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淳熙三山志》明代称为《长乐志》

  [复制链接]
楼主: 夜游人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09: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来自: 中国香港
尊儒坊 蔡伯俙之居,(底本作“蔡伯稀之□”,庫本作“蔡伯稀字景蕃”,崇抄作“蔡伯俙之居”,按本誌“科名”是“俙”字,據崇抄改。)祥符九年應童子科。真宗賜詩:“八閩山水多奇峻,(底本作“八閩”,庫本、崇抄皆作“七閩”。)四歲兒童出盛時。(底本、庫本皆作“四歲”,本誌“科名”亦作“四歲”,崇抄作“三歲”。)家世舊傳清白訓,(底本“清白”下缺“訓”字,據崇抄補。)嬰孩自得老成姿。才方學步來朝謁,未及能言便賦詩。更勵孜孜圖進益,青雲千裏有前期。”授東宮伴讀。(底本作“□讀”,庫本作“侍講”。按:本誌“科名”記作“除東宮伴讀”,當以“伴讀”為是,據補。)暇日畫村民以嬉。鬚而蒿,且有菜色。(底本作“暇日畫□□以嬉鬚而□且有菜色”,庫本作“暇日畫村民以嬉目而蒿且有菜色”,崇抄同。據補“村民”、“蒿”三字,“鬚”改為“目” 字。)帝適見而詢焉。對曰:“臣所居州,蓋瘴鄉也。故其人皆然”。帝嘆久之。

東嶽行宮坊 行春門外,地名舶塔頭,通天慶觀。

繼韋坊 高縣尉介卿與子安世同年登科,故立。

南入拱星坊,直抵通津門,至羅山寺角,西出興賢坊。

東 舉廉坊 地名黃兼倉,黃、鄭初入閩所居。後陳尹舉“八行”,改名。

潤澤坊 閩“橫沖營”,內義井二,葉吏部棣名。(底本作“葉吏部□”缺一字,崇抄作“葉吏部棣”,葉棣見本誌“郡守”條。據補。)

高節坊 舊名嚴師,因林提學徽之名。後楊通判幹引年致仕,更其名。

至喜坊 胡氏兄弟文炳、文煒同時登科,因名。

濯纓坊 通使君閘。(底本皆只有“通使君”三字,庫本同,崇抄作“通使君閘”。按:本誌“內外城壕”條所記,當是“使君閘”。據補。)

化成坊 舊鐵冶坊,冶鑄之所。

登瀛坊 舊九仙坊,地名仙跡,水步門大路。

仙跡坊 亦通九仙山。

西 積貨坊 近市,黃尚書裳名,內過捉生營。

連榮坊 通小石井。舊曰既富,以樊氏兄弟仁達、仁遠登科,改名。

嶽臨坊 內嵩嶽行宮,丁戊山之巔,南舊有安福寺、崇慶塔,號新塔。

籌帥坊 王端明祖道之居。端明兩知鄉郡,(底本“鄉□”缺一字,據崇抄、庫本補。)移知桂府,故名。西通旌隱坊,地名館前,蓋閩時五州諸侯館所,至今猶呼雲。

兼濟坊 通津門之旁門,舊名兼濟。

坦履坊 西通朱紫坊沿河一帶,地名新河。

 中 狀元坊 紹興十二年因陳狀元誠之立。

全勝坊 地名羅山寺角,今法海寺也,以舊營名。

由豐樂門至迎仙門。

中 亮功坊 余太宰深府第。政和中,賜“賢弼亮功”問名,因□以名坊。(底本作“賜賢弼亮功問名因□以名坊”,庫本作“賜賢弼亮功扁郡人因以名坊”,崇抄作“賜賢弼亮功問名因以名坊”。疑“問名”為“閭名”之誤。)

南 永和坊 地名小排營。

北 西湖坊 舊有贊城坊,以城裏為名。今無。

由豐樂城而北,西逾宜秋橋。

宜秋坊 通西湖坊。

不逾橋而北,出安善抵遺愛。

拱辰坊 州北。

熙然坊 政和中,黃尚書裳再任日立,亦誌時也。

由清泰門出清遠門外 地名後街,東通大街。

中 豐盈坊 舊楊橋坊。

西 大水流坑

小水流坑 並通浦尾。

棣錦坊 舊通潮巷,以二陸皆知鄉郡,改今名。

文儒坊 舊山陰巷,後改儒林。以鄭祭酒穆之居,改為文儒。

甘液坊 地名方井,即蘇公井也。

中 光祿坊 舊曰閩山。光祿卿程公師孟遊法祥寺,置光祿吟臺,因以名之。

西 風憲坊 清遠門外。余太宰之兄待制清之居,擢為禦史,俄改今名。(崇抄先作“俄”,復旁改為“遂”字。)

由康泰門東行,折而南,出井樓之西。

北 麗景坊 地名東瀆。

由麗景坊北行,出延遠門,抵嚴勝門。

昭利坊

祐正坊 俱以昭利王祠故名。(底本作“故□”,缺一字,庫本同,據崇抄補。)

內外城壕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09: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来自: 中国香港
橋梁附

