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乐的寺庙

[复制链接]
查看: 12729|回复: 12
发表于 2004-5-12 17: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葫芦山普济禅寺


  普济寺位于福建省长乐市城区葫芦山上。前揽太平古港之秀,背负六平首石之雄,左拥五马六鳌,右控金鸡白鹿。气势雄浑,风光绮丽,擅一方之胜。极目远眺,航城景色尽收眼底。
  寺院规模宏大,布局谨严。中轴线上,主体建筑依序为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观音阁、法堂、藏经阁。两厢对峙,为钟鼓楼、客堂、香云楼、伽蓝殿、《吴航梵音》编辑室、香积厨等,布局巧妙,配套齐全。屋盖为黄色琉璃瓦,飞檐钩角,古朴典雅,气宇轩昂。
  普济寺由长乐市佛教协会会长释照清法师主持兴建。从1997年冬破土兴工迄今仅6年,第一期工程已基本结束。僧众年轻化,善信数千人,法会活动日盛。每逢佛诞,素斋筵席常达150桌之多,可见香火之旺。
  斯寺有四大特色:一、“葫芦山普济寺”六字,系中国佛教协会己故会长赵朴初居士真迹。二、“大雄宝殿”之匾,幅面大为闽省之最。三、寺中每座建筑物均建古式回廊,廊石考究,为其他寺院所罕见。四、大铜钟,高2.8米,1.8米,重108担,誉为闽刹第一钟。
  普济寺已初具丛林规模,并被载入《中国佛教二千年》和《福州宗教旅游大观》,名扬中外,为世人所景仰。(电话:8930126)


天 王 寺

      天王寺座落在吴航西关。据《长乐县
  志》记载:“唐大中七年(853年)建。
  初有桓木溯流而上,牧童取之,夜半发光。
  里人林舒,梦其木谓:‘我北方吡沙门天
  王’,遂舍宅为寺。”廉帅杨公羹请赐额
  曰:“灵感天王寺”。在寺后大石上书
  “寒岩”二大字。曾标为吴航十二景之一
  ——“寒岩晚钟”。(电话:8927377)

鳌 峰 岩

    鳌峰岩,创自明代,位于潭头泽里。
 依山傍水,山势蜿蜒,其峰如鳌,故名鳌
 峰岩。登上鳌峰岩之顶,高瞻远瞩,亭江、
 王官江、梅江三江之水、襟带环绕;筹峰、
 鹿屏、首石诸峰,拱抱其背; 向南一派,
 汪洋大海,碧浪凌空, 形势雄伟,故称
 “江山第一”。(电话:8685880)




[本贴已被 天涯 于 2004-5-12 17:53:20 修改过][/COLOR][/ALIGN]
 楼主| 发表于 2004-5-12 17: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莲 心 堂   

首占岱边莲心堂,有百年历史,1976年
   重建,园建在莲花山形之中,故名莲心堂。
   (电话:8930581)

潭头龙山宝贤寺,兴建于92年十月,寺
    内祈梦之所与石竹山梦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
    (电话:8682611)

潭头龙山潭峪寺,扩建于92年十月,
    寺内有状如元宝、百猫、玉虎、莲花潭、
    盘潭等奇石。(电话:8683628)

 


漳港镇漳港村圆明堂,90年重建,
  其千手观音佛,91年从台湾引进,御碑
  系清乾隆年间。(电话:8617769)


航城泮野兴国寺,北宋(一零九五年)初
  建,寺内可见石碑、金刚石指、时栏圈等古迹。
  (电话:8929960)

 楼主| 发表于 2004-5-12 17: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蒲竺寺,原为如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保福寺”
   1986年由美籍华人卢统淦行政管理首倡,得到众
   同胞、侨胞等鼎力资助,先后建有大雄宝殿、天
   王殿、观音殿、仙君殿等。


航城泮野金山寺,有一千多年历史,
    90年重建,其地藏王玉佛从缅甸引进。
    



[本贴已被 天涯 于 2004-5-19 12:48:29 修改过][/COLOR][/ALIGN]
 楼主| 发表于 2004-5-12 18: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 游 泽 里 鳌 峰 岩



洁 羽





泽里鳌峰岩,俗称泽里岩,三面皆山,一面临江,风光旖旎。据旧碑载,岩后曾建有钱公祠,明进士钱公肃乐在此隐居讲学,莘莘学子英才辈出,清进士陈光燮曾就学其中,因而引得骚人墨客徜徉期间流连忘返……

  八年前我初游此地,一路羊肠小径,荆棘丛生,花树零落,寺庙破旧,满目荒凉。今年十月双休日,再次结伴登临,沿途风光迥异当年,直至望见崖顶那凌空欲飞的仙鹤时,才猛然惊呼:“噢,我到过这地方!”

