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世界长乐人的一个共同点

[复制链接]
楼主: 长乐魂
发表于 2006-5-16 10: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一起努力,多提建议,为长乐政府网站出谋划策。我这边人手少呀。ONLY ONE。大家要多多关心啊。
xxkyx@tom.com   QQ:423815125
发表于 2006-5-17 14: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我是今天刚刚发现的,相信以后也会天天在这上面逛逛咯
支持长乐,因为我是长乐人。。。。。[em14][emb2]
发表于 2006-5-28 10: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按百度查了长乐论坛看了几个论坛还是这个比较好以后就在这安家了:)希望能认识点好朋友[em2]
发表于 2006-6-4 19: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宣传不够
发表于 2006-6-15 07: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我昨天才古狗到,惭愧!以后会天天来看看。
提点意见:1。速度太慢。2。网站的“扬帆”能不能不要吐泡泡?不应该是“铁达尼号”吧。
发表于 2006-6-17 05: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速度太慢了,白天几乎无可奈何.
发表于 2006-7-17 14: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初夏,大雨滂沱,雾锁山岚。

  长乐市江田镇南阳村,柳杉林掩映下,一座西洋式红楼静静伫立。

  这幢“闽海雄杰”陈亨源的故居,远近闻名。因为,它曾经是福建省委旧址。“闽浙赣革命先驱风扬左海,福兴泉英雄伟绩气壮八闽”。南阳,一度成为全省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中心,福建党组织领导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之一。

  “那是祖父四个兄弟合盖的,已经100多年了。”在陈亨源四子陈俊雄的娓娓讲述中,一段历史灵动起来。

选择南阳

  “月光光,照池塘。骑匹马,上战场。战场将士气昂昂,誓扫倭寇不共存。”

  这是抗战时南阳村流传甚广的歌谣。

  在南阳,省委领导沿海抗日游击活动;在这里,省委建立了抗日隐蔽根据地和白皮红心“两面政权”;在这里,省委高举民族统一战线旗帜,接见基层代表人物、开明绅士,号召他们团结起来共同抗日。

  陈俊雄老人说,早在土地革命时期,这里便燃起革命火种。1938年,在陈亨源的领导下,福建沿海第一个抗日政治、军事训练班在鸟嘴山的竹棚里悄悄办了起来,为抗战积蓄了军事力量,被称为“红色力量培训班”。

  正因为这革命传统和群众基础,南阳后来成为省委驻地。闽中特委、福清中心县委机关亦曾驻于此。南阳背山临海,山路通福清、闽侯、永泰,陆路达长乐、福州,海路通平潭、莆田沿海一带,地理位置佳。

  抗战进入反攻阶段时,国民党福建军政当局对中共福建省委驻地闽北发动第三次军事围攻。省委决定转移到闽中地区继续领导抗日反顽斗争。几经辗转,1944年8月秘密迁至南阳,直至次年6月撤离。

“闽海雄杰”

  走进南阳,不能不提陈亨源。

  陈亨源幼怀壮志,中道辍学,助工学医,后在长乐松下、福清海口行医,以医德、医术享誉四方。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行医为掩护,秘密传播我党主张。同年底,回到南阳传播革命。1939年,南阳村建立党支部。抗战爆发后,陈亨源联系各阶层爱国人士,广交朋友。

  “抗日驱伪名扬闽海,反顽除暴威震戴云。”作为我党闽中地区领导人之一,陈亨源创建了长乐抗日游击队,曾任闽浙赣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副司令员兼长乐县委书记。他变卖诊所产业,作为游击队经费。与省委接头后,又将祖屋腾空,作为省委机关驻地。

乡绅送子

  “省委撤出长乐之前,机关、武装部队都在江田。江田是大集镇,千把户的人家,也是国民党区署所在地。我们集中那么多人在那里,得到了地方开明绅士的支持。”原省档案局副局长、今年85岁的杨兰珍回忆说。她曾担任省委机关工委委员,在南阳期间负责干部培训和电台译码工作。

  南阳一带,不少乡镇长、乡绅等与共产党有来往。第二次抗击日军期间,省委和闽中特委多次在南阳接见基层代表人物、开明绅士。1945年春节,召集福清、长乐两县爱国绅士座谈,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深受拥护和支持。

  首祉乡联保主任、地方绅士林伯荣,主动拿出枪支、粮食支持抗日游击队,经常提供情报。1944年10月,长乐第二次沦陷后,他毅然将儿子、女儿送上山,参加省委举办的抗日训练班,投身革命。江田乡乡长陈惜耕,主动同共产党合作抗日,率领民众武装500多人,参加牛桶山围歼日军的战斗。

  省委机关驻扎南阳,前后10个月,未发生意外,与外地联系未曾中断。日军撤出福州地区前夕,以南阳为中心的抗日隐蔽根据地,革命力量得到了保存和适当的发展。

游击抗日

  1944年9月20日,省委发出关于抗日游击战争政策的指示,10月15日发出第二次指示,推动全省抗日游击战争的胜利发展。同时,省委武装队伍和闽中游击队合并,活跃于沿海沦陷区。

  10月,省委在南阳召开干部扩大会议,确定打出“福建人民抗日游击队闽中司令部”的旗号,司令员兼政委黄国璋,副司令员陈亨源,以闪电式公开打击日军,揭露敌顽的不抵抗主义,扩大党的政治影响。

  会后,曾镜冰、左丰美、黄国璋等率部队100多人,从官烈兔耳山开赴闽侯县南屿乡抗日。到达南屿时,日军已撤退。于是,部队就地进行公开抗日宣传。

  为适应抗日游击战争的需要,省委在南阳办了两期培训班,学员60多人。他们后来都奔赴一线,成为骨干力量。

今日南阳

  南阳蝙蝠山西侧的九坑山,九条石坑连成一片,坑坑相连,洞洞相通。山体奇伟俊拔,怪石林立,或壁立如帆,或蜷卧如牛,或层层叠架。当年,省委机关在这里安放电台,召开秘密会议,如今已成为红色旅游胜景。

  省委旧址附近,拾级而上,是雄伟壮观的长乐地下党革命烈士纪念园。这里树木苍翠,鲜花怒放,一组浮雕,展示了革命者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豪迈情怀。

  历史不能忘却。1996年,陈俊雄退休后,主动申请回到南阳当村支书,立志改变家乡落后面貌。近年来,省、市各级筹资400多万元配套建设省委旧址的基础设施。2000年,投入40多万元对史迹陈列馆和省委旧址重新布展。

  穿过历史的烟尘,历经血与火的洗礼,南阳红楼愈显厚重,仿佛在诉说
发表于 2006-7-23 15: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emb6]
发表于 2006-8-30 15: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emb
发表于 2006-9-2 15: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emb2]我也是无意之中找这里滴,祝大家开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