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林姓的由来!!!!林姓的请进来签个名!!!

[复制链接]
楼主: brxf
发表于 2009-1-11 21: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松下林姓是尚干迁入

长乐松下抵抗侵略的光辉历史!!!
松下港背山面海,港阔水深,与磁澳、梅花、文石同为长乐四大澳,也是福州地区的深水良港。
  明朝初期,倭寇经常骚扰我东南沿海各省市。明洪武六年(1373年),朝廷在松下设巡检寨司以防倭患。嘉靖庚申(1560年),生员陈志玉,耆民吴齐礼等呈请拓寨为城。谁知城基刚打好,又传来上边的命令,不让再建了,只好半途而废。崇祯九年(1636年),司空董应举议,松下乃福州府南口铁障,应予建城。巡按沈犹龙接受董的建议,在原基础上筑成松下城。当时的松下城很小,城内只有两三百灶人家。然而就是这么一座小小的城堡,数百年来如同一堵铜墙铁壁耸立在东海岸边,一次又一次抵御住了外族的侵略。松下城墙上飘扬过戚家军的战旗,也染下将士们的鲜血。松下城下,敌寇的尸体堆积如山。松下城是忠魂铸造的城,松下城是英雄的城。
  鸦片战争后,松下港中开始出现了外国的兵舰和货轮,运来了洋布、洋米、洋油(煤油)之类的洋货甚至走私的鸦片。松下城内也出现了酒楼、戏园、客栈、商行,街头还有一间小小的诊所,那是陈享源开的。一个淳朴的渔村开始渐渐繁荣起来。
  卢沟桥事变后,抗日军兴。当时的国民政府为巩固海防,抵御日寇进攻省城,下令封锁闽江口。马尾江防司令李世甲接到命令后,亲自下令炸沉“楚泰”号军舰、锚缆及数百艘装满古代墓碑、墓石、石板、石条的木帆船等,将它们填入闽江口,并在主航道上布下数百枚水雷。原先进出马尾港的各国海轮改由松下港起卸。当时英商怡隆洋行在松下建码头,租用民房囤积进口货物,由洋下港将这些货物转运至壶井港,再由壶井港将它们输送到内地。
  日寇探知此事后,大为恼火。1939年6月6日,3架敌机在松下港投下11枚炸弹,炸毁店屋3间及民房3幢,并炸死4名男女民众。同年6月20日,又来9架敌机,向店屋密集的十字街投下燃烧弹30余枚,炸毁店屋36间,民屋100多间。松下湾上空火焰连天,浓烟逼人。大火连续燃烧三日不息,许多进出口货物皆付之一炬。死伤者焦头烂额哭声遍野,无家可归者只好露宿荒山野岭。这是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长乐人民的又一笔血债!
  日寇的兽行激起松下人的义愤。他们拭干泪水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后,开始在废墟上重建家园。松下港又恢复了平日的兴旺景象。每天进出松下港的各国货轮、国内的木帆船多达三四十艘。从这里将进口的五金、布匹、食糖、石油、化学药品转运至壶井港,再将由陈塘港运来的我省出口的土特产纸、笋、木材、桐油、松节油、茶叶、香菇、木耳等运回松下。松下港取代了马尾港成了福州的外港。陈塘港———壶井港———松下港,长乐新辟的这条民间水上运输线不仅沟通了我省内外贸易,也缓解了战争期间福州地区的军需民用。战争越紧张,松下港的货运越频繁。当时港区内还成立了装卸队(俗称甲哥),为停靠在松下港的国内外海轮货船装卸、搬运。松下港一时成为闹市,也为抗战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松下湾依山傍海,位于长乐、平潭、福清三县的交界处。就是这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松下历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1941年4月19日凌晨5时,500多名日寇由松下牛头湾寨下沙滩登陆,如潮涌至。福清长乐县境内国民党守军闻风丧胆,不战自退。松下人陈俊盛当时任松祉乡副乡长,见国土沦陷、敌军长驱直入,激于义愤,振臂一呼,集合丁壮百余名,联合松下水警分队长程文龙,率所部警兵30余人,在鹿山北岭头设伏截击日寇。一阵排枪响过后,沙滩上兽兵弃尸9具。敌军立即退入牛山,用机枪向我方阵地猛烈扫射,四周喊杀之声震天动地。陈俊盛的妻子闻讯赶来,又哭又闹,要挟丈夫弃枪逃亡。遭陈俊盛一番怒斥:“男儿当为国牺牲,吾岂愿为家庭累而丧吾志。”言毕,端起步枪将妻子赶出阵地。
  敌我双方相持数小时。日寇被松下人击溃三次,弃尸无数。10时许,敌人借飞机盘旋掩护,并用密集炮火向我方阵地轮番轰炸。陈俊盛、程文龙率领我部退入蝉磹山洞内继续战斗。宁可站着生,不愿跪着活,松下人有山一般的脊梁,宁折不弯。一颗颗复仇的子弹从蝉磹洞内射出,成排敌兵哀嚎着倒在异国的土地上。
