到的。一方面,民众为了接受高层次的教育在支付大量的成本,另一方面,大量失学儿童的存在为未来中国的发展留下了极为严重的后遗症。教育产业化的变相后果,是剥夺了穷人的受教育权利,从而剥夺了穷人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可能,使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形成文明世界和野蛮世界并存的局面。事实上,中国在平民教育上加大投资,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中国在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前,至少派出十万名各级官员到英国进修培训,占出国培训干部总人数的三分一”。“由于这一培训每年2.5亿英镑的市场利润高达七成,许多英国大学及语言学校已展开激烈角逐”。英国的这个培训计划,“每年2.5亿英镑”近30亿人民币,如果按一个贫困大学生第一年入校平均需要筹集6000元,30亿可以解决50万个大学生的全部第一年入学费用。
     
    “小病忍、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这些顺口溜表达了群众无钱看病、因病返贫的无奈与辛酸。而据广州市统计局“万户居民调查网络”最近进行的题为“市民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抽样调查显示:有95.8% 的被访者不同程度地担心今后无钱看病。在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广州市,尚有如此高比例的群众担心自己无钱看病,那么广大内地欠发达地区群众的医疗状况就可想而知了。医疗卫生事业关系亿万民众的切身健康与生存,医疗事业变成攫取高额利润的产业,造成普通民众不能看病之事实,将极大地消弱执政党的民意基础,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局面,并引起更大范围的民怨和民众焦虑和不安定情绪。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对191个成员进行的医疗卫生公平性评价中,中国排在倒数第四位。仅比巴西、缅甸、塞拉利昂稍强,属于世界上最不公平的国家。而一向被我们看作“贫富悬殊极大”的印度却排名第43位,远远超过我国,其它发展中人口大国如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埃及、墨西哥都排在中国前面。应该说,在目前的中国,卫生发展的不公平性,尤其是城乡卫生差距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中国官方统计数字也显示穷人健康状况在恶化。过去15年来,中国结核病增长四倍,过去四十年来一直下降的婴儿死亡率也在贫穷地区上升,而一些早已消灭的地方病如血吸虫病等也卷土重来。尽管中国政府免费提供免疫疫苗,但由于农村诊所要收取“管理费”、“针头费”和“针管费”,贫穷地区免疫率也在下降,有些地区甚至降低到非洲撒哈拉沙漠之南地区的水平。据2000年7月27日《经济参考报》载:从1993年到1998年5年间,我国居民发病率上升了7. 3% ,但就诊比率却下降18. 8% ,因为相当多的城市居民有病不看;根据同一份资料调查显示,在城市中有32. 14% 的患者因经济原因不敢去医院,63. 13%的应该住院治疗的患者不敢住院,这些数字均比前几年有较大提高。从理论上讲,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健康状况应该有所改善,为什么会出现发病率上升而就诊率、住院率下降的局面呢?这组数据表明了一个不争的残酷现实: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看不起病,生了病也是束手无策。2000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 3% ,略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5% 的下限。其中居民个人支出高达60. 60% ,而这一比例在发达国家是27% 。即使排除发达国家,这个比重在其它国家也低得多,包括最不发达国家。有学者发问:如果世界上最穷的国家都能由政府负担近60% 的医疗卫生费用,经济欣欣向荣的中国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
     
    全国各大城市的房地产行业,是中国当前经济过热的集中体现区。以北京地区为例:四环以外的房价平均在5000元/平方米,一间50平米的房子,相当于年均收入在3万元的中等城市居民在不消费的情况下分期付款10年的收入总和。中等收入以下的城市居民占城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大多数人居住环境无力改变,与此同时,当城建工作到居民小区,进行无偿拆迁或低额补偿拆迁市民房屋时,就可以理解民众的强力阻挡和所谓“过激”行为了。
     
    因此,必须彻底改变教育、医疗产业化的局面,改变一般平民无力买房的事实,在发展贵族教育和医疗的同时,格外注重平民医疗和教育事业,在发展高档公寓区的同时,格外注重平民的住房问题,并将此视为保持社会稳定的大事,才能获得民众的支持与信赖。
     
    综上所述,由于民众在医疗、教育、住房、人口流动、个人权益等方面面临的种种困境,客观上造成民众节俭储蓄的行为,一个有力的例子就是:当国家银行一再降低银行利率刺激消费时,仍无法吸引人民将存款取出进行消费。为了住房、子女教育,为了出现大病时有钱医治,为了避免一些突发的不可抗力事件到来时有钱可以周转,民众决无可能出现高消费行为。不仅普通民众如此,即便是享受体制之内的种种好处,年收入在十万左右的白领阶层和社会管理阶层,也面对的是一样的问题。在体制内外,除少数占有资源的人之外,广大民众弥漫着对未来生计担忧和不安的情绪。
     
    民不得安,国何以宁?不改变民生困境,不调整资源配置、大力推进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将面临绝大多数人的抵触甚至反对,这将是不争的事实。
发表于 2004-11-10 13: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的教育业------- 有咖啡而没伴侣 .
教育已经成为国人不折不扣的国耻.

[本贴已被 诤言 于 2004-11-10 13:13:24 修改过][/COLOR][/ALIGN]
发表于 2004-11-10 13: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同志们,不要把宝贵的精力浪费在反日反美了,

                 拿出力气来

               为教育呐喊吧!

           这才是爱国的正事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