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难道又是一个“被长乐”的古名人?

[复制链接]
查看: 6730|回复: 9
发表于 2011-1-7 11: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郑性之籍贯考


林跃先




  郑性之,原名自诚,嘉定元年状元,曾任知枢密院事,最高军事长官兼参知政事(相当于副丞相),是宋朝名臣,《宋史》有传。然而,对其籍贯则诸书所记各异。宋梁克家《三山志》说:“郑自诚状元,字信之,后改名性之,闽清人。”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云:“郑性之,字信之,初名自诚,后改今名,侯官人。”明何乔远《闽书》将郑性之归入侯官县。明王应山《闽都记·郑性之墓》说:郑性之墓在八都院山(长乐);性之,侯官人,初名自诚,嘉定进士第一,官至公辅。清朝朱景星、郑祖庚修纂的《侯官乡土志》也是将郑性之当成侯官人,收入该书。《中国状元大典》云:“郑性之(1172~1255年),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戊辰科状元。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字信之,一字行之,号毅斋,原名自诚。”《长乐县志》则认定郑性之是长乐人,《闽清县志》则说是闽清人。
  诸多记载中,宋梁克家与郑性之生活的年代最接近,因而他的《三山志》所记载郑性之为闽清人,当属最可靠。下面我们做具体分析。
  翻开民国1921年版的《闽清县志》,卷六《列传》这样写道:“郑性之,初名自诚,后避理宗潜邸旧名,遂以字行,号毅斋。按中兴馆阁作闽清人。初受学于建阳朱子,朱子询其名,叹曰:‘好大名大字’。性之由是自励,朱子奇之。登嘉定元年进士第一人。”该篇全面、客观地介绍评价了郑性之的生平、政绩。另外,在该志卷四《选举志》又记:“嘉定元年(戊辰),郑性之榜黄燮”;“嘉定十六年(癸末),蒋重珍榜郑德起(郑性之之子),字功父。”由此看来,郑性之、郑德起父子及邑人黄燮三位进士均被收入《闽清县志》中,如果说他们不是梅邑人氏,岂能列载?而《长乐县志·选举志》记嘉定十六年,蒋重珍榜,则没有收入郑德起,这不是很能说明问题的吗?在《闽清县志·选举志》的开篇文中写到:“梅至五代始行开县,唐以前莫考,宋以后之选举始能祥之。”如此,县志所云应是历史之面目,当为可信。
  再看清乾隆(1742年)版的《闽清县志》卷一记述:“乡贤祠在学宫右,宋秘书陈祥道、侍郎陈、考工郎黄唐、学士郑自诚、朝请萧右、丞相许将、侍郎黄师雍、员外郎郑源、编修陈向、编修许份。”十位邑人贤士一一供入乡贤祠。这也说明郑自诚(性之)是闽清人。卷五《选举》章记载:“嘉定元年,郑自诚榜是科,及第三人皆福建人。”这与福州乌石山摩崖石刻“郑自诚等题名”又相吻合(郑自诚,闽清人;孙德舆,福清人;黄桂,侯官人)。此外,在卷七《物产篇》的《宅墓》节中记:“宋许友顺堂,宋丞相郑性之书‘林羽’为记之。”乾隆壬戌年,时任梅邑知县的姚循义,对其管辖的地域内,有关郑性之读书学习、金榜题名以及挥毫泼墨等遗迹都做了核查。
  在《八闽通志》卷十四《地理志》《闽清县》节中记:“状元坊,在县东仁寿里,宋嘉定元年为郑自诚立。”众所周知,在等级制度分明的封建社会,树立牌坊应得皇帝钦定,它象征着皇帝的恩宠,代表着无与伦比的荣耀而载入史册。同时,这也是非常严肃而来不得半点掺假的事。因此,这也足以证明郑性之为闽清人氏。
