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先有“新店古城” 才有“福州冶城”

[复制链接]
查看: 5124|回复: 0
发表于 2012-11-1 08: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来自: 中国福建
本帖最后由 琴剑论坛 于 2012-11-1 08:45 编辑

  位于福州市郊区新店乡古城村。古城址距福州市区约5公里,城址呈长方形,南向偏东10度。南北长而东西狭窄。东、西、北三面城墙残存,南墙已荡平。城宽310米,长约600多米,可辨认的城墙残段合计275米,残墙厚10.5米,高1米左右。城墙为夯土建筑,褐色粘质,质坚硬。50年代初,部分城墙还有一人多高,后逐渐毁于建房和平整土地。70年代在平整土地时,当地群众还出土了一批布纹饰瓦片。当地人把城墙以内称为“古城里”,把西城址外称为“古城外”,把城东南侧一块平地称为“校场”。城址北侧200多米有座高128.9米的山丘,名曰“古城山”。1988年1月,在古城山南麓靠古城一侧的山坡上,出土一件汉代方格纹硬陶罐。该遗址于1986年列为福州市郊区文物保护单位。

  “新店古城”分外城和内城。外城呈长方形。内城接近于正方形,城体为夯土建筑。一般认为内城是战国时期的城墙。外城,为汉初扩建的外城。

  查一查福州的历史,这个时期正是福州建立“闽越国”前后,所以古城村的古城遗址暂时定为“闽越故城遗址”,比福州的冶城更早一些时候,距今已经有2300年左右的历史。

  “新店古城”在升山南麓。升山又称飞来山(峰),据一个道士说,此山从会稽(今杭州)飞来。一座山一夜之间从杭州飞到福州来,是绝不可能的事。但事出有因,我们推测应与山下的“古城”有关。上面说过,“闽越人”原是会稽“王族”,战国时,有无诸者,率族入闽,后不知什么原因又迁徙到福州升山下,自称闽越王。

  但跟着无诸来的“闽越人”情绪多不稳定,为安慰族人的思乡情结,无诸杜撰有山从家乡飞来。不久,无诸反秦助汉灭楚有功,被汉高祖封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冶为城”。“冶”即福州的“冶山”地区,后人称之“冶城”。为“闽越国”的正式“都城”,而把新店的城堡称作“古城”。

  延伸阅读

  福州新店古城遗址

  位于福州市北郊古城山下,1984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城内还发现有柱洞的黑色硬土路面和夯土基址,基址下发现一座墓葬,未见遗骨和随葬品。有人认为该城的建筑年代是战国晚期至汉初,是《史记》所称的“东冶”和《汉书》所称的“冶”,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看法。

  新店古城历经6次发掘

  新店古城位于新店镇古城村,从1996年至今,省博物院的考古工作者在这里进行了6次考古发掘。据该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范雪春介绍,前5次发掘,在新店古城遗址东北角和西北角,出土了两段10多米长的古城墙基础,在遗址的西北角和北面发现两段古护城河。此外,还出土了汉初陶钵、陶釜、陶盅以及绳纹筒瓦、板瓦等陶器。范雪春说,这两段古城墙的性质和朝代目前还不明确。护城河可能是因为当地处于两河交汇处,为防河水对村落的冲刷而修建的排水设施。当时有专家认为新店古城遗址可能是战国晚期至西汉初年闽越国无诸的冶都。新店古城是否存在汉代古城?前几次发掘,都没有向古城遗址的南部延伸。这次为配合新店街某单位搞基建,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省博物院考古人员对新店古城南部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

  古城系较大规模的村落遗址

  去年12月至今年1月以及今年6月,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历时两个多月的田野发掘工作,发掘面积近480平方米。此次发掘揭露出西汉初、中期的遗迹有灰坑(垃圾坑)7个、灰沟(排水沟)3条、水井一口、柱洞6个,出土了腹径50厘米的陶瓮、双耳陶罐、陶盆、陶盅、陶钵、提桶等西汉初期生活用具和建筑材料板瓦等残片,可复原器件近20件,在汉代地层下还出土了4件打制石片。

  范雪春说,这次发掘获得一批西汉初期实物资料,使新店古城遗址的年代、性质的最终断定有了可信的实物证据。现在可以确定这里是闽越国时期冶城外较大规模的村落遗址,而非都城遗址。其分布范围南到古城小区南部(以福飞路为界),北到市蔬菜研究所,东面以斗顶西为界,西部以岩溪为界。这一带早在距今2200年多年前的西汉初年,也即福州建城前,就有一定数量的人居住,而且活动较频繁。

  古城没发现宫殿遗迹

  范雪春说,此次发掘没有发现城墙和宫殿遗迹现象。只发现零星柱坑。从零星出土的板瓦片看,附近可能还是有较高规格的官署建筑存在。综观几次发掘结果分析,新店古城遗址分布范围很大,且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作为古城址(冶都)的证据尚不够充分,有待将来进一步的全面工作,予以彻底解决。

  通过数次发掘,考古人员基本弄清了该地区的地层情况,地层和文化层堆积都比较简单,共分为4层,一至三层为晚期地层(南北朝至现代),四层为汉代地层,以下为晚更新世地层(距今5万年至1万年),遗存保存状况不理想。但是考古人员从中发现了一批重要的遗迹和遗物,大大丰富了福州地区闽越国时期研究的实物资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