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乐古今谈目录(长乐人必看)

[复制链接]
查看: 21488|回复: 31
发表于 2004-4-6 06: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长乐古今谈目录

写在前面
代驾郊天的马绎一日君
从莲柄港朝阳洞说到金头御葬驸马爷
陈修园医院与陈修园先生
蔡夫人传艺梅花城
两位长乐籍的外国国王
樊廷选“尽此壶”
省长卖字赈灾
观察遣戊梅花城
循吏趣闻--书呆知县
申屠女传奇
取象胆
陈文龙与元台碑
宋胜生逸事
闽口胜迹金刚腿
千姿百态的猴屿洞天岩
叠翠岩
江山第一的——侨乡泽里
豹变岩的神话
化龙岩的探访
钓鳌石与苏才翁题刻
玉田村的奇泉--黄井
郑和公园巡礼
海滨乐园--下沙度假村
吴航十二景简介
五降山与龙泉寺
重建中龙泉寺见闻随录
百丈禅师王木尊其人
有关王木尊的传说
闽江口古刹云门寺
深山藏古寺--文殊寺
朱子在长乐的一些传说和古迹
记《郑和碑》与天妃宫大井
郑和在长乐的遗迹
歌颂郑和下西洋的一首长诗
福州因而命名的福山--董奉山
沧桑话东湖
岭南西湖
话说停云潭
梅花地名小故事
番薯史话
荔文冈上话荔枝
长乐特产录
长乐地域旅游点分布及经济状况
长乐置县经过及其“名”与“称”的辩解
长乐县明代嘉靖间倭祸情况和抗倭古坟堆
闽剧唱讲《潘间祭》和作者邱琴肪



* 民间传说

白马王的传说
严光长者的传说
林郾长者的传说
天宅湖的传说
双龟守口
“首石山鸣”与“十洋成市”的传说
分开草
陈谨状元的传说
金斗涧与太史泉   
邱子会造反   
学颖老的传说
清官林朝阳   
“五炮神”的传说·

* 史海拾贝

科举始末与唐代长乐籍进士
郎官巷和陈烈
漫话“千人堆”
东溪精舍遗址考略
郑和碑
郑和与古代造船业
长乐古代海上巨轮
长乐学者参修《永乐大典》考
有关马铎三事
陈谨状元的故居
长乐人与志书
三元由来及历代长乐鼎甲人物

* 山川形胜

六平山的摩崖石刻
漫话三溪
王母礁、王母庙和三忠祠

* 地名由来
感恩村名的由来
营前地名的来历
市区道头名称的由来
石门里的村庄命名

* 姓氏溯源

台湾嘉义市萧姓与长乐漳港萧厝村

* 乡土文化

话说长乐耍金狮
说“鞋”
长乐乡土风物顺口对
陈天尺先生与《闽谚声律启蒙》

* 语文大观

略说诗会吟唱评选等第的元殿眼花胪录监斗
《天纪灵应之记》碑文今译和涉及的中外地名初释
诗话 词话 联话

* 历史人物

林慎思
林  滤
郑性之
赵以夫
高应松
陈文龙
陈公荣
陈  容
谢  杰
陈  省
陈亮  王恭
陈洵仁

* 方志园地

长乐建置分志
长乐政权分志(唐至中华民国)


[emb2]
书内容--整理中。。。

[本贴已被 天涯 于 2004-7-4 15:22:50 修改过][/COLOR][/ALIGN]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4-4-6 09: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4-4-12 16: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希望 能早点看到[emb2]
 楼主| 发表于 2004-4-14 05: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严光长者的传说

    位于岭南村的西湖,是与东湖齐名的长乐北区的两大
名湖之一。湖的周围有三千二百八十丈之广,灌溉农田达
四百五十余顷。此湖是晋里人严光舍田开凿的,四里千万
户人家,威赖他的德泽,尊称他为长者,干百年来称颂不
已。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具有警世劝善意义的故事。  