  如果说史书方志的记载还只是间接的佐证,那么先贤给我们留下的文书墨宝应可称为直接的证据。闽清县文物保护单位“万松岭”石刻,位于梅溪镇樟洋村古驿道万松岭上,在一磐石上,镌刻着繁体颜书“万松岭”三大字。字径约0.80米,题款为“清溪郑性之书”。另一处为新近发现的摩崖石刻,位于该村的白鼻岩上。在雪白的崖壁上,镌刻着繁体楷书“白岩”二字,落款与上处相同,而此款多了“绍定六年三月刻”等字。石刻距今已860年,虽历经沧桑,但那浑厚、雄健的笔力犹存。据当地群众说,在70年代开凿“樟马乡道”时,曾毁去三块盘石,其中一磐石上刻有“石笋”二字,亦为郑性之所书。在与“万松岭”遥遥相对的山崖上,生长着一片葱绿的竹林,崖上也留有郑性之书写的“千竹崖”三大字。此外,在位于三溪乡佳垅里村的甲高岭古驿道上,又有“甲高岭”石刻,书于淳祐壬子(1252年)仲春年间,相传也为郑性之所书(没有署名,但字体相近,有待专家考证)。试想,这里并非名胜,没有文人骚客的足迹,但就是这小小的僻壤山村竟留下多处状元题刻。为什么郑性之对这里情有独钟呢?因为这里是他的故乡。旧时,这里相邻的马洋、石郑、樟洋三个自然村称作樟马村,而石郑村也因这里曾聚居着郑氏族人而得名。更要强调的是,在各村之间流淌着一条小溪,这条溪就叫“清溪”。在清溪水尾处(属石郑村)坐落着一座祭祀开闽王的大王宫,在宫门额上书有“清溪胜境”。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东侧右驿道旁,发现有淳祐丁未(1247年)赵师恕等题名的摩崖题刻,曰:“岩溪翁赵师恕,邀清溪郑性之,中山李遇、三溪林元晋同游,时淳祐丁未初秋浣”。这都确证了郑性之是闽清清溪人,郑家就在清溪旁的樟马村。更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笔者到本县三溪乡拜访一郑氏后裔,发现在他家祖宗灵位的神龛上供俸着郑性之的神主牌。该牌为龙首,正面左右侧也为龙饰,牌中为楷书金字,直书“宋进士观文殿学士自诚郑君神主”。这一发现不能不说是又一重要证据。
  然而,有的史书、方志上为什么会把郑性之的籍贯作为侯官或长乐的呢?其一,据《闽清县志》载:“闽清秦时远属闽中郡,汉代远属闽越国,隶属于侯官。”其二,1921年版《闽清县志》中明确交代,历史上樟洋、石郑等村曾划归侯官管辖。其三,像该志中所写的,郑性之、许将诸贤登第后迁居省城故也。这就是为什么会说郑是侯官人的原因。那么,为什么又会有郑性之是长乐人的说法?郑性之葬于长乐三溪院山,因而有人误以为郑是长乐人。历史上名人葬于他乡,比比皆是,自不能因其葬地而产生误会。郑性之为什么会葬于长乐呢?据说因其妻是长乐江田镇三溪村潘氏人家,因而死葬三溪村院山(《长乐志》作“阮山”)。
(责任编辑 林位芳) 
以上相关内容转载于: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梅峰路10号
TEL:0591-87898263
该资料相关链接:http://www.fjsq.gov.cn/showtext.asp?ToBook=1057&index=184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11: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百度百科:
郑性之  郑性之,字信之,初名自诚,号毅斋,因避宋理宗作藩王时贵诚名讳,遂改名,长乐福湖(今北湖)人,宋乾道八年(1172)生。少家贫,勤读,初受学于朱熹。嘉定元年(1208)进士第一。授承事郎,奉国军节度判官。嘉定六年三月召对,以崇圣学教太子为先;次论立国根本在于人才,人才所以能立国,在于气节;三论钱法、边防、军政等事,受到宁宗的重视,任秘书省正字。嘉定八年正月迁秘书郎。他上奏说:现在的大患不在于垂亡的金朝,而在于新兴的蒙古,应选择二三员大帅,委以边防重任。翌年兼任尚书右郎官。乞补外官,知袁州。嘉定十二年召为左侍郎官,上言从严处置贪官。嘉定十三年兼国史院编修官,又除将作监。时太子未立,建议立长子,宁宗准其所请。嘉定十六年任右文殿修撰,知赣州。翌年,宁宗死,权相史弥远废太子,拥立皇侄沂王昀,是为理宗。性之任集英殿修撰,知隆兴府。宝庆三年(1227)迁宝章阁侍制,升任江西安抚使。