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榕树下的粉墨春秋--闽剧

[复制链接]
查看: 3902|回复: 1
发表于 2005-8-23 11: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榕树下的粉墨春秋--闽剧

榕树下的粉墨春秋--闽剧


  古城孕育出古剧,古剧辉映着古城。流涟徜徉在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福州,你时常会见到这样的景象:溶溶夜色之中,街头巷尾,巨大的榕树下,搭起了简易的戏台,台上粉墨春秋,唱念做打,台下观众或站或坐,心醉神迷。吸引着这些戏迷自带板凳,早早就赶来占位置的,正是这雅俗共赏的闽剧艺术。
  闽剧,也称福州戏,是福建五大剧种之一,它有如福州的茉莉花,香飘万里,流行于整个福州方言区。关于闽剧的起源,福州闽剧院的林芸生先生介绍说:闽剧到现在已有400多年了,它是由儒林班、平讲班、江湖班,三个独立的声腔剧种经过融合,俗称\"三合响\",由此形成了今天闽剧的雏型。
  说起闽剧的历史,不能不提到闽剧鼻祖曹学全,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他的故事:
  明朝末年政治黑暗,朝廷互相倾轧,清正耿直的曹学全因为拒绝皇室宗亲动用国库修建王府而得罪权贵丢了官,他在闲居福州西郊洪塘乡时,组织府中家僮侍女和乐师组成曹氏家班,邀请文人雅士观赏娱乐,后人称之为\"儒林班\"或\"儒林戏\",它成了闽剧最早的前身。当时著名文人吴兆,观看了曹府儒林班演出后写诗赞道:\"粉黛钗横影,雕窗烛散辉。不堪弦歌歇,残月尚栖帏。\"难怪曹学全把专供艺伎演出的场所取名为\"夜光堂\"。
  曹学全精通音律,擅长作曲,他创作出适合福州方言音韵的唱腔,当时文人评论这种新的唱腔:\"曲向花间度\"、\"翠管时调凤\"、\"新编乐府莺喉啭\",可见腔调之优美。后来闽剧艺人将这种声腔称作\"逗腔\"。
  清兵入关后,忠于明朝的曹学全自杀身亡,留下\"素节心无改,红颜事已非\"的绝唱。曹学全的遗书中有这样两句话:\"生前一管笔,死后一条绳\"。这话是他一生的总结。这管笔助他登上仕途,这管笔给他招惹祸殃,还是这管笔让他位列\"闽中十才子\"之首,让他成为闽剧的鼻祖。曹学全始创的\"儒林班\",为闽剧这朵福州文化艺术奇葩的诞生与成长做出了里程碑式的功绩
  《紫玉钗》是曹学全的的得意之作,也是闽剧的经典作品。故事讲的是:唐代大历年间,高门子弟李益在长安应试,与霍小玉邂逅,互相爱慕,结成百年之好。新婚之夜,传来喜讯--李益高中吏部天官第一名。第二天,李益前往卢府拜见表伯卢太尉。卢太尉见李益才貌双全,便要招他为婿,遭到拒绝。卢太尉怀恨在心,乘机推荐李益为关外参军。李益临行前,霍小玉赠给他一只紫玉钗。李益到了关外,立下大功。卢太尉为了招李益为婿,设计将李益寄给霍小玉的书信改成一纸休书。霍小玉接到休书,气愤成病,因家中贫穷,只得将自己保存的另一只紫玉钗拿去典当,不幸落入卢太尉手中。卢太尉就以此欺骗李益,谎称霍小玉已改嫁,李益便答应了卢府的亲事,霍小玉得知后悲愤而死。
  曹学全创作的《紫玉钗》自它诞生起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几百年来流传不衰。
  曹学全死后,曹府昔日夜夜笙歌、艺伎聚唱、名人云集的场面再也看不到了,儒林班从此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
  光阴流逝,转眼过了200多年,清咸丰年间,原儒林戏的发祥地洪塘乡戏剧爱好者,因为追念昔日本乡儒林班演唱的盛况,便利用做普度酬神演戏的机会,办起了第一个以乡为名的\"洪塘儒林班\",他们首演的节目叫《水漫金山》,戏台搭在位于闽江畔的金山寺,使剧情内容与演出环境天然结合,产生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果然一炮打响,早期曹氏的府第家班自此从深宅大院走向了民间。
  清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儒林戏与江湖戏、平讲戏结合融汇,俗称\"三合响\",一二三的\"三\",融合的\"合\",交响的\"响\"。开始形成了今天闽剧的雏型。到20世纪20年代,闽剧进入了多声腔剧种的成熟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传奇性人物,他的出现将闽剧艺术推向了第一个高峰。他,就是人称闽剧泰斗的郑奕奏。
  郑奕奏艺名传坤,福建长乐人。他是一位杰出的闽剧表演艺术家。他的表演细腻凝重、唱腔委婉缠绵,韵味独特。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中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等职。至今,在福州依然流传着有关他的\"一日三花鼓\"的故事。
  郑奕奏的童年很凄苦,他6岁时母亲便去世了,父亲靠给人打杂混口饭吃,姐姐给了人家做童养媳,一家人度日如年。10岁的郑奕奏上船挑柴赚取几片铜板,用单薄的身架分担压着父亲的生活苦难。人们叫他柴把奏。不久,戏班老板发现了郑奕奏演唱天分,以6元银洋买下。郑奕奏开始学习青衣,当了7年4个月的艺徒,受尽老板的剥削。
  苦役般的艺徒生活,近乎残酷的演唱训练,郑奕奏的意志得到磨练,打下坚实的基本功,领悟到艺术的崇高与无限。在\"戏子状元\"吴善宝的培育下,郑奕奏付出的血汗与泪水终于得到艺术的回报,脱颖而出,演一出红一出,一发不可收拾,宛如璀璨的明珠不息地闪烁出耀眼的光彩。《凤阳花鼓》演的是一对小夫妻逃难途中与花花公子斗智周旋的故事。郑奕奏饰花鼓娘,演得惟妙惟肖。戏班所到之处,无不轰动,观众百看不厌,要求日场戏加演《凤阳花鼓》,夜场戏再加演《凤阳花鼓》、夜场戏结束后观众还要看《凤阳花鼓》,直到尽情享受了郑奕奏的表演艺术后,人们方才散去。这段\"一日三花鼓\"的佳话至今仍为人们所啧啧传颂。