《舊記》:“州,東帶滄溟,百川叢會,控清引濁,隨潮去來。”《吳都賦》所謂“潮汐為池”,(底本作“朝夕池”,崇抄作“朝夕為他”,庫本作“潮汐為池 ”。按:左思《吳都賦》原是“潮汐為池”,據改。)幾是也。今城東南地勢卑平,潮上,大江自南臺城南有越王釣龍臺,故名。東北入河口津,經通仙門、舊樂郊門,後以土人嫌“樂”、“落”音同,改。美化門之東,至臨河務,入南鎖港,水門。北過德政橋,古渡也。紹興十四年,僧覺漸作。闊九丈,為三門,號曰新橋。曩時大義、白田諸渡至河津,及城南有東適者,皆出澳橋。欲徑者,此渡焉。或曰:自橋立,東走者免百步之迂。然北山七十裏之水,會於澳橋之北,駐而後進行,未百步,復逡巡於是橋之下,時潦暴至,尾泄不逮,東湖數十裏田畝莽為水病,由此故也。今考《舊記》則不然。東湖,自晉開鑿,正欲受北山之水,民自湮塞而為田。豈橋之罪哉?乾道二年,創亭。至去思橋為羅城大壕。即澳橋也。南從江岸開河口通潮,(崇抄作“至河口通潮”。)北流至澳橋浦,遂通東湖,直如溝瀆,號直瀆浦。相傳:無諸時,四面皆江水,此如屋奧,舟楫所赴。北會山原,東達行路。其時已有橋,惟木性喜腐,更革莫得詳。閩王時,始以“澳”名橋。皇朝開寶中,錢昱修。景德元年,謝郎中泌,謀易以石。州民陳祐等奔走營集。泌去三年而橋始成。後泌死,州民相與縞素。嚴侍禦辟疆問之曰:“皇朝刺史十四人,而爾猶拳拳於茲何?”於是,嚴尚嚴。(底本、崇抄及庫本皆作“於是嚴尚嚴”,疑“於是”為“於時”之誤。)故祐等皆曰:“侯於吾民,天地也。不張權,不恃威。兄弟而爭者,訓之;頑梗者,責之。訟幾乎息矣。”嚴聞其言,刑亦為寬。祥符七年,改曰通津。崔軻《記》:“熙寧八年,元郎中積中慕謝之政。於是舉何武故事,改曰去思,大書於橋左。後五十年,陸侍郎藻守鄉郡,始措民居而亭之。朱欄雁齒,縹碧淩空,亦一時壯觀也。俞提刑向《記》,(底本作“俞提刑句記”,崇抄作 “俞提刑有記”,據庫本改。)植於橋右。過橋,北出鎖港,非水路,但設水門。散入東湖。《舊記》:“在州東北,周回二十三裏。晉嚴高築城日,與西湖同時開鑿。今漸堙塞為民田。”慶歷中作《記》只曰“漸湮塞”,是猶有湖也。其西,分為三:一自通仙門之南入通仙橋,乾通三年始創亭。西行經洗馬橋,合沙門外。時洗省馬於此橋之東,別分一支,南橫通韭菜橋,又東西分為兩支而南,名曰“玉筋水”。而西會於夾城壕之西南隅;一自美化門之西,入教場南,過寧越門外九仙橋,有景德四年林洪範為《閩光門合沙新石橋記》,大略言:"南城之濠,實要津焉。先是,濠梁造以官籍之木,(底本作“官籍之□”,缺一字,庫本作“官籍之數”,據崇抄改。)歲理日葺。軍什即役,相顧共咨。(底本作“相顧其咨”,庫本同,據崇抄改。)虞部袁公召緇流、士人好善者,(底本作“緇流亡人”,庫本作“緇流地民”,據崇抄改。)示以石梁之議。人樂其便,逾時告成。“或曰:”梁開平二年,閩王作,名合沙。“按開平四年,翁承贊冊閩王,(底本作“門閩王 ”,庫本作“同閩王”,據崇抄改。)有《登水閣詩》:“軋軋朱輪下九霄,登庸門內駐星軺。他時若問今時事,只有南邊是舊橋。註:橋名合沙。”然則,二年,蓋修之也。皇朝元符二年,顏象環亭其上,更今名。橋東有湖,(查對舊地圖,參照下文《舊記》"南蓮池"方位,南湖當在南門外之西。又“橋東有湖”,疑為“ 橋西有湖”之誤。)閩王築南月城,因設大壕百五十步,後為蓮池。宣和五年,榜曰“南湖”,今多湮為田矣。旁薰風亭、禊遊亭、秉蘭堂。西逾宿猿洞趾,過西門迎仙橋,乃北通西湖,至遺愛門池橋;《舊記》:“西湖在州西三裏,蓄水成湖可蔭民田。偽閩又益廣之。迤邐南流,接城西大濠,直通南蓮池。”父老相傳:閩時湖周回十數裏,築室其上,號“水晶宮”,時攜後庭遊,不出莊陌,乃由子城復道跨羅城而下,不數十步,至其所。今宮跡猶存,民田其上,而湖盡為民田及菱池矣。異時,太守出西湖觀競渡,則知與南湖通也。《舊記》雲:“無諸時,湖中山一夕飛往臨海。”其說誕。一自德政橋之西,南至河西橋以西,大中祥符二年作。紹興二十六年,鄉人更名“使君”,以閘名之也。置閘,舊名清水堰,今名“使君閘”。(河西橋又名使君橋,水閘名使君閘,即今之古仙橋閘。)吸大河水貫城而西,經通津門橋,舊名“兼濟”。《舊記》:“從清水堰開河通澳橋浦。拔潮貫城,橫度兼濟門。”蓋偽閩築羅城時所鑿也。鹹平中,陳象輿重浚之,並門改名。俗號“新河”。通大船往來。次安泰橋,利涉門外。舊有《重修津渠記》在利涉門下,掌書記陶嶽文。宣和七年,陸侯藻創亭。次清遠門橋,次板橋,次金鬥門橋,直抵浦尾,羅城壕在金鬥門東,橋近之,故名。若橫出金鬥門以西,乃是外城壕,壕通迎仙門外橋,至西湖。觀《治平圖》:水從外濠入城,(底本作“水後外濠入城 ”,崇抄同,據庫本改。)至金鬥門,西入至浦尾,通澳橋潮水。相傳:自晉時有堰,今湮塞。折而東,經金墉橋,五雲樓下,保一營門南。與甘棠閘潮相遇。其東,別為一自通仙門之東,北行至臨河務水門分支壕,繞外城而北,過行春門外樂遊橋,元祐中,顏象環作。又繞而西,至湯井門,接去思橋、河尾,其北又分為二;一自去思橋北,西入甘棠閘。《舊記》:“晉嚴高築城日,從今迎仙館前開水口,通澳橋浦。”觀《治平圖》:館在甘棠閘側,今轉運東行衙是也。閘舊有之。政和中,黃裳修。紹興二年夏旱。程邁命知閩縣王陔重修。(底本作“知閘縣”,據庫本、崇抄改。)陔曰:“凡閘,必設二,以叠為啟閉。今但修其一,其泄必利;或遇啟放,馳駛易涸。宜增一,以節其勢,啟前閉後,於水無損。此真法也。”乃從之。“使君閘”,六月二十四日興,十有八日成。“甘棠”,八月十三日興,十日成。今法海、慶成二寺管之,以潮大小為啟閉之節。淳熙元年,史丞相浩復修。又西行過延慶橋,慶成寺前。次師橋,壽寧坊前。次經院前橋,次長利橋,由三山樓下,(底本作“由三山樓下”,庫本同,崇抄作“舊泰山樓下”。)橋之北又有一橋,旁有閘基猶存。前通仁愛橋。通阛橋,(底本作“癏樓”,庫本、崇抄皆作“阛橋”,據改。)左院後、後河,新瓦路。次虎節門大橋,《舊記》雲:“前大橋河,晉嚴高開,舟楫往來,因名大航。相承,去航字,直曰大橋。後五百年,當唐元和中,觀察使薛謇再開,(底本、庫本及崇抄皆作“薛蹇”。本誌“秩官”,元和中郡守“薛謇”。不應前後異名,改作“謇”。)以油杉作堤限。熙寧三年程大卿師孟改為“樂土”。次清泰門雅俗橋。清泰門外。門東,迫子城有小橋,名眾樂。下有水門。至子城西南隅發苗橋,髢也。俗呼“苗”為“堯”。昔有嫗於此賣發髢,因名。今普明庵旁舊橋側有水庫,基石猶存。(底本作“基石猶有”,庫本同,據崇抄改。)後又創為橋。與清水堰潮相遇,北行至豐樂門義和橋,(底本作“北行主豐樂門”,庫本同,據崇抄改。)今俗呼定遠橋,恐舊名。次宜秋橋,至鹿項門墻止;相傳:偽閩時,鑿渠引西湖清水貫城而入,沿豐樂門城隅與浦尾潮接,為浴馬之所,且以滌滓穢。今無清水,潮尾或時至。(底本作"潮尾或時至",庫本同,崇抄作“潮水時至”。)先時尚容小舟,今不復有。猶名西湖。一自去思橋北北行,稍不附城,至嚴勝門,並石泉而北,乃東折至安國之左。《舊記》雲:“舊渠一支,自嚴勝門通潮。西至遺愛門,四面設壕塹通潮。憑高望之,如小蓬瀛。”是亦言其大概耳,未必實抵遺愛門也。偽閩時,嘗穿龍腰。術家以為主山蜂腰之脈,竟不敢而罷。所謂至遺愛門者,諒第抵龍腰而止。今自石泉西折至龍腰之東,皆為民田。若其子城之東南,自長利橋北走,經定安門仁愛橋,並開元而北,逾康泰門樂遊橋,趨將軍山之南。自長利橋至定安門渠旁,民多侵為浮舍。熙寧二年,程大卿築城,始撤之,尋其源而復浚焉,乃北趨將軍山之麓。西南,自清泰門東眾樂橋水門入子城,舊以宜興為子城,是渠沿城而北。熙寧拓子城,遂為水閘。經開通橋,與眾樂橋隔墻。次便民橋,大中寺東。次宜興門橋,橋東,退木場西,(退木場,疑即“官廨”中所稱“抽木場”。“退”、“抽”,於方言亦一音之轉耳。)舊宜惠坊磨務,治平猶有之。今為安撫司客邸。沿都倉至威武堂西澄瀾閣,閣臨水,今廢。通西園池,園在府治之西,左高而右庳。(底本作“左高而右庳”,崇抄作“左高而右卑”,庫本作“左亭而右庫”。)忠義堂前池,舊通潮。凡府右諸竇之水皆歸焉。已上,嘉祐二年,蔡密學襄開河,有《記》立於左院之碑亭:“自清水堰口至兼濟門橋,南岸百五丈九尺五寸,北岸百五丈七尺,泥面三丈六尺,底二丈四尺,深三尺。兼濟至利涉門橋,南岸百七十六丈,北岸加一丈八尺。泥面三丈三尺,底二丈二尺,深四尺。利涉至清遠門橋,南岸百四丈一尺,北岸加八尺,泥面三丈三尺,底二丈二尺,深三尺;清遠門至發苗橋,南岸四百八十一丈六尺,北岸四百六十八丈二尺,泥面三丈,底二丈,深六尺。發苗橋至清泰門橋,南岸四十八丈五尺五寸,北岸四十二丈六尺,泥面二丈,底一丈四尺,深六尺。清泰門至後河口開元寺前小石橋,南岸九十二丈九尺五寸,北岸百八十九丈二尺,泥面二丈,底減六尺,深五尺。小石橋至經院前橋,十八丈八尺,泥面三丈,底二丈,深五尺。經院橋至南禪寺鬥門,南岸百七十六丈二尺五寸,北岸百八十七丈七尺,泥面三丈,深四尺。發苗橋至樂輸門橋,百六丈五尺五寸,泥面二丈,底丈有四尺,深六尺。樂輸門至鹿項門墻,九十八丈四尺,泥面二丈,底丈有四尺。深六尺。清泰門至宜興門橋,東岸九十五丈八尺,西岸加五寸,泥面丈有五尺,底丈,深六尺。宜興門至州衙墻,七十八丈。泥面丈有五尺,底丈,深六尺。小石橋至定安門,六十三丈六尺,泥面八尺,底六尺,深六尺。定安門至東康門橋,百九丈六尺,泥面丈有五尺,底減三尺,深六尺。”又自西北繞郡城之後,東入甌冶池。今將軍山之北,昔冶山之麓也。亦名“東冶”及俗呼“甌冶”,皆以東越故耳。程大卿師孟創甌冶亭作詩,又為後序雲:“予至州之明年,新子城。城之東北隅,灌木陰翳。因為開通,始問此水。或對曰:甌冶池。予竊喜其跡最古,且愛其平闊清泚。又池之南隴阜盤迂,喬林古木,滄洲野色,郁然城堞之下。於是亭閣其上,而浮以畫舫。可燕可遊。亭之北跨濠而梁,以通新道。既而,州人士女,朝夕不絕。遂為勝概。”程以為“跡最古”者,謂甌冶子善為劍者,事載《越絕書》頗詳。此池乃甌冶子鑄劍之地。然無所稽考。(底本作“然元所稽者”,庫本、崇抄皆作“然無所稽考”,據改。)州雖有劍池寺,唐元和中,僧惟幹浚之,得銅刀、劍環數枚,猶有冶竈在竹林間,又隔在將軍山之南,南去尚數百余步。非此池也。或恐鑄劍者因此以自號,則有之矣。然池非以鑄劍者得名。偽閩時,州北無渠,從州西北西湖廟南十五步,羅城開渠,外吸西湖水源東入,沿子城以通此池,長三百步。上立木橋四:西湖樓下悅濟橋直通安善門,次玉壘橋,次永安橋,(正北天王堂下,蓋主山之經脈,初開遇石,恐傷其氣,故不甚深。)次龍泉橋,入甌冶池。政和中,廉訪以其地植花修貢。宣和五年,俞提刑向攝郡事,移甌冶亭木植於禊遊堂之東,為秉蘭堂。紹興四年,復亭於故址,又有喜雨堂、城陰館。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09: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来自: 中国香港
西湖(西湖一章,記淳熙十年趙汝愚知福州重浚西湖,事在《三山誌》成書之次年。或為陳傅良所足成者。)《舊記》:“在州西三裏,偽閩時,湖周回十數裏,築室其上,號’水晶宮’。其後,盡為民田。”淳熙十年,待制趙公汝愚奏請興復開浚,朝廷從之。今盡復舊制。公奏曰:“契勘本州元有西湖,在城西三裏。迤邐並城南流,接大濠,通南湖。瀦滀水澤,灌溉民田。事載《閩中記》甚詳。父老相傳:舊時湖周回十數裏。天時旱暵,則發其所聚,高田無幹涸之憂;時雨泛漲,則泄而歸浦,卑田無淹浸之患。(底本作“渰”。崇抄及庫本作“弇”。“渰”即“淹”字,徑改之。)民不知旱澇,而享豐年之利。後來,人戶夤緣請射,歲納些小課利,謂之池戶。官中但見其絲毫之入,而不知其為民戶永遠之害。歲月浸久,填淤殆盡。各立封畛,以為己物。或塞為魚塘,或築成園囿,甚至於違法立券相售,如祖業然。(底本作“租業”,崇抄同,據庫本改。)西湖、南湖不復相通,而古人積水利民之地,盡為豪民猾戶所有。雖潮水不住往來,而上下阻隔,無由通濟。臣照得本州地狹民貧,全仰歲事豐登,田疇廣殖,小有荒歉,難以枝梧。況田並湖,彌望盡是負郭良田,自從水源障塞之後,稍遇旱幹,則西北一帶高田,凡數萬畝皆無從得水。至春夏之交,積雨霖淫,則東南一帶低田,發泄遲滯,皆成巨浸。致使一方人戶白納稅租,而所謂池戶者,公然坐享重利。第以圭撮稍入。(底本作“圭撮□□”缺二字,庫本作“圭撮之入”,崇抄作“圭撮稍入”,據補。)其為利害,大不相侔矣。今來,若不申明,則誠恐向後轉見湮廢,(底本作“申明□□□誠恐”,缺三字,庫本同,崇抄於“申明”下僅加“則”字,據補。)難以興復。”