  我们乘坐的“桑塔那”由鳌峰岩寺理事老陈充当响导,一路直抵山门。沿路可见座座黄琉璃瓦顶的翘角亭台楼阁,在苍苍郁郁的林木中时隐时现,巧妙的布局,强烈的对比色彩,犹如名家笔下的巨幅油画……

  如今的鳌峰岩是个建筑群,从半山腰依山势逶迤而上,错落有致,气势雄伟。到寺院大门,眼前两株绿油油的高大龙柏,如卫士守护寺门两侧。寺院四周有树龄已达十年的柏树、相思树、凤凰木、广玉兰、榕树、龙眼和竹。还有芳香扑鼻的八月桂、含笑、晚香玉,更有红艳艳的三角梅和含苞欲放的山茶。置身于一派清幽之境,令人尘虑皆消……

  寺中《重建鳌峰岩碑记》载:“鳌峰岩创自明代,数百年间屡遭损毁……已巳正月,乃倡仪重建。旅外乡胞率先垂范……集资百万共襄胜举,庚午之春,隆工重建,历时匝岁……殿阁巍峨,宝像生辉,钟灵毓秀……”。据老陈介绍,泽里全村2000多户中,就有1300多户侨居美国纽约、新加坡、菲律宾、荷兰等地,旅外侨胞出于爱国爱乡之心,屡捐巨资建设家园。想来泽里——泽及故里——的乡名莫非由此而来?

  参观了正在修建中的文昌阁、揽胜亭、天坛亭等处,沿后山石阶右而上,一路相思林密密匝匝,四周藤萝交错,阳光下枝叶斑驳、繁荫如盖,清爽宜人。这相思林莫不是海外游子藉此表达思乡的恋情!

  穿过相思林,终于望见数丈高的危崖、其状似鳌,即是鳌峰岩了。崖顶那只面向东海,展翅欲飞的“仙鹤”四面已围上铁栅栏,是怕它跌落崖下、抑或冲天飞去?崖壁南面镌有“江山第一”四个大字,另一面镌“鳌峰”两字,为明崇祯里人陈云灿所书。

  登上崖顶,远望烟波浩淼,江风阵阵袭来,令人心旷神怡,陶然忘机。山下居民犹如精致的玩具,散落周遭。村前头还有花瓶岛和三粒桃两处胜迹。这里可以望见江畔花瓶岛上数株苍劲挺拔的古松,但传说中王母娘娘在此开蟠桃会的“三粒桃果盘”,人们只能记住这些美妙的传说,却已不能窥见其俏丽的姿容了。老陈说,岛上居民竞相在其周围建房,景观早已被破坏。世上万物,越是美,越容易遭到毁损;对人,“人美惹风波”,“红颜薄命”岂不是也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04-5-12 19: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漳港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显应宫






经过十年民间集资建设的显应宫一角


出土的地下宫宫墙遗址




显应宫出土的“巡海大臣“郑和







灵峰寺



要是把建寺庙的钱用来建学校该多好啊
[emb6][emb6]







[本贴已被 天涯 于 2004-5-19 20:44:55 修改过][/COLOR][/ALIGN]
 楼主| 发表于 2004-5-19 12: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访 龙 泉 寺
何 长 民
  龙泉寺坐落长乐市鹤上镇沙京村莲花山。 寺肇自梁承圣三年(公元五百五十四年)历史悠久。  


  聆听百丈禅师神奇的传说,

  多少人曾把信仰藏在心间?

  我的思绪蓦然跨跃千年,

  去寻觅时空留下的精彩画面……

  

  细看香炉中飞动着闪光的彩蝶,

  那是虔诚的祈盼舞蹁跹。

  普渡众生、大慈大悲的菩萨,

  往往愧对信女善男——

  始终如一的炽热希望,

  偏偏植下灰色黯然的食言!

  神灵呵绝不自责愧惭,

  千古沉默坦露笑脸。

  “愿普天下人积德行善吧!”

  这才是圣殿中发出的永恒箴言!

  

  游山玩水探访古迹名胜,

  其实是华夏民族文明的一种积淀。

  我看到中华古老文化的魅力,

  正川流不息徜徉在塑像面前;

  吴航悠久历史的脚步,

  在宏伟壮观的殿堂里忘返留连……

  如今神佛济济聚“龙泉”,

  谁还想离群返回西天?

  衣食无愁香火盛,

  何须石佛流米度荒年?(注)

  

  晨钟暮鼓迎送八方宾客,

  梵音绕梁敞开热情的山门:

  诚心献上圣洁、吉祥的莲花,

  展现五峰大自然奇特的姿颜……

  为弘扬长乐,

  古刹谱新篇!


龙泉寺

  




注:传说龙泉寺有一石佛肚脐口每 天可流出米来, 供僧众食用, 人称 “流米佛”。

雨中苦参禅


入门读清规


龙井


百丈怀海禅师纪念堂








[本贴已被 天涯 于 2004-5-26 15:38:30 修改过][/COLOR][/ALIGN]
发表于 2004-5-25 10: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emb6]长乐的旅游资源
 楼主| 发表于 2004-5-26 15: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本贴已被 天涯 于 2004-5-26 15:37:30 修改过][/COLOR][/ALIGN]
 楼主| 发表于 2004-6-24 20: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跑那么庙干嘛?烧香许愿吗?[emb10]

[本贴已被 天涯 于 2004-6-24 20:52:44 修改过][/COLOR][/ALIGN]
发表于 2004-6-26 01: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好多庙啊~~~~~~~可能是长乐出家的人比较多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