  2003年正逢郑奕奏诞辰100周年,为纪念这位闽剧表演大师,福建省从1月到3月举行首届郑奕奏闽剧金奖大赛,这是福建省迄今为止比赛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闽剧大赛。
  闽剧的唱腔,旦角委婉深情,小生清脆凝练,老生浑厚洪亮。\"素、净、休\"和\"快、紧、收\",是闽剧唱腔艺术六字法。\"素\"就是朴素自然,切忌娇揉造成作;\"净\"就是干净利落,不乱耍腔;\"休\"就是巧妙停顿,以显抑扬顿挫。\"快\"指的是掌握速度,以扣人心弦;\"紧\"是发音颤动,使余音萦回;\"收\"是适可而止,从不拖沓。同时,恰当运用喉腔,鼻腔、腹腔、胸腔共鸣交替的变化,收吐自如。
  如今的闽剧表演艺术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不拘泥于传统。文化部第七届文华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的闽剧表演艺术家黄愿亭先生告诉我们:近百年来,闽剧唱段都是由老艺人代代相传,唱法大部分都是上一句、下一句。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在闽剧传统唱腔的基础上怎么革新,让它更有生命力,拓展演员塑造人物的空间。比如我唱《贬官记》第一场中《提起前程气口短》,这一段的情节是家院报说知府通知边一笑去接巡按,而这时边一笑正好接了一个命案,他认为应该先处理这一案件,而周围的人都认为应该先接巡案,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官运前程。在这种情况下,边一笑唱了这段《提起前程气口短》,我在演唱这一段的时候,就着力表现出人物的复杂情绪。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闽剧进入历史上第二个高峰期,创作、改编出一批优秀的剧目,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1952年由福建省文联组织的闽剧代表队,首次赴北京参加中国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出了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钗头凤》,荣获演出二等奖,李铭玉、郭西珠分别获演员一、二等奖。1954年9月闽剧代表队赴上海参加华东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出了《炼印》、《荔枝换绛桃》等剧目,其中《炼印》荣获创作一等奖和优秀演出奖,林赶山、林务夏、李铭玉、郭西珠荣获演员一等奖,还有一大批中青年演员获得二、三等奖。闽剧走出了闽山,走向了全国。
  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闽剧进入了新的时期,新创作的剧目不断涌现,出现了诸如《洪武鞭侯》、《魂断燕山》、《曲判记》、《林则徐充军》、《天鹅宴》、《丹青魂》等一批题材新、主题高、立意深、结构巧、剧情妙的佳作。其中《天鹅宴》、《丹青魂》荣获全国剧本创作最高奖--中国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
  近两年推出的影响较大的闽剧作品有《贬官记》、《画龙记》、《兰花赋》等。
  目前,闽剧院团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福州闽剧院林培新院长告诉我们:重点剧团中,省属的有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市属的有福州闽剧院,现在的福州闽剧院是在原来的红旗剧团和福州闽剧一团的基础上,经过整合而成的。合并以后,行当更加齐全,艺术力量更加集中。2年多来,他们非常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出访马来西亚的任务,得到当地政府和市民的欢迎,另外,剧团创作的《画龙记》,获得中宣部的五个一工程奖。福州五区八县的职业闽剧团,在册的有90多个,各闽剧团一年的演出有三万多场,观众非常多。
  林培新认为,这几十年来,闽剧观众在不断增加,演出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作为福州市属重点院团,福州市闽剧院去年在福州的五区八县演出了150多场,平均两天演出一场。他们还出国访演,足迹遍及东南亚各国。此外,现在培养闽剧人才的渠道也拓展了,以前闽剧的传承靠的是师傅的口传心授,如今,在福建省艺术学校设立了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闽剧班和福州市闽剧班,正规、系统地培养闽剧人才。尽管从数量上来看,闽剧观众增加了,但林培新也指出,闽剧城市市场在萎缩,这主要体现在城市观众的老龄化。针对这一现象,林培新认为,一方面要培养观众,另一方面要加强闽剧的改革和创新,既要原汁原地保留优秀的传统曲牌、唱腔,又要有符合现代审美的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和表演,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跟上年轻人的审美要求。现在在福建农村,不仅是老人看戏,有太多的年轻人、甚至是小孩子都在看闽剧,所以完全可以争取到城市的年轻观众。
  8岁开始学习闽剧,至今已从艺40多年的林培新深情地道出了闽剧工作者的心声:\"我不希望在我们这一代手里让闽剧萎缩下去,我想我们要做一点事,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多出几个亮点,拓展闽剧的生存空间,多培养一些人才,多出一些精品节目,给福州增光。\"
发表于 2005-8-23 19: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有郑奕奏的图片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