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古今长乐航运史(附图,陆续添加---------)

[复制链接]
查看: 8580|回复: 22
发表于 2008-9-28 04: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爱尔兰来自: 爱尔兰
海运


     长乐海上运输历史悠久。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击败越王勾践后,曾乘船略地至长乐下洞江口。又据《八闽通志》载“春秋时吴王夫差曾造船于此”。三国时期,吴国立于东南沿海,遂充分利用水运,“吴景帝永安三年(260),吴主置典船校尉于福州在长乐吴航头造船”。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郑和统率舟师数万人,乘巨船百余艘七下西洋,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为了招募水手,修造船舶,祭祀海神,伺风开洋,舟师累驻长乐,促进长乐对外交通,加强明朝廷对外友好交往。清光绪年间(1875~1908),长乐沿海每年还有数十艘木帆船,往返于台湾省淡水港。
  抗日战争时期,闽江口被封锁,海上运输船或被日本侵略军截击,或被海匪抢劫,据《福州沦陷损失调查》记载,长乐损失木帆船201艘,其中海上运输船损失50余艘。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对台湾省的通商贸易,海运一度兴盛。后因政治腐败,横征暴敛加上海匪劫掠,海运又渐萧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发放无息贷款给船民船户修复船只,开展联营运输,组建合作企业,创办海运公司,恢复与发展海上运输。由于台湾海峡局势紧张,海运业发展缓慢,1978年以后,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的贯彻和台湾海峡形势缓和,海运业有较大发展。80年代,国营、集体企业淘汰落后木帆船,发展机帆船和小轮船。80年代中期后,又淘汰机帆船和木质小货轮,逐步更新使用运效高、航速快、油耗省的钢质货轮。在此期间,乡镇海运企业蓬勃兴起,纷纷集资购买货轮加入海运。由于货源充足,船舶逐年增长,航线从仅限于近海改向我国沿海南北以及向国际航线延伸,长乐海运业在改革开放中稳步发展,方兴未艾。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蓝色多瑙河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9-28 04: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加拿大来自: 加拿大
    辛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05: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爱尔兰来自: 爱尔兰
沙发速度好快!不过,现在到了我的上班时间,明天再续!
发表于 2008-9-28 05: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加拿大来自: 加拿大

回复 板凳 的帖子

期待你的新作品。。。
发表于 2008-9-28 08: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西班牙来自: 西班牙
长乐三面环海,而且海洋的历史悠久。
从三国吴嗣夫妇到明朝的郑和,长乐经历多少个风风雨雨。

历史记载着长乐见证着长乐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21: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爱尔兰来自: 爱尔兰

一、货运

  

  (一)木帆船货运
  长乐宋代就有海运木帆船,自壶井港启航往返于福清、平潭、莆田、仙游等地。据《福建航运史》载:清光绪年间,长乐沿海有数十艘木帆船往返于台湾省淡水港运输货物。民国3~25年(1914~1936),松下、烟台、漳港、壶井、梅花、石井港、阜山、厚福、寺下、汶上、文石、潭头、洋屿、营前等港口有90多艘木帆船运输货物往返于连江、罗源、霞浦、福鼎、福安、福清、平潭、莆田、仙游、泉州、厦门和江苏、浙江以及广东沿海。运输形式有商贾贩运、联户运输和水上船户运输3种。商贾贩运多分布在潭头、汶上、厚福、洋屿、营前一带。闻名金峰、潭头、梅花的潭头汶上人,独资开了一家“品咸亨”号鱼货栈,一户就置有3艘海上运输木帆船,用以采购鱼货和经营运输。联户运输俗称“联财”,就是三五户或多户合股集资购置海运帆船经营运输,大多数股东就在本船驶船,从中选一个人当“出海”(经理),向经商人承揽货运,联户运输长乐沿海各村都有,约100多户。潭头文石村联合10多户,合股购置“协大”号(载重60吨木帆船)经营海运,船上人员13人,配有武器护航(机枪1挺、步枪3支),组织也较严密,每当返航到闽江口白猴屿,必鸣枪三响以报平安。水上船户运输(指世代以运输为业的“连家船”)分布在洋屿、营前,有数十户,每船载重15~20吨,经营范围小,多受雇于人。洋屿连金才一家,夫妻儿女媳妇都在一艘载重18吨木帆船上,专门往返长乐至三都澳之间,运输柴片、木炭等货物。此外还有捕鱼兼海运的,多在梅花、厚福、潭头一带,每当渔业淡季、运输旺季,就有几十艘捕鱼木帆船参加海运,每船载重6~12吨。
  民国时期,投入海上运输的木帆船有3种船型,分别称“丹阳”、“尖头鼠”。“”唐宋时就有,晚清以来盛行,民国时期有20多艘。其特点是:首昂尾翘,肋骨紧密,体肥底窄,稳性好,大的三桅四帆,载重40~60吨,一般的二桅三帆,载重30吨左右,宜长途运输。“丹阳”又称“丹仔赤”,民国9年,长乐造船工匠发现“丹仔赤”围缯渔船抗风性能好,航行灵活,把“上舫”加高,改为海上运输木帆船。与“”相比,船身略长,底较宽,吃水浅,航速快,港道适应性强,是运输木帆船良好船型,长短途海运均适用,有30余艘。“尖头鼠”,也是古老船型,以平潭县白底鼠船加以改良,船头尖、尾宽、底平、仓口紧密,每船载重6~12吨,抗风、防浪性能较好,有40余艘。
  抗日战争时期,闽江口川石岛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主航道封锁;海匪“和平救国军”又趁机盘踞马祖、白犬列岛;民国政府征石填江,禁止船只出入,使海上木帆船运输遇到极大困难。有的船民为谋生计,冒险越过封锁线,不是遇日本侵略军截击,就是遭海匪抢劫,或者是触雷船沉。在此期间,与封锁线有一定距离的壶井港成为唯一海上木帆船货运的门户。抗战时期平潭岛从内陆运进粮食、柴片、毛竹、木材和日用品,岛上捕捞的水产品运往内陆都靠木帆船运输往返航行。海上木帆船货运量,从抗战前每年平均1.5万吨下降到5000吨,被沉毁货运木帆船51艘,被杀伤船民100多名,著名的文石“协大”号货运木帆船于民国32年遭到入侵川石岛的日本侵略军截击,船被焚。
  民国34年8月抗战胜利,台湾光复,长乐对台恢复通航,松下、烟台、漳港、梅花、潭头、阜山、厚福、洋屿、营前、汶上、寺下、文石等地30多艘木帆船货物往返台湾淡水港和基隆港。民国36年,对台湾运输的木帆船有100多艘,其中运输船40多艘,渔业船参加运输60多艘,年货运量2万多吨,运往台湾的货物有红柴、香菇、笋干、茶叶、生猪、线面、筷子等,从台湾运回是白糖、香蕉、菠萝、煤油、工业品等。长乐解放后,国民党军队退往台湾时,把部分木帆船连同人员,一起裹胁去台,海上运输又趋衰退。
  1950年,长乐与台湾海运中断。



