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乐市开发郑和旅游产品大有可为

[复制链接]
查看: 2808|回复: 0
发表于 2005-9-2 09: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长乐市开发郑和旅游产品大有可为

郑和于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的28年间,率领舟师近3万人,先后七下西洋,航行于太平洋、印度洋的惊涛骇浪之中,行程10万余里,到访亚非三十几个国家,揭开了世界大航海的序幕,其历时之久,规模之大,航程之远,足迹之广,造船与航海技术之先进,都是当时任何国家无可比拟的,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的远洋航行时间上早了半个多世纪。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对于人类世界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是中国历史上对外开放的一面旗帜。利用郑和下西洋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对于缅怀先辈业绩,发扬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精神,促进航海、交通、文化、旅游和对外开放等经济、社会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福建长乐是国内开发郑和旅游的首选之地。
    一、长乐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舟师驻泊基地和开洋起点。
    长乐在郑和下西洋中地位与作用是独一无二的。郑和七下西洋,无论启程是始自太仓刘家港,还是起于南京宝船厂,每次必先抵长乐的太平港停泊,短则二三个月,长则达十个月以上。郑和亲自在长乐刊立的《天妃灵应之记》碑和《长乐县志》等史料都详细记载,郑和船队“累驻于斯”,扩建船队,招募水手,补充给养,祭祀海神,“伺风开洋”。随使西洋的费信、马欢、巩珍等,在各自的纪行著作中记述“开洋”抵达的第一个国家占城国时,都以“福建长乐”为海程起点。就是说,自太仓刘家港至长乐太平港属于郑和船队出国远航的准备阶段,真正的“开洋”以长乐为起点。刘家港和太平港都是郑和航海基地港,船队自太仓出发,从长乐“开洋”。
    二、长乐有郑和留下的众多珍贵遗迹。
    郑和船队驻泊的太平港原名马头江,又称马江,明永乐七年(1409年)郑和奏改其为“太平港”。市区中心的塔山上有一宋代石塔,原名“圣寿宝塔”。郑和登塔时知该塔为宋徽宗祝寿而建,颇为不悦,说赵佶乃昏君,被金人所俘丧身北国,遂题改塔名为“三峰塔”。三峰塔是当年郑和登塔俯瞰其停泊太平港庞大船队的了望塔,也是郑和下西洋船队出入太平港的航标塔。郑和舟师下西洋驻泊长乐期间,在塔前奏建天妃行宫,作为“官军祈报之所”;还重修三峰塔寺和南山寺,施财鼎建三清宝殿,发心铸造铜钟等。上述寺庙建筑均已毁圮。1984年在其旧址之上兴建长乐郑和史迹陈列馆,展示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历史文献与实物资料。馆藏文物中最珍贵的为“天妃灵应之记”碑,系明宣德六年(1431)冬,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在长乐刊立的石碑。详载其前六下西洋经过、成果和第七次下西洋任务,是研究我国明代海外交通史及中外交往史的珍贵实物史料。郑和在长乐城区还建有“母梦楼”、“天妃宫大井”等。长乐市区十洋街,当年因郑和舟师泊此而十分繁华。据《长乐县志》记载:“国初因三宝太监使西洋造舟于此,人众成市,马(铎)李(骐)状元兴焉,故云十洋成市状元来。”市区北面的闽江沿岸还有宋嘉定始建郑和重建的云门寺,郑和船队出海前祭祀妈祖海神的文石天妃庙等。
    三、长乐有国内罕见的民间郑和崇拜现像。
