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正月十五闹元宵,但愿人长久[转载]

[复制链接]
查看: 6144|回复: 0
发表于 2015-3-23 02: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爱尔兰来自: 爱尔兰
明天是正月十五,但愿人长久,恭祝新老朋友们元宵节快乐!愿吉羊、玉兔送给新老朋友们来年阖家健康、幸福吉祥!财源滚滚、万事圆圆!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又叫“小年”、“元夕”、“元夜”、“ 上元节”,也叫“花灯节”。

  因为,这天是新的一年第一个月圆日,在这一天晚上,天上是皓月当空,民间是华灯怒放。无论是繁华的闹市,还是山间农村,人们都精心自制了花灯,高高悬挂起来,尤其在城市,大街小巷都挂满了花灯,市民都扶老携幼,呼朋唤友,穿梭于挂满花灯的大街小巷观花灯……
  这些花灯品种多样,名目繁多。其中,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是走马灯;最为吸引成年人的要数那些妙趣横生,写在灯笼上的灯谜了。除此之外,各地还事先准备了绚丽多彩的娱乐节目,以增添灯会的气氛,如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扭秧歌、打腰鼓等等……

  走马灯,又名马骑灯,是灯笼的一种,我国传统玩具之一,常见于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走马灯在我国起源于汉代以前,至少有1300多年的历史。因为走马灯内点有蜡烛,蜡烛产生的热力形成气流,使上下装有轮轴的灯笼转动。轮轴上装有剪纸,烛光将剪纸影像投射在灯笼表面,图象便不断走动;或在灯笼的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图画,灯转动时看似几个人你追我赶,故名走马灯。

  灯谜,即写在或系在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彩灯上面的谜语,又叫“灯虎”。猜灯谜又叫“打灯谜”、“射灯虎”,谜语来源于民间口谜,后经文人墨客加工成为书面的谜语。谜语在我国源远流长,远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隐语”或“庾词”,即现在的谜语。秦汉时则成为一种书面创作。三国时代猜谜盛行,宋代又出现了灯谜,人们将谜条写在或系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们猜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颇受社会各阶层欢迎,且相沿成俗。明清时代,猜灯谜在民间十分流行。

  元宵节来历也很久远,早在西汉就已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为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推动意义。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后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一直延续到今天。

  历代人们除逛灯市观灯外,还有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同时,还要供些、吃些“元宵”等应节食物,并成为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原称为“圆子”、“元子”或“浮子”。它作为民间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因为作为元宵节的供品和食品,故又称为“元宵”, 有团圆美满之意,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好时机,所以又成为中国的“情人节”之一。
  小时候过元宵节,老马最喜欢吃母亲包的“四喜汤圆”——“元宵”。在父母遭难、三年“自然灾害”、一家人东奔西散、老马在矿山工作的那些年月里,以及母亲去世后,每逢元宵节,尤其想吃当年母亲包的“四喜汤圆”……
  小时候,老马也最喜欢逛灯市、观花灯,因为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扭秧歌、打腰鼓在春节期间或其他节日里都能看到,而灯市只有在一年一度元宵节的晚上才能看到,也最为热闹。
  但老马观灯,只会像传统花灯喜剧里的《傻子观灯》的傻子,张着缺牙巴傻呵呵地笑,也懒得动脑筋、费心思去猜灯谜……


  成年以后,总觉得元宵节的晚上,人们的热情都过分倾注在璀璨的灯市里、那些五彩斑斓的彩灯上;新的一年第一轮年皓月,以及皓月里面的嫦娥和玉兔,则常常备受冷落……
  苏东坡在他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里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虽然他写的是中秋,但也同样应在元宵。元宵节过后,年就过完了,人们又各奔西东,皓月“何事长向别时圆?”
  母亲最喜欢热闹,向往她们家族当年的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记得母亲在世时,每逢过年前就倚闾而望,巴望我们回家过年,并屈指计算:哪天、哪个到哪里了;哪天、哪个该到家了……
  那时,我们家住在一个有上百年历史的小小四合院里,虽哪能比得上曹雪芹《红楼梦》、老舍《四世同堂》、巴金《家春秋》里的那种四合院,但每逢春节家人相对来齐时,小小的四合院里也四世同堂,亲情融融、热闹非凡。年方三岁到八、九岁不等的侄子、侄女和侄孙们,欢呼雀跃地在楼上楼下上蹿下跳,震落了老房楼板缝里的陈年灰尘,将母亲准备的年夜饭菜里撒进不少“花椒”、“胡椒”、“辣椒”面,患高血压和肺心病的母亲仍为阴霾散尽、阳光普照而笑容满面;因家人重逢、儿孙绕膝而乐不可支,并不嫌烦……


  由于那时的假期很短,春节过去,老马的兄弟姐妹将各奔西东,回到各自的工作单位或自己的小家所在地。加之有的路途较远、交通不便,得及早离家。因此,母亲又暗自垂泪,揪心地盘算:哪天、哪个要走了;哪天、哪个该到达哪里了,并巴望尽快收到每个人平安回到目的地的家书……

如今,这小小的四合院,早已被拆光铲平,矗立起了大富大贵官商们的豪宅,留给老马的,只不过是些陈芝麻、烂谷子,馊锅巴、热冷饭的支离破碎记忆……
  年难过,年好过,难过好过都得过;年味淡、年味浓,味道深藏各心中。
  最后,送给朋友们的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