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兩會,如何加強保護曆史文化名村

[复制链接]
查看: 4014|回复: 5
发表于 2012-3-11 07: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进一步理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管理机制。各地应充分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不可替代性、不可再生性,提高文物保护意识,理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管理机制,完善相关决策机制。进一步发挥规划、文物部门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要提高和加强省级及基层文物部门在名镇名村申报、评审、日常保护和监督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完善建设、规划、文物部门共同决策机制,实现文物部门在名镇名村相关决策中的提前介入或同步介入,充分发挥文物部门在价值评估、文物认定、日常保护等方面的专业优势,真正实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有效保护。
  二、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后续监管。文化遗产不但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再生性,而且具有不可分割性。不仅要大力抓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从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统筹考虑,科学规划,实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整体保护,而且要采取严格有效的措施确保规划得到具体实施,并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后续监督、管理工作,使保护规划能够真正落到实处,能满足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这是当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同时,也要特别注意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与其中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衔接。
  三、探索民众参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新模式。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只有为了民众、依靠民众、保护成果由广大民众共享,才能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才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动员力。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各地应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指导下,一方面积极采取措施,主动吸引广大民众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充分听取当地民众的意见,尊重当地民众的文化权益,使之积极支持并参与相关保护工作,改变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闭门决策、脱离民众的局面;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现有文物建筑内部设施的适度改造,以及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能够基本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为居民生活提供应有的便利,延续其文化传统,实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民众生活改善的有机结合,有效发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对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
发表于 2012-3-11 08: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是在指琴江吗?
发表于 2012-3-11 08: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先有“福州郡”  后有“福州城”



        有关“福山”的资料,历史上少有记载,直到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福州郡守李拔主编的《福州府志》才说:“福山今名董奉山,属长乐县。”民国李永选编《长乐六里志》因此解释说:“唐开元十三年,因州西有福山,即长乐董奉山,改闽州为福州。”
        有人怀疑长乐董奉山不是福州的“福山”,因为董奉山不在今福州的西北向,而是在东南向。其实,我们不妨把视野放大一些,换一个角度到长乐去找。有趣的是,就在董奉山的东南麓有一个叫“福州地”的自然村,只有几十户人家,今属玉田镇福坊村。为什么叫“福州地”?应该多少与“福州”有些关系。但据调查,村民皆不是“福州人”,他们的祖先也不是从“福州”迁来。因此我们想:此地是否就是唐开元时的“闽州都督府”所在地?而且这个“福州地”的西北面正好是旧称为“福山”的董奉山。
        唐天宝元年(742年),因为“福州都督府”在长乐县内,故又改“福州郡”为“长乐郡”。唐元和之后“福州都督府”迁到现在的福州,于是今福州也就顺理成章地称为“福州”了。而长乐董奉山东南麓的“福州都督府”,只剩下一个叫“福州地”的地名。
        所以今福州之所以称“福州”,实际上是从“福州都督府”迁到今福州时候起,而不是唐开元十三年的事。唐长兴四年(933年),已经迁到今福州的“福州郡”,也曾经改名为“长乐郡”。唐清泰元年(934年)又改“长乐郡”为“福州郡”,后晋天福六年(941年)再次把“福州郡”改为“长乐郡”。入宋之后,才固定为“福州郡”。
        宋福州状元许将还署名自己为“长乐许将”呢!长乐者,福州也;福州者,长乐也。唐代,福州的莲花山又称“永福山”,并作为“郡山”,也是受长乐“福山”的影响。
        另外,“福州地”有可能就是“福州郡”城。早在晋太康三年(282年)晋安郡从南安北迁时,初选之地就是长乐县。
        《榕城考古略》说:“晋武帝太康三年,始治郡。”太守想将当时的郡城移到白田渡,但“嫌非南向”。白田渡即在长乐县内。也就是说,晋安郡城从南安县迁到福州之前,严高首先选择的是长乐县的白田渡。因为白田渡在董奉山的西北麓,“非南向”,遂作罢论,于是按郭璞的建议,迁到今福州来,才建了“子城”。
        “白田渡”即今长乐的玉田镇。在董奉山的西北麓,非南向,不宜于为郡城;可是“福州地”却在董奉山的东南麓,不能排除建城的可能性。他的西北面正好有一座“福山”(即董奉山),符合“因州西北有福山”的记载,不能说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09: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遗址保护的建议

