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原创』李白之后无李白

[复制链接]
查看: 7476|回复: 14
发表于 2009-2-14 10: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御虚舟)是李白一生颠沛流离,却怡然自得、傲岸洒脱的真实写照。具有浪漫主义诗风的伟大诗人李白,热爱河山、追求自由,以豪迈奔放的笔力、飞腾的想象、奇妙的夸张,常常打破诗的格律和束缚,写出许许多多清新、俊逸、振聋发聩的千古诗篇。为人类文学留下了光焰万丈的艺术成就。华彩四溢的诗篇成为人们生活中永恒的精神盛筵。

                                                                             一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曾收录在我高中时期的语文课本。老师要求同学们必须全篇背诵。那时,心里甚是埋怨李老先生为什么写如此长的诗,让我艰涩生吞。匆匆走过之时,忘了欣赏、忘了流连、忘了品味。一去经年,再见之时,只觉回味悠长,撼动之心难于言表。
诗题中一个“梦”字,凸现文中似虚似实、似真似幻的别样境界。再搭配以“吟”字,虚实之间更是恰到好处。
诗中片段赏析: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在短短三言中,诗人巧妙地运用夸张、对比、写实的手法,将天姥山(李白心目中的神山)巍峨连天、气魄浩大的山势,瑰丽幻变的云势,在简洁凝练的字句中展露。

                                                     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绮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山路似有似无、时续时断,陡峭的山谷深不见底,五色鲜花在山石间忽隐忽现。熊咆龙吟般的山泉水瀑声势浩荡,使得整片的山林随之震颤。“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读到此处,自叹“词穷句短”,恐无法言传其意之精、其境之美。在不知不觉中,已然进入了神山仙境。山高云绕、水秀烟轻、花卓林茂、自然天成的美丽景致淋漓尽现。让人感受到双重的美之韵味。
        最后是诗人爆发出石破天惊的呐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言!”是封建时代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所能发出的时代最强音,它如一束照彻黑暗的强光,辉耀在历史的前夜。(张厚余语)在帝国时代,李白这种追求纯粹的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特质,由使人肃然起敬。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他的诗被苏东坡赞誉为“诗中有画”。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望蓟门)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王维的诗有画且美,但尚能画。而李白驰骋神奇的想象,常常使诗中之画蕴涵了某种气势和魄力,即便是最高明的丹青大师也难以穷其极而为之也。
“梦游天姥吟留别”历来倍受文人墨客所称道,无愧于山水诗中的千古绝唱。

                                                                             二

         李白的情感诗,细腻、自然、质朴、淳厚,而不失豪放本真,着实令人如醉如痴。犹余音绕梁,悠悠不绝。
“寄东鲁二稚子”写于李白“赐金还放”,在外漂泊多年之际。表达诗人对家园儿女的刻骨思念之情。
          精彩之一:“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但愿南风将思乡的“我”在霎那间吹送至家乡的酒楼前。在李白之前和李白之后的无数诗人中任谁都未曾有过如此新颖的想象。(张厚余语)诗人以别具一格的夸张和非凡的想象,生动形象、通俗自然地表达出即欲归家的迫切心情。
          精彩之二:“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女儿名叫平阳,倚在桃树下折着花瓣玩——天真烂漫、清纯可爱的小女孩。突然想起“我”不在身边,顿感伤心、委屈,泪下如流泉,楚楚可怜。任何一位有爱心的父母,倘若这一幕发生在自己与儿女之间,我想,一定会为之动泪;而今大诗人李白竟迫于此情此景,悲悯之心骤然在心头涌动。
         自然平实的素材,不加雕饰,似信手拈来,却彰显非同凡响的感染力。唯李白方能造就。

                                                                             三

        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喻。“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是李白人生的政治理想,就其一生而未得实现。
        李白的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长期存在着,他有时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有时又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有时又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时又说:“五色粉图何足珍,青山可以全吾身”;有时又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有时又说:“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但俗世并没能拖累和阻挡李白的精神步伐,现实和理想的矛盾冲突,成为李白创作灵魂的不竭源泉。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入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前四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面对无奈流逝的岁月,仍然尽显李白的云天豪气。但我更钟情于末句,感觉其意更深、其味更浓。诗句中率性、直白地表达,显现出李白灿烂的魅力个性。贺知章与李白相见之初,就有以金龟换酒的逸事,并传为佳话。“五花马”,最名贵的马;“千金裘”,昂贵的裘皮衣。它们在李白眼中无非就是换酒的钱资而已。表现出李白面对入世之难、出世之艰,均潇洒自若,傲岸超脱,置身游心物外的超然境界。——名可入海,利可尽散,唯有诗有酒则足矣。
苦闷而不消沉,抑郁而不寡欢,愤懑而仍豪放的李白本色跃然纸上。