並湖三閘,(底本作“並湖三□□尺”,缺二字,庫本、崇抄作“並湖三閘高六尺”,據補。)高六尺,長二丈四尺。板二重,各五片,高五尺,長一丈一尺五寸。開元寺看管。

第四閘,高六尺,長二丈三尺,板二重,各五片,高四尺五寸,長九尺。安國寺看管。

第五閘,高六尺五寸,長三丈五尺。板二重,各四片,高四尺,長一丈七尺。東禪寺看管。

右五閘,各以板數為準。滀水灌溉,常宜扃鎖,不可妄啟。惟大潮候日,初三、十八,遇有小舟乘載往來,聽啟閘一次。

一、鳳池橋堰一座。高五尺,長二丈四尺。遇上鬥池涸竭,聽民戶從便車湖水入池,以助灌溉。

一、西湖巡鋪屋三所:鳳池橋、黿潭、三橋。每所差延祥寨兵士四人守宿。十日一替。近湖居民以農為業,並不許置捕魚網具。

一、《西湖新買官地、砧基簿》十本,內四本藏之本州及三縣架閣庫;六本藏之雪峰、鼓山、南禪、西禪、支提寺、紫極宮常住,永遠照用。

一、三縣承食水利民田,總計一萬四千四百五畝。

西湖:閩縣三千五百九十八畝;

侯官縣一千六百八十三畝;

懷安縣二千三十畝;

東湖:懷安縣七千九十四畝。

一、浦三道:

鳳池橋浦:闊一丈五尺;

道士洋官亭下浦:闊五尺;

道士洋房廊屋後浦:闊一丈七尺。

右系引水灌田之處,各有水窗,禁魚出入。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09: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来自: 中国香港
淳熙三山志/卷05
驛鋪

城中

西路

南路

北西 取建寧後路

北 取溫州路



驛鋪

驛鋪,古亭郵也。

州,南出莆田,北抵永嘉,西達延平。車旌之所宿會,文檄之所往來,求其安便迅駛,而無阻絕沈滯之憂。故更易廢置,迄今始定。

由南以往,凡五驛、十鋪。舊由方山渡。宣和六年,乃出西峽。

由北以往,經十一驛。紹興元年,以建寇故,道路梗絕,亦嘗命置鋪。

由西以往,驛四、鋪十三。崇寧初,以嶺峻狹,廢西門路,從北門鋪,歷雪峰,直抵富沙;又從古田谷口,剌出南劍。五年,復西門路。西路,舊無車道抵中國。緣江乘舟,奡蕩而溯,凡四百六十二裏,始接郵道。唐元和中,歲歉,憲宗納李播言,發使賑濟。觀察使陸庶為州二年,而江吏籍淪溺者百數。乃鏟峰湮谷,停舟續流,跨木引繩,抵延平、富沙,以通京師。有洪文館秘書李叔夏為《記》,蓋謂此路也。其古田路,亦自開元二十八年,洞豪劉彊等納土,始漸有之。

今冠蓋旁午,負戴四達,三方驛館,聽所投足。獨傳致期會,取西南二十三所,設立鋪兵。國初,猶役遞,未曾叠命諸卒。(底本作“未尋叠命諸卒”,庫本作“未曾叠命諸卒”,崇抄作“木尋叠命諸卒”。揣文意,據庫本改。)已,乃許就置營房,然猶未立額。元豐六年,鄭居簡始添定人數,仍創急遞。居簡時催刷本路軍器,奏:“福、建遞鋪,未曾興置急腳兵士,文字違滯。乞每鋪以十五人為額,內二名充急腳。”轉運司申:“本路除偏僻遞鋪四十三所不消添置外,有一百六十二所,乞添急遞一名。”兵部看詳:“各添急遞二名”。元祐元年,減罷急腳兵士,改作馬鋪。剩數撥填廂軍。崇寧二年十二月,復依《元豐法》施行。崇寧三年,以行北門十四鋪,各增廂軍二人。罷橫山,惟二十二鋪。北鋪率三,南鋪五,置將校一名。初,給印歷,考其稽慢者。時有旨:“近來遞鋪稽留盜匿,緩急報應,有失事機。”本路下州,遣司戶竇參祖相度。尋施行。五年,行西門,復橫山,罷土塸。大觀元年,土塸復置,自橫山至營頂十四鋪。復塘急遞二人。(底本、庫本及崇抄皆作“復塘急遞二人”,疑“塘”為“增”字之誤。)門,許置曹司。政和元年更議存減。時有旨,以大觀添置兵馬未便,再行相度。州委簽判杜思、巡鋪曹晐措置存減。除橫山急遞不減,余悉損其半。軍興之後,警報益急,增額浸多,以至於今。舊有鋪馬,(崇抄作“驛馬”。)至和二年,章柬之奏罷。柬之時知漳州,以山徑險僻,遞送轉見遲回,乞抽收官馬,差急腳兵士。時本州有馬四十五匹,並罷。嘉祐二年,薛綸請復之。綸時知建州,奏:“急腳兵士,止傳送遞角。使命經過州縣,臨時借馬於人戶,不無騷擾。乞每鋪量置馬兩匹。”復罷急腳。隆興三年,乃盡罷。其詳具見於後雲。

城中

 使星館 海晏門內街北。舊為“使星驛”。州差衙前支官員驛料。(底本作“州差衙前官員驛料”,庫本作“州著衙前主官員驛料”,多一“主”字,可讀。崇抄作 “州差衙前支官員驛料”,似更明白,據改。)紹興中火,因為宅子店,俄復為館。閩、侯官典押更主之。今批給驛券,猶以“驛”名。

 迎仙館 南禪寺東。景祐中,範都官亢所造,“治平圖”有之。其後為轉運行衙。

 崇軺驛 南門內西,舊置。翁承贊冊閩王,館於登庸門內。是時已有驛。“治平圖”為路分廳。元豐中,為東南第十將公廨。

 如歸館 威武軍門外西。“治平圖”修造務:自迎仙館廢,始為如歸館。後嘗為醋庫,今司戶廳。

 皇華館 還珠門外,舊春風樓地。淳熙十四年,安撫賈逵創建。(底本作“賈□”,缺一字,庫本、崇抄皆作“賈選”。查本誌“秩官”,淳熙十三年知州,各本皆作“賈逵”,據改。按:皇華館建於梁克家去職之後五年,此條當是後人所補。)侯官縣丞歐陽光祖為《記》。

