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馬鐸李騏異姓兄弟皆大魁(五之四至五)

[复制链接]
查看: 3546|回复: 0
发表于 2004-5-12 21: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馬鐸李騏異姓兄弟皆大魁 (五之四)

這件事很快傳到明成祖朱棣的耳朵裡。為調息紛爭,他將二人喚至殿前,說:「朝廷開科取士,本為招納賢才。依理說,朕當日親筆點定狀元,不容異議;然朕更不想誤屈賢才,以招天下非議。思之再三,決定當二位之面,再考一次,以決高低。你們看如何啊?」兩人叩拜謝恩,便站在一旁候試。當時永樂帝手中正持有一把繪有梅花的白扇,就指扇為題,說:「我的出句是:『白扇畫梅,日日迎風花不動。』你倆比對看看。」這是一個極其冷僻的絕對,儘管林志學問淵博,經、史、諸子及天文、地理、醫卜之說無不通曉,然而一時也答不上來。馬鐸忽然記起赴京趕考途中與農家姑娘狹路相逢時姑娘那雙繡花鞋子,便脫口而出:「青鞋繡菊,朝朝踢露蕊難開。」永樂帝高興地點了點頭,又指著壁上的一幅《鈴兒草》畫出題:「朕的上聯是『風吹不響鈴兒草』──」沒等永樂帝說完,馬鐸便應聲答道:「雨打無聲鼓子花。」自從在疏林茅屋前聽那少婦口占一絕,馬鐸一直熟記於胸,祇是不解其意,現在正好可派上了用場。
金鑾殿上的文武百官聽了都咋舌稱奇,萬分佩服馬鐸的才思敏捷。永樂帝更是大喜,連聲說:「堪稱狀元之才,真狀元之才也!」林志縱使能對得絕妙,也已遲了一步。他憋了半天,祇好施禮表示佩服。

馬鐸奪得大魁之後,除官翰林院修撰承務郎,當了十多年翰林官。此時明政權已遷都北京,而留皇太子朱高熾(即後來的明仁宗洪熙皇帝)監國於南京,馬鐸亦留南京為太子之輔佐。他博通經史,滿腹珠璣,為人耿介亢直,表裡如一,考慮問題周全而又能仗義執言,辦事認真而不避艱勞,給皇太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太子常對馬鐸的頂頭上司翰林學士楊士奇說:「馬鐸可謂質實無二。」因此,馬鐸屢得重用,每當翰林學士、國子祭酒、司業等職缺員或因公外出,皆命他兼攝其事,馬鐸亦不辱使命。國子監中有一些資歷較高的積年老臣,見了年輕的官員,老愛擺架子,甚至有意尋茬。馬鐸公事公辦,唯知以理服人,他一方面對這些人十分敬重,生活上非常關心,一方面則尋找時機,根據不同的對象,或當眾直刺其非、令其改正,或背後婉轉規勸、使之認識自己的問題而改變作風。通過他的努力,促使大家和睦共處,提高了工作效率。

馬鐸勤於國事、忠於職守,是有口皆碑的。有一次,永樂皇帝自北京賜書給南京國子學師生,按規制應由國子監祭酒專程北上答謝皇恩。但正巧祭酒因事罷職,無人前往。一月之後,馬鐸方受命署國子監事,眾人都勸他說「到任已遲,可免此行」,但馬鐸還是執意北往;眾人見勸阻不得,便相率奉送旅費,馬鐸又一概謝拒。到了北京,永樂皇帝十分器重他,留他在身邊,他曾多次扈從皇帝巡幸各地。每年元旦,皇帝照例要到天壇「郊天」(祭祀天地)。有一年元旦,永樂帝病了,命馬鐸代替自己去「郊天」。這一天,馬鐸以「天子門生」的身份,用永樂帝的全套鑾駕出行,到天壇又以帝王的禮制祭祀天地。當時,人們都說馬鐸做了一天的皇帝,戲稱他為「一日君」。(李菁)


2004-05-10



馬鐸李騏異姓兄弟皆大魁 (五之五)

