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乐金峰酒筵的文化

[复制链接]
查看: 6290|回复: 3
发表于 2009-8-24 05: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长乐金峰酒筵的文化  
酒包是长乐金峰独特的景观,融入了人情世故情感道义,代表了长乐金峰的酒筵文化,如一叶扁舟,从历史的长河幽幽荡来。  
    阁下要是作客长乐,参加亲朋好友的喜庆宴席,步入酒家宾馆宴会厅,贺礼之后,东家往往当面递上红纸包,红纸包里面包着崭新的钞票,你不必客气,虽则大庭广众众目睽睽,入乡随俗,客随主便,人人如此,习以为常了,但收无妨。不会有人告发你敲诈勒索图谋不轨。这不是受贿,也不是回扣,你收到的就是改良之后象征意义的现代酒包了。  
    到乡下去,或是城中村,或是社区,参加宴席,酒包就不是货币了,是看得见摸得着香喷喷,馋人眼鼻,吊人胃口,垂涎三尺的酒包了。五颜六色,花样齐全,干的湿的一笼统,冷的热的大杂汇,生的熟的别样装,沉甸甸的。  
    谁家喜庆要是不备酒包,那会流传几辈人,连子孙都被人指指点点,脸上没有光彩。这样的例子不会发生。  
    酒包,从外行看,貌似上馆子,点的菜多了,吃不了,打包了,兜了走,人手一份的战利品。早先是不是这样,无从考查。有一点不同的是,现代人兜了走是被动的,不是原动机,开始评估错误,到后来是出于无奈,避免浪费;酒包是一开始就准备了的。好客是长乐人的美德,民以食为天,客人请来了,总不能吃不饱吧,怎么知道客人饭饱酒足了呢?办法还是有的,如果酒桌上风扫残云,盘尽碗净,颗粒无存,那肯定客人还有填空的余地,就是吃不饱。那还了得!早先,可不象现在,人人减肥,个个健美,身宽体胖,肠肥脑满的,那时候满街走的是瘦猴,精干着,干瘪着,整日里扎紧裤腰带过日子,遇上谁宴请,还要清一回肠,饿上几餐,个别有能耐的,熬上几天,也不是没有,客人坐上餐桌,饿了就什么都可口,就为了当一回神仙,把这叫“人”的填不尽的“长头瓮”填得严严实实,圆鼓隆冬。要是连酒席上也吃不饱,那做人还有什么意义?东家的责任就大了,菜肴好坏,是粗是精,品位高低,等一下再论,饱是眼下的头等大事,那就非有所剩余不可。剩余是做东家的最低要求。  
    剩余还是人生的格调。人再穷再饿,再富再饱,人格还是要讲的。东家要让客人饱,要剩余,不但要求最后有剩余,还讲究盘盘碗碗有剩余。试想,一道菜上来了,一眨眼,一点儿不剩,被抢夺光了,客人还不成了饿鬼,贵宾沦为凶犯?斯文扫地,一点体面没有。这也是东家要防范的,制造“来去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氛围。  
    菜肴剩余了,也不浪费,客人带回家去。带了,也不能张三带李四空手,厚此薄彼,有失公平。带了,就应当有一点模样,太少了寒酸,不如不带。干脆一不作二不休,来个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时势造英雄,酒包的模式应运而生了。  
    所以,酒包不单是酒桌上的剩鱼剩肉,是宴席的主旋律。宾馆里设宴,酒桌上摆的是鲜花,福州的喜庆宴席不摆鲜花,鲜花只是花俏,要摆就摆厚实的。大桌当中,满满当当,高高隆起,形同假山的,叫“十锦”,或者叫“十全十美”,也有人叫“全家福”,有猪蹄,鸡爪,火腿,炸瘦肉,炸鱼,蟹,蛋,越大越好,摆满十样,人手一份,专门为酒包摆设的。围绕十锦的,有水果,一般四样:苹果梨儿香蕉柑橘,阔气的再添亦可。多吃水果,符合现代卫生理念。和水果搭配的,有四小碟,说碟只是谦逊,实则盘子,盛蜜饯,橄榄,瓜子,糖果,可现吃,也可以入酒包。水果小碟的外围,有糕点,盒装。东家考虑周到,光有吃的不行,酒包带回家要回锅,那就配糖,味精,食油,食油十升装,名牌,够分量,有斤两。提回家去,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喜气洋洋,全家快乐。  
    有了酒包,东家宴请的就不仅仅是参加宴席的来宾了,犒劳了来宾一家,照顾了邻里。  
    客人提了酒包,一路上酩酩酊酊摇摇摆摆,旁人见了,夸奖东家“酒席丰厚,家底殷实,豪爽好客”。客人也大模大样,掏出酒桌上分的,平日间想买而又舍不得买的上等香烟,分享分享。对方要是不抽烟,还有糖果糕点可支。风光的还是东家,脸多肿,该府必然成为窈窕淑女的首望之家。  
    酒包可以当夜宵,可以改善以后几天一家的伙食。若是有客人来,那是瘌哥当和尚,刚刚好,抵得上半桌菜肴。  
    长乐人都有美好的记忆,记忆小时候等待酒包的甜蜜。记忆酒包打开的时候满足和惊奇,就象打开了百宝囊袋,甜的咸的酸的辣的,任凭挑选。平常粗饭没茶,此刻开荤了。原来是小户人家的单一口味,突然间尝到了鼎鼎大名乡村厨艺大师的手艺。如果不是酒包,怎么知道还有蜜饯的蜜,苹果的酸,猪肝的甘,猪蹄的香,鱼的腥,贝壳的清淡?百味杂陈,人世间竟有这般美好,确实值得我们去爱,去憧憬,去欣赏,去奋斗!
发表于 2009-8-24 15: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习惯成风俗,风俗成文化
发表于 2012-10-5 17: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发表于 2012-10-31 19: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风俗习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