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航乡情:玉田村民集体过“冬节” 吃热(米时) 听民乐 祭先祖

[复制链接]
查看: 6637|回复: 10
发表于 2012-12-27 10: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size=+2]玉田村民集体过“冬节”
吃热(米时) 听民乐 祭先祖
 

  发表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作者:王宪政   

吃热(米时)  听民乐 祭先祖
玉田村民集体过“冬节”

  12月21日,是冬至日,在长乐民间,过这个节日之隆重堪比过年。玉田镇玉田村选择冬至日的前一天,在郑氏宗祠举行祭冬活动。记者闻讯前往,看到那里鼓乐悠扬,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散发着浓郁的民俗文化韵味,真像他们所说:“玉田人集体过冬节好开心啊!”
  趁热吃(米时),好味道!
  上午8时,记者一踏进郑氏宗祠大门,一股股香气扑面而来。一个大“天井”,成了一个临时厨房,3口大锅在蒸炒,5张桌面上摆满了食物,而最忙碌的是中央一张桌面上,三位中年妇女正在“搓(米时)”:只见三双灵巧的手,将一大块的糯米粉团搓成一个个小圆球,投入身边已经烧开的大水锅里,煮熟后捞上来,滴干水,倒入一个盛满豆粉和白糖的大盆里,然后左右来回盘旋,这样一颗颗黄色浑圆的“(米时)”制成了,最后,盛上小盆,端上大厅小桌面上,让人品尝。
  俗话说:“热(米时)冷粽”。趁热吃“(米时)”,味道最好。果然,许多人都用筷子挟起一个,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记者也吃了一颗,又细又软,真好吃!一位老阿婆边吃边对记者说:“早上6点刚起床,嫁到感恩村的女儿几十里路坐车给我送‘(米时)’来,还烧了热汤,给老娘洗脚,我看到其他家,也差不多都这样,现在的子女真孝顺啊!”
  本地乐队助兴,好热闹!
  在郑氏宗祠的大厅里,始终飘扬着古朴的民乐合奏和悦耳动听的闽剧乡音。他们是本村的一支乐队特地前来助兴,为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
  提起这支乐队的成立,也有一段趣事。在15年前的冬节,当时郑氏宗祠举行祭冬时,发现没有音乐伴奏,甚感冷清。刚好有参与祭冬的几位老人会拉琴唱曲,几位老人一碰头,便决定在冬至那天自己伴奏。后来每年“冬节”时,都会主动来热闹热闹。
  记者在宗祠大厅的右边角,见到了这批快乐的老人。最大的76岁,叫冯振团,从教师岗位退休下来后,就一直担任乐队的司鼓,算是乐队的老队员。郑秋宝一直是古田闽剧团的主胡,退休后就成了乐队的主心骨。65岁的郑明玉,更有一副好噪子,在现场他唱的《陈若霖斩皇子》曲段,音域宽广,连经过宗祠外面的人都听得见。由于这支乐队,素质过硬,经常被邀请喜丧事以及礼堂剪彩之类的助兴活动,颇受村民的好评。
  “……千年吴航,带来长乐,带来温暖,带来文明,把新的未来开拓!”郑秋宝说,乐队除了弹奏传统乐曲,也弹新编的歌曲,更好地为节日助兴。
  排长队祭祖,好虔诚!
  按照乡规民约,玉田村凡已年满59岁的男丁,就有资格当天进宗祠大厅参加祭祖活动。这在当地称为“入公婆”或“入祠堂”。10时许,许多远在感恩、洋下的族亲陆续赶来,大厅里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排成长队,祭祖活动即将拉开了序幕。
  被誉为本地民俗专家的郑建威,此刻神情凝重,目光炯炯,他的心底涌动着郑氏家族儿女的一幕幕往事。这个郑氏宗祠建于嘉庆十七年,也就是1812年,距今200多年。祠堂里,进士、解元、文魁、武魁、会魁、选魁等牌匾有数十面之多。后座廊沿梁上正中央有一块“十叙序”的横匾尤为珍贵,因为它是大清宣统内阁大学士太子少保陈宝琛题的,祝贺郑家子孙十代同堂。郑氏三进士中,郑方城和郑方坤是雍正年间的进士,郑天锦是乾隆年间的进士。而郑氏的姑姊妹们曾出过多位诗人,她们经常在一起吟诗作对,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老祠堂还是中共长乐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之地。1927年,村里的中共党员以老祠堂为据点,办成人夜校和农民干部训练班,发展了100多名会员。1928年4月,在祠堂里成立了玉田党支部和桃源党支部,从此以后,老祠堂就成了党员们活动的秘密据点。
  “祭祖开始!”郑建威话音刚落,一个个列队的族亲按序就班恭恭敬敬地向祖宗牌位跪拜,祭祖活动整整持续了两个小时。
  退休教师郑春正说,每年举行一次“祭冬”活动,目的是为了把这个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一代接一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11: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http://www.changle.com.cn/thread-427005-1-1.html
现场:CCTV-9套国际频道全程拍摄玉田村郑氏祠堂祭冬仪式(组图)录播录像可以看了
发表于 2012-12-27 12: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淮北来自: 中国安徽淮北
大多数村庄只要49岁就可以进祠堂了,玉田要满59岁才可以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14: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星星客 发表于 2012-12-27 12:52
大多数村庄只要49岁就可以进祠堂了,玉田要满59岁才可以啊?

“入祠堂”是49岁,因为人数太多,所以限制59岁,还要当爷爷奶奶,,,
发表于 2012-12-27 14: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斌哥 发表于 2012-12-27 14:21
“入祠堂”是49岁,因为人数太多,所以限制59岁,还要当爷爷奶奶,,,

是啊,如果是49岁,以后有一半人都在49岁以上了.
发表于 2012-12-27 16: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斌哥 发表于 2012-12-27 11:02
http://www.changle.com.cn/thread-427005-1-1.html
现场:CCTV-9套国际频道全程拍摄玉田村郑氏祠堂祭冬仪 ...

牛啊,都说英文了
发表于 2012-12-27 17: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soso_e194:}
发表于 2012-12-27 23: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soso_e179:}
发表于 2012-12-27 23: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录播录像可以看
发表于 2012-12-28 20: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定,我玉田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