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转帖]漫步郑和公园

[复制链接]
查看: 4597|回复: 8
发表于 2004-2-2 18: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长乐市有一座名闻遐迩的公园,公园因我国伟大的航海家曾在此指挥千军万马,远涉重洋,开创世界航海史奇迹而得名,这便是郑和公园。
  该园位于市中央的兰茗、香界、石林三峰之中,占地面积105亩。圣寿宝塔巍然屹立于兰茗峰巅。市民和八方游客可以四时饱览公园秀美的景色,感受吴航古老的文明。
为了方便游客,东西南北皆设园门。然而,南大门和西大门犹为气派壮观。在建设路中段,有一条广阔的水泥大道直通郑和公园南大门。大门口牌坊巍峨,横额由项南同志亲题\"郑和公园\"四个大字。两侧立柱正面书曰:\"七次涉重洋,开辟丝瓷新路;三峰留胜迹,犹存凫绎遗风。\"背面是\"古迹溯吴航,一塔三峰资胜概;远洋开海运,九州万国仰先驱。\"这两幅柱联高度概括了郑和公园深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
  跨入公园,不但可以欣赏南山胜景,而且仿佛漫步历史的长廊,尽情阅览吴航古今。驻足门内,绿波荡漾,花艳草翠,犹如悠长的画卷隐隐约约在绿树红花间摇曳,耳旁好似久远的回声在三峰间鸣响。眼前,有左、中、右三条游园路径,最后殊途同登三峰塔。
  如果从右路前行,可沿门球场围墙,走过一段草径,折向东北再行二、三十米,便见两排整齐石阶沿坡而上。抬头仰望,一座雄伟壮丽,气派非凡,仿明代宫殿式的楼宇,矗立于三峰塔东边的山坡上。这便是郑和史迹陈列馆,匾额是叶飞同志题写的。郑和史迹陈列馆是在1985年,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开航580周年,政府拨款在原\"天妃宫\"和\"三峰塔寺\"旧址上新建的,主体工程占地面积一千五百平方米。因之,原南山公园亦改名为\"郑和公园\"。拾级而上,步入陈列馆古香古色的红色大门,便见正面一座高大楼宇彩绘华饰,金碧辉煌,这就是陈列馆的正厅。大门两旁边厢有回廊可通正厅。两列回廊护栏外的空埕里,草坪如毯,繁花似锦,云杉如盖,两排桂树亭亭玉立,假山石刻错落有致,可谓园中之园。倘佯其间,心情怡然。走进陈列馆大厅,迎面是一座一米多高的郑和半身塑像,背景衬以沧溟万里、云帆高张的白色浮雕图案。站在塑像前,令人浮想翩翩。陈列馆里陈列着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和实物,特别珍贵的是曾埋没土中五百年、于1930年出土的\"天妃灵应之记\"碑,俗称\"郑和碑\"。该碑详细记载了郑和率领船队七次奉使西洋的往返时间、到达地点、船只人员情况,以及航行经历等,是我们祖先开辟\"海上丝瓷之路\"的历史见证。此刻,游人就会领悟到:郑和史迹陈列馆是一首立体的壮丽史诗。在一件件展品面前细读品味,仿佛在时空的隧道中流连忘返。走出陈列馆,顺着水泥道移步西行,举头北望,三峰塔就在眼前。
  如果从左路漫步,顺着环山水泥道走到祠山庙与水涧灵峪寺后,有一条花岗石甬道,两旁翠柏罗列,通向长乐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是一九五八年三月奠基的。碑文\"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英勇顽强毕生忠实於党和人民事业的先烈永垂不朽!\"分别署名中共长乐县委和长乐县人民委员会。叶飞同志的题词是:\"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每年清明节,我市各届人士都举行隆重的悼念活动,在纪念碑前缅怀先烈。蓝天白云下,雄伟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像一柄忠魂铸成的利剑,向瞻仰的人们昭示--在腥风血雨的暗夜,孕育光明、自由的艰辛!站在纪念碑前,轻轻地抚摸着碑座,默默地含泪诵读碑铭,令人肃然起敬油然而生感应:仿佛听到英灵捐躯时的呐喊,喊声将东方睡狮唤醒;仿佛听到英灵献身时的足音,足音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真是:殷殷热血洒大地,化作万里江山花似锦。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顺着环山水泥路继续探幽览胜,高高的三峰寺塔时时在向你含笑相迎。
  如果从中路进山观景,沿途可观赏到各具特色的三个凉亭。先见到的是山旁石砌的荷池上的\"印心亭\",亭四面翘角如雄鹰展翅,两面石砌靠背坐椅护栏,可供游人谈心乘凉,观鱼赏荷。山路曲径通幽,来到香界峰上,欣赏了邑人书法家郑述信所书的\"长乐设市献资纪念碑\"后,信步到了公园的第二亭\"明志亭\"。亭呈六角重檐,内有护栏坐椅,旁有假山点缀。亭边的水泥埕四周林木葱茏,石椅依树有序排设,确是休闲的好去处。第三亭名唤\"德馨亭\",新建在三峰塔西南方的一块平坡上。亭重檐八角,一身红装,描花画鸟。这三个凉亭分别由三位华侨献资构建的。自郑和七次下西洋至今数百年间,不少长乐人在郑和勇往直前、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精神的感召下,飘洋过海,出外谋生创业,遍布世界许多国家。昔日的吴航古邑,如今成为华侨之乡。他们为郑和公园修桥、铺路、建亭,充分表达了海外赤子的爱国爱乡的情怀,也是对郑和的最好纪念!
