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乐《天妃灵应之记》碑的历史价值及接运经过

[复制链接]
查看: 3678|回复: 0
发表于 2005-9-2 09: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长乐《天妃灵应之记》碑的历史价值及接运经过




明成祖迁都燕京之后,为确保其一系相承之帝业,乃遣派所日匿宦者郑和,七下西洋,踪迹建文,毫无所获,而演变为宣扬国力,广收属国,蔚成明初盛事。国内外有若干专著,记述其事,兹专叙《天妃灵应之记》碑一事。
    郑和出使前后,为时三十年,在国内勒石纪功,厥有二处:一则为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碑》,据近代学人郑鹤声所著《郑和遣事汇编》所载,“今春(笔者按:为民国二十五年)偕管君劲丞往娄东访碑不获”,一则为长乐南山寺《天妃灵应之记》碑,此碑原置于南山某废寺之中,年久湮没,无复知者。民国二十年,始由邑宰吴鼎芬世伯,辇入县署,迁于思善斋墙侧。民国二十四年,湘乡王公伯秋为福建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长乐县长,驻节其间,偶于荒烟蔓草中发现,剔扶摩拓,此碑遂显于世。自娄东之碑不存,南山之碑遂为考证郑和遗事者唯一之瑰宝,其历史价值如下:
    一、足以订正明史所载郑和西征年月之舛伪。
    二、足为研究当时西洋群岛的政治、地理、物产之第一手资料。
    三、足以明了郑和西征三十年情形之真相。
    四、足以启发国人远涉重洋从事贸易、垦殖及其他劳力、劳心工作,以裕家裕国。
抗战军兴,长乐三面环海,无险可守,王公伯秋以学者从政,积极组织民众,疏散物资,正在不遗余力,而在长乐具有历史价值之文物,亦多隐蔽孔径,不落敌手。在此临付前夕,王专员特召笔者晋署,面色凝重,指碑而言曰:“中日战祸,行将扩大,此地恐将不靖,子有心人也,战后务必排除万难,运回此碑,勿负吾望。”余敬诺之。
    不久,专署北撤,王专员离职,笔者浮沉于社会教育行政及省县教育行政工作。尝以公务,获睹郑心南厅长室及教厅第一科陈列有若干长乐古物,其次曾面询厅长,幸关照主管单位,调阅档案,均未能得到满意答复,经与二三挚友熟商后,乃勉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即迅速获准调任长乐教育科长,自此名正言顺,寻碑工作,进行越趋积极。
    福建省立图书馆萨馆长,与笔者同为省立社教主管,萨氏好学深思,恂恂儒者,益有声应气求之契。其次闲谈中,萨馆长曾提当年长乐古物北运寄藏问题,当时图书馆亦在播迁之列,未行接受。笔者促其调阅原档案,踏破铁鞋无觅处之南山古碑,赫然存于南平省建设厅仓库中,狂喜不已。
    其时建设厅主任秘书郑坦先生原为教厅主秘,笔者之恩师也。遂投剌谒见,恭呈长乐县府请求发还寄存南平仓库古碑之公文,并附上省图书馆原档案为证。郑师翻阅良久,徐徐发言,大意谓物归原主,理所当然;但此碑,为其研究单位请求代管,并经主席批准。长乐县府如能即日派员迳赴南平办妥发还手续,予当从中玉成之。
    笔者回县之后,立即拟妥公文,妥备文件,筹足旅运费,批派民教馆长陈克家兄,限日限时,赶往南平,嘱其务必完成任务。陈兄为人干练沉着。越数日,此睽别多年,亦奔走多年之古碑,遂安卧于民教馆长廊矣。笔者瞻视良久,如释重负。
    一碑之颠晦,系于政治之隆活与国运之兴替,笔者有幸,叨师友之策励协助,卒于绝处逢生,珠还合浦,有以慰关怀爱护此碑之长者,临风兴怀,不禁欷虚欠!甚愿我长邑之人,善能珍护此碑,利用此碑,以收历史价值之宏效,则笔者前此之一番奔波苦心,为不虚矣。


附记:
    林治渭先生,是壶井村人,曾任长乐县教育科长,县参议会参议员等职。他的这篇文章,发表在台湾《林森会讯》第五期上。因为,林先生是亲自参与《天妃灵应之记》碑的疏散和运回的全部经过,对事实的真实性,应属独家的亲历其事而无可生疑的。为此,特介与《长乐文史资料》。文中郑心南厅长,即郑贞文先生;萨馆长为萨北寅先生。“卧于民教馆长廊”的民教馆,在县城上街对面,今县粮食局旧址,主持馆务的陈克家先生,书画颇佳。“教厅”,即省教育厅,复印文字,个别模糊,加点标示。
    此文经过台湾《福州月刊》发行人程法望先生复印与之,其目的是澄清王铁藩先生发表的《郑和遗迹—钟和碑》文中不实问题。下列引录林先生的“未能苟同之处”:
    一、王文“县长鼎芬将其(郑和碑)移立县衙思善斋旁”,“曾拓印多幅分赠友人研究”。
    林先生认为“置于思善斋墙侧”(“置”与“立”字义有别);“未曾拓印”(拓印外送,是王专员任内的事)。
    二、王文“国立编辑馆编辑郑鹤声”。
    林先生认为“史学家郑鹤声于民国廿四年左右,应邀来闽讲学,顺道抵长,访问王专员并考察郑和碑,持有多幅碑文拓本而归。语阅中华(书局)版郑鹤声所著《郑和遗事汇编》郑鹤声为何许人,不之知”。
    三、王文“县参议员李永选提请教育厅准由本县派人运回”。
    林先生认为:“治渭为是届县参议员,未见李兄其人,是否由后递补,尚待查问”。“请阅《林森会讯》第五期拙作,县府呈请建设厅发还公文,有档案可查,胡说不得。”
据我所知,李永选先生是当过县参议员的,与林先生不同届,“是否由后递补“应属可能。
王铁藩先生病逝于1995年初,程法望先生资助印行《王铁藩闽文化作品选编》,书未付梓,林治渭先生获悉书讯,特寄来此文及函,希望订正。我为福州市民间文学家协会副主席,参与选编王先生遗著,便将若干史料不周,或述介未确的篇什,提出慎重处理的意见。因作者已去,原文即使发表,也难以重新代以更正。只好在编委会讨论,达成共识。如《郑和遗迹—钟和碑》等暂不选印。后来,林治渭先生作古。考虑保存文史资料的真实性,谨将所知经过补述。这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有益于地方文史传播中订正事实,纠之讹传,也有益大家撰作文史资料的参考,行文力求事实凿凿。
    特附说明,时年壬午孟春,于颖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