    严光是晋朝建元时人,居于十三都紫薇岭下,家财富
足,为人仗义好侠,救急济贫而不望报答。平时,借钱与
人不求偿,只要立一纸借据就算了,间有素不相识的人
来借,也是慷慨允诺,二话不辞。他常常对人说:不在还
与不还,唯能结得来生的缘份就好了。这话一传十,十传
百,远近人们,皆称赞此人,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他有点傻
气,争相来借。时有一个漳州人从远地骑驴到他家借得数
千缗钱,载于驴背运去。这漳州人一路赶着驴子十分得
意。不意行至鹤岭地方,那驴便停下不行。漳州人急得用
鞭此策,边苔边骂。那驴子忽作人语:你不要再打我了,
我因为前生向你借钱未还,所以今生为驴,现在债已还
清,可以从此与你言别,再不能任你驱策了。漳州人顿时
惊愕,因自念:我此次借钱载去,本想不偿还,诚有来生
变驴还报的因果,当引以为戒,我不该糊涂自误了。遂重
返光家如数归还,空手而回。

    光有子名恭,经常在扬州一带经商。有一次途经江浒
地方,遇一个渔人,挑着鼋鱼在街头叫卖,严恭眼见其
鼋,目光晶荣,泪水盈眶,形状堪悯,遂用五十缗钱买
下,提向当地湖泊放生。正在此时,突然有穿黑衣的人挑
着五万缗钱送到严光家,对严光说。是公子恭在扬州托他
带回。严光信以为真,即收下。后其于恭回家,严光问
他,有否寄钱回家,恭答无。又将在江浒时买鼋一事告诉
光,说或许就是此鼋知恩报答而来。从此严光父子,益信
行善之报,便大发慈悲,广行布施,为民兴利造福,舍田
为湖,舍宅为寺,千万家农民受泽无穷。至今,在岭南乡
西湖畔,还保留着尊严清净的一座“严光长者寺”,供人
瞻仰。

    林彦昭
 楼主| 发表于 2004-4-14 05: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林鶠长者的传说

    林鶠,字凤祥,唐时方乐里人,开成中进士,官至仓
曹参军。他舍田开凿东湖水利,为民造福,有功有德,人
民尊称他为长者。

    据传,林鶠长者,自幼早丧父母,是个孤儿,从小与
姐二人相依为命,生活过得十分困苦。为着糊口,他只好
为人看牛。一个晚上,姐弟二人梦见几百个犯人,从他们
门前经过,见到林鶠姐弟二人,纷纷跪下,哀求救命! 其
情景甚是悲惨。翌晨醒来互相谈说,心里深感奇异。早饭
后,姐弟站在门口张望,有无什么犯人经过? 当时石井港
一带,都是茫茫大江,往福州的渡船,是停泊在三边刘村
后面。等到将近中午,见乘渡和上渡的人来来往往很多,
但并无什么犯人。正在疑笑梦早空幻不足凭信的当儿,忽
见一个农民,肩挑重担,匆忙地迎面而来,姐弟就进前询
问,篓内何物? 他答是水鸡(即黑色的青蛙),要挑往福州
去卖。姐弟颇聪慧,就认定犯人必是此物。于是问好价
格,尽倾累年节约蓄积的钱款,把这两篓水鸡全部买来,
即时挑往河中放生。当这几百只青蛙放到水里的时候,只
只活泼欢跃, 在水里三游三回顾,侵慢游向远方。组弟二
人怀着愉快的心情,站在岸上正看得入神的时候,忽见水
面上浮出一块破钵爿, 晶莹光洁,煞是可爱。姐弟顺手把
它捞起带回,用此钵爿作鸡槽使用。说也奇怪·,天天喂
鸡,而饲料没有减少。此时才知迢这钵爿有异,必是青蛙
报恩而来的。就把它放到钱谷里,钱谷愈用愈多,林家以
后进成了大富。从此林鶠入学读书,勤勉攻读,以后考中
了进士,在朝为官。于是越发深信为善之报了,舍田凿
湖,为民兴利。“东湖”积水灌溉农田七百余顷,北区一
百零八乡农民受他惠泽,人人赞颂。当时人民为着纪念他
的功绩,遂在湖头村旁建了长者寺,年年春秋二季祭祀
颂赞他的功德。

