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家山肠断欲归人——长乐石门里村的影像记录(52幅图)

  [复制链接]
查看: 43157|回复: 74
发表于 2011-6-25 23: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本帖最后由 11111 于 2011-6-27 08:02 编辑

家山肠断欲归人——长乐石门里村的影像记录(52幅图)



绿荫匝地。


这段路面是用不太规则的麻石块铺就,像龙鳞,天长日久被车轮和鞋底磨出了亮度,泛着幽幽白光。

这是通往“石门里”的一条进山村道,崎岖、盘旋、狭窄,人迹寥落。

像一条日呈老态的龙,懒懒地,静伏于青葱山岭间。

夏日的午后,这儿连阳光都是绿的,空气中流动着一丝丝绿绿的清凉。




路边峭壁上,野花不甘寂寞地次第开放着,让人想起少妇肤色的嫩与白。



榕树,永远是长乐人精神家园里一位极可亲的长者。

远游而归的人看到它飘飘长髯,便自自然然地想起家族里某位和蔼的老者,或是我的叔公,或是你的爷爷。

榕荫里,总会有几张亲切的石椅石桌等候着你,可以让你歇脚,可以让你静思。




梦里的家山,是不是还是这样葱葱郁郁?




你可以这样让田头的篱笆残破几十年;


你可以卸去犁铧的千年羁绊,可以撂下压弯了一代代先人脊背的挑子。



我知道,你永生永世最放不下的,还是家乡的这块土地。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一位诗人如是说。

这土地,自开基始祖安下老宅的第一块砖石,你家族根系就吸收着它的养分滋生蔓长,开枝散叶。





这块土地上,有你的家,或曾经有过你的家。

那一窗灯火,曾温暖过你我的旧梦。

也许,你就是在村口的这棵百年古樟下,最后再望一眼家乡,然后才含泪离去的。







离开时,老母亲一定会带你到村头白马王爷府烧一炷香。

然后,包上一撮香灰,加上一抔老灶土,虔诚地放入你鼓鼓的行囊。

当然,放进行囊的还有母亲沉沉的叮咛与嘱咐:出门在外,若水土不服,一定要用它泡水喝下去。

这是长乐民间多少年来一直口耳相传的一条土验方。

说来也真灵验。当年我负笈异域之初,微恙不已,中药西药吞服不少总不奏效。

无奈,本是无神论者的我,最后还是泡一杯家乡神明香灰和老宅灶膛的土服下,竟不医而愈。

从此,冥冥之中,故乡的神明庇佑着我浪迹天涯。


相信你和我一样,出门在外时,总会不经意地想起家乡的这一位保护神。

据乡土志《六里志》记载:闽越王郢第三子,因桑溪大鳝为害民畜,弯弓射杀之。结果,人马皆落入水中溺死,后人为纪念他,纷纷建庙奉祀,民间尊称他为“白马王爷”。







日光散散淡淡,村道空寂无一人。

小小的“石门里”,浸染于午后的慵懒中。


屋脊之上,是长乐人心中永远的神山——首石山,正迷离于山村午梦边缘,挥之不去。

澄黄的斜阳,透过密实的榕荫,零零碎碎的,砸碎在老屋青瓦上,浮光跃金。







榕树,是故乡恒古不变的风水之树。

树在,风水在,故乡也在。

只要树不倒,故乡在游子的心中也不会老去。





村子中间十字路口,有一株百年榕树,树下立着这一方《修路献资芳名碑》。

碑文记述了自1958年至2004年,众乡亲数度献巨资,胼手胝足修通村路的种种艰辛。

不管妇孺老少,也不论身处何地,长乐人总是这样以出钱出力出心意的形式,编织着长长柔柔的故乡情结。





这是村部旧址。

听说,村里已在城里置办二处产业作办公之用。

但是,每周村里都会派雇工上山打扫村子。

所以,虽然石门里村现有常住的不过寥寥几户,但村容村貌却甚是干净整洁。



村里最大的建筑,就是这座旧礼堂了。








斑驳的砖墙上,贴着新新旧旧的红纸海报,有的闽剧,有的电影。

村里人虽然绝大多数都搬到山外甚至国外居住了。但是,如果在外添了丁、出了国、发了财、升了官等等,凡逢喜事,都会回到村里,献演闽剧、电影,以感谢家乡地头神的庇佑。


香火尽虔祈。


就这样,乡民以这种独特的虔诚,延续着一代代不灭的香火,诠释着对故土历久弥新的深深眷念。






尽管如此,这个山中的古老村落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村中,这样尚有人住的老屋,已是屈指可数了。



长长的青石陋巷,听不到归人“哒哒”的足音。

只有荒草,和寂寞的光阴一起横生滋长。



农家旧宅小院,一地碧苔写满无限的苍凉与失落。




屋外,这满满一架三角梅的落寞正肆意疯长。

花,蔌蔌而落。

瓣瓣心香,今夜,又会落在哪一个思乡人的梦里?



