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育培训] 她对比了6国教育,拍了纪录片,研学旅行很重要

[复制链接]
查看: 5707|回复: 0
发表于 2019-10-25 17: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早在16年前,2003年钱学森先生曾经对我国985大学的创新不足发出比较尖锐的批评,认为许多大学在做人云亦云的事。从大学教学看,我们确实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逻辑推理上,忽视了直观穿透力的培育。

钱学森先生一直提倡科学和艺术结合,理、工、文、艺要打通,就是从思维科学训练角度来强调的。钱学森先生主张应该从幼儿园到小学鼓励孩子畅想,激发好奇心,培养想象力。

经过这16年的时间,2019年我们已经开始行动进行针对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研学教育。
有一位有两个小孩的中国妈妈,她的身份是战地记者,有机会接触不同国家的教育,她去了英国、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最后回到中国,交叉对比这6个国家之后她有了很多关于孩子教育的一些体会。并且拍了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建议我们每一位从事研学教育的伙伴们去观看,因为家长可能当局者迷,学校老师又有升学率压力,我们研学教育工作者这个身份正好可以去专心研究孩子的需求。
其中的一些体会其实就是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01人文社会环境对教育影响显著
在芬兰,没有竞争压力,孩子们关注的是自己兴趣,无论事情做得好不好,依然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在印度,有贫富差距,孩子们也面临着竞争压力。和我们中国有点相似,整个社会都处于高速发展的社会。
在日本,严谨的社会环境,从小就被教育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要遵守规则,要懂得团队合作。
在以色列,小孩都可以是CEO,独立自主和自救意识强烈,创业氛围特别浓厚。
在英国,也和我们中国一样有很多课外补习机构,但是英国家庭补的是艺术类课程。
在中国,不同地区的社会环境不同,但总体而言,我们的环境是都焦虑,害怕失去。

02多尝试不同方式和孩子沟通
我们中国孩子的焦虑都是父母给的,父母的焦虑是整个社会环境造成的。但是社会环境又是一个一个家庭构成的。
所以焦虑的根源不是焦虑的整个社会环境,而是要从我们父母开始尝试改变,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放下所谓的“成功”“望子成龙”的包袱。
致力于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的青葱汇陈老师说:“我知道中国的每个父母都会说放下这样的包袱,谈何容易,其实每一位父母从小处开始尝试不同的沟通方式,就能够收获效果,例如强健的身体是有助于智力的提升的,多创造机会让孩子运动,这就是一个小的改变。”

03对比只是为了认识自己
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只是希望通过对比,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下次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能够有一个参考的解决方案。
好奇心是一种持续内在驱动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要懂得如何激发、如何爱护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的好奇心伴随一生的成长过程中,青葱汇陈老师同时也希望各位研学教育工作者能够把自己想象成孩子,童心未泯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或许也是一种成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