性之因病请求奉祠休养,乃提举玉隆万寿宫。绍定六年(1233),史弥远死,理宗亲政,任性之为敷文阁侍制,知建宁府。    端平元年(1234)拜吏部侍郎。他向理宗建议:广开言路,巩固边防,收拾人心,徐图恢复。理宗表示赞成,升他为左谏议大夫兼侍读。他又向理宗建议,要先宽法令,与民生息,培养国力,然后再出师收复中原。不久升任端明殿学士。    端平三年(1236)拜参知政事(副相)。后因明堂礼成,雷雨大作,性之引咎辞职。理宗御笔勉留,命兼同知枢密院事,性之力辞不允。时淮东总领吴渊入朝,为御史唐鳞所论。理宗欲留渊,性之密奏不可,唐璘反疑性之庇之,遂劾性之“宽而无制,懦而多私”。唐璘系性之学生,且受性之保举为御史,因此他的奏疏引起轰动。性之并不争辩,而且认为唐璘所言切中自己的弱点。后唐璘也对自己的鲁莽表示后悔。嘉熙元年(1237)性之辞相职,改任资政殿大学士,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性之固辞,改提举临安洞霄宫,后加观文殿学士,退休回乡。    宝祐三年(1255)卒,年84岁。后赠少傅,谥文定。著有《端平奏议》、《宋编年备要》。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11: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查了一下百度,发现闽清的资料较详实,估计有“被长乐”的嫌疑……
先抛块砖头,期待引玉……
希望对此了解的朋友来水水……
发表于 2011-1-9 13: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郑性之是哪里人,目前还无法定论。要想考证一个古名人的籍贯必须要有十足的证据,像方志和石刻等不一定可靠,有一个可靠的办法就是研读该名人的遗作或者研读该名人的行状等等。
发表于 2011-1-10 02: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本帖最后由 我是长乐郎 于 2011-1-10 02:38 编辑

楼主所说的这个人会不会是这种情况:
林贞女墓 在岭头山。贞女莱姐,其妹仁祖,闽县人,参政舜道女。莱姐许嫁陈长源,中丞省之子也;于归有期矣。长源死,莱姐欲奔丧,父母不可。日夜号哭,矢志靡他。其妹友厥姐,寝兴与偕,积劳先卒,贞女益愤郁,呕血数升而绝,将死曰:“葬我必之长乐”。时万历五年六月也,尚书林燫有词吊之。
发表于 2011-1-10 02: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来自: 中国天津
貌似我也找过类似资料……那个帖子应该有答案……
发表于 2011-1-10 03: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本帖最后由 我是长乐郎 于 2011-1-10 03:36 编辑

有些闽县人生不能做府东长乐人,就是死也要做长乐鬼
发表于 2011-11-15 02: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soso_e179:}
发表于 2013-1-6 19: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名人多是要靠的,攀龙附凤,古来有之,反正是郑氏的没有疑问了吧?我倒是在《长乐福湖郑氏总谱》上看到过,呵呵
发表于 2013-1-6 19: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名人多是要靠的,攀龙附凤,古来有之,反正是郑氏的没有疑问了吧?我倒是在《长乐福湖郑氏总谱》上看到过,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