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北岭宦溪梅岭坂桥降虎寨汤岭贵安古道信步(2012年12年12月15日)

[复制链接]
查看: 7769|回复: 12
发表于 2012-12-16 09: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本帖最后由 云随风飘 于 2012-12-16 09:47 编辑

大北岭宦溪梅岭坂桥降虎寨汤岭贵安古道信步(2012年12年12月15日)

http://photo.blog.sina.com.cn/category/u/1088669462/s/482569


40e3c716gd0e445b0dad4&690.jpg

6597868012098504011.jpg

6597607427842703424.jpg



































































































































发表于 2012-12-16 17: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继续努力{:soso_e185:}
发表于 2012-12-17 09: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1: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榕籍航人 发表于 2012-12-17 09:40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从五四路大北岭到贵安,大约十五公里,将近花了五个小时。降虎寨到汤岭的古道,大多在背阴面,路特别湿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1: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揽月◎ 发表于 2012-12-16 17:55
继续努力

长乐登山快乐平安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1: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b]贵安古代是福州通往浙江温州的省际驿道,宋代之前就在贵安汤岭设有驿站,始名温泉驿。南宁淳熙间(1174—1189年)改名陈山驿站。连江及闽东一带与福州官府的夫役、学子、商贾人等往来,都要经过贵安驿站,在这里休息、用餐、沐浴及补充马料。汤岭的天然温泉溢出地表,正是往来人员用以洗涤消乏的好地方,因此古代贵安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汤岭至贵安曾开设不少茶馆、客栈、寺、亭等,接待各地宾客。但时过景迁,明代后驿站撤销,以往邑宰参谒上司、夫役公务往返,中午饭菜等均由官府设的驿站供给,几百年来已迄沿成例。驿站撤销后,接待官府往来人员转移到光临里(古代基层政制,相当今之乡镇一级)负担,开始时里中富户尚愿出资供给,后来应付不了就转嫁到民众头上,群众叫苦不迭。至清康熙癸亥二十二年(1683年),新任连江知县王仁灏(江苏无锡人),知此情形,下令革除这一弊端。里中群众感念其德,遂勒石碑纪之。说明即是封建官员,只要为民兴利除弊,人民都不会忘记他。至今这块碑记仍竖在贵安村田野中。碑文:连江光临里,值省道之冲,凡邑宰参谒上司及公务往返,中伙概出本里,现役益创。自明季,里中富室友之私敬也,迄沿成例,吏书夫役供亿浩烦,里民病之。无锡王候仁灏,字遹林,来宰兹邑,廉其情,饬示禁革,夙弊顿除,勒石志德云。清康熙癸亥正月吉旦光临里士民公立。   贵安因“贵人安康”而得名。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1: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本帖最后由 云随风飘 于 2012-12-17 11:58 编辑

1934年8月10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在途经降虎寨时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红军伤亡达六百多人,今降虎寨边的坪岗顶(红军峦)上尚遗存红军烈士墓。

降虎寨,地势十分险要,处于隘口之上,为古时福州北面的重要门户。山寨建于明代,明嘉靖年间,戚继光曾率兵破寨,消灭了盘踞寨中的倭寇。抗战期间,爱国将士曾在此抗击侵犯福州的日军。 1949 年 8 月 16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经此寨解放福州。目前降虎寨的寨墙遗址犹存,前后两寨门仍屹立降虎岭,特别是面向连江的前寨门气势雄伟,古朴壮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1: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大北岭古驿道”,是古代学子赶考的必经之路,古时福州状元大都走过此道,故称“状元岭古道”。 据记载,古道是宋嘉祐三年( 1058 年) 怀安知县樊纪募资建造的,由人工在峻岭间开凿而成,依山势修筑,路面铺溪卵石,宽 2.5 米左右。当年的古道相当险峻,当地有民谣形容说“北岭石阶三千三,阿爹挑担忙下山。出门月色照山路,回家日头早落山”。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1: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宦溪桥,位于古道的终点处,于北宋元祐六年( 1091 年) 建成。长长短短的石梁架在一个尖形桥墩上,桥旁小溪边还有一道元祐六年题刻的石梁。村民说,古桥除了在抗日战争期间部分桥面受损外,基本保持了千年前的风貌,“老人说过,当年走上古道的人们,都会在桥边休息下,喝上几口溪水解乏。”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2: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在去汤岭的途中,田野中矗立着一方闻名遐迩的“廉政碑”。碑文大意是,贵安地处省道要冲,许多公务往返途经贵安的官员,伙食都由贵安接待。为减轻民众负担,知县王仁灏下令废除接待制度。民众感其惠政,立碑纪念。立碑时间为清康熙癸亥年,即公元1683年。这位距今300多年的封建时代廉吏,体恤民情,废除弊政,可谓提倡“村级零接待”的先行者。作为古代“廉政文化”的遗产,至今仍有现实意义。那些贪官、庸官站在碑前,应该感到汗颜脸红。
    汤岭街是连江到福州的古驿道。当年的汤岭街,兴盛于唐宋时期,联结着千年古道,当地人也称为“通京道”,是当年福州通往温州、南京等地的通道,凭借着它联系华东数省、闽东各地。这条街道从坊兜至八岭店,全长约三里路,路面依古道由鹅卵石铺成。 这里曾经是繁华的街道,进城、进京人员多在此驻足留宿,当时市声鼎沸,人流如潮。街道仿佛一条巨龙横卧平地和山坡间,以千年古榕树为界,两旁有店铺上百家。有酒馆茶肆,有布店食栈,有钱庄当店,有药店诊所,有旅社市场。宅第店铺鳞次栉比,商店货物五光十色。过去曾有一条清澈洁净的小溪,穿街而过,上盖石板,人们行走街上能闻哗哗的流水声。 最繁华当数“玉山馆”、“天星馆”和“风和馆”,“玉山馆”开的票据到京城可领到钱。漫步汤岭古街,已经感受不到当年的繁华,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了。在通往福州的古道上,走着几位挑着担子的农民,古道旁静静地躺着碑坊残碣。没有飘舞的酒旗,没有高悬的灯笼,石板古道、沿街店铺大多改变了昔日的容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