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五个法国人的中国观

[复制链接]
查看: 2420|回复: 2
发表于 2009-8-13 20: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德国来自: 德国
转载自《欧洲华人在线网》


阿诺德·克瓦法德是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远东协会(Asie-Extrême)的现任主席,年轻、热情,和大多数法国人一样,关心政治,“可以和一群朋友喝着啤酒、抽着香烟彻夜讨论法国政治的未来”。在法国老百姓眼中,他代表着国家未来的精英阶层。
“过去3年里,我们观察到(法国出现了)一种对中国越发关注的趋势。”阿诺德在接受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奥运会可能是这种突如其来的“中国热”的一个原因:许多学生二三年前开始学习汉语。他本人也是其中之一,并到北京学习了一年。“不过,据我所知,最近要求前往中国参加交换学生计划的法国学生有所减少,中国在法国的形象最近也发生了变化。即便奥运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许多法国人以及欧洲人仍然对中国政府在□□问题上的坚持感到吃惊。”阿诺德的观点在法国社会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在阿诺德看来,远东协会最近举行的“中国的英特网”的讨论特别成功。通过对中国新闻自由的讨论,法国“草根政治爱好者”和“未来政治精英”把对话内容延伸到了对中国的印象和中法差异上。透过他们的言语,或许能为我们真实地了解法国带来某些启发。

阿诺德·克瓦法德 巴黎政治学院远东协会主席

塞巴斯迪恩 24岁,法国CIC工商银行职员

菲利普 43岁,翻译兼外语老师

高德涵 72岁,巴黎第七大学前副校长

明格尔 投资公司老板

普通法国人的“基本逻辑”

阿诺德:在法国,有两种印象是一提到中国便会产生的:一是他们将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第二是他们不尊重民主;由此得出的自然而然的结论就是,这种不断增强的影响力将对我们的价值观形成一种威胁。这是一个普通法国人的“基本逻辑”。在我看来,文化、政治及商业界的精英们已经找到了平衡点,但对整个法国人民而言,是选择维护我们的价值观,还是选择因经济原因而不能和中国决裂,他们左右为难。

当然,法国人同样了解中国文明中的伟大文化,甚至是美食和历史,但这只是第三个印象。况且,许多法国人事实上还并不了解中国。

塞巴斯迪恩:大部分法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我经常到中国旅行,发现中国经济发展迅速,那里的人感觉生活得很好,我觉得比法国人在这里的自我感觉要好。

菲利普:巴黎政治学院是精英学校,那里的学生今后将进入精英阶层,他们并不知道民众真实的想法是怎样的。15年后,他们的话仍然同今天一样。即便是没有金融危机,他们也会找到其他理由认为中国是一种威胁,就像今天法国领导人所认为的一样。法国,或者说是西方,普遍存在一种以美国为导向的氛围,他们对于其他国家一无所知。而精英学校存在着一套选拔体制,高层当然希望挑选出能像他们那样思考问题的学生。

对,我说的是威胁,金融危机下,西方肯定对中国会产生恐惧感,连欧盟内部也存在恐惧感,害怕自己的邻居。

关于中国,我打一个比方,一艘船上有四个人划船,任何一个人划得快了,都会影响到整艘船,中国就是这个划得快的船手,影响到了全球这艘船,我们不得不关注她。

记者“人类缺陷”造成偏见

阿诺德:坦率地讲,我们在法国看到的关于中国的绝大多数新闻都是批评一些政策或是有关人权问题的。这些信息来自到中国境内采访的记者们,甚至有来自中国公民的说法。我对于这些信息并不怀疑。

对于你(记者)提出的“是否认为这些(外国记者对中国的)报道有利于双边关系”,我感到既吃惊又有趣,因为这显示出了中国和法国(欧洲)的文化差异。对于我们而言,信息与外交关系无关,记者的工作是报道他的所见所闻。

的确,媒体并非完美,西藏就是一个好例子,许多法国人并不真正了解西藏的情况、历史甚至一切。只有专业的媒体才有时间和知识清楚地解释这一问题,而新闻多面手肯定只能发表存在偏见的见解。我认为,政府并没有操纵新闻报道,而是记者的“人类缺陷”造成的,只要是人都会犯错误。