西路

 迎恩館 舊迎仙門內,北有送客亭。淳熙元年,史丞相浩始置館於門外之南,為迓禦香及恩賜之所。

西門鋪 國初置。東取州城半裏,西取土塸十八裏。舊本州及南路遞角,並從西門至劍、建,及官員驛料經水口嵩溪驛支給,久以為便。崇寧元年,因本州申請:以古田不當驛路;及西門一去水口,中間有號倒羊、豬猔嶺、和尚盂一帶路,不通轎乘;及小若、安仁兩溪,置渡子三人,古田置解子三人,歲支雇錢七十八貫;以為費多,乃廢西門路。遂從北門鋪、雪峰路以去,不由南劍,直抵建州。又從古田縣西南,刺從谷口出南劍。五年,復以北門路支費不貲,仍舊行西門、葛崎、陳湖等,至芋洋十一鋪,(底本作“芊洋”,庫本為“芉洋”,崇抄作“芋洋”。參對下文有“芋洋鋪”,此去恰十一鋪,據崇抄改。)通接營頂,至南劍。元豐中,馬遞四人,步遞六人,急遞二人。大觀元年添馬遞三人,步遞三人,急遞二人,曹司一人。政和元年,減急遞一名,後額管二十四人。今供申一人,節級二人,鋪兵三十人。

土塸鋪 西取葛崎鋪十八裏。崇寧五年罷,大觀元年復置。元豐中,添定馬遞三人,步遞四人,急遞二人。大觀元年,添急遞二人,遞馬一匹。政和元年,減急遞一人,留遞馬並元額共二匹。以監司巡歷,將官巡教,不可闕也。今額管十四人,供申一,節級一,鋪兵十二。

 葛崎驛 懷安縣北。舊在芋源村置驛,取州六十裏。後移此,於使星雖近,亦作一程驛券批支。元祐八年,轉運司以使星至大瀨七十裏。大瀨至小若七十裏,遂罷葛崎驛,不批支。按程,大瀨至小若五十五裏,使星至大瀨實九十裏。(底本作“九千裏”,崇抄、庫本皆作“九十裏”,據改。)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09: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来自: 中国香港
葛崎鋪 西取陳湖二十裏。

陳湖鋪 西取豐田二十裏。大目渡 熙寧九年置,投充不支錢。

豐田鋪 西取大瀨二十裏。

 已上三鋪,元豐六年,並定馬遞三人,步遞四人,急遞二人。大觀元年,並添急遞二人,遞馬一匹。惟葛崎,崇寧三年行北門路,添廂軍二人。政和元年,並減急遞一人,罷添馬。今並額管十四人,供申一,節級一,鋪兵十二。

 大瀨驛 侯官保安裏。距城九十裏,臨江。下水口值風,多暫憩於此。

大瀨鋪 西取湯背三十裏。

湯背鋪 西取小若二十五裏。安仁渡 熙寧八年置。

 小若驛 閩清縣東北五裏。祥符二年重建。

小若鋪 西取嵩灘二十五裏。渡 熙寧八年置。紹興中,以安仁、小若二渡歸湯背。

嵩灘鋪 北取常瀨二十五裏。

常瀨鋪 西取朱坑十五裏。

 已上五鋪人數更改及遞馬存減,並與豐田同。(底本作“豐田司”,庫本同,據崇抄改。)

 嵩溪驛 (底本、庫本及崇抄皆題名為“高溪驛”,下註文則作“嵩溪驛”,前“西門鋪”註文亦“嵩”字,不應兩名歧異,因統一為“嵩”字。)古田縣南九十裏水口鎮。已上三驛,熙寧六年並省併後,獨嵩溪驛批支。

朱坑鋪 西取芋洋三十裏。

芋洋鋪 西取使華亭二十裏,又十裏至營頂。

 使華亭 地名黃日。宣和六年,創為星軺食息之地。(底本作“地名黃日”,庫本同,崇抄作“黃田”。文末:底本作“食息之也”,庫本作“食息之所”,據崇抄改。)

營頂鋪 西取南劍界首五裏,又八裏至武步,去金沙六十裏。金沙至南劍五十裏。

已上三鋪,惟營頂崇寧三年行北門路,增廂軍二人。其元豐、大觀人數及今額,並同前五鋪。



南路

橫山鋪 州南九裏,取江南鋪十五裏,舊有馬遞兵士三人。元豐六年,獨不置急腳。(底本於“急腳”以下錯簡達四頁,正之。)大觀元年,增步遞三人,急遞二人。政和元年,罷步遞三人後,額管二十四人。今除供申、節級外,鋪兵二十五人。

 臨津館 唐名南臺。梁開平中,(底本作“梁閩平”,庫本作“梁開平”,據改。)翁承贊冊王審知為閩王,有《南臺路書事詩》。今館,天聖五年章頻作。館之西南隅,榜“合沙亭”。是時,以讖“四方望沙合”。皇祐間,江東、西始有洲。元祐四年,洲猶中斷而為二。林中散積又即館之東南楹,望合沙之水開軒,(底本作“望合沙□水開軒”,庫本作“望合沙臨水開軒”,據崇抄補。)仍舊名亭。是歲,許公將為尚書右丞。

浮橋 由郡直上南臺,有江廣三裏,揚瀾浩渺,涉者病之。元祐以來江沙頗合,港疏為二,中成楞嚴洲。八年癸酉七月,郡人王秘監祖道為守,相其南北,造舟為梁。北港五百尺,用舟二十,號合沙北橋;南港二千五百尺,用舟百。號南橋。衡舟,縱梁板其上,翼以扶欄,廣丈有二尺,中穹為二門,以便行舟。左右維以大藤纜,以挽直橋路;於南、北、中岸植石柱十有八而系之,以備癡風漲水之患。縻金錢千萬,一出於施者。明年,紹聖元年甲戌十月成。以其余錢三千九百緡分給負郭三縣僧寺,以為本錢。俾歲取息,以待缺弊修造。十一月落成,自為文記之。尋又為屋以覆纜柱,架亭於其側,以憩行者。中亭之北,又有泗洲堂一所,命僧守之,施熟水亭下,而守橋軍房亦在焉。南亭之南,復即山為亭,以濟川名之。創庵其西。有齊禮、九功、馴翚、嘉祥四裏。產錢二貫二百八十八,苗米一十五石二鬥七升。輪大院三十主之,以管幹橋事,再歲一替。有水手二十一人隸焉,朝夕巡視,白所當修造者,以報逐寺。崇寧二年,公復守是邦,乃於橋南建天寧寺,以庵之田產並歸之,命天寧主僧為三十院都管。是時,港已分為三矣。北港,舟十有六;中港,七十有三;南港,十有三。凡一百二只。僧寺產錢,初自五貫以上,令獨任其一;不及,則合一二或三四院以為助。蓋受船板本錢者,二百一十三所;而受置大藤纜本錢者,又其內三十所。公命籍本錢之目及其要束,(各本皆作“本錢之日”,“日”當是“目”字之誤,正之。)一藏之郡案,一付之橋司,使相授受。其略曰:“橋船及板本錢三千三百九十貫。正橋,門船四只、板六間,四院主之,各受本錢六十貫。南港、南岸馬頭,船一只,板二間,一院管認,本錢亦如之。橋門第二,船四只,板四間,四院主之,各受本錢五十貫。北港、中港兩岸,南港北岸馬頭,船五只,板五間,五院管認,本錢亦如之。其余,每船一只,板一間,各受本錢三十貫。自北而南,船以《千文》為號。(“千文”,即《千字文》。按字以次編為號。)後有廢壞,永歷息錢興修,常取堅固。大藤纜本錢,五百一十貫。鼓山、雪峰、神光、西禪、芙蓉、法海、乾元、安國、壽山、開元、大中、精嚴、等覺、九峰、囷山、萬歲、報恩、白鹿、天王、太平、賢沙、升山、靈峰、仁王、雙峰、大溈、聖泉、衡山、興福、廣因,凡三十寺,各十七貫,歲出息一分,令橋庵經官置簿拘納,分輪兩院管。置纜一次及逢架之屬悉交割,(底本作“及逢架之屬”,崇抄同,庫本作“及屬架之蓬”,“逢”疑為“篷”字。)乃得替。凡橋門船,長四丈六尺,面一丈五尺,頭各八尺;板二間,長各四丈四尺,闊一丈;直梁八,圍各三尺六寸;輪木闊各一尺三寸,厚一尺;兩頭鐵索各四,並四斤。其次,橋門第二船、三港馬頭船,長四丈四尺,面一丈一尺,頭六尺。其余船,長三丈九尺,闊一丈,頭五尺五寸。板,每間長二丈三尺,闊一丈;直梁七,圍各二尺四寸;輪木闊一尺,厚八寸。鐵索二,各四斤。勾欄,每扇各二,柱高二尺五寸,方五寸;上下壓枋,闊五寸,厚三寸;短柱四,高一尺七寸,闊五寸,厚三寸。凡大藤纜,於船左右,常各存新舊二條,圍各二尺五寸,五歲一易。不許以退纜舊藤間雜收使。如三港西岸馬頭,(底本及各本皆作“西岸馬頭”。江面只有南北岸,無東西岸,疑為“兩岸馬頭”之訛。又底本自“ 馬”字以後脫失一頁,今以崇抄、庫本互校補足,同者存之,異者註之。)時有流刷傾側,或泥地淤長,可堪增築。及橋亭、軍房、屋宇、井篷纜:蓋架等損弊,(崇抄作“井蓋纜蓬架等”,庫本作“井蓬纜蓋架等”,“井”字疑為“並”字。)悉仰管幹橋院劃時修葺。其鐵索常備六十具,以待去失急用,於守橋兵士名下勒填。余船板、碇石,有一不備,刷染更換;有一滅裂,以時巡察;報逐院增修。不得別有率斂。”其措置,纖悉盡,蓋如此。尋復歲以三院輪入管幹。其後,間以故獲免受役者至十八院。先是,水手各認管船五只,月米一石,錢二千四百,從逐院向橋司輸送,然後給之。後浸為弊,乃悉罷去;輪諸院行者代其役。給官舟與來往護視,遇夜則守橋。(崇抄作“巡橋”,庫本作“守橋”。按:前句雲“給官舟與來往護視”,即是巡橋,遇夜當以“守橋”為是,據改。)紹興十一年都管主僧僧珵立《規式》庵中,課督群行者甚力,輟前所給水手錢米入長生局為度牒之本,(崇抄作“度牒本□”,缺一字,庫本作“度牒之本”,據改。)以勸勉之。是時北港已為石墩橋道十五座矣,船惟中港七十四,南港十三。拘納二分息錢,復散寄逐寺,收息愈廣。其後,藤纜乃不以時治。二十三年,僧圓覺住天寧寺,募作鐵纜,每節為錢三百,越一月遂辦,(崇抄作“每節焉為錢三百不一月遂辦”,今據庫本改作“每節為錢三百越一月遂辦”。)藤纜始廢。二十四年,提點刑獄趙公令攝郡事,睹橋道浸壞。命閩縣丞黃昭祖因舊制度,復一新之。會圓覺以事罷,估籍衣物金銀等,錢一千二百八貫有奇,及橋司所樁置纜息錢二百三貫有奇。用舊例,復命以其錢分為九十二份半,均給諸寺。其橋門船及南港南岸馬頭船,凡三只,各給二份;橋門第二船及中港兩岸、南港北岸馬頭船,凡五只,各給一份半;余各一份;增為本錢。申嚴舊式:凡尺寸,悉以官省尺為度;梁木,須勁直者;板,必厚一寸六分。募置水手,復仍舊役。惟船頭拋碇藤纜務要緊實,各長一十五丈,不許水手打攬以舊纜添造。亦置籍二本:一藏郡案,一付橋司。明年梁山等十七院,復為石墩橋道。於是,庵中既無所拘納,都管之職亦漸衰弛。向所輸送水手錢米,遂從逐院自取之。(底本脫頁至“自取”止,以上皆取崇抄、庫本互校得之。)上下懈怠,莫有統屬。橋事以是愈壞。今鐵纜斷裂僅存置庵舍,藤纜息錢枉增。諸寺船板之數,本錢雖散在三十寺,未有興復者。石墩橋道,尋又增置。今為船者,六十二耳。中亭項賃澮戶以匿稅故,乾道中並拆其屋逐之。泗洲堂,淳熙元年,一夕盡。往時,管幹橋僧既交替,(底本作“營幹”,依上文例,當是“管幹”,並據崇抄改。)以有勞率得院住持,近乃無聞。水手,昔屬閩尉;後有尉適不振職,因屬縣丞雲。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09: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来自: 中国香港
江南鋪 南取方北十五裏。元豐六年,添定馬遞三人,步遞三人,急遞二人。大觀元年,添遞馬二匹。政和議存減,獨不罷。後額管十四人。今供申一,節級一,鋪兵十二。

