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浅谈郑和下西洋驻舟长乐太平港

[复制链接]
查看: 3034|回复: 0
发表于 2005-9-2 09: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浅谈郑和下西洋驻舟长乐太平港

长乐位于福建东南,首石、六平、董奉诸峰从北向南横贯县境,南台江、乌龙江会合于县之西北。相传吴王夫差曾在长乐城关造船,三国时孙吴亦曾在此置典船校尉,凤凰三年(274年),吴末帝孙皓遣会稽太守郭诞造船于此,长乐城关遂有吴航之称。郑和七次奉使西洋,累驻舟在此休整,以便祭祀海神,招添水手,修造船舶,等候信风起锚开航。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的优越,长乐人民习于水上生活,航海经验丰富,造船技术先进,海外谋生历史悠久,故长乐曾为古代中国的海外交通和加强国外人民的友好往来作过卓越的贡献。
  长乐是郑和下西洋的国内重要基地,太平港是郑和\"累驻舟师\"的港口。明弘治《长乐县志》称:\"太平港在县治西半里许,旧名马江,本朝永乐中,遣内臣郑和使西洋,海舟皆泊此,因改名。\"1917年孟昭涵《长乐县志》亦称:\"太平港在县治西半里许,旧名马江,明永乐七年内侍郑和使西洋,海舟皆泊此,因改今名。\"据今山脉 走向,地理环境,河流现状,历史记载,可以看出自南台江,乌龙江会合处至今长乐洋屿村的一段,北岸应为马尾三岐山、君竹一带,南岸为长乐城关(今称吴航镇),江中有罗星塔与原属闽县今属长乐的光裕岛。光裕岛上今有营前、长安、长限、泮野、霞州、筹岐等村。
  据《闽都记》称,罗星塔屹立江心,故俗称之呼\"磨心\"。至于在长乐之一侧,《八闽通志》称:\"马头江之支港,又有上洞江、下洞江。\"长乐人民称营前之江口为上洞口,洋屿之江口为下洞口。江
水自营前流经洞头、长安、长限至泮野的一段,谓之上洞江;江水自洋屿流经长洋、霞州、里仁、城关至泮野的一段,谓之下洞江。潮水上涨时,江水自上、下洞口流入上、下洞江至今泮野村与吴航之间会合,今虽因泥沙冲积,河流改道,但尚有\"泮野水两头涨\"之说,故上、下洞江的划分,应以泮野与吴航镇之间为分界。
  旧时,长乐县城关与原闽县光裕岛之间的上、下洞江,应是一条港阔水深的大江。据长乐《六里志》记载:\"筹岐(在下洞口)前为大江,江中有鼠屿、猫屿。\"《三山志》称:\"云门山在江左里(今长乐洋屿村,在下洞口),长江绕于前,琴屿、双鱼屿俱在江中。\"上述四个岛屿都在江中,那么下洞江入口处:港宽则不下十华里。孟昭函《长乐县志》称,\"十洋街,……国初(应为明初)因三宝太监使海,造舟于此\";长乐《六里志》称:\"光裕里浮峰山(即今泮野山)有潮涨则山上浮之说,明郑和下西洋所以得泊与修造巨舰于此\"。长乐城关之十洋街与泮野村都是郑和下西洋造船之处,那么,今之泮野村与吴航镇是隔江相望,其江面宽不下五华里。至于上洞江口,自岐头山至营前山江面宽亦在五华里以上。沧海桑田,现在上述诸屿已均在陆上,营前港、洞头港、吴航镇之河下港和洋屿都已成了小河。自洋屿至吴航镇之河流,今在涨满潮时,只能通航二、三十吨小船,但现有从罗星塔至闽江口的一段,尚可通万吨巨轮。若按旧时情况,南北港之乌龙江、南台江会合之后,自罗星塔至洋屿一段,从南岸之长乐吴航镇到北岸之马尾三岐山、君竹一带,江面宽可达二十多华里。它港阔水深,是闽江下游最大的港湾。尤其长乐之上、下洞江,不但江面宽阔,且大江两岸山峦叠翠,屏障南北。暴风骤至,闽江浊浪排空,樯倾楫摧,而上、下洞江却一碧万顷,渔歌互答,是闽江下游最好的避风港。直到现在,若遇特大台风,还有不少人帆船顺潮入长乐港停泊避风。由于上、下洞江自然条件的优越,所以郑和奉使西洋,\"舟师累驻于斯,伺风开洋\"。