    林彦昭
 楼主| 发表于 2004-4-14 06: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宅湖的传说

    天宅湖,是长乐北区五湖泊之一,与东湖、西湖、麻
朱湖、车卓湖井称五湖。位于梅花东南,旗山南麓。天宅
湖方圆几十亩,水色青蓝,深不见底;四周青山婉蜒起
伏,绿草碧波抚媚如画,且其位处深山,常年云绕雾漫,
远处眺望, 如在天际。是天造地设的清幽境界,古往今
来,雅人逸士多爱到此游览。
   
    这里有一个奇罕的趣闻:当人们游憩湖岸,偶尔咳嗽
或呵叱,即刻就有洪雷般震动山岳的回声,一时能给人吓
然一栗! 可是既响之后,山景又转乎格外地静寂,使人倍
觉严肃清逸。古人以其地幽景胜,高近云汉,又称为天
池。

    此湖因水源充沛,永远不竭,深邃无底,故鼋鳖龟鳖
之类多数长期潜伏其间,而且长得怪大。偶尔出现,现象
奇特,因而也衍生出许多神话故事来。据传说:在很久以
前,湖中曾有千年巨鼋二头,鼋升天之时,顷刻天昏地
黑,狂风暴雨,迅雷掣电,庄稼、房屋毁坏无数。人民惧
伯另一巨鼋还会升天,多方祈神拜佛。嗣有附近旗山寺得
道高僧,点化金犁金耙,坠入湖底,制伏了此鼋,永远不
能升天。

    又传,那副金犁金耙是舍田开湖的林鶠长者破钵爿
变的。林鶠因行善放生青蛙,青蛙报恩得到这钵爿,将钵
爿存放家里后,谷钱食用不尽,遂成大富。林有个女儿嫁
与旗山村农,因为家贫村农时到岳父家求贷。这天林夫人
赵氏,心想女婿一贫至此,自己己既富且贵,使将此钵爿
装入粮物担内暗送给女婿。这女婿一路挑着,越挑越重,
累得汗流浃背,半途就放于湖岸休息,顺手向着担里一
翻,发现破钵爿一块,误认岳母放此废物添重,遂把钵爿
向湖中一丢沉入湖底。回到家中,其妻道出宝物奥妙,他
懊悔莫及,归怨自己愚蠢福薄。以后这钵爿就在湖底变成
金犁金耙镇住巨鼋。从此以后巨鼋长年长月伏在湖底,平
时很难见到,唯有天气变幻的时候,才浮出水面,附近林
氏见其背部像生苔的岩石。千百年来,人们共知这湖底存
有神鼋,但始终不敢向湖内妄动一物,同时还将怪异的鱼
鳖放生在此湖内。

    又据传说,从前天宅湖周围的东村、旗山、青岸、前
后董各村人民,年年端午节龙舟竞渡都在此湖面进行。有
一年,旗山村一家农妇,夜梦两艘龙舟在竞渡中划到天上
去,醒来不让她丈夫去划船,她丈夫以为梦兆渺茫,不
信。其妻无奈,乃解下自己腰间裤带,系在丈夫身上。这
一天龙舟竞渡特别热闹,观众纷集,男女如蚁。当场号角
一响,两艘龙舟,个个奋勇,争先夺胜,正在锣鼓冲天,
人声喧闹之际,只见这两艘龙舟刹那间竟然划到云汉中
去。忽然霹雳一声,一艘龙舟半空掉下,迅入地下而去。
原因是这艘龙舟内有旗山那个农民身上系着“秽物”,以
致不能上天。从此汹附近山坡上出现了龙舟样的痕迹,不
生草木,就是这龙舟划入地下的地方,给人凭吊。每年端
午节将临,附近农民还隐隐约约听到咚咚咚咚咚的打船鼓
声音由湖底传来,非常奇异。