 西峽北驛 名濟川北館。宣和六年作。

方北鋪 南取方南,隔江折二十裏。異時,驛路出方山渡,江面彌漫,無風二十裏,有風七十裏,沿兩沙洲,隨潮涉二時乃至。(底本作“二時乃□”,缺一字,據崇抄補。)既有傾覆之患,又有候次之勞。風潮弗律,候或一二日。甫登南岸,即陟方山嶺,又有佛嶺、白蒲嶺、熱隔嶺,而後達太平驛。宣和六年,俞提刑向以西峽水面五裏,私商往來之地。命本邑治道:由玉泉院、浦尾、鼓山,入新路;(底本作“由玉泉院□尾鼓樓入新路”,庫本作“由玉泉院之尾鼓樓入新路”,崇抄作“由玉泉院浦尾鼓山入新路”,據以補改。)經彌陀庵、西方院,五裏真隱,又五裏峽江北岸亭渡,五裏枕峰,十八裏白鹿寺,逾嶺十二裏抵福清縣界。行者便之。乃植木以庇行人。尋自枕峰前良步角、梁山院十裏通麻溪橋,五裏瀨溪橋,過常思,五裏通舊路。遂不登白鹿,履道尤坦。因名峽江二亭俱曰濟川。有《記》合沙亭之右。於是,以方北鋪移於西峽路石鋪橋頭,方南鋪移於枕峰院前,大田鋪移於大義驛下,接常思鋪。紹興六年申明,以為經久可行。九年,峽江路旁諸寺賂州吏,請遵故道。張丞相浚召驛兵質之。遂不復易。鋪仍舊名。今於城門村渡,以避峽流之迅,且約裏數也。(底本作“裏數”,崇抄作“數裏”。)

方南鋪 南取大田鋪二十裏。

 西峽南驛 宣和六年作。舊方山驛移此。

大田鋪 南取常思鋪二十三裏。

 大義臨津驛 河口渡次。

常思鋪 福清。南取太平七裏。

嶺 高一裏,相承為“相思”。故王文公珪贈元公絳詩:“頒春莫向相思嶺”。

 太平驛 福清縣西四十裏。熙寧六年,省並方山、太平、漁溪三驛不批支驛券。七年,猶雇衙前主持給馬草。八年,除漁溪外,復罷。紹聖元年,轉運、提刑司狀:以方山至迎仙,只一百二十七裏,輒作三程。乞減罷太平一驛,移漁溪驛於石堘馬鋪蓋造。尋留漁溪驛為憩息亭館。拆太平驛材料蓋造於石堘。

太平鋪 南取假面十七裏。

假面鋪 南取漁溪十八裏。

 漁溪驛 有蔡密學襄《梅》詩。

漁溪鋪 南取蒜嶺二十三裏。

蒜嶺鋪 南至莆田縣界三裏,至迎仙二十八裏,至興化軍五十裏。或曰山形如蒜,亦其間多蒜苗。由建、劍、汀、邵武至此,方見漲海煙波萬頃。嶺頭有照海亭,宣和間有唐運使留題。隆興初廢。今送迎,時寓民家。

已上八鋪,元豐六年,並添馬、步、急遞共八人。今並額管十二人。常思現缺三人,假面二人,蒜嶺一人,內供申、節級各一人。

北西 取建寧後路

出州北門,由沙溪、別仕、新藍、雞菜、“距縣百裏,極嵲惡。觜於旁而啄衣,牙於中而嚙足,蹲於前而梗步。”嘉祐三年,知懷安縣樊紀易而夷之,自記雲。雪峰,至古田縣。一出西門,經石岊,至葛崎,與北門路通。

 鳴玉驛 古田縣東。初,溪有洪瀨灘。知縣李堪以其非雅,改為“鳴玉”。遂以名橋,亦以名驛。前有“涵碧亭”,紹興七年,移於縣西北舊學基。

 通建驛 縣北。

 鎮安驛 縣北,地名孤鎮村。西至建寧府七十裏。崇寧元年,廢西門路,行北門。由土塸、葛崎、別仕、雞菜、雪嶺、杉倉、北望、青田、船嶺、(底本作“◆ 〈舟谷〉嶺”,庫本同,據崇抄改。)中館、龍爬、林換、營頂,凡十四鋪,至建州。三年,以山嶺危險,裏數隔遠,每鋪各增廂軍二人。五年,以改路後,雪峰一帶,山嶺既峻,道旁絕少人家,每鋪幾三十裏,或七八十裏,始至館驛,實有未便。其水口下雖有倒羊、豬猔等嶺,然官員並行水驛,獨鋪兵往來而已。況自行北門,六驛、十四鋪添廂軍二十八人,一歲請給衣、糧,約一千五百余貫、匹、石。比之西門添置渡子、古田添置解子費,絕不等。今將六驛、十四鋪及古田縣西南剌從谷口出至南劍一驛、二鋪,並行廢罷。仍舊行西門路。



北 取溫州路

出井樓門,經四明亭、盤石,陟北嶺,一路出井樓門,經安國寺、透馬溪,抵北嶺下。嶺高一千八百步,十五裏屬連江界。頑石根互,沿崖而躋。嘉祐三年,知懷安縣樊紀“僦工致治。乃奠高為夷,正曲為直,凹者培,陷者續。(底本作“回者培,陷者續”,庫本作“陷者培,回者續”,據崇抄改。)迄今利之。”主簿王知微《記》。“又治路,自北門入巖溪,抵青山,又培土築趨府道。積德、承平、移風三鄉地庳濘,(底本作“庳寧”,據崇抄改。)悉砌石以便民。至溪澗或江浦之阻,梁石以渡者五十一。木為橋十有六。皆利民之著者。”周希孟《記》。下湯嶺。諺雲:“湯嶺兜,(底本作“陽嶺兜”,據崇抄改。)北嶺頭。”誌險也。