馬鐸治家儉約,不修邊幅,從不浪費錢財,但待人真誠\,遇到別人有什麼急難,總是竭力相助。在京城做官時,其住處道旁有一個水塘。一年隆冬,某日半夜有人墜入其中。馬鐸聞聲立即披衣急起,忍著刺骨寒風,將落水者救起。其時溺水者已奄奄一息,馬鐸急喚家人將他抬至家中,親自為他更衣、服藥、餵飯,終於救人一命。類此濟人危難的仁義之舉尚多,不能一一贅述。
閒暇時,馬鐸常以讀書、彈琴自娛,自題其書齋曰:「梅岩書屋。」他還勤於寫作,尤擅作詩,其詩頗具唐人遺風,如《送人歸平陽》:

太行山上西日微,

桐鄉城下竹人稀。

關河萬里愁歸客,

汾水秋風孤雁飛。

有《玉岩集》行世。

馬鐸的同母異父弟弟李馬(公元一三七八至一四二五年),字德良(一作彥良)。跟馬鐸一樣幼少時即穎悟異常,十歲就能通讀《孝經》、《論語》,洞悉其義。年稍長,入補縣庠弟子員,賦詩作文,多出前輩之上。永樂十五年(公元一四一七年),福建鄉試第一(解元);廷試畢,成祖皇帝又親擢第一。在舉行唱名儀式那天,永樂帝突然嫌堂堂狀元以「馬」為名不雅,當即用朱筆在「馬」字右邊添了一個「其」字。這樣,「李馬」就變成「李騏」了。這種臨時變動,一般人都不知道,連李馬本人也被蒙在鼓裡。開始唱名時,傳臚官接連三次高聲宣布:「第一甲第一名李騏。」齊集朝堂、聽候揭榜的新進士中都毫無反應,無人出班應諾。這真是前所未有的怪事!一時間,大殿上下都十分驚愕。有人悄悄說:「本科進士中沒有聽說有叫李騏的呀!唸錯了吧?」永樂帝見半天無人上前謝恩,開始也是一愣。待傳臚官第三遍高喊「李騏」名字時,他才忽然想起自己的改動,急忙出來解釋:「李騏就是李馬,是朕給他改成了李騏!」李馬這才出列聽詔受賜。自此,李馬便改名李騏。因為「其」字旁是「欽賜」的,李騏十分珍視,但凡署名時,「李」字和「馬」字均用墨筆書寫,而「其」字則用紅筆書寫。

李騏狀元及第後,也和他的哥哥馬鐸一樣,授官翰林院修撰,從事文獻纂修工作。為了報答皇上的「知遇之恩」,他辦事十分認真勤奮。永樂二十一年(公元一四二三年),奉命典應天府鄉試,去取進退,絲毫不徇私情,時論稱善。

李騏秉性嚴毅方正,有過於其兄馬鐸。他為人極為正統,甚至有些刻板,與人相處總是一本正經,很少跟人開玩笑,遇有不順眼之事,總是單刀直入地直刺其鵠的,毫不講情面。但他心地善良,與人為善,見人有不是之處,均當面指出,從不背後議論。

永樂二十二年(公元一四二四年)夏天,李騏不幸染病。病中得知永樂帝在榆木川駕崩的消息,帶病哭靈,悲慟過甚,以致病情加重,臥床不起。次年,家庭不幸又接踵而來,先是母親黃氏去世,繼而結髮之妻陳氏得病身亡,不到半年時間,抱病回籍連奔二喪,這對他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終致病入膏肓,回天乏術,洪熙元年(公元一四二五年)十月卒於家中。其時正當盛年,僅四十八歲。抱負未展身先亡,時人甚為嘆惋。馬鐸聞知其弟去世,悲慟欲絕,專程回鄉為李騏擇地而葬。不久,馬鐸在官任中病逝,臨終前遺囑家人與其弟同葬一處,真可謂生死相依。

李菁



2004-05-11


[/url]http://www.worldjournal.com/wj-books87b.php?nt_seq_id=983337
[url]
http://www.worldjournal.com/wj-books87b.php?nt_seq_id=98390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