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八十年代金峰回忆

[复制链接]
查看: 8950|回复: 30
发表于 2005-8-25 10: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八O年代,名不经传的福建长乐金峰,乘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东风,展翅飞翔,用金钱塑造了自己的形象。家家户户发了大财。当年的金峰,像探险家发现新大陆,地质学家发现金矿一样,名噪一时,被誉为“购物天堂”、“小香港”。
政法干校的同学,每逢星期日,总是有人到金峰一游,采购物品,回来时行李袋装得满满的,从手表、化纤布到衣服、日用品应有尽有。在金峰市场上出售的商品,品种繁多,价廉物美,福州东街口的百货公司与其相比,相形见绌。看了别人采购回来
的物品,我也眼馋,决心到金峰一游,约了几位好友星期日去金峰。
福州客运站为适应营运需求,增开福州━━金峰专线客车和班次。我们坐在客车上向窗外眺望,大约几分钟就有一辆小车超越客车向前奔驰。乘客中有人窃窃私语,是官员到金峰采购高档商品:电视机、电冰箱、摩托车。
我们到达金峰时已进入贸易高峰,狭窄的街道上人山人海,像乡村公演的戏台下一样人挤人。金峰人几乎全家出动,男女老幼齐经商。十几岁的小孩子双手挂满一串手表,喊叫着向顾客兜售,成年男女更是全身挂满物品:五颜六色的化纤布,左右手腕戴一二十架手表,手提自动伞在街上挤来挤去叫卖。有些产品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如自动伞一按自动张开。我为妻子选购苏联产的一架女式自动手表,讨价还价以50元成交。当时国产青岛机械手表市场供应价也要120元,自动表50 元是很便宜的。我们几位同伴都购买了不同的商品,流连往返忘记午餐的时间。一位同伴喊叫肚子饿,才知时间已到下午二时。大家匆匆吃碗面条,又挤入人群。
金峰另一奇观是:街上虽然人山人海,每个人口袋都装有现钞,但没有一人被扒窃。据当地人介绍,当金峰销售市场开始繁荣时,福州的“窃仔”光顾金峰扒窃顾客钱财时,被金峰人抓住,被打得半死。金峰人为了生意的繁荣,团结起来对付扒手,抓着就是狠狠打,不送派出所。因而,福州扒窃高手怕丢性命,不敢光顾金峰。这也说明只要人民动员起来与犯罪分子作斗争,敢于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社会歹徒将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不像现在有的犯罪分子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竟无人敢出面制止。
我们又逛了一个多钟头,这时有人想到该买票回福州了。到车站买票时,售票窗口已排起长蛇阵。一个老者告知我们要回福
州,今天恐怕难买到票。如果今天无法乘车回福州,明天是星期一要上课怎么办?急中生智,同伴中有一位提醒一位检察官:你与当地派出所的一位干警会熟悉,托他为我们购票。幸得当地警官的热情帮助,为我们买到了车票,动身乘车回福州。
我们在汽车上不免又发一场议论:中国呀中国,你太落后了。您经历了太长太深的苦难。苏联的儿童玩具表,即如今市场上的十几元自动表,我们视为宝贝,888计算器视为神奇的产品。 吃饭要粮证,出外要米票,穿衣要布票,一日三餐要肉票,糖票、鱼票。日本1945年投降,是战败国,我们一九四九年解放,从国民经济状况相比,至六十年代,我国综合国力不比日本差。蒋介石1949年逃台时,士兵军饷都无法发,穷得响当当。但几年奋斗,都富起来了。我们斗来斗去斗了二十余年,人民生活无法摆脱贫穷,甚至还鼓吹“穷”是光荣,一张白纸好画画。六0年饥荒时,有海外关系的人,寄食品回来拯救亲属的生命。八0年代初期,他们给亲友寄自己穿过的旧的衣服改善外观。我们把洋垃圾视为珍宝。议论着,议论着自然把罪责都归到“四人帮”头上。欢欢笑笑中已到家,回到政法干校准备第二天上课。
1991年,我因办案再度光顾金峰镇时,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狭窄的街道已拓宽,商店正常营业,外地人进入金峰抢购现象绝迹。
发表于 2005-8-25 10: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自己写的?
292867291.jpg
292863185.jpg
发表于 2005-8-25 12: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现在金峰变垃圾了。哎
发表于 2005-8-25 12: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是啊,好乱的~
每天晚上都有人打架~[emb13]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8-25 15: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5-8-25 19: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所以希望政府加强管理啊。。。。。政府的管理干涉是很重要的。。。。。虽然要现在是市场经济,但是金峰的情况是过份自由了。。。。
发表于 2005-8-26 12: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回复:八十年代金峰回忆

金峰发展不了完全是金峰人不文明而引起的,以前听说在金峰的那些搬运工敲诈很厉害,以前很多外商都来金峰贸易,他们够完商品就叫搬运工搬到指定的地点然后就问要多少钱,搬运就伸出5个指头,那些经商的心想一定是5元,然后到了指定地点了就说是50元,有的心黑的还说是500啊!不给钱就叫人来打.从那以后外商就很少到金峰来了,你说金峰的经济怎么发展?
发表于 2005-8-26 14: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政府对它不重视,只是任其自生自灭,金峰人素质本来就不高,还能对金峰奢望什么?
发表于 2005-8-26 15: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确实如此, 当初的金峰的布市鼎鼎有名,
就是因为, 开车的搞搬运看见讲外地话的就
乘机敲诈外地来金峰买布的,
车费提高了,运费也提高了.
所以他们都不敢再来了,
布市也萧条了,
金峰的服装城一层卖布的也收摊了,
变成卖小商品的了,空荡荡只几家了,看了让人心痛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8-27 02: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