溫泉館 距連江三十二裏,舊名湯泉驛。淳熙元年重作,因改名。

潘渡橋 東取連江二十三裏。道羅源,即絕渡而北。異時溪漲,需渡者病之。紹興十四年,知連江阮珪,始創橋焉。未幾,水淙嚙以壞。(各本皆作“水淙嚙以壞 ”,“淙”字疑為“流”之誤。)乾道三年,晁子開更新之。長六十五丈,累趾十九。(底本作“□趾十九”,缺一字,據崇抄補。)名惠政。

陀驛(底本作“陀驛”,庫本同,崇抄為“陀市驛”。) 北取羅源四明驛七十五裏。

四明驛 南取飛泉驛四十裏。(各本皆作“南取飛泉驛”。按:此為北去之驛路,南取則逆行,疑為“北取”之誤。)建炎三年置。淳熙三年重作。

飛泉驛 有渡。熙寧七年置。過官井洋百八十裏,達長溪鹽田。元祐八年,移置焦門頰。紹興三十年,以風海險惡,禁渡。驛今佃為民居。陸行出寧德縣。

白鶴嶺嶺頭有白鶴亭,半有憩亭,泉眼清澈可飲,亭多留題。(底本作“清澈可處多留題”,庫本同,據崇抄改。)下,即縣也。

寧川驛 寧德驛南。紹興二十八年,以主簿廨置。(底本作“主簿□”,缺一字,庫本作“主簿王”。崇抄作“主簿廨”,據改。)乾道八年重作。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10: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来自: 中国香港
深浦渡 元豐三年置。渡頭有康濟亭。十裏至雙巖。

雙巖嶺 五裏至黃崎。

黃崎鎮灘頭渡 元豐三年置。陸路徑絕,經環塢村秦家山,路如馬齒,旁無逆旅。行者多過渡至下杯。

下杯驛 長溪縣西出七十裏。有渡,一潮至鹽田,準陸二十五裏。

鹽田驛 縣西三十五裏。有渡。元祐八年移於析棣置。

溫麻驛 縣海晏門內。今廢。

倒流溪驛

飯溪驛 縣東五十裏。有渡。

白林驛 縣東北百裏,(崇抄於“白林”下無“驛”字;底本作“縣東北首裏”,據崇抄改作“縣東北百裏”。)去桐山五十裏,今廢。只憩天王院。

牌嶺。

桐山驛 去泗洲驛二十五裏,今廢。只憩棲林院。

駱駝嶺、平陽,二十裏,泗洲院。

過分水嶺。

是路,國初置驛。自使星至陀驛、羅源縣、下杯驛、白林驛、飯溪驛,支給驛券。熙寧六年,減並陀驛、鹽田驛、白林驛、飯溪驛,併歸所過州縣批支。紹興六年,本路陳運使國瑞請立馬遞鋪,招置土兵承傳文字。尋罷。



州東南門,河口登舟。

大義渡 乘退潮,東經古山尾,憩程水港候潮,西入峽門旁入港,即此渡。貞觀中,別駕衛總持見其處商旅(底本作“西旅”,庫本同,據崇抄改。)賓主有序,故名之。

長樂航頭渡 百二十裏。

洋門渡 百五裏。

白田渡 百十五裏。

洋下渡 百八裏。皆退潮一。初,臨水、洋門、洋下、白田四渡,皆貧民以私船裝載,(底本作“私船□載”,缺一字,庫本作“私船渡載”,據崇抄補。)誌在逐利,(底本作“遂利”,庫本同,據崇抄改。)安弊不修。中經雞嶼,風濤最險,多方難之,必厚獲而後涉,槳無宿手,(底本作“必淳獲而從涉獎無宿手”,不可解,崇抄作“必浮獲而後涉槳無宿手”,暫據改。)惟取於所渡之人,操縱不調,以此易致漂溺。嘉祐中,長樂始置三渡於臨水,創官船以渡之,募善水者為槳夫。渡者,人輸錢七,籍給募之余,為船具及補敗之資。後因循不舉。元祐六年,知縣丁掌乞奏舉行。明年敕以白田距臨水十五裏,洋下相距八裏,洋門相距五裏,且同岸,又三渡水路皆避征者所由。遂罷之。止於臨水造官船四。大船所載止百人,水手十五人;小者五十人,水手八人。渡者,人輸錢五,均給之。(底本作“均給為”,崇抄同,“為”疑為“焉”字之誤,據庫本改。)紹興元年,流寓民姜子清乞收江淮河港溪渡錢。遂令日收,歲終較額為殿最。令渡人輸錢十一。(崇抄作 “輸錢三十”。)

洞江、營前、洋嶼、籌崎、浮崎、翁崎。皆一退潮。

王峬渡 河口渡抵翁崎。由翁崎渡三十裏乃至,入城亦然。

出西門十五裏渡橋 舊有之。歲久頹甚,霖潦艱涉。紹興七年,汪義和知懷安。舉一講僧更造之。六十五間。(底本作“六批五間”,庫本同,疑誤,據崇抄改。)

靈光橋 旁有靈光寺。至懷安縣。

石岊亭 縣之右,建炎間置。亭東有石,異時,歲覺增長,後因火乃止。

閩越亭 縣前,閩越王遊憩之地。舊有記,相傳為雷震飛入水中。

石岊渡 驛路,百六十裏至水口;水路,經甘蔗衙、大小目、福院、小若、大若,亦百六十裏,至水口渡;風,或跨二日。嘗有監司詩雲:“朝辭虎節門,暮宿牛頭寺。江神也世情,一送三程路。”(此詩文句各本皆同。但疑“牛頭寺”為“牛頭渡”,方與末句“三程路”合轍。“江神也世情”疑為“也有情”之誤。)

又 西門十五裏,洪塘、高崎渡 即石岊江東流分為二,自洪塘渡至水西高崎。

江南 楊崎渡、大章渡 楊崎屬懷安,大章屬永福,相去三十裏。由大章至永福縣。

越峰渡 永福縣下。元豐元年造橋。

重光渡

五十口渡 皆縣下。

洪面渡 縣南七十裏。南取溪東渡七十裏。熙寧十年置。渡闊十五丈,漲準十五裏。

溪東渡 縣北百一十裏。北去洑口東渚渡二十裏。渡闊七丈,漲準三裏。熙寧十年置。(底本作“熙寧十一年置”,誤。檢《宋史·神宗紀》,熙寧只有十年,即元年至十年,據改。)

洑口埕 (缺十字)劍闊十丈(缺六至七字),紹興二十六年罷。(“洑口埕”條註文,各本同虛缺,暫無從校。)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10: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来自: 中国香港
淳熙三山志/卷06
江潮

海道

江潮

水路,視潮次停泊,猶驛鋪也。循州境東出,漲海萬裏,潮隨月長,晝夜至如符契。道閩安而上,江面澄闊,別為西峽,逾於南臺,皆會於懷安,進而至湯背止,以與溪流接。白愛湋東下,(底本作“白愛湋東下”,崇抄同,庫本作“自愛津東下”。疑各有所據,待質。)縈紆數百裏,危徑狹道,(底本作“危徑狹過”,崇抄同,據庫本改。)行者繭足。輕舟朝發,乃一夕可至。南望交廣,北睨淮浙,渺若一塵。(底本作“南望交塵…… 渺在之塵”,庫本作“南望交廣……渺渺之塵”,今據崇抄改為“南望交廣……渺若一塵”。)乘風轉舵,顧不過三數日。偽閩時,蠻那放椿,(底本作“顧不過三數自偽閩時蠻那放椿”,崇抄同,據庫本改“自”為“日”字。但“蠻那放椿”不可解,疑“蠻那”為“蠻舶”之誤,下文“海道”中即有“偽閩時蠻舶”句。又“ 放椿”疑為“放樁(樁)”之誤,待考。)且次江岸。國初,六縣鹽舸,徑輸州倉,以達於上四郡。今福清、長樂、涵頭,歲運未嘗停。民無酤其米釀作。(底本作 “民無酤其來釀作”,庫本同,暫據崇抄改作“民無酤其米釀作”,其間疑猶有訛奪。)兩溪糯粒,舳艫相銜。歲小儉,谷價海湧。南北艦囷載,歘至城外。其諸貨寶回往,不可名計。浮於海、達於江以入於河,莫不有潮次雲。

初一、十六(午) 初二、十七(午)

初三、十八(未) 初四、十九(未)

初五、二十(申) 初六、廿一(申)

初七、廿二(酉) 初八、廿三(酉)

初九、廿四(卯) 初十、廿五(卯)

十一、廿六(辰) 十二、廿七(辰)

十三、廿八(巳) 十四、廿九(巳)

十五、三十(巳末、午初)

此潮入州城內河之候也。江潮常緩海潮三刻,至入河,則又少遲耳。(按潮一晝夜當兩至,各本皆只舉日間自晨至暮(卯、酉刻)所至之潮候。蓋夜間舟不出入城關,故不記乎?)



