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乐出国;史

[复制链接]
查看: 9401|回复: 5
发表于 2008-1-22 09: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唐末五代时,城关东门王彦英举家浮海避难新罗(今韩国)为长乐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华侨。后唐同光三年(925),王审知子孙为争夺王位互相残杀,审知族弟长乐县令王想的后裔王翼教,恐受株连举家逃往高丽(朝鲜半岛)。长乐华侨王彬,其祖辈从长乐举家迁居到高丽(今朝鲜)。北宋初他以外国留学生的身份回国入太学读书,淳化三年(992)中进士,授校书郎,回到长乐祭祖扫坟。治平间(1064~1067)任福建汀州太守、江西抚州太守。南宋庆元元年(1195),漳坂乡谢升卿因政治上不得志,流浪广西,入赘安南(今越南)官僚陈孝家,改名陈日照,后于宝庆元年(1225)被立为安南王。南宋灭亡后,长乐抗元志士群起,不少人不满元朝统治,避居海外。宋末元初,城关王梦龙入元为官,任副使往返高丽(今朝鲜),梦龙死于夔州,其子宜星为高丽王子王源收养,源立宜星为太子。源死,宜星为高丽王,曾遣使回长乐,葬其祖先,于县治南利洋山,题其墓曰“高丽王祖墓”。元末明初,陈祖义、陈友定部队为朱元璋所灭,残部中长乐人多数逃亡到三佛齐(今印尼的苏门答腊附近),成为东南亚地区的早期华侨。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朝廷招36姓赐予琉球蚝M庖泼瘛3だ至罕呷肆横缘搅鹎蛑猩酵醺纬な匪荆渥铀锍晌纸袢毡境迳丶娴菏贤濉C鞒勺嬗览秩?1405)至宣德八年(1433)派遣三保太监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船队驻泊长乐太平港,招募当地水手、翻译、杂役,洋屿、猴屿、霞州、文石等地先民很多应募出国,随船队到各地经商或谋生,留住在南洋各国。至今印尼爪哇岛的三宝垅“三保大人庙”左侧,有一座“长乐亭”,即是当年侨民所建。由于航海业的发展,此后有更多的长乐人陆续出国,旅居越南、日本、菲律宾等地。
  清朝初叶,郑成功收复台湾。顺治十八年(1661)清廷厉行海禁,沿海迁界,强令距海岸30里地区百姓内迁。一部分人因不满清朝统治或迫于生计,偷渡出洋。越南侯郑怀德,其祖郑会,因不堪清廷发布易服剃发令而留发南逃,至越南边境寓居。乾隆五十三年,怀德在越南应举,授翰林制诰,擢正使出使清朝,后官至安全侯,深受越南阮世祖倚重,并编纂越南地方史。怀德逝世,帝悼惜不已,辍朝三日,命官赐祭,列为中兴功臣。
  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中国沿海以诱骗手段招收所谓“契约劳工”,运送到海外从事苦役劳动。光绪十七年(1891),法国商人魏池开设的“喇伯顺洋行”(H、C、R)、营前镇英商亚细亚煤油公司油库、美国美孚煤油公司油库、英商祥泰锯木厂等以招工名义,诱骗劳工出国。据不完全统计,至民国6年(1917),长乐输出劳工达1万多人。直到民国21年还有“卖猪仔”现象,猴屿村张发球被卖身孤岛,流落20多年,直到1952年由中国在新西兰的办事处出面交涉,才获得人身自由。
  民国初期,“猪仔公司”受到抵制,长乐人转而采取旧客带新客的办法,由在海外的亲属“牵拔”出国。当时营前、黄石、下洋、洋屿、霞洲、龙门、井下等乡村旅居印尼泗水的较多。仅洋屿一村就有100多人出洋谋生。
  从民国30年开始限制年满16岁至50岁的青壮年出国,抗日战争时期,新客多属妇女儿童,只有少数青壮年偷越国境到国外谋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旅外华侨为避战祸有6000多人回国,但民国33年仍有1万多长乐籍旅外华侨,散布于东南亚及印度支那等地。抗日战争胜利后,由长乐海外公会分批运送战时困居家乡的2000多名老华侨回原侨居地,新加坡、印尼等国华侨人数又增加。
  战后南洋群岛的长乐华侨和原在港台地区定居的长乐乡亲,不少人移居美国,为20世纪80~90年代以后长乐人到美国谋生创造了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长乐每年都有数百人出国。仅1955年出国人数就达635人。据1961年侨务部门不完全统计,全县有侨户2374户,14870人,海外华侨人数达7760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因有“海外关系”受到审查,这期间很少有人出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富有创业精神的长乐人出国人数猛增。他们通过移民、探亲、劳务、自费留学、考察、旅游等途径,分别到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西班牙等国去闯世界。仅1988年长乐公民出境自费留学的人数就达8148人。其中有一部分人被“蛇头”组织偷渡,诱骗出国,被勒索巨额费用,或被侨居国遣送回国,造成生活困难。
  20世纪90年代,长乐公民出国人数更多。1990年、1991年经批准出国的达6000多人。1992年猴屿乡侨居海外的总人数为4703人,1993年5352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09: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第二节 分 布
  

  民国以前,长乐没有华侨分布具体统计数字。
  1956年,长乐县侨联会第一次对海外华侨分布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侨户1791户,国内侨属5649人,华侨3225人。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1174户,印度尼西亚173户,缅甸184户,美国67户,越南31户,英国18户,其他国家地区144户。
  1961年,长乐县侨务办公室再次调查摸底,全县海外侨户3104户,7760人,分布世界13个国家。其中美国72户、144人,英国21户、42人,日本26户、131人,马来亚(含沙捞越和沙巴地区)158户、790人,荷兰13户、65人,新加坡987户、1252人,北婆罗洲47户、235人,印尼217户、1519人,缅甸375户、1651人,越南14户、71人,其他国家地区1174户、1860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统计数字。1985年,华侨人数增至62600多人。据1997年长乐市侨情普查,长乐海外华侨总户数为40373户,人数103666人。其中美国22073户、66892人,日本2296户、2927人,新加坡3041户、10043人,印尼1060户、6127人,缅甸1440户、7659人,马来西亚1024户、5127人,加拿大452户、900人,西班牙392户、618人,荷兰396户、547人,澳大利亚135户、260人,还有分散侨居在菲律宾、厄瓜多尔、秘鲁、危地马拉、玻利维亚、墨西哥、洪都拉斯、尼泊尔、葡萄牙、巴拿马、萨摩西、哥伦比亚、德国、泰国、利比亚、乌拉圭、塞舌尔、委内瑞拉、阿根廷、尼日利亚、斐济、圣卢西亚、汤加、新西兰、伯利兹、圭亚那、瑞典、冈比亚、塞班岛、丹麦、萨尔瓦多、土耳其、斯里兰卡、赤道几内亚、法国、苏里兰等53个国家和地区。
发表于 2008-2-12 19: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读读长乐的历史,感觉就是不一样
发表于 2008-2-25 17: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原帖由 咗叶ル 于 2008-2-12 19:49 发表
  读读长乐的历史,感觉就是不一样

确实。
发表于 2008-3-27 13: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真是历史悠久呀
发表于 2012-10-31 2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爱拼爱会赢 发表于 2011-11-16 11:32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他是骗子 还发广告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