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震惊 一位华裔女孩对中国的印象竟如此不堪!!!

[复制链接]
查看: 13058|回复: 84
发表于 2010-8-21 03: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一位在美国出生和成长的16岁华裔女孩,两年前回中国后写下的“中国日记”,原文是英语】

  我的名字叫安玲史,虽然我看上去像中国人,可我并不是。我从没在中国居住过,我喝西方的牛奶和吃西方的食物,另外告诉你,在母亲的子宫,我的童年,几乎全是在美国度过的,而那不可逆转地影响了我的现在。

  让我开始告诉你我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印象。

  第一个巨大的、10英寸刀子般深的来自于中国的印象就是交通。在我们被母亲童年的最好朋友从机场热情洋溢地接到之后(那里有我们的亲戚),我们在中国酷热无比的气温下,挤在了他狭小无比的桑塔纳里。我曾经在德克萨斯州住过5年,我习惯了在90华氏度的气温下待在拥挤不堪的车里,但在德州,交通是在控制之下的。

 中国的交通,很可惜,不是。

  我们开车上路后,我的耳膜只跟一种声音碰撞了起来:汽车喇叭声。喇叭的鸣响,高音,低音,谁又知道F调在中国人的手上可以有那么多的变化呢?在美国,10天内你能听到喇叭声一次或两次,并且只是在你离死还差两秒或者某人在路上确实激怒了你的情况下。

  每个人开车都跟疯了一样。中国的驾驶员是世界上技巧最精湛的,或者他们根本没什么技术可言。甩尾,不打灯,随意变道。当我们试图转进另一条道,我们没成功。在美国,3辆车之内总有一辆会让道给你。我猜这在中国是不可能的。一辆车驶过,两辆,3辆,4辆,同时被阻挡在后面的车一直压迫着我们,我们不得不往前移动。这让我们陷入了非常恐怖的境况。

  我对中国的公共教育并不太了解,尽管如此,在美国公共学校系统里接受了9年的教育后,我能告诉你很多关于它的事情。但我将告诉你一样特殊的事情,这部分关于毒品和酒精教育。

  每个月,从我一年级到五年级的时候,两到三个从DARE(毒品和酒精防范教育)计划来的负责人会到班级里告诉我们为什么毒品和酒精对我们的身体有害,并且我们应该一辈子远离它们。我们的老师也参与其中,他让我们做关于毒品的作业,研究为什么它们对我们有害。我猜在这种环境里成长已经把我变成了毒品和酒精的纳粹,因为我这辈子也不会触碰这些东西,更谈不上让它们污染我的身体。

  被带到中国后,几乎我去的每一个地方,无论是在街上还是在晚宴的饭桌上,肯定会有人在抽烟,而且在晚餐的时候,酒精几乎到处都是。每一个地方!每个人都在抽烟,这个状况残酷地令我想起了在美国时看过的公益广告,在一个充满二手烟的房间里待上两个小时等于自己抽上一根烟。同时我十分讨厌每个人都在强迫我妈喝酒。

  我觉得在中国过马路是一件艺术和巨大的挑战,因为在美国你可以蒙着眼睛过10次8次马路也没事。不幸的是在中国每个人都横冲马路,几乎没人用斑马线。我几乎无数次差点被极速移动的汽车撞到(包括单车)以至于我都数不过来次数,这真遗憾。

  在美国我们是这样做的,当斑马线上的交通灯变绿,车停人走。当交通灯变红,人等车走。简单明了,对吗?对,也许这有点消耗时间,如果你冲刺到斑马线上灯变红了,可这总比被车撞死强吧。

  还有一条行人必备的权利。当你在车里看到前方有人过马路,你应该立刻停车让行人经过。但是当你是行人,我还是建议你快走,这样不会刺激到司机。

  一场小灾难发生在我们亲戚位于花溪的公寓里,我们最后不得不叫警察来调查。我只在美国遇到过警察(谢天谢地),那次是我的表哥玩电话的时候不小心打了911,把警察叫了来。几分钟内,警察来到房间并问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情。不幸的是,在花溪他们用了20分钟才来到,之后他们是如此的不专业(按照美国的标准),开始抽烟和用手机聊天,换句话说,基本上什么都没干。

  但我能理解为什么警察如此难快速出动。当我们在北京的路上,我看到一辆救护车响着警报器试图穿过车流。当救护车跟我们一样速度而行人走路超过我们的时候,我对那天需要帮助的人感到无比的惋惜。在美国,当紧急车辆例如救护车和警车通过,所有车流必须停下(或至少慢下来)。

  在美国的餐馆里点菜的时候,你一般会以谢谢结束服务生的服务,然后他们会以微笑和一句“没问题”或者“你点的餐几分钟内就会准备好”作为回应。

  在中国,我发现事情截然不同。我好几次被吓怕,因为点菜的人总是用粗鲁甚至侮辱的态度对待餐馆里的服务员。在美国,你尝试用最善意的方式说话,这样没人受伤。在中国,如果服务生往我们吃的菜里吐痰我不会惊讶。

  同时,他们也并不快乐。在中国的头两顿饭,我很惊讶地问母亲为什么服务生看上去并不高兴,(在美国他们被训练成高兴的样子)母亲告诉我他们没有动力,因为他们没小费。

  当我跟表哥和他的朋友吃饭的时候,每个人都对我老说“谢谢”感到非常惊讶。我想这就是在美国长大带来的习惯。但是每个人都喜欢得到感谢,所以我们也许应该在每天的生活中多用“谢谢”,这样的话每个人每天都会好过一点。

  总体来说,对比美国和中国这件事本身就不太靠谱。

  中国有比美国长数千年的历史,美国只是一个新生儿。中国的人口远比美国多,同时中国gov-ern-ment的法律和法规也很不同。

  文化和人民也不一样。你不能把这些变数都囊括进来然后还能看出谁更好。
 
  尽管如此,有一件事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我们作为人类,虽然价值观不同,但我们都渴求一样东西:幸福。

  虽然这只是一个外人对中国的看法,但你或许会对这个话题有不同的意见,我认为这完全没问题。尝试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只能有益于你。
发表于 2010-8-21 04: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来自: 德国
作者应该是贵阳人,我们长乐差不多也是这状况。
发表于 2010-8-21 04: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以上小女孩对中国的印象,跟我在美国回来的亲戚对长乐的看法差不多。
发表于 2010-8-21 04: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写得很实在,的确如此。
发表于 2010-8-21 04: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以上观点完全支持,也深有同感。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需要靠教育,需要靠改革,需要靠严格执法。

但也提到了,美国是个新生儿,就是因为他是站在其他国家几千年文明的基础上,站在其他国家的血肉上,才可以这样快的发展起来。没有那些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的文明,是不可能有美国的现代文明。
发表于 2010-8-21 04: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以上观点完全支持,也深有同感。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需要靠教育,需要靠改革,需要靠严格执法。

但也 ...
菲菲 发表于 2010-8-21 04:52


做好自己的,才是根本的,另外能用中国话说这么清楚实属难得~
发表于 2010-8-21 05: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回复 6# 天久必分

【一位在美国出生和成长的16岁华裔女孩,两年前回中国后写下的“中国日记”,原文是英语】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8-21 06: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8-21 06: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来自: 德国
http://bbs.city.tianya.cn/tianyacity/content/39/1/966096.shtml

http://club3.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6401484

此帖说出许多海外游子的感受。

既然是转帖,为什么一定要把“贵阳”改为“长乐”?
发表于 2010-8-21 07: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来自: 日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