  战至中午,我方弹尽援绝,势极危殆。陈俊盛喝令众部下退出阵地后,自己潜入洞尾,将随身带的公文、钞票并壮丁花名册撕碎焚烧。此时四周寇如蚁聚,弹似雨飞。陈俊盛恐被俘受辱,乃引枪自戕,分队长程文龙同时以身殉国。
  此次战役与陈俊盛共同殉难者有31人,除程文龙是闽侯人外,其余都是松下人。
  就是靠这31个血肉之躯在松下湾筑起一道不倒的钢铁长城,让日寇受阻8小时,付出数倍血的代价。连大日本国的“皇军”也钦佩松下人的风骨。不屈的松下人,用自己的热血与生命终于写就了千古史诗。
  再看一看当时长乐政府的官员与国军的表现吧。4月19日这一天(1941年),2000多名日寇在飞机掩护下,兵分三路侵犯福州地区。一支由连江筱埕登陆,过北岭入省城;一支由长乐仙岐登陆,直扑长乐县城,另一支由松下登陆,入福清。
  当时张灿任长乐县县长,不作任何抵抗,不与城俱存亡,未闻枪声,率先携印仓皇出逃,先避至龙门,由龙门至赤屿,继而向永泰而窜。当时中央军七十五师胡广平一营驻扎在长乐金峰、梅花两地(内有周桐轩、韩元藜、万长松三连),此外尚有县保安队、警察队300多名,各乡还有自卫队。如果稍作部署,或许还可背城一战守住县境。令人遗憾的是除周桐轩率机枪连驰至沟东,设伏观音洞阻击由仙岐来的日寇先头部队外(机枪连连长周桐轩及其百余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其余两个连在胡广平率领下未放一枪仓皇逃到筹岩,龟宿、辗转两天后乘夜逃离县境前往福清东张。
  沦陷期间,松下儿女不愿当亡国奴,纷纷扛起枪参加抗日游击队。长乐抗日游击总队第二大队(陈享源任大队长)下属的松祉中队全是松下、首祉人。他们在陈享源的领导下,活动在福清龙田、高山和长乐南阳、梨洞、首祉、松下一带。他们继承陈俊盛等先烈遗志,同仇敌忾,打汉奸,歼日寇,参加过琅尾港伏击战。为抗战的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
  日寇溃逃后,1943年8月,松下地方民众自发为烈士营造公墓。人们含着热泪重新厚殓了烈士。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曾书“捍患成仁”四字以资旌表。公祭那天,人如潮涌、群情激昂。福长地区指挥部及福清、平潭、长乐等县县长,亦分别撰文致祭或勒碑于崖石之上,以彰忠义。
  值得一提的是,“文革”期间,天下大乱,无知的红卫兵小将到处乱砸乱抢,就是不敢碰烈士公墓中的碑文和刻石。年年清明节,都有人到公墓,为抗日英雄们上香、烧纸钱,寄托哀思。如今,闽海战役松下抗日阵亡军民公墓已被列为长乐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捍患成仁———林森为志士立下的丰碑至今依然耸立在松下湾。“保卫闽海,扫荡寇氛,成仁取义,振我国魂。”英气贯日,壮志凌云,这就是松下人的风骨。
发表于 2009-1-14 14: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听上辈讲偶是比干后代。路过顶一个姓林的~
发表于 2009-1-17 12: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报到。。。
发表于 2009-2-8 00: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我也是姓林的,来报道
发表于 2009-2-8 07: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来自: 荷兰

林姓的由来

忠义林 签到
发表于 2009-2-8 14: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我也是啊 塘与的
发表于 2009-2-10 14: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发表于 2009-2-10 17: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偶也性林 不顶怎么行
发表于 2009-2-11 03: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本人营前九牧林。。。。。。
发表于 2009-2-11 10: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林某某  来也

自家人的贴,不顶不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