    长乐始于明代的郑和崇拜现象可以说是目前国内绝无仅有的。脍炙人口的美丽故事----母梦楼(太监楼),是说郑和在长乐遇到一位与他梦中情节有关的贫苦老妪,顿发孝敬之心,认老妪为“谊娘”,并出资把老妪破屋改建成两层楼房,命名为“母梦楼”。因楼房为郑和所建,人们俗称之为“太监楼”。虽然四十年前因建工人新村而被拆除,但母梦楼的故事却仍然在民间广为流传。长乐市闽江口附近有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古名“龙峰岩”。明永乐年间,郑和多次登临,并出资修葺,乡人将其所建之亭名曰“三宝亭”,并改岩名为“三宝岩”。明隆庆六年(1572),知县蒋以忠易名“晦翁岩”,明令改唤。尽管如此,“三宝岩”仍深入人心,民间屡呼不改,至明末,乃至清代,不少文字、口碑仍作“三宝岩”。与东南亚一些国家一样,长乐民间亦有不少地方奉郑和为神。除了“太监楼”中原有一尊郑和木雕像外,云门寺和三宝岩分别供奉有太监形象的一尊木雕像和一尊石雕像,据当地群众说都是郑和。最为神奇的是,1992年6月22日,漳港镇仙岐渔村挖掘出土曾湮埋地下100多年的庙宇,庙内5个神台上均供奉着彩绘泥塑神像。其中后殿三个神台,右侧神台上供奉的主神是临水夫人陈靖姑;前殿两个神台,左侧神台上供奉的主神是妈祖天妃,右侧神台供奉的主神是“巡海大神(臣)”,其左侧为一番人,余8尊与居中者一样均着明太监服饰。据国内一些权威历史、文物专家考察、论证,这尊塑像大约形成于明万历年间,头戴嵌金三山帽,身着簇新蟒龙袍,腰系玲珑白玉带,脚穿文武皂朝靴,完全是明代宦官特有服饰,确实就是统率舟师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
    四、长乐人文自然景观多姿多彩。
    长乐历史悠久,设县始于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1994年撤县设市。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和三国时期东吴孙皓都在此屯兵造船,故长乐别名“吴航”,简称“航”。长乐历史上出过12名状元、800余名进士,是杏林始祖三国名医董奉、唐《百丈清规》创立者怀海禅师,以及谢冰心、郑振铎、高鲁等众多古今名人的故乡。福建省首批5个历史文化名村,长乐就占了两个。长乐是一个准半岛,江海岸线总长120多公里,大小岛屿35个(其中两个目前仍由台湾管辖)。秀峰、奇石、湖泊、海滩、岛礁和闽江岸线等景观要素共同构成以海景为主,山景为辅,江景为补,别具一格的旅游风景线。海岸线大部分是可供开发的沙质、石质海岸,林带园圃萦绕其西,礁石盘岩星卧其东,不仅适宜开发海滨浴场,而且是修建休闲娱乐度假设施的理想区域。1986年1月4日,美国《国际日报》载文盛赞长乐海滨风景迷人,“敢于与大名鼎鼎的夏威夷相提并论”。
    五、长乐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长乐市位于闽江口南岸,是福建省会福州的门户,国内屈指可数的空海“两港”城市。距台湾140海里,是大陆与台湾基隆港和桃源机场之间的最近通道。国道总干线从境内穿过,市区距福州市中心仅29公里。全市实现村村通水泥路。至2002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568公里,密度达86.2公里/百平方公里。2003年长乐市名列福建“经济发展十佳”县市第一,“经济实力十强”县市第八。
    综上所述,长乐地理区位得天独厚,自然风光多姿多彩,人文景观突出,旅游文化内涵丰富,旅游资源相对集中,景点的可进入性强,发展旅游条件优越。长乐作为郑和下西洋的舟师基地和开洋起点,利用伟大航海家郑和的名人效应,大力开发郑和下西洋旅游系列产品,完全有条件建成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滨海旅游城市。长乐郑和旅游下西洋旅游系列产品的开发近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修复郑和遗迹。市区“吴航头”为吴王夫差造船和郑和七下西洋泊舟遗址,曾建有马江亭、临江亭、接官亭、驻节堂等建筑;郑和公园内原有郑和手上兴建或修建的天妃行宫、南山寺、三清宝殿等建筑,附近还有“母梦楼”、“天妃大井”(即“郑和井”)等郑和遗迹。可结合旧城改造,在考证的基础上按原貌重建。西关天后宫前身为郑和所建天妃宫,保存较好,可整修开放。市区以外的郑和遗迹也可整修或重建供游客参观。
    二、扩建或新建郑和史迹陈列馆。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开发娱乐性项目,再现郑和当年航海及途经西洋各国情形。如运用电脑模拟当年郑和下西洋的环境与条件,让游客通过鼠标看风掌舵,“云帆高张”“涉沧溟”;“殄灭海寇”,“生擒伪王”,“统领舟师往诸番国”。