海道

自迎仙至莆門平行用退潮十有五:海不計裏。

〔一潮〕 迎仙港乘半退,裏碧頭。

迎仙港 源自興化三百裏,合桃源水為大溪,過迎仙市,為子魚潭。三百步。歷福清黃茅墩,墩南江上三千余家屬興化,人煙如海口鎮。其墩,溪漲、海湧,皆不能沒。合蒜溪東流,過浮山三裏,合徑江入海。潮至子魚潭。徑港,源出興化縣界金支大澤,至裏洋合黃蘗山南水十裏,名漁溪,過應天院;一源出黃蘗山,北過鐵場邊,北流東折,合漁溪,入徑港。南至綿亭,東出烏嶼門。又南至雙嶼頭為二,東出白嶼,西出後嶼,合於昭靈廟前,會迎仙港入海。潮至應天院前。

東:南匿、草嶼、塘嶼。 昭靈廟下,光風霽日,窮目力而東,有碧拳然,乃琉求國也。每風暴作,釣船多為所漂,一日夜至其界。其水東流而不返,莎蔓錯織,不容轉柁,漂者必至而後已。其國人得之,以藤串其踵,令作山間。蓋其國刳木為盂,乃能周旋莎蔓間。今海中大姨山,夜忌舉火,慮其國望之而至也。

〔二潮〕 過洛化洋、牛頭門,泊寄沙。多水劫。

〔三潮〕 至燕錫,泊婆弄澳。一名暴露,聲相近。

 東:草嶼。

〔四潮〕 半退至銀盞舷,乘半漲,取錢藏,出止馬門。為過淺,溯潮不克,所以必待半漲也。元豐二年嘗移海口巡檢於此。

 西:海口鎮。

海口 源出興化縣界,流為百丈溪,二百余裏,至假面,為橫路溪。即無患溪也。東流二十裏,合石堘溪,至水陸院,合東溪,經福清縣河頭,瀦為琵琶洋,十八裏至海口入海。潮至水陸院西。

鹽埕 歲管納海口倉七百萬斤。經南交輸懷安倉。葉庭珪《記》:埕有三等:沙埕為上,夾沙次之,泥埕為下。沙埕喜受潮信,退則易乾,實漏丘則易淋,故為上。半沙半泥,故為次。泥濕拒潮,且難乾淋,故為下。大埕一、二畝,小者半畝。大水取信,小水暴乾。蓋海水鹹鹵過埕,則鹵歸土中,日曝則鹹,乃凝白花。取海水淋之,煉為鹽。亦猶膽水浸鐵,水中自有銅性,遇鐵澀住,故烹鐵而得銅也。一月之間,大水六日,初一至初三,十六至十八。晴明則土信可收;雨濯則土信敗矣。一年之間,惟五、六、七、八月,土信特厚,蓋烈日之功也。故舊法:六月起火,八月住火。

 東:鹽嶼、蘇嶼、鐘門。昔人沒鐘於此。潮退,蒲牢微現。

〔五潮〕 半退,過石帆洋,狀如帆。泊大、小練。二練門相去十裏,無便風,停留或逾月。

 西北:松林塞。

〔六潮〕 出練門,至東、西洛止。雖近,過此無泊所。

〔七潮〕 泊慈澳。敕號慈孝洋。

 西:長樂槳過港。長樂溪源極微,大概瀦為陂湖,溢則泄而入海。

〔八潮〕 轉南交,山峙海中。港內沙淺,大潮二丈六尺,小潮丈有九尺,最為險厄。舟人多於慈澳候便,及晨潮,方挾櫓而濟。便風,則自外洋縱繂。偽閩時,蠻舶至福州城下。國朝以南交之險,遂置司溫陵,時有飄風入港者。嶺口鹽埕。於歷嶼頭、永豐、石馬、砂坑、鄭胡、閭山。歲納二百四十二萬斤。舊三百萬斤。陸運二十裏,避南交之險,輸長樂倉。

 西:梅花澳 閩安鎮港。源出處州龍泉,東流經松溪、政和。一出建寧之浦城。一出於崇安。其間小溪數十,匯於建城。出南劍之東曰東溪。一出邵武之光澤,北流經順昌,至沙溪北。一出汀州之寧化,西至清流、沙縣之西,合流至南劍,與東溪合。百八十裏至水口,左合古田溪。源出建寧縣界,東南流,號橫溪,至上生院,南合薦溪潭水,數裏合桃溪東流至縣東北隅龍津橋,合東北溪。知縣李堪名曰潤澤。南經戴星洲、鳴玉灘、磨劍石,下百丈漈,入大溪,故曰水口。過大、小溪乃無灘,平流至猴山。右納閩清水。源自蓋平裏,合仁壽、孝順、金沙等裏小溪,土人多以小艇力勝至江口,謄於巨舟,(底本作“瞻於巨舟”,庫本同,據崇抄改。)乃浮江而下。小溪有三橋:良石、普賢、寶山,通尤溪黃洋諸場。尤小者,土民堰以溉田。次黿溪,唐大歷中,有女子浣紗溪次,為黿所食。其父哭之哀。既而得黿,乃烹以釋憤,名士多為記述。其山,源深險多,不逞民盜販茗、鹵,官莫誰何。俗號七村黿裏。次左納大目溪,次右小目溪,源出閩清界,六七十裏入江。次螺女江,侯官縣西北三十裏。《搜神記》:“閩人謝端,江濱得大螺一,蓄之家。每出歸,盤饗必具。乃密伺,見一姝,麗甚。遂突入問之,曰:‘我天漢中白水素女也。帝哀卿少孤,遣為卿具食。(底本作“遣為卿具”,下無“食”字,庫本同,據崇抄補。)今已悉,不可止。卿宜以居糧,可使盡市,更盈。’(底本作“卿宜以居良可使盡市更盈”,據崇抄改“良”為“糧”。)言訖,化去。端如其言,資給數世。”今足跡尚存。或曰江形如螺。至甘蔗北分,數裏復合,至石門南分,赤岸山尾與溈山尾相迎如門,(崇抄作“偽山尾”。)水中有石閾。過石門為馬瀆江中流,至洪塘歧為二:北行者為南臺江,納北山眾流,桑溪,自鵝鼻嶺經大坑嶺出東峰後,至茶焙浦通潮。鱔溪至浦東橋通潮。過鼓山;南行者合馬瀆江,納永福溪、源自南劍尤溪縣。西流至泉州德化縣;南流至永福洑口埕,會溪流,行七十裏,合興化縣遊洋青桐溪,至重光寺前六十裏,合閩清縣界水至大章六十裏,合福清縣界十八溪入江。縣以西有師姑等六灘,東有太原等十灘,不為害。潮至保安裏,溯三十裏至縣。金崎江、閩縣東西南七十裏,昔漁者於此釣得金鎖,因見金牛,急挽至岸。(“閩縣”下各本皆作“東西南七十裏”,“西”字疑衍。又,底本、庫本“漁者”下皆無“於”字,據崇抄補。又,底本作“急投至岸”,據庫本、崇抄改。)俄而鎖絕,猶得二尺許。因名金崎江。《寰宇記》:“晉康帝詔於此立廟。”螺洲,州形也。在大義西北,納龍泉坑溪。合大義江、瀨江,出西峽門,合瑯琦江。西浦溪出福清縣界,經泥嶼至瑯崎接潮。一星溪,(底本作“一□溪”,缺一字,崇抄同,據庫本補。)出長樂界,至白田,接瑯崎潮。會鼓山之派,經石馬、雞嶼洋,中有石,號師子,對方山。巨浸未嘗沒。俗謂:“水浸方山鼻,不到師子耳。”抵東峽,二十裏入海。潮自西峽上者,先至洪塘;由南臺上者,差遲,(底本作“差逢”,庫本同,據崇抄改。)大潮至大若。南臺江中有洲數裏。潮至鼓山分為二:南廣而北狹,由北上者,入直瀆浦;由南上者,涉洲尾,反東流而與之遇。諺謂:“南臺江水顛倒流 ”,以此。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10: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来自: 中国香港
東:劉崎、王浦、湖江。

〔九潮〕 至埕角,每歲二月,烏頭數萬,至自東海,萃於此。泊關澳。

 西:萩蘆(底本作“蘆”,庫本同,崇抄作“荻蘆”。) 連江東南四十裏,有九龍江,根連鼓山。相傳,秦始皇以東南氣王,自江而南,秀拔者皆鑿之。至是得蘆根,長可數丈,朝劚暮合,終不殊。執役者夢有告曰:“鍬鍤可夕置勿收。”乃如其言。血流而絕,通水成峽。蛤沙、萬海小港、赤琦、連江港。源出古田葺洋界,(底本作“古田□洋界”,缺一字,庫本作“古田林洋界”,崇抄則作“古田葺洋界”。按,今連江縣之鰲江上遊霍口溪,源至古田縣境水流多歧,其地名有卓洋、吉洋等,皆與“葺洋”音相近,因據崇抄改。)至七猴渡之北,合小溪南流至潘渡橋。一出羅源界,號曰巖溪,南至朱令橋,合寶山院前丹陽溪,西南流至興寧廟前,與潘渡溪合,西南流,合參溪水,至峽口鎮入海。

 東:鄭崎、官嶼、雙髻焦、土花鹽場。今廢。

〔十潮〕 轉北交,聚石為灘,連接海岸,比南交差易。(底本作“北南交差易”,崇抄作“南北交差易”,庫本作“比南交差易”,據改。)泊東、西洛。

 西:羅源港。源自蔣山溪,經白塔院,至四明橋,合龍潭溪,過務前,合古弄溪,至欄頭鋪入江。又下倪南北溪,經觀前橋,至欄頭鋪前,與蔣山溪合,入松崎江,入海。潮過四明觀。廉灣、俗呼“林”為“廉”,中多林姓。南灣寨。

