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月18日上午)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的谈话

[复制链接]
查看: 1852|回复: 1
发表于 2008-3-18 14: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3月18日上午)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的谈话(摘录)



3月18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三楼中央大厅与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图为记者招待会现场。新华网 陈竞超 摄

回答记者提问-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力扶持农业经济.提升农民收入.
二:未来五年解决五千万人的就业问题.
三:找到一个经济增长过快和通货膨胀的一个平衡点.
四;对于台 湾贸易,"平等互利,共同发展".
五:商品房与经济房将更多政策宏观调控.
六:3月14号西边事件已经很好的解决.
七:未来一定将首先进行"财政改革".把"人民的钱'花到"人民的利益"中去.
八:将加大投入九年义务教育的投入

只记得以上这么多,人民的好总理!!!


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花絮

  3月18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三楼中央大厅与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新华网、中国政府网对此次记者招待会进行文字、图片、视频实时报道。

  18日上午8时,距离总理记者招待会开始的时间还有两个半小时,当记者来到记者招待会现场,发现前六排的座位已经都被早到记者占据,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7:30开始放记者,两会新闻中心、发言人办公室的有关工作人员7:40摆好了桌签。


8时零3分,有工作人员走上主席台试麦克。发布会的现场的五盏顶灯只开了两盏,灯光比较昏暗。 

  早8时许,人大大会堂三层金色大厅已是人头攒动。“预留”、“此座已有人”、“请勿随意占座”等各种字样的手写或打印字条几乎占据了所有座位。众多媒体记者不时为了座位友好地有磋商。 

  8点刚过,金色大厅内已经“座无虚席”,记者们采取了各种方式提前“占座”,用来占座的“工具”有笔记本、手提包、报纸、写着“有人”的白纸等。稍微晚到一点的记者仍在焦急地到处寻觅座位。 

  八点刚过,总理记者会会场金色大厅里已经上演一场大学时代的上早自习的的常见场景:占座。只见会场各排座位上摆放着各种物品,还有人生怕外国记者不认得中文,特意用白纸打印出中英文“预留(reserved)”。有记者笑言,区区一个小座位,折射出国际媒体大舞台。 

  总理记者招待会现场花团锦簇,记者注意到,在主席台前摆放了杜鹃、蜈蚣草、百合竹,还有金灿灿的金桔。当记者问及摆放金桔的用意时,工作人员说,是为了突出“果实累累”的寓意。 

  距离总理记者招待会的时间还很长,在会场内的各媒体开始“相互采访”。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北京分社社长柯舍夫告诉新华社记者,中国政府对俄中关系发展的贡献非常大,现在俄中经贸关系发展非常快。柯舍夫很希望自己能得到向中国总理提问的机会。

  主席台正中的位置前摆满了百合花,面对主席台,从左到右的桌签依次为:何绍仁、姜恩柱、张德江、李克强、温家宝、翻译、回良玉、王岐山、刘建超。在会场的北侧,依次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人大网、中国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央视国际、中央电视台,有关工作人员已经就位。招待会后排有三组供摄影记者使用的临时架子,据中较好的位置已经全部被早到的记者占据,正中屏风前的架子的最高层上,一名外国摄影记者正在不停地试镜头。8:29,会场的灯光打亮,各媒体记者忙碌的身影更加清晰。 

  澳亚卫视摄像记者告诉新华社记者,去年他参加完大会闭幕式才来到总理记者招待会会场,结果发现“为时太晚矣”。今年他不到5点半就到大会堂门口排队,总算占到了一个很满意的机位。 

  到18日上午8时30分,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记者席已是“座无虚席”,一位来自香港商报的记者因为找不到座位显得很着急。他说刚拿到请柬就跑过来,但发现还是来晚了。 

  总理记者招待会的会场已布置完毕。主席台前摆满了早晨刚刚运到的鲜花。与往年类似,总理面前摆放的是粉色的百合和橘黄色、粉色的玫瑰,它们在翠绿的巴西木和嫩绿的黄莺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娇嫩。 