“丹阳”型帆船,民国时期,长乐地区投入海上运输的木帆船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21: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爱尔兰来自: 爱尔兰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21: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爱尔兰来自: 爱尔兰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21: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爱尔兰来自: 爱尔兰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21: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爱尔兰来自: 爱尔兰
(二)轮船货运
  民国35年,潭头镇厚福村林妹弟与福州聚记商号合资经营“新永安”号和“新济安”号2艘木壳货轮,每艘载重150吨。往返运货于福州—长乐—台湾淡水港之间,民国37年因管理不善停运。
  1963年,长乐县人民委员会把海带养殖场2艘木质货轮(每艘载重19吨)拨给地方国营长乐航运公司(后改海运公司)经营海上运输。1978年,国营海运公司木质货轮发展到9艘,载重594吨,轮机功率890马力,潭头航运社(后改第二海运公司)和梅花航运社新购3艘(每艘载重量40吨)木质海运货轮,木帆船都安装2台12马力柴油挂机,使国营和集体海运企业实现轮航和机帆船运输。1980年县交通局所属3个企业拥有木质货轮16艘(载重1111吨,轮机功率2753马力)和机帆船17艘(载重576吨、轮机功率428马力)。阜山、厚福、潭头、黄石4个乡镇海运队(后改称海运公司),也拥有货轮8艘(载重315吨,轮机功率880马力)和机帆船7艘(载重180吨,轮机功率168马力)。由于海上运输机动化,提高了运输效率。1980年,完成货运5.1万吨,货运周转量1479万吨公里,比1975年木帆船运输的货运量增长104%,货运周转量增长89.5%。
  1981~1982年,淘汰木帆船,更新和发展木质货轮。1983~1985年,县交通局所属国营、集体海运企业发展较大吨位木质货轮,从平均每艘45吨升到110吨。乡镇海运企业则采取个体、联户集资购买木质货轮,挂户在海运企业的办法,发展很快。1985年,长乐拥有货轮58艘,载重3812吨,轮机功率4697马力,总吨位比1980年增长167%。1986~1994年,木质货轮逐步更新为钢质货轮,1994年长乐市拥有钢质货轮37艘,总载重18415吨,轮机功率9787马力,载重量比1985年增长3.8倍,其中500吨级以上9艘,1000吨和3000吨级以上各1艘。由于淘汰木质和水泥质小轮,发展较大吨位钢质货轮,使航线不断延伸,北线延伸到南京、南通、无锡、镇江、上海等港口,南线延伸到广东东部和海南岛,国营海运公司101号和108号两艘钢质货轮来往香港航线,梅花福崎水产有限公司两艘钢质货轮报国家交通部批准,从1994年开始,自梅花往返日本长崎航线。1994年长乐海运货运量21.4万吨,货物周转量20581万吨公里,分别比1990年6.76万吨、5438.33万吨公里增长88%、278.46%,提前实现翻番目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