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走进琴江“旗人街”

[复制链接]
查看: 3668|回复: 0
发表于 2005-9-11 10: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在琴江“八旗军旅园”看到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让人有别样感觉。在充满八旗历史氛围的园林中,它一路牵引着我走进琴江旗下人家。

  走在琴江“旗人街”,恍若走入一段历史,一册琴江旗人的故事里。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老宅子、名人故居。琴江古屋的独特性、多元性、兼容性,缘自琴江的人文历史。在带有北京四合院风格的赖府,我们看到了这个世代为官的家族,出了极孝的赖通照,旗人街的“孝友坊”就是为他而建的。赖府附近有个中西合璧风格的李氏祖屋,据当地的曹老师介绍,带有欧式风格的门柱建于民国时期。也曾是原长乐县委书记延国和的旧居。在李宅有个特别的小井,小小的井口仅够水桶放下。当地人介绍说:这种水井就是初建八旗兵营时挖掘的,具有经济方便的特点。每个官家大多都有这样的小井,官眷深入简出,用水就很方便,而它大多是一家人使用,井挖小些比较经济。

  琴江还有几个很有特色的名宅,如:许建廷故居,花园内有个木结构的慰慈亭,缘自“民国十五年(1926年)许建廷祖母蓝氏等由上海返乡,途中遇大雾轮船触礁,涉险获救,是年九月又正值蓝氏六十五大寿,许建廷特建亭纪念,名曰:慰慈亭。”还有著名的海军世家务本堂贾府、进士黄曾源故居和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曹鸿翥、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曹维礼、皖南事变烈士曹维新等现代知名人士的故居友于曹堂……

  在琴江旗营绕来转去,呈T型的十二条街巷和单层木结构的兵房古色古香,街道交叉处总有个庙宇或教堂?并留有小块空地,形成能攻能守的军事城堡。这种既是营房又兼民宅的房子,有两个天井,通风、光线较好。房屋建筑具有早期的环保意识。有两个沟,一个明沟,一个暗沟,用来排水及卫生。这种营房与东南民居明显的不同,就是它的门。兵营临街设有三扇门,左右为单扇门,正中为双扇门。正中的门上还统一套一扇高4.7尺,宽3.6尺的方门,上端有几个镂空的小窗,这种门叫做“定心门”。“定心门”有历史根源,婚丧时才打开,平常都是大门紧闭,开启那几个镂空的木格,作为旗人兵眷观看街景的小窗。

  走在琴江的古宅兵营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这里的八旗历史、忠孝节义。这里有许多节烈牌坊。据介绍,牌坊分三种:贞节牌坊、节烈牌坊、节孝牌坊。在琴江随处可见这种牌坊,“八旗军旅园”附近我们就看到一块断裂的牌坊倚在墙边。当时官眷兵嫂跟随她们的夫君,背井离乡从北往南迁。我想到了那些兵营里的女人,那些在井边淘米洗菜、等待夫君归来的女人;那些从“定心门”小窗往外张望的女人。还有那条泪痕深深的马家巷。史书载马江之战:“马江各军舰,所有将士人员,多系闽人。一闻失败,榕垣啼夫哭子者,惨不忍阅;无何,俱往马江认尸。孰知,马江捞起死尸身首异处,无一全者。尸亲皆认无可认,啼哭之声,满于岸上,旁观者为之心酸。马家巷一条街,所住皆马姓,皆於这场战役中阵亡。”旗人后代至今谈及此事时仍谓:“当兵食禄,为国效力是当然的事”,其豪迈之气,与人们通常想像中提笼架鸟出入于梨园茶馆的“八旗子弟”大相径庭。这里的旗人孝友成风、重教惜字。从这里走出了海军中将、少将,留学精英……人才辈出。我想说:琴江的女人,你们的坚忍、知礼,得到了最好的回报。○一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