几只空荡荡的圆石凳,围着一张同样空荡荡的圆石桌。

空空的桌面,仿佛摊开着一部再也无法团圆的伤感的旧故事……




同样空空荡荡的,还有谁家老父亲钟爱过的酒坛子。

在历史的风中,山村岁月的醇香似乎也越来越淡了。







只有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家什农具,多少还会让人感觉到古老的日子其实还在延续着……







日子就是这样悄无声息地从老人的指尖滑过。

老人们没有太多的休闲活动,日复一日,个个练就成扑克高手了。

如今,整个村庄只剩下二十来口人,而且大多是老人。


老人感慨说,现在老人过世一个,村里就少了一人。当年公社化大饥荒时候,山里可以开垦荒地,饿不着。一担番薯米可以讨一个媳妇,现在没姑娘会愿意嫁到山里来了。






不过,每一个人心中都始终存着这样一个信念——

只要老屋前这一堵柴禾还在,曾经红红火火过的生活总有重新燃旺的一天。



老屋前,还有老母亲的这把旧竹椅。

每当黄昏来临,总是咿咿呀呀,絮叨着对远方的游子牵挂和思念。



令人不安和感伤的是,这倚闾望切的亲切身影,随时都有可能消失于无情的岁月里,一去不复返。



漫步在这个山间聚落,我最喜欢看的还是这些石头屋。

观赏这些年代久远的石壁,你会看到统一中蕴含着变化多端的砌石戏剧。




这是乱石砌。



这是人字砌。



这是丁字砌。

还有斜砌、乱斜砌、平砌等种种砌石法,构成石头墙极有趣的独特质感。




当光线角度适当,墙面上排列错落有致的块体,会呈现出油画般动人的阴影关系。

夕阳向晚时,背衬着高远明亮的天空,这些或灰暗、或玄黄的普通石块,组合成一曲或深沉、或温暖的生命喟叹,让人迷醉。



我曾试着向几位老人打听,有没有哪家愿意出售这些空置已久残破的石屋。

老人们无一例外地摇头:谁也不会卖这些祖产的。就是房子倒了,地基也还在,总有一天后辈还有回来的。卖了,就像根断了一样。



有一位老人,甚至卖掉城里居住了三十年的房子,重新修缮了山里祖屋,与老伴一起又搬回石门里来。

他始终固执地认为,两个远在美国成家立业的儿子,退休后也会像他一样回山中安度余生。



如果说祖屋是留存于故园的根基,那水井就是哺育过你生命的乳房。

没有人会忘记家乡的水井的。

这是村里唯一的泉水井,隐于深巷尽头。其实,只是半人深的石坑,一块巨岩覆盖其上,水质上乘,常年不涸不溢。

我到石门里这天,恰逢一位年轻人从城里驾小货车来汲水。

我问:你怎么知道这小山村里有这眼井泉?

他笑道:我可是石门里的外甥,打小就喝惯了,不喝还真不习惯呢。

他说,他每隔半个月都来运一次水,常年如此。这是水中上品,泡茶数日不溲,且杯中不留半点水垢。

我不知道这水是不是真的这样神奇。但我知道,这口井对石门里后代而言,在心理上是永远无法断乳的。



当我结束这次探访行程时,夕光正好,美轮美奂地镀亮了整个小山村。


宁静,祥和,如诗如画。




但是,还是有一种莫名的悲怆,随渐浓的暮色漫上田埂,悄悄然包裹住我。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轻轻吟叹一声。



  
























评分

参与人数 5经验 +250 收起 理由
美猴王 + 50 绝世佳作,
斌哥 + 50
天涯 + 50
pan3 + 50 精彩作品,感谢分享。 经验 + 50 点
快乐泡泡 + 50 精彩作品,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6-25 23: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汕头来自: 中国广东汕头
图文并貌很好
发表于 2011-6-26 00: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楼主的文采真好,石门里是长乐哪个镇的
发表于 2011-6-26 00: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家!只有远离家乡的人才会想到它
发表于 2011-6-26 00: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本帖最后由 金山人 于 2011-6-26 00:30 编辑

路过几次,可以开发避暑旅游,当几天山民,远期开发农家乐,种些果树。。。
发表于 2011-6-26 03: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回复 11111 的帖子

创意和文笔都很好,但是照片不够专业,白璧微瑕。
发表于 2011-6-26 07: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本帖最后由 快乐泡泡 于 2011-6-27 21:00 编辑

阳光下的泡泡 发表于 2011-6-26 00:05 楼主的文采真好,石门里是长乐哪个镇的
航城街道石燕村
发表于 2011-6-26 08: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辛苦楼主了,我也曾到过此处,将来有开发的潜能
发表于 2011-6-26 09: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金华来自: 中国浙江金华
有年代的文化,值的推广,有钱途。
发表于 2011-6-26 09: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江田也有个石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