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福州方言俗语中残留着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复制链接]
查看: 3275|回复: 0
发表于 2005-9-2 09: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州方言俗语中残留着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六百年前,紧挨着福州的长乐太平港,不仅是三宝太监郑和屡下西洋的始发港,而且也是每一次下西洋的惟一备汛候风港。因此,福州与长乐两地留下了众多与郑和有关的传说与遗址。同样,在民间方言中,也有不少反映这一人类伟大壮举的词汇。
然而,随着斗转星移、人事沧桑,生活内容产生质变,许多与郑和下西洋活动密切相关的方    言俗语已逐渐消亡。尽管还有一些至今依旧鲜活于人们的口头,但或是早已远离本意,或是异化得面目不清了。
    象福州方言中的“没块投泊”,就是“没一块港湾可供投泊”的缩语。郑和为了开辟从古里到忽鲁谟斯航线,不得不横穿浩瀚的印度洋。而印度洋海面风云变幻莫测,虽说有经验的水手会在遭遇风浪前夕根据一些征兆作出准确判断,但由于远离海岸线,没有一块港湾可供投泊避风,损失惨重。后来,每当横穿印度洋时,水手们便记忆犹新地提醒郑和:这一带海域没一块港湾可供投泊!然而,这句记录了当年郑和开辟航线艰辛的话,已演变成了流浪儿的形容词。
    语言学家,如果肯花点心思,剥离开福州方言俗语的外壳,便不难发现其中丰富的内含底蕴。比如,日常生活中,包工头招聘工人时,往往会问应聘者某方面的手艺如何?而应聘者总会谦逊地回答:“洋当池,务里去。”
    类似这样的方言俗语,不要说外来客,即使是福州年轻人,不知底蕴,也会觉得云山雾罩,莫名其妙。可是,一旦挑开云翳,就能体味出这句话的生动性与它的无穷意味。
    福州方言十邑特别是沿海一带,成千上万的渔家儿女应聘到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服役。仅以福州一地为例,如今有案可查的,就有:沈斗保、董智、屠俊、庄辉、翟斌、姚政、张剪住、罗福生、孙瑛、谢拴住、严观、王勇保、赵智、胡贵、张连生、夏麟等。这些福州人,跟着郑和下西洋,可以说,踏遍了惊涛骇浪。每次返航后,绝大多数的船舶都停泊在长乐太平港整修,而郑和还得乘船前往有六国码头之称的太仓,从那里上岸往南京向永乐皇帝汇报交差。也就是说,有一部分的福州籍水手民梢,还不能休假回家。对福州人秉性了如指掌的郑和,为了避免遭遇推诿,故意用激将法问这些福州人水手民梢:“你们敢驾船驶进太仓浏河吗?”
    “嗨!”福州籍水手民梢,是这样回答郑和的:“我们‘洋当池,古里去’,一个太仓浏河能难倒谁?”
    “洋当池”,即曾经沧海的意思。试想,浩瀚无边的西洋,在六百年前的福州人眼里,也只不过如同一池春水。所以,他们非常自豪地回答郑和,把“洋”当作了“池”,古里那么远的地方都去了,何惧这么近的太仓浏河?
古里即今天印度半岛西南部的卡利卡特,六百年前是国际贸易港。郑和下西洋头三次的目的地,均为古里。在福州方言中,“古”与“务”音近,所以“古里去”,几经演变,成了    “务里去”。翻译成现代汉语,即:过得去。
语言学的规律告诉我们:一些方言俗语未被日新月异的生活淘汰,还顽强地存活于人们的口头,正是因这些语词指示事象的正确性、直观性非常形象化,所以该语词才极具生命力。
比如:犀猊碰着砂。这是福州方言语汇中,非常生动的一句比喻。而且往往是在福州人吃饭的时候才有这句话。农家晒谷子,都是放在地上,容易混入砂子。在碾米加工时,其设备又很难将细砂挑剔出来。因而吃饭时,牙齿咬到砂子的事常有发生。这时候,人们往往会用“犀猊碰着砂”这句俗语话嘲讽或自讪。
    其实,犀猊碰着的不是砂,而是狮。郑和下西洋共有二百多艘艨艟大舰,分成宝船系列、坐船系列、战船系列、以及粮船、水船和马船等等。而且,各个系列除了序号之外,又有二八橹、二六橹、二五橹、二四橹和大八橹与小八橹之分。同时,每一艘船舶都赋予颇有意义的名称,见诸史籍的就有:清和、惠康、长宁、安济、清远等。马船,原先是专门用来运送马匹的。后来,也用于运输其它的货物。如郑和两度从非洲带回狮子,就放在马船上。第一次负责饲养狮子的两位民工,正是胆子比较小的福州人。他们虽然对官家门前的石狮司空见惯,但与真的狮子接触还是生平第一遭。因而,十分恐惧。随船入华的非洲进贡官员告诉他们,狮子只怕犀牛与狻猊这两种动物。于是,这俩位老兄在给狮子喂食时,一个装扮成犀牛,一个装扮成狻猊。可是,由于从非洲返航,水程非常遥远,供给无法保障,饥饿难当的狮子,不得不把这俩位饲养员当着美味佳肴给吃掉了。甚至,吃得连骨头都不剩一根。于是,同船的福州人惊呼:犀猊碰着狮,下世没法投胎!