高德涵:我被人家说成是中国大使馆给了钱,才帮忙为中国说好话。实际上,我可以明明白白地讲,自己所做的事和说的话,完全免费,纯属自愿。如果说到拿钱,那就是这些制造舆论的记者,他们拥有上流人士的支持,被集团势力收买,公众舆论由此受控于势力集团。到底是谁提供了资金,应该披露出来。这是“舆论恐怖主义”,媒体完全误导了舆论。

我承认法国电视上也有关于中国很客观的报道,但这些节目往往放在别人睡觉时播放。

“西方愈发了解中国政治”

阿诺德:在政治、文化甚至是社会领域,我认为中法之间的差异都很巨大,不过,这种差异相较于中美或是和其他西方国家还是比较小的。原因很简单,我们思维传统、历史背景不同。我认为,最近几年,这种差异在缩小,但主要是因为西方政府愈发了解中国政治,这在以前是不为外国人所广泛知晓的。国家相互间已经越发坦诚了。

明格尔:我1992年第一次到北京出差,后来在香港和北京都有了金融业务。作为法国人,我对于中国人的纪律观念特别感兴趣,他们如何能够做到如此秩序井然、有条不紊地高效率工作,令我吃惊。这在法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法国的个人主义色彩太强。

“中国青年不爱谈政治”

阿诺德:谈论政治是每个法国公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我们谈到政治,并不是所谓的选举或是政治生活,更多的含义是一种对国家正在发生事件形成的观点。在我前往中国的期间,对于中国人并不关心政治非常失望,这大部分是因为历史和社会的原因。

法国年轻人比其他人群受政治影响更大。举例来说,总统选举是非常特别的时期,整个国家在3个月的总统选举期间只讨论这个话题。我记得,我们一群朋友喝着啤酒、抽着香烟彻夜讨论萨科齐和罗雅尔,这在法国非常正常。

塞巴斯迪恩:在中国,我看到许多年轻人过得很幸福,他们并不关心政治,不像法国人,每个人都爱谈论政治。

菲利普:这在法国是一种战术。当一届政府缺乏自己的主张,就会对自己在国内的问题闭口不谈,只能找一个公共的国际敌人来谈,找谁呢?那就是世界上蛋糕切得最大的国家。7月4日的《世界报》有一条新闻的标题是这样的:“法国提出分切伊拉克蛋糕”。为了阻止别人分享石油,那自然要妖魔化别人。

“欧洲把中国当小孩子”

阿诺德:中国自身的崛起丝毫没有问题,对于世界是件好事。特别是在□□□时代及其后期,中国取得的成就斐然。然而,问题在于实力与责任应当并举,我不确信中国做好了面对这一问题的准备。伦敦G20峰会进行了这样的讨论。自从美国因为经济危机陷入困境以来,我期待中国能够提出一项计划或是解决办法,甚至是就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经济架构提出一些建议,但什么都没有发生。

我认为,中国并没有真正接受其新的(世界)地位。

菲利普:欧洲对待中国就像30岁的人要求8岁的孩子一样,别忘了欧洲是经过了200年才进入文明社会的。在法国,没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念,欧盟并不承认中国取得的进步,即便是人权领域,中国事实上也是取得了进步的。因为我是搞语言的,在我看来,汉语将来也会像今天的英文一样全球流行。现在,汉语课在法国已经很火。

中法两国关系去年遭遇的一系列挫折正应了法国的一句成语,“爱得越深,惩罚得越重”。这是可以理解的,这说明中国人一向认为法国人是最友好的——因为法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但为什么在去年突然变成了这样。

“一艘船上有四个人划船,任何一个人划得快了,都会影响到整艘船,中国就是这个划得快的船手,影响到了全球这艘船,我们不得不关注她。”

——法国人菲利普
发表于 2009-8-13 2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加拿大来自: 加拿大
别忘了欧洲是经过了200年才进入文明社会的。
我们好像有5000多年的历史吧。。。
发表于 2009-8-14 17: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转载自《欧洲华人在线网》


阿诺德·克瓦法德是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远东协会京东网(Asie-Extrême)的现任主席,年轻、热情,和大多数法国人一样,关心政治,“可以和一群朋友喝着啤酒、抽着香烟彻夜讨论法国政治的未来” ...

小小兵 发表于 2009-8-13 20:35



真的平时很少关注着方面的呀,俺偶尔也来放眼世界了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