  1. 具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的要尽快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的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

  2. gov-ern-ment规划部门对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强制避让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要求不能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相关风貌。文化古城中的一切建设规划,都应有文物保护部门的许可文件。

  3. 县、乡(镇)级gov-ern-ment官员要强化文物保护意识。一些古城古镇中凡是涉及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附近相关环境的建设,都要在文物部门的监督下进行规划。

  4. 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或公务员培训基地设置必读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专题课程,以提高各级官员的文物保护意识和文化素质。涉及文化古城遗址的各级gov-ern-ment,其主要领导、规划部门、文化(文物)部门等主要领导,在每年度的政绩考核中,要包含“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功绩这一项。政绩考量,要赏罚严明,让有损于任何文物保护的城镇建设项目立即刹车。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09: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为加快琴江历史文化名村建设,促进长乐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长乐市gov-ern-ment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加大对琴江满族村保护与开发力度,力争将琴江打造成为长乐旅游文化知名品牌。

  琴江位于闽江口南岸,与福州(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隔江相望,距长乐市区4公里。它是我国江南地区最集中的满族聚居地,也是我国唯一保留较为完整的清代军事城堡旗人“八卦城”。2010年,琴江相继被评为国家2A级景区和全国历史文化名村。此前,琴江分别于2007年、2008年先后被评为“福建最美乡村”和“福建十佳旅游目的地”。为加大长乐旅游宣传力度,提升琴江旅游知名度,长乐市曾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了系列专题片《琴江风云》,并制作了大型采访节目《走遍中国·走遍福州——琴江篇》,把长乐琴江呈现在全国观众乃至世界人民的面前,让更多的人走进长乐,了解琴江。

  下阶段,长乐市在原有对琴江保护与开发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成立长乐市琴江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为统筹协调,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科学编制《琴江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确保琴江开发与保护工作合理有序地推进。三是借鉴三坊七巷保护与开发的模式,尽快出台《琴江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管理办法》。四是全面整修将军楼、旗人街等古建筑,兴建八旗水师纪念馆,在加强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五是组织民俗专家挖掘琴江满族民俗文化艺术,并加以保护,使之不断传承与发展。同时充分收集琴江历史史料与实物,为进一步开发建设储备提供有价值的材料。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09: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长乐正式启动琴江水师营保护工程,成立长乐琴江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建设指挥部,以加快琴江历史文化名村建设。当天,长乐市gov-ern-ment有关领导实地考察了琴江满族村,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据介绍,琴江水师营目前仍保留着烈士陵园、马江海战将士停尸坪、古榕群、孝友坊、将军行辕、南城门、海军世家等多处遗址,并保留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琴江水师特色民间技艺——台阁(“台阁”由旗人祖先从北方传来,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每年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颁金节(满族的诞生节)和农历三月毓麟宫庙会,村民常举行“台阁”表演。“台阁”一般以9-13岁小孩为演员,由人抬着一方桌大小的舞台,一路徐行演出。台上演员数人,台下吹、拉、弹、唱、道白、导引、护场、化装者数十人帮助演出。)

正因为保留着不少物质文化遗产,长乐市gov-ern-ment相关负责人要求,对于各处遗址的防火、防漏工作,各部门要分工负责,加强管理、消除隐患、停止违建。同时,对于马江海战水师将士停尸坪环境脏乱,该负责人还要求有关部门尽快恢复整治。

此外,该负责人还表示,针对琴江村的实际情况,要对古民居进行修复,并尽快启动将军行辕的建设,同时,传承水师旗营非物质文化遗产“台阁”,将科技手段与传统技艺相结合,使“台阁”得到创新,不断传承下来。

据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琴江村是清代重要的海军基地,三江口水师旗营就设于此,是清gov-ern-ment在中国海疆设立的第一批满族水师营之一,也是福建最早的八旗水师,它的建立比洋务运动时期在马尾创办的福建水师早150年。辛亥革命后,水师旗营后裔纷纷进入马尾船政或留洋或转入海军,为中国海军输送大批的精英和各类人才,琴江当之无愧成为中国海军的摇篮,是全国唯一幸存的水师的发源地。琴江村也是中国目前已知传承最久远的海军世家村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