  圣寿宝塔矗立于南山峰巅,是公园的最高点,登塔游玩也是观园的高潮。圣寿宝塔,又名三峰塔,又称雁塔、南山塔。始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落成于政和七年(1117)。塔高27.4米,石构,八棱七层楼阁式建筑,塔底层为大力士座,八面层壁雕刻对奕、骑兽、出海,底座浮雕文殊、普贤、五十罗汉、十六飞天乐伎和龙、象、狮、牡丹、蕉叶纹和莲花、麒麟、凤凰、八鸟等图案及一组佛教故事,配置兽形脚座。塔座台石上,八方各刻一尊与人等高的执械肃立护法王。各浮雕造型栩栩如生,风格古朴大方,虽经风雨剥蚀,轮廊尤存。二层塔身南面书刻\"圣寿宝塔\"四字。二层以上各层檐角翘起,以重迭咧嘴龙头为斗拱,塔身转角处设倚柱,塔内有石阶盘旋达顶。从第一层至第六层计25面塔壁处,皆浮雕莲花坐佛各2排,每排4尊。塔顶盖下为藻井,门开四向,面对三江,背向鹿屏、首石。据《长乐县志》记载:郑和下西洋船队驻泊长乐太平港等候季风时,于永乐十一年(1413)同寺僧重修塔寺,竣工时题其额曰:\"三峰塔寺\"。三峰塔,既是当年郑和俯瞰其停泊太平港庞大船队的?望塔,也是郑和下西洋船队出入太平港的航标塔;既是郑和七下西洋驻舟长乐的见证,也是郑和存留的珍贵遗迹。1961年5月,三峰塔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夏天,清华大学建筑系莫宋江教授来航考察三峰塔时,给以极高的评价:\"整座塔无论是设计、建造都是高水平的,福州的乌塔、白塔,马尾的罗星塔,福清的瑞云塔都不如它。泉州的东、西塔名闻中外,但就文物水平来说,长乐的南山塔一点也不比它差。东、西塔大而壮丽,南山塔精致俊巧,在全国没有几座这样建筑物。\"
  圣寿宝塔啊,你面对风刀雨箭,电闪雷鸣,仍岿然不动,从容送别千载光阴,始终坐镇南山峰巅,是素称\"海滨邹鲁\"名邦的一道耀眼的风景线。曾留有一首古诗,是这样描述登临古塔的感受:\"孤高塔势耸南山,无数峰峦络绎环。八面浮雕皆佛像,登临疑在翠薇间。\"如今,游人登塔望远,见到的何止\"峰峦\"与\"翠薇\",而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路如网,车如流,高楼接天;新街流光溢彩,人群接踵比肩。吴航大地发生了从古老、简朴到年轻、俊美的裂变。六十余万吴航儿女沐浴党恩,以极大的热情,挥彩泼墨,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抒写最新最美的诗篇。当你赞叹四周壮丽景色之时,忽然发现塔的西边从山顶到山脚,犹如一道清泉顷泻而下,原来这是新建的公园西大门,设计者匠心独运,硕长、光洁的二百余级乳白色花岗石台阶,成\"丫\"字形铺设,将河下街与塔前草坪巧妙相连。假山,花木,绿荫,华灯,相映成趣,一派新景象。
  每当夜幕降临,繁星满天,塔顶一轮圆月,塔身五彩灯光闪耀,犹如仙山琼楼一般。公园处处华灯放彩,朦朦胧胧,树影婆娑,露天娱乐场阵阵乐声飞扬,飘洒公园四周……此时此刻,游人穿行在公园西大门和宝塔之间,真不知是来往在人间--天堂,还是漫步在天堂--人间呢!
发表于 2004-2-3 18: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应该搞一些吸引人的节目,比如北京的地坛公园每年一定时期都会举办一些特色的节目,比如书市,庙会之类的
发表于 2004-2-3 18: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地方太小了吧。呵呵。不过可以搞小型的活动啊。
发表于 2004-2-3 19: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只要搞得有特色,相信也一样能吸引人
发表于 2004-2-2 20: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走了长乐的公园你们有没有什么感觉?
那就是太小了,一块屁点大的地也算公园!
城市经营得很好,就是这点差了一些。。。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4-2-2 22: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4-4-11 03: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我觉得已经很不错的了
现在有没有又改造了呢?
不知到啥时能回去看看[emb3]
发表于 2004-4-12 11: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emb13][emb13]
对啊,公园都很普通啊,一点草皮,一些长凳,一点湖水,其他的都没什么了~~
环境也不是非常好啊,只能算一般般吧~~~
搞一些娱乐活动确实不错啊,长乐不是也有文艺团吗?定期搞个演出也不错嘛
发表于 2009-8-27 11: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来自: 中国广东
公园好不好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跟我一起走的人很好。好怀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