    林英杰
 楼主| 发表于 2004-4-16 11: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双龟守口

    闽江口,过金牌山峡,江面突然开敞,在滚滚波涛的
江面两侧有两座巨石,形态酷似两只海龟。在南的叫南
龟,在北的叫北龟,统称南北龟。不过这两龟都缺了尾
巴。这就是闽江口的胜景之一——双龟锁口。

    传说这两座巨石是一对海龟变的。南边的是雌龟,北
边的是雄龟。白天雄雌分开,腾出一条水路,让船只通
行。夜间雌雄相会,合拢一起,把水路堵住,船只无法通
行。这里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

    南宋末年,元兵攻陷宋都临安后,陆秀夫、陈宜中等
众大臣护卫益王赵昰,率领几万大军乘舟泛海,来到闽江
口。这时,后面大队元军船只紧紧追来,只听海面上金鼓
齐鸣,喊杀声不绝于耳,服看元兵就要追上南宋君臣乘坐
的海船。此时天色已暗,双龟已经合拢。南宋君臣愈益惊
慌,认为全军必将覆没,难以活命了!

    但奇怪的是,已经合拢的双龟又突然分开,让宋军船
队顺顺当当地通过双龟之中水道。而当尾追的元军船只驶
至两龟前,忽听“砰”的一声巨响,南北两只海龟又合拢
一起,关闭了水道,把大队元军挡在闽江口外。南宋君臣
部喘了一口气,大家抹着满脸的冷汗,连说:“好险!好
险!”陆秀夫、陈宜中等众大臣跪在船头,对双龟焚番叩
拜,感谢上苍保佑……

    南宋王朝因为两龟救驾有功,封它们夫妻为上将军。
后来元朝统治了中国,恼恨神龟挡路,就派兵把双龟的尾
巴砍掉,成了断尾龟,从那时候起,这两只乌龟不论白天
黑夜就南北分开,永远不相会,而被叫做南北龟了。

张善玄 张端彬整理
 楼主| 发表于 2004-4-16 12: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首石山鸣”与“十洋成市”的传说

    首石山,又名四水石,俗称状元峰,位于城关北部,
是我市主山之一,离城五里,与六平山相连,挺拔险峻,
丌立云表。长乐民间有句古谶;“首石山鸣出大魁,十洋
成市状元来。”明永乐间二度山鸣,邑人相继抡元,成了
绝好的巧合。此一古谶代代相传,至今成为佳话。据说,
第一次首石山鸣在明永乐壬辰年(1412年),三宝太监郑和
率领船队第四次下西洋,驻军十洋街,人物辏集如市,是
年,邑人马铎状元及第:第二次首石山鸣,在永乐戊戍年
(1418年),邑人李骐亦状元及第。因而明《长乐县志》载
有:“首石鸣则大魁出”,明宏治间,邑教谕潘援游首石
山时曾作有“欲唤山灵问稍息,大魁来岁为谁鸣”之句。

    明永乐三年(1405年)开始,三宝太监郑和奉使西洋,
数万舟师累驻太平港,十洋街随之繁荣起来。十洋街位于
市政府南百余步,因街成十字得名,为市政府通向市内外
各地的中央孔道。因历来是县治中心,经济文化颇为发
达。自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里新建楼屋拔地
而起,商店林立,商品丰富,人流熙攘,车水马龙,是当
前长乐市区繁华的街市之一。  “十洋成市”这句古谶传说
已经变成现实了。