  距离总理记者招待会还有一段时间,媒体记者已经陆续来到金色大厅。新华网、中国政府网直播人员已经在现场准备就绪。

  不少摄像记者已经架设好摄像机,正在调试机位。摄影记者们也早早架起镜头,抢占有利位置。有一些记者在招待会主席台前拍照留念,有的则与坐在旁边的同行交流。 

  总理记者招待会吸引了大批媒体的关注,不少境内媒体八点前就已提前占据有利地形,许多境外媒体记者也早早出现在招待会现场。打印着“预留”字样的白纸、电脑包、手提包、大衣……会场中间较好的位置已经基本被各类可用来占座的东西占满了。 

  快到9点,又有一批记者进入会场。看到大多数座位已被占据,记者们纷纷寻找着场内的熟人。“嗨,有座位吗?匀兄弟一个?”“抱歉,我们也是僧多粥少啊,这次帮不了忙了。”记者们仍然为了有利地形执着寻找着。 

  在“开放程度空前”的两会闭幕前,总理记者招待会成为中外媒体竞技的最后一块阵地。一早同行见面,“你提问吗?”已经成为招呼用语。英国《卫报》记者说,中国总理每年一次的记者招待会让各国媒体都很重视。他说“我想提问”。 

  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政府网、中国人大网等网站工作人员已全部就绪,新华网已开始现场的花絮直播。为了向场外网民全方位呈现招待会的盛况,新华社派出十余名记者分布场内四周,采写花絮。 

  在场不少媒体记者都抓住机会交流本次参会心得。一个最主要的话题是:中国的两会越来越受关注,两会期间的各种发布会都是“满座”“超员”。占座越来越难,抢独家新闻也越来越难。 

  温家宝总理两会期间举行记者招待会已经是第六次,一些多次参加两会采访的记者彼此间已经熟识。然而,在2008年总理记者会上,“老”记者们感慨颇多的却是新面孔多过老面孔。一位常驻北京的加拿大记者环顾四周后说,原来总理记者会上的洋面孔屈指可数,现在多到自己都认不得了。 

  由于离记者招待会还有一段时间,一些提前入场占座的记者因没吃早饭,在落定之后,便拿出自带的食物轻松地开始补充能量。

  “能不能给我们行业报纸一些提问的机会呀。”早早赶到金色大厅的中国煤炭报记者李春霞一见到全国人大新闻局负责人何绍仁就赶紧说。这位已经多次上两会的行业媒体记者,手中拿着报纸,上面有来自煤炭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的“建议”。她说,作为煤炭行业的媒体工作者,自己最想向总理提问的是政府将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煤炭企业的权益和进一步改善煤炭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今年南方发生的雨雪灾害使得很多大的煤炭企业遭受不小损失,我手里拿的就是煤炭企业代表的建议,他们希望能通过记者手中的笔反应一下情况。”李春霞说。 

  7点20分就进入会场的台湾无线卫星电视台记者仇佩芬,是多年参加两会报道的“老记”,她在后排选择好座位后告诉记者,今年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大会对境外记者的服务越来越好了。“今年我提的很多采访申请基本上都满足了,这令我很开心。” 

  9时38分,总理记者招待会还没有开始,记者发现,今年采访两会的外国记者中,不少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坐在记者身边的吉米欧来自于英国金融时报,据他介绍,他可以用中文写稿。现场的不少外文记者除了和自己同事交流时用外文之外,和工作人员交流、同中国记者交流基本都能用中文。 

  距离记者招待会开始还有半个多小时,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做的差不多的记者们开始拿主席台做背景忙着“拍照留念”。当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吴小莉出现时,很多媒体记者将她围起来又是采访,又是拍照,脾气甚好的吴小莉几乎成了“拍照摆设”,很多现场记者和工作人员争相与她合影留念。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小丫现场采访了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问她在这次总理记者招待会上准备提哪些方面的问题。引得现场不少媒体记者把镜头对准了她们。  
发表于 2008-3-18 17: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温总理好样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