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原创]长乐人的骄傲—甘薯引进人—陈振龙

[复制链接]
查看: 4727|回复: 5
发表于 2004-11-26 17: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陈振龙—长乐市鹤上青桥人,生于明嘉靖廿十二年(1543),卒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他幼年饱读诗书,年廿十中秀才,,后弃儒经商,往返福州和吕宋(菲律宾)之间,见吕宋朱薯被野(甘薯耐旱,种可救荒),想起福州府所属各县常年闹饥荒,家乡百姓生活非常困苦,决心把薯种带回种植,便留心学习甘薯栽种技术。当时菲律宾是西班牙殖民地,统治者发布禁令,严禁种薯外传。振龙爱国心切,不辞艰难险阻,值甘薯盛长时期,数次阴购薯种,第一次存在箱篓内被发现,第二次装在竹筒里又被查出,第三次绞在侵水绳里混过关卡。他在 海上航行七天七夜,冒着生命危险,终于在万历廿十一年(1593)农历 五月下旬 到达福州 。振龙回来后,由其子经纶 向福建巡抚禀呈,请求推广 。巡抚金学曾要他先行试种,于是在他屋后纱帽池边试种,当年获得高产 。金巡抚闻知 振龙父子试种成功,认为教民种之赖以救荒,下令推广。时适旱灾,饥荒年景,种甘薯济救了许多灾民。金学曾办了抚灾度荒的好事,人们把番薯取名“金薯”。后来振龙六代子孙,继承祖志,深入各地教人栽种,逐渐推广全国。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清道光十四年(1834)福州人何则贤先生在乌石山灵石峰建一座“先薯祠”,祀振龙父子。祠内有诸先贤颂诗。1957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在乌石山建“先薯亭”。1988年长乐市委、市政府在陈振龙出生地青桥村建陈振龙纪念亭。亭内刻先薯碑文以纪念振龙功绩。《福建省志—华侨志》、《长乐市志》、《长乐古今谈》等均记载陈振龙事绩。清朝名士郭柏苍先生在乌石山先薯祠题诗一首:“种薯功与课农兼,闽海家家乐利沾,三百年来修缺典,名山祠宇瓣香拈”。当代文豪郭沫若先生题《满江红》,词赞振龙功德—“此功勋当得比神农”。黄埔军校同学、北京中华诗词作家鄢振民先生来青桥访友见陈振龙纪念亭后,即题诗赞颂:“首栽甘薯自明时,嵌壁丰碑系众思,生熟可餐充腹饱,艰难引种救民饥,一方事业昭青史,六代恩波泽庶黎,济世精神长不朽,省垣颂德有公祠”。长乐农业局农学会为纪念甘薯传入福建省四百周年,于1993年全省市县农业局、农学会在长乐召开农业学术研讨会,探讨陈振龙事迹以及学习讨论《金薯传习录》内容,发表:“弘扬陈振龙精神,发展甘薯生产”的专题论文。
陈振龙子孙,为金薯推广、传习历尽艰辛,薯种遍传全国各省,使国内各地遍种朱薯,赖以救灾济民。后裔陈世元还著有《金薯传习录》二卷,在福州刊印出版。这部科学专著,对朱薯的推广、种植、储存、药用等方面作一系列论述,是一部有价值的农业经典著作。中央财政部批准兴建陈振龙纪念馆,这是爱国主义的举动,让我们更好地、更全面地发扬陈振龙爱国主义精神。1999年中央财政部拨款建设陈振龙纪念馆。(纪念馆正在建设中)
                                                            
发表于 2004-11-26 18: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emb9]你是男的还是女的啊`~~吓死我了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6 18: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哈哈!!!好看吗?????
发表于 2004-11-27 19: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呵呵,当时不引进些值钱的东西啊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7 19: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说的也是,当时能引进航母 导弹等咱们国家该有多好啊!!![emb3]
发表于 2004-11-27 20: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呵呵,当时可能只想填肚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