陈明清
发表于 2004-4-16 12: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太好了![emb6][emb6][emb6]
 楼主| 发表于 2004-7-4 14: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分 开 草

    石湖岭坐落于长乐与福清两县之间。岭顶上足足有几
百步长的一行草势,分向两旁倒伏,象绳墨划的一样直,
一边倒向福清,一边倒向长乐。人们称为“分开草”。那
么这岭顶上的草,是从何时起才倒伏的? 为什么又称为分
开草?原来它在民间流传着一段有趣的故事。
    在明朝,福清出个宰相叶向高,很得皇帝宠信,独相
十三载,是个位压六卿、权倾内外的显赫大臣。他在当时
还算匡时济世,惠政爱民的好官。不知怎的,在对待人才
方面,却有一段不怎么好听的插曲。
    这位叶向高相爷,在明万历年间,奉命当主考。那时
参加朝考的一位我省举于蒋木林,是长乐屿头乡人。这人
年少英才,词学渊博,是在朝工部尚书的儿子。蒋工部唯
此一于,十分钟爱,满望本科一举成名,光接门楣。不料
发榜之日竟然名落孙山。蒋工部失望懊丧,愤世疾时,无
心在朝为宫,告老还乡后,终日抑郁慨叹,未几病死。其
子蒋木林,也因悲愁忧伤过度,不久也命归黄泉。
    叶向高相爷于科场结束后,回到家里,其夫人俞氏就
问:“老爷此次奉旨出任考官,选拔天下英才,是哪省举
子最优。”叶相答:“论才当推吾乡长乐蒋木林。他的文
章论策以及诗赋词藻最伏,堪称当世奇才。我恐此于一登
金榜,才干超出本阁之上,没有把他选中。”俞氏十分贤
德,闻言极感叹惋,遂说:“老爷独相十三载,统揽一国
大政,现己年逾花甲,还不思培育年轻一辈,襄理国事?
蒋某既届长乐同乡,又是真才实学,弃而不取,得无忌才
妬能之嫌?”叶相一听,恍然大悟,答以此于年龄尚轻,
下科给他取仕还未迟。叶相经其妻提醒之后,自觉情怀怅
惘,负疚良深。不久决定回里,向蒋氏父子面致歉意,并
慰勉其志,劝他寄望下科,当尽绵薄。
    叶相回福清稍事休息后,即坐轿来长乐,经过石湖岭
时,但见古刹“白云寺”矗立其间,山上林木苍翠,山花
烂漫,鸟声聒耳,景色宜人。又见信男信女,络绎寺门,
行旅客商往来不绝,非常热闹。就命轿夫停下休息,有心
浏览乡土风光。遂顺便查问长乐来人,能识屿头乡蒋木林
否?答认得,己于前三天亡故。又问其父蒋工部近况,来
人答也在前月弃世了。叶相一听,愕然良久,长叹一声
曰: “我不如他,他不如我,惜哉!”话音刚落,蓦地狂
风一阵,叶落花摧,尘土飞扬,刹那间,岭顶上一行如茵
绿草,全部披靡朝着相反方面倒伏。叶相见此情景,决定
下去屿头,使命坐轿倒抬回头,一股劲回到福清去。叶相
感叹之时说的话是何含意?  “我不如他”,是表明自己才
学不及蒋木林。  “他不如我”,是可惜蒋的寿命不如他
长。这位叶相老爷,徒托“寿命”二字,,作为人才沦丧的
叹惜,却没有把蒋氏父子之死,引咎自责,使人深以为
憾!
    就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人们都把石湖岭上被风吹后向
相反方向倒伏的一行野草,叫做“分开草”。说是,蒋某
怀才报国,而叶相忌才为私,两者心不相合:叶相虽认蒋
与之“同乡”,但无“同乡”之情,两者情也不相投。天
公不平,以造此奇异的草势,隐示叶相:“蒋某永远与你
分开了!你当自戒!”

林英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