  综上所述,旧时从南台江、乌龙江会合处到今长乐洋屿村一段,应只是一条大江,中间有罗星塔、光裕岛。《八闽通志》亦称:\"马头江之支港,又有上洞江、下洞江\"。今之吴航镇为中心的上、下洞江。由于江有两个出口,为了区别两头,分别称之为上洞江与下洞江,实乃是一条长约二十华里的大江。这条江,对郑和下西洋曾起过重大的作用。
  明弘治《长乐县志》称,\"郑和使西洋海舟皆泊此\",但据史实与当时长乐城关情况来看,\"海舟皆泊此\"似不可能。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贺世骏《长乐县志·祥异门》记载,\"永乐十年(1412年)三宝太监驻军十洋街,人物辏集如市\"。这指郑和下西洋在长乐城关,似有一定困难。尤其据祝允明,《前闻记》关于郑和第七次航行日期的记载:\"宣德五年闰十二月二十日出附子门,六年二月廿六日到达长乐,十一月十二日到达福斗山,十二月九日出五虎门,二十四日到达占城。\"这样,从附子门到长乐,共六十六天,从五虎门到占城国共航行十六天,而从长乐太平港至五虎门,全程只有三十五公里,木帆船在一次退潮即可到达的距离,郑和于十一月吉日在长乐刊立《天妃灵应之记》碑后出发,到十二月九日九出五虎门,这样前后达三十多天。特别是福斗山离五虎门口近在咫尺,决不会\"十一月十二日到达福斗山,十二月九日出五虎门\",航行了二十七天。依此推算,及《天妃灵应之记》的有关记述,可以确认郑和使团的主要人员应在长乐城关,其船队应该是停泊在从长乐到福斗山出五虎门才航行一个多月。这样,\"海舟皆泊此\",应理解为郑和\"每次\"下西洋,船队都有驻泊在这里,而非所有的船队都驻泊在这里。
  长乐是郑和下西洋前最后一站,他在这里除等候信风起锚开航之外,还必须作好充分的人力、物力和思想准备。如准备生活用品、汲取淡水、招添水手、募集人员、检修船只,祈求海神庇佑以安定思想,鼓舞士气和全面检查准备工作等等。查《长乐县志》,郑和在长乐曾修葺洋屿云门寺、方安里龙峰岩、建筑南山天妃宫、南山三清宝殿,建立十洋、泮野造船设施。这些建筑对郑和下西洋的人员活动,物资储藏,船舶修造和鼓舞士气起过了重要的作用。塘屿村人黄参,永乐七年,郑和第三次出使西洋时,曾随从远航,并立功授为忠武尉,后提升为游击定远将军兼郑和总管府中军的史实,是长乐人民为郑和出访作出贡献的一个例证。郑和驻舟长乐,也促进了长乐经济文化的发展。据乾隆《长乐县志》记载:\"永乐十年,三宝太监驻军十洋街,人物辏集如市\"。这说明了由于郑和下西洋,曾使长乐城关一度十分繁荣。孟昭涵《长乐县志》记载:\"龙峰岩,在县北十里许方安里(即今之潭头乡二刘村)。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里人刘砥、刘砺兄弟同登进士,曾筑室读书于此,称龙峰书院。\"南宋朱熹,为避\"伪学\"之禁入闽,曾寓此讲学。郑和下西洋时,曾修葺龙岩。这一史实,说明了郑和崇敬朱熹,重视长乐教育事业,为龙峰书院作了一件好事。
  五百八十年过去了。沧海桑田,原来的太平港由于泥沙冲积,现已成为小河,在航海、造船方面,较之明初郑和下西洋时虽略逊一筹,但在经济、文化建设,工农业生产,对外贸易,陆路交通等方面,都较之有了飞跃的发展。特别在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指引下,长乐面貌有了很大变化。抚今追昔,在纪念郑和下西洋五百八十周年的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新时期,我们要缅怀先人的光辉业绩,彻底冲出闭关锁国的圈子,进一步落实特殊与灵活措施,充分发挥长乐的有利条件,面向四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振兴中华,建设新长乐作出新的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