                                                                              四
       与李白齐名的杜甫,同样给后人留下众多不朽的诗篇: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赠卫八处士)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佳人)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客至)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志士人仁莫怨嗟,古来才大难为用。(古柏行)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堪称“字珍句贵”、“滴滴晶莹”的斐文佳句不胜枚举。与李白相比,杜甫则侧重于现实,似乎更贴近“哲人哲言”,而略逊诗的意味。——常言道:学杜容易,学李难。就是这个道理。——李白的诗看似不经意,却每每描画到极致,将人、情、意、物引领到至高境界,但留给人的是无限的遐想空间和延绵不尽的回味。让你在想象中回归现实,让你在现实中又能充满想象。杜甫赞曰:“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春日忆李白)“无敌”、“不群”是杜甫对李白的倾慕和当之无愧的评价。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把酒问月”是古今咏月篇中最为杰出的美文佳作,诗篇再次展示出李白超拔想象、横跨时空、寓意深刻、酣畅淋漓的独到的艺术表现力。在我看来,李白就是月亮,他站在无限的高度审视着历史、空间、人情、世事、迁变……所散落的重重斑驳和漫漫细尘。纵观古今,能将艺术表现如此自由地徜徉于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唯李白是也。
仕途中,与李白有类似遭遇的一代大文豪苏轼,在诗、词、散文上都有着极高的造诣。他们同样的才气、风雅、圣洁,令人目羡神夺;他们同样的在不停挣扎和超越,站在了文学艺术的最高殿堂,让人翘首而仅能望其项背。两位大师在艺术风格、表现形式、外在气度和人文魅力上,各执一隅,难分伯仲。但对于个性的张力和内在的表现上,李白当更胜一筹。性情所至,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唯李白是也。
        天才诗人李白,在一个特殊时代和特殊文化背景下,谱写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辉煌篇章。李白的诗,篇篇是好酒,句句惹人醉,品不尽,道不完……夜已至深,合卷。感曰:“李白之后无李白矣!”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20 收起 理由
风儿飘飘 + 10 欢迎朋友!
东邪醉桃花 + 10 原创内容,好文欣赏。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2-14 10: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名人跟不上脚步
发表于 2009-2-14 10: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2-14 10: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2-14 10: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10: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谢谢,板凳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2-14 10: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2-14 19: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一篇精美的赏析,欣赏了!
发表于 2009-2-15 04: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爱尔兰来自: 爱尔兰
老师要求同学们必须全篇背诵。那时,心里甚是埋怨李老先生为什么写如此长的诗,让我艰涩生吞。匆匆走过之时,忘了欣赏、忘了流连、忘了品味。一去经年,再见之时,只觉回味悠长,撼动之心难于言表。


同感!记得高中时候,最难背诵的一篇是李白写的《蜀道难》,那时候,因为应试教育的制约,我们学生大多读诗背诗只掌握到诗词的形式美和语言美,然而,更重要的诗词灵魂--情感,却被我们忽视了。现在安静下来,常常品读李白的长体诗,回味无穷,沁人心脾!

发表于 2009-2-15 04: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爱尔兰来自: 爱尔兰
具有浪漫主义诗风的伟大诗人李白,热爱河山、追求自由,以豪迈奔放的笔力、飞腾的想象、奇妙的夸张,常常打破诗的格律和束缚,写出许许多多清新、俊逸、振聋发聩的千古诗篇。



初唐的诗风,一部分延承南北朝宫体诗的靡丽浮华,李白的诗风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和开端。
只要看过李白诗全集的朋友就会发现,李白几乎不写格律诗,李白写的诗歌形式有古风,乐府诗以及最接近于格律诗的“古近体诗”。所以在教科书中几乎看不到初唐李白所写的格律诗。印象中,像唐诗的启蒙书本《唐诗三百首》七律诗中只收录李白一首七律《登金陵凤凰台》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邱。
三台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如有高见,请多多指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