    后来,福州人凡遇无可奈何之事,均形容为:犀猊碰着狮。遗憾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两位为了中华民族与非洲人民的友谊而以身殉职的和平使者早已湮没无闻。这句不时地挂在口头上的俗语话,经过六百年的传承沿袭,雄赳赳的一头“狮”竟然变形走样成了方言中同音的一粒“砂”。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福州还有一句形容与外行难以勾通交流的话,也非常传神精彩。这句民间俗语叫作:水底讲一身汗。
    众所周知,郑和下西洋所统率的二百多艘艨艟大舰,全是木质帆船。郑和为了确保中国庞大的船队顺利地走向大海、经营大海,在首次下西洋时,组建了一支以长乐人为技术骨干的先遣队,去开辟万里石塘(即今西沙群岛)针路。先遣队船只闯入万里石塘不久,即触暗礁。以长乐人为主的技术人员,因参予了打造船舶的全过程,知道当时一艘船舶的造价最少也得五百多两国库银子,甚为心疼。于是,冒着性命危险潜入水底抢修。而被派来协助长乐人的助手,是负责管理材料的行政官员。不但听不懂闽腔官话,而且对造船修船技术更是一窍不通。修船工匠,浸泡在海水里,根据船底触礁情况,向官员索取名目繁多的各种桁料板材。结果,他不是听不懂,就是人家要桁他拿板,人家要板他给桁。在海水里抢修船舶的工匠,眼见因官员延误时间海水不断地灌进船舱,自然急得浑身冒汗。
    打那以后,长乐与福州的工匠不愿意与不懂技术的官员打交道。天朝上国舟师最高统帅郑和发现工匠与管理材料的官员一直配合不好,便出面协调。工匠们则要求郑和派懂行的官员管理桁料板材。因为跟不懂行的官员,水底讲一身汗。
    从“知识考古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语词、话语的形成与使用,都源于一定的环境、阶层,被赋予一定指向。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福州的一句俗语话:七溜八溜,不如福州。
    原来,郑和下西洋时,到过一个叫溜山国的岛国,即现在的马尔代夫。据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巩珍所著《西洋番国志》记载,它一共有三千多个小岛屿散布在印度洋上。“水皆缓散无力,舟至彼处而沉,故行船谨避,不敢近此经过。古传弱水三千,即此处也。”
    踏遍天下惊涛骇浪的郑和,对溜山国海面“缓散无力”的海水之说,半信半疑,便派长乐人忠武尉黄参带领一支由极富行船走海经验的福州与长乐水手组成的小分队去探险。果然,船舶被死水粘吸沉没。幸亏黄参他们水性极好,大多被溜山国的人救上了岸。
    现代科学已经弄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在靠近溜山国的海域,海水之所以出现缓散无力现象,是因为该区域的海水密度在表层与深层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密度小的海水会集聚在密度大的海水上面,上轻下重,使海水成层分布。这上下层之间,自然形成了一个屏障,叫作密度跃层。密度跃层是海水的温度或盐度由很小到很大的一个飞跃变化的过渡水层,有的甚至厚达几米。这种稳定的密度跃层可以作为界面,把海水分成密度较小和较大两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某种外力作用在这种界面上,界面就会因振动而产生波动。这叫内波,也就是所谓的死水。由于这种波浪处于海面以下,人的肉眼完全看不见。因此,有经验的行船走海人给内波起了一个“看不见的波浪”的别称。在海上航行,一旦上层水的厚度等于船舶的吃水深度时,密度跃层就可能出现死水现象。这时,如果船舶的航速比较低,原来用以克服海水阻力而推进船舶的能量完全消耗在产生和维持界面的内波上了。所以,船舶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好像被粘在海水里了。因此在整个帆船时代,死水现象令行船走海人为之变貌失色。
    后来,在溜山国人充当向导的情况下,郑和的船队才安然无恙地越过了弱水海域,造访了溜山国。郑和率领舟师向阿拉伯海进军时,原先初闯弱水海域的长乐与福州籍的水手因溺水生病,被留在了溜山岛国。要等郑和从非洲返航时,再来收编他们。
    黄参带领着福州籍与长乐籍的水手们养病溜山国,在当地居民的照料下大多都恢复了健康。闲得无聊的他们,便四处溜达。这时候,他们才知道,溜山国虽有三千多个岛屿,但一共只有八个岛屿上有人居住。这个八个岛屿分别取名:沙溜、人不知溜、起来溜、麻里奇溜、加半年溜、安都里溜、加加溜和官坞溜。而且这个溜与那个溜之间,惟一的交通工具便是一种非常简陋的用椰子皮为索穿成的小船。这八个最后一个字都带“溜”的岛屿,人口稀少,合起来,人口也仅有二千余人。以黄参为首的长乐人和福州人,没有多长时间,就把溜山国的八个带“溜”字的岛屿反复走了许多遍。加上当地没有粮食稻米可餐,一年到头惟鱼虾食之。生活上,极不习惯。直到郑和率领船队从非洲返航,才把他们带回祖国。以至于他们回到福州后,深有感触地说:七溜八溜,不如福州。
    由于,这是游子的切身感受,至今,这句俗语话还时不时地挂在经常出差与归国探亲的福州人的口头上。当然,今天会讲这句方言俗语的游子,并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象这类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极为生动的方言俗语,还有不少存活于民间。而且,每一句类似的俗语话中,大多隐藏着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生动的故事。如果有心人能下点功夫去挖掘,再加上肯补罅拾遗,予以整理,那一定会在语言学上成就一番事业。令人遗憾的是,我们语言学家的这种神经还没有往这一含金量颇丰的矿藏伸出敏锐的触角。
    本人不是语言学家,所以只能试举以上几例,聊作抛砖之举,但愿能引出一些美玉来,以作为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纪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