 東:黃土山。

〔十一潮〕 至水澳。(底本作“水澳”,庫本同,崇抄作“水灣”。)

 西:官井洋港。西源出處州龍泉界,首溪。東流百裏至斜灘,過載首,合松潭溪,白沙鎮、紹興初廢。至廉首村;一出政和縣界,經麻嶺至繆洋三十裏,至廉村,會龍泉溪,南流為江,過甘棠港,舊有巨石屹立波間,舟多溺覆。唐天祐元年,(底本作“唐寶祐元年”,庫本同,下文稱“昭宗詔褒之”。按,唐昭宗天復四年四月改元天祐,因據崇抄正作“天祐元年”。)瑯琊王審知具太牢禮禱於神,將刊之。其夕雷雨暴作,石皆碎解。(底本作“石皆柿解”,庫本同,據崇抄改作“ 石皆碎解”。)遲明,安流如砥。昭宗詔褒之,賜號甘棠。神曰顯靈侯。三年,賜德政碑。《五代史》謂:“閩人私號”,誤。黃崎嶺。潮,東至白沙,西至廉首,各距四十裏。舟行一潮至由鎮,陸行各百裏。白沙溪船至斜灘。廉首溪船至繆洋。北源出政和界,至外渺程家渡,南合甘露溪、磁溪,經深浦渡,至長境、平水,分為二。(各本皆作“分為二”,審下文疑為“分為三”,待質。)潮至金垂。一出古田山谷,合周仙湖東流為穹窿溪,又東為晡溪,又東為澱尾,經赤鑒門;一出古田至遊溪,合羅源山溪至溪口村,出於三嶼寨之左;一出羅源飛泉渡,出於三嶼之右,匯於官井洋,風濤險惡,號三港口。東入於海。

 東:浮鷹山。(底本先書作“浮膺山”,復旁校改“膺”為“鷹”字,庫本、崇抄仍作“膺”字。今閩東海上尚標名“浮鷹島”,故仍從底本所改。)

〔十二潮〕 轉驢頭山,泊鬥米。近有大小金澳、鹽埕。寧德縣納。

〔十三潮〕 泊桃門筋竹山。

 西:松山港。古讖:“松山沙徑合,朱紫出其間。”西源,號長汀溪。自白巖十五裏,經建善寺至沙塘。北源,自赤岸澳村龍潭至大橋,經鹽埕、合沙塘而東入海。潮北行者至大橋,西行者至鬥門。次西烏崎港,源出西鄉蔗洋,八十裏至七溪,南流七十裏至飯溪,出烏崎,向峰火入海。小船至飯溪,大船至楊門潭。

 東:三沙峰火寨。

〔十四潮〕 泊圓塘。

 西:斂港,出吉坑十裏入海。怯港,俗謂“惡”為“怯”。合小溪水至上洋,五裏靈峰,十裏圓塘,入海。船至圓塘止。

 東:榆山。

〔十五潮〕 至錢夯頭,諺雲:“錢夯頭,無風自球流。”言蕩漾也。白露門,或曰:即白水江也。白水郎停船之處。泊莆門寨前。

 西南:沙埕港。源出溫州界,至桐山東入海。船至桐山。白水江。《舊記》:縣東北百七十裏。《寰宇記》:“白水郎,夷戶也,亦曰遊艇子。或曰盧循余種散居海上。唐武德中,王義童招其首領周造、麥細陵等,授騎都尉。以船為居,寓廬海旁。船首尾尖高,中平闊,沖波逆浪,略無懼怛,名了鳥”。乾符間,有陳蓬者,駕舟從海來,家於後崎,號白水仙。有詩雲:“水籬疏見浦,茅屋漏通星。”又雲:“石頭犖確高低踏,竹戶彭亨左右聞。”嘗留讖曰:“東去無邊海,西來萬頃田。松山沙徑合,朱紫出其間。”蔡學士《雜記》:“福唐水居船,舉家聚止一舟,(底本作“楊止一舟”,崇抄同,據庫本改。)寒暑、食飲、疾病、昏婭,(底本作“昏婭”,庫本同,崇抄作“婚娶”。)未始去。所謂白水郎者,其斯人之徒歟?”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1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来自: 中国香港
淳熙三山志/卷07
府治

轉運行司

提點刑獄司

提舉行司

西外宗正司

帥屬廨舍

通判廳

職官廳

曹官廳

教授廳

駐泊都監、監押廳

將官廳

監務廨舍

監甲仗庫廨舍

巡檢廳

巡轄馬鋪廳

試院

都倉

鹽倉

安撫司鹽倉

軍資庫

公使庫

安撫司公使庫

安撫司抵當庫

經總制庫

作院

使院

衙院

都稅務

臨河務

樓店務

修造場

抽木場

窯務

船場

灰場

炭場

府治

州自嚴高大相茲土,告蔔於晉,乃定宅方位,迄今不移矣。遐服列邦,初作郡宇宮室,規制可知也。暨為刺史、加都督、進節鉞、改廉帥,皆號會府。自陳至唐三百余年間,創立營築,往往易庳陋為高廣,更壞復葺,亡所紀載。

惟衙門,唐上元;軍門,元和所建;天王堂,鹹通所造;尚有遺跡。然是時,衙門止為都督,軍門止為州門也。乾寧,錫軍號“威武”,遂作重鎮。梁貞明,復升府大都督,勢望雄偉。蓋與岐、益、揚、越齊列。偽閩僭號,改作逾制。通文、永隆之間,宮有寶皇、大明、長春、紫薇、東華、躍龍;殿有文明、文德、九龍、大酺、明威;門有紫宸、啟聖、應天、東清、安泰、全德。錢氏內附,廢撤無留者,獨面衙門一殿故址猶在,至今呼為明威。國初,守臣避不敢居,以為設廳。凡敕設、宴集,乃就焉。而即其西建大廳以為視事之所。《舊記》:“節度、觀察使衙在府中近西。”此今呼為常廳。天聖五年,始於其東創都廳。今修令堂、自公堂。九年,以大廳毀敝摧剝,斥而新之。景祐四年,又於其西創便坐。今三清堂。有以接僚屬、治政事、臨見吏民矣。慶歷八年,乃大新衙門。嘉祐中,又更軍門為雙門。於是,重譙傑麗,邃宇閎固,翚飛雲矗,望者肅服。名公鉅人剖符開藩,官崇地重,僉曰惟稱。其余燕室、閑館、虛堂、華閣、巍樓、廣榭、離亭、別圃,自公之暇,據勝臨眺,樂豐余而壯吟觀,蓋又開寶以來,間有作者;夷荒理廢,感興寓懷,更名易額,不一而足。仕四方者,閱歷孔多,獨目此為善部。姓名、歲月,於是悉書焉。

威武軍門 本唐元和十年觀察使元錫所建州門也。乾寧三年,州升為威武軍,遂為威武軍門,周改為彰武,皇朝太平興國三年,復舊名。呂權書。嘉祐八年,元給事絳更為雙門,上建樓九間。樓上梁題作是年“歲次癸卯五月壬寅朔二十有七日戊辰重建。”熙寧二年始創滴漏。建州門之歲置,推晝夜刻。(底本作“建州門之歲推置晝夜刻”,崇抄作“建州門之歲摧置晝夜刻”,據庫本改。)元給事絳改築威武軍臺門。至熙寧二年,程大卿師孟始作滴漏,推測晝夜。蓋祥符中劉承珪之制也。今漏室中有程大卿詩牌二。一雲《科漏新成,因成二篇,呈監官葉左院》:“臺門新漏一聲聞,從此朝昏百刻分。他日郡人思太守,也須談及葉參軍。”“風雨雖昏漏不移,百年應未失毫厘。須知萬戶千門裏,正得人間兇吉時。”一雲《曉登威武鼓角樓》:“百尺譙門戍萬兵,黃昏初動畫龍聲。銅鉦猶是閩王點,銀秤才懸漢守更。四面僧誇金作界,半年人看玉為城。官程稍近千余裏,不到儂家向此行。”於第四句下,自註雲:“舊無滴漏,予至始創。”建炎二年,江待制常申明約束:“一、守漏人四,分為兩番直日,放漏水,候魚珠落銅盤,乃移秤刻,即告戶外報時者;一、諸衙報牌人九,日通以鼓角匠輪差,於戶外祗應告報;一,直漏人五,夜分直五更,並以撾鼓人輪差。其奩具等物五十日一濯。”有鼓角、國朝《軍防格》:“節鎮鼓角各十有二。”舊有十二角。建炎二年,江待制常約束雲:“昏時,吹角八人,各二十六聲為三疊;撾鼓八人,角聲止,乃各撾鼓千,為三通。凡三角、三鼓而畢。四更三點及申刻,各吹角三疊為小引。” 更點。說雲:“更以鼓,點以鉦。”今鉦間款識雲:“梁開平五年歲次辛未七月壬午朔十三日甲辰造,重百二十斤。”所謂閩王點即此。下為亭以翼之,左“宣詔 ”,右“班春”。內府廊三十五楹。時,元給事絳移南都,代者未至間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