    三、兴建西洋风情城。与影视部门合作,沿原福州海关旧址营前伯牙潭经闽江口至松下的江海岸线和东洛、西洛等岛屿,根据郑和当年七下西洋经过的国家、地区的各自风情特点,开发建设“西洋风情城”。既可用作拍摄影视片的外景,又可让游客游览。为配合“西洋风情城”项目,争取兴建自营前伯牙潭经闽江口至松下的江滨大道和海滨大道。
    四、建造郑和宝船。根据相关资料仿造当年的“郑和宝船”,让游客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学到各方面的知识。如看懂当年的“航海图”,用简易的办法测量水深,利用“牵星板”掌握航向,学会各种风向条件下扬帆行船的要领等。近期供游客沿江沿海游览旅游景点,条件成熟时作为海峡两岸的旅游客轮,甚至出海远洋,重走“郑和下西洋”之路。
    五、举办郑和帆船模比赛活动。择郑和“伺风开洋”之纪念日或航海节7月11日,在郑和航线出港转舵之处闽江水域或有5000亩水面的文武砂十八孔湖,举办全国郑和船模节活动。首届举办全国遥控郑和帆船模邀请赛。
    六、开发琴江满族风情旅游项目。琴江是我省唯一的满族聚居村,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位于闽江口南岸,郑和七下西洋船队驶离太平港进入闽江转舵出海之处。其前身为清雍正六年(1728年)所建“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这是当时全国沿海四大水师旗营之一,比马尾的福建水师还早151年。著名的中法马江海战就发生在村外的江面上。辛亥革命后,水师旗营逐渐成为一个居民小镇。琴江村民每人都会三种语言:普通话、福州话和满族“旗下话”。可整修“水师旗营”的部分城墙、城门、箭靶场和“旗人街”、“将军楼”、“毓麟宫”及部分有较高游览价值的兵家官宅等,开发满族风情游项目。
    七、开发建设大鹤海滨森林公园。长乐东北部有一面积达369公顷滨海林区,面对白犬列岛,区内林木繁茂四季长青,海滨港湾平坦沙滩风光秀丽,奇岩怪石千姿百态,闲置的海防战壕坑道蜿蜒曲折。可开发建成集海滨娱乐、森林旅游、游览观光、国防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场所,如金沙湾、银沙湾海滨浴场,象鼻山军体游乐区,石景山野营区,海滨别墅区、森林度假村,海上俱乐部等。以郑和下西洋传说故事包装此景区,推出“海滨战地之旅”。
    八、兴建陈振龙纪念馆。郑和下西洋开辟我国与东南亚的航线后不久,长乐青桥村商人陈振龙于明万历年间冒着生命危险,从菲律宾乘船在海上航行七昼夜,带着“番薯”种回到家乡,引种成功后又推广到全国各地。陈振龙旧居可兴建陈振龙纪念馆,开辟全国甘薯品种博览厅。山上可开辟甘薯园,从培育薯苗、种植到收获、加工甘薯旅游食品都向游客开放,每年举办甘薯节活动。
    九、兴建闽江口旅游区。闽江口南岸的秀峰绵亘,苍松黛石与壮阔的闽江相映成辉。自西向东的主要景点有:与马尾罗星塔隔江相望的伯牙潭、琴江满族村、云门寺、恰处江海分界线的闽江圣景金刚腿、洞天岩、晦翁岩(即三宝岩)、文石天妃庙(郑和修建)、鳝鱼洲湿地等。近年市政府筹资在金刚腿以西的闽江口南岸,兴建了近3公里长、以郑和下西洋为主题的景观公园走廊,包括月亮湾、绿色明珠、郑和巨雕郑和航海馆、三宝亭、太平港帅营、郑和宝船、郑和祭海坛、郑和舟师启锚处、渔人码头、郑振铎公园、吉祥长乐园、吴航广场、金刚腿公园等免费游览景点。可在金刚腿公园附近选择适当地块兴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开辟游泳、攀岩、滑草等健身运动和餐饮、住宿、购物场所。
    十、兴建海滨度假区。长乐海岸线自闽江口文岭至松下牛头湾多为平坦宽阔的沙滩,是天然的海滨浴场,适合兴建海滨度假区。其中机场附近已建成6公里长的滨海观光道和海蚌公园。只要兴建海滨浴场等配套服务设施,就可形成海滨度假区。长乐不仅人文自然景观丰富,而且素以“鱼米之乡”著称。驰名中外的漳港海蚌是国宴中首席名菜,青山下晚熟龙眼为历朝贡品。再在度假区内开辟包括诸如“番茄”、“番石榴”、“西红柿”等带“番”、“西”字的西洋农业观光园,养殖“罗非鱼”等西洋水产。让来这里旅游度假的游客不仅大饱眼福,而且大享“郑和下西洋”的口福。
    长乐郑和下西洋之旅产品还可与福州的马尾船政文化、林则徐等名人文化旅游产品相配合,增强对外的吸引力。实际上,长乐乃至福州的旅游开发也只有打好郑和七下西洋这张牌,突出海洋文化和名人文化的特色,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