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假若战争明天来临

[复制链接]
查看: 317|回复: 3
发表于 2008-2-26 09: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原创]假若战争明天来临


文/艾蓝珊




    一项针对1007名美国成年人进行的最新民意调查发现,每10名美国人就有4人认为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只有33%受访者仍然认为美国才是第一。 有更多的美国人相信中国将在20年内超越美国。

    谢淑丽称中国是“脆弱的超级大国”,这个观点我认为比喻准确。  

    谢淑丽何人?她是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全球冲突与合作研究所所长,曾在1971年文革中期参加第一个美国大学生代表团访问中国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三十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90年代后期曾一度出任负责东亚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谢淑丽说,中国的GDP已达2万2300亿美元,经济居世界第四位。中国手里有价值2500亿美元(最新数字是3200亿)的美国国债,成为美最大债主。美国消费品四分之一来自中国,便宜的中国商品使美国得以保持低通胀与低利率。事实上,“美国跟中国已坐在同一条船上”。在肯定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她并没把中国的崛起看成是一种对美国的威胁。谢淑丽指出,中国迅速发展也产生了另一种后果,就是贫富差距扩大,官员腐败严重。1亿多农民进城打工,三分之二劳力在国企之外干活,每年3000万人次出国旅游可以获得自由信息。媒体市场经营化与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使得政府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对人民进行控制。中国城乡不断出现骚动。

    有人形容中国是一艘大船,但它内部的发动机却是弱小的、无力的,所以行动缓慢。我觉得这个比喻相当好。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大国,不能单从总量上看。如果按人均产值,中国远还不是发达国家。中国人口超过13亿,经济总量虽大,但人均消耗也很多。今年年初南方雪灾,已经暴露出了中国经济的弱点。救灾武警战士差不多又是人海战术,渴了以雪当饮,紧急修复电力网的物资仍用古老的牲畜驮载和人力肩挑背扛的方式进行。政府在雪灾中虽进行了有效干预和组织,却显得手忙脚乱,以至于总理要两赴湖南。其实,如果管理预防机制健全,救灾设施和信息渠道畅通,雪灾的上千亿经济损失完全可以大大降低的。

    三月台湾方面就要进行公投,中国政府已经设定好了底线。战争会不会开打,多数人漠然不知,少数人担心不已。打与不打,反正中国肯定不会公投一下听听13亿老百姓的意见。

    战争,中国军方应该准备充分了,多数老百姓还是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我们的国防教育和对民众的战时承受能力都是很不够的。

    中国现在需要大力发展经济来平衡国内矛盾,不想也承担不起大规模的战争。但战争并不会以某一方的意志为转移。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政治上谈不拢,某一方必然会以军事手段寻求突破。

    美国已经多次表态,一旦台海危机,他决不会坐视不管。而日本早就蠢蠢欲动,以中国一国的军力去应对多方,前景堪忧。

    如果战争真的来了,美国对中国这样的国家不会想到占领,不可能采取对伊拉克的那种方针。因为美国知道和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家打不起游击战。战争之初,美国首先会摧毁中国的重要国防和经济设施,比如重要的军事基地,电站,工厂和政府部门等等,且打击目标会相当精确。而平民受伤的机率也不会很高,除非象南斯拉夫人那样组成人墙(但那也是阻止不了攻击的)。之后可能会继续谈判,直到中国承认台湾独立为止。从军事上看,说实话,除了游击战外,看不出中国具有多么大的优势。

    战争来了,面对隐型飞机,面对精确制导导弹,面对海陆空临降的强敌,我们大多数手无寸铁的民众,除了仰望我们屈指可数的二炮部队去和敌人拼消耗比牺牲之外,究竟还可以做些什么?

    今年元月的冰雪袭击,电网倒塌,最大的交通动脉瘫痪,通讯中断,城市无电缺水,粮食物品供应告急,物价飞涨,上千万人受阻不能回家……还有人员伤亡!我们防备松懈,没有预案,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这场面,与战争何其相似!但战争的威力将更加巨大也更为残酷。

    首先,战争具有突然性。1941年6月21日,希特勒选在星期日突袭苏联,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突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苏美的损失都相当惨重。当今发生战争,也绝对会是突袭的,让你没有思想准备,防不胜防,损失也必是更为惨重。其次,战争杀伤力巨大。敌人会使将各式导弹、火箭、核弹,远程飞机,航母群,太空卫星全部用上。让我们通讯、交通全部瘫痪,联系不通,指挥不灵,陷入被动挨打境地。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长达38天的战略空袭,也没有把主要作战目标对准伊伊拉克的110万大军,而是把11.2万吨的弹药大都用于轰炸和摧毁伊军的雷达站、情报大楼、通信枢纽、各种能源、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上,造成对手相当大的困难和民众的心理恐慌,并形成对抵抗信心的巨大压力。再次,战争具有明确的目标性。有计划、有步骤、决心大,时间长,他们不达目的是不会善罢干休的。

    应对战争,我们的现有体制有缺陷吗?与六七十年代深挖洞、广积粮时相比,现在的贪腐是多了还是少了?民众是否具居安思危的精神和有备无患的思想?国人过了三十多年和平生活,只是对经济增长的热情,对灯红酒绿的厌倦,对世事不平的愤懑,对孔方兄的追求,对股市网络的迷恋,对小家庭的关注……谁又让他们更多的关注新闻,更多的关心关心即要面临的险情?

    此次雪灾波及20省(区),受灾人数过亿;造成十多个机场、众多高速公路关闭,京广铁路主干线和诸多铁路路段及国道停运;由此造成人员和物质流动阻滞的连锁反应,直接推动物价高涨和其他社会不稳定因素出现。雪灾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不少,假如这不是雪灾而是一场战争,我们的预警应急机制可说是漏洞百出,相关决策部门的判断、应变和指挥能力也都明显不足。雪灾中,连接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京广线几乎瘫痪,曾引以为自豪的移动通信也不通了,车站人满为患,电力设施损毁,生活秩序陷入混乱。交通依赖电力,电力依赖能源,能源又依赖交通,正如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乱则全乱,三者之良性循环需要互相依赖,相辅相成。

    前几天看网上有解放军专家表示:中国已很难承受战火波及到本土。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人还在那里盲目乐观。打有准备之仗向来是没有错的,借用毛泽东的一句老话,就是:“从现在起就要有所准备。”
我们不妨把08年雪灾想像成一场应对突如其来的现代战争的预演习。我们必须用战时的目光来观察这次雪灾,看到我们这些年在经济建设、社会运行和军事战略中的弱点和短视之处,并火速亡羊补牢、未雨绸缪,否则我们将重蹈中日甲午海战彻底失败的覆辙和耻辱。

    无论如何,假如战争不来,国与民之幸事。假如战争来临,不幸被我言重。空有议论何用,可恐决策者当耳旁风!举国老幼爱莫能助,谁上战场与敌争锋?!也许你认为是杞人忧天,没事找事,但我还是要说,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爱国不一定就是"听话",没有一个党派是战无不胜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者亡,此金玉良言也!



2008.2.24.
看了有点想法:现在菜都吃不起了,算了,打吧!但想想贪官们肯定不想打,所以说假如。。。。。
发表于 2008-2-26 09: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越战时期,美军就曾利用西南季风期雨季的有利条件,在越南秘密地进行了长达7年之久的人工降雨。目的是破坏交通运输线“胡志明小道”。 由于当地地处热带丛林地区,美军的人工降雨使作业地区降水量增加了30%以上,一次可造成每小时80多毫米的特大暴雨,使战场上洪水泛滥、桥断坝溃、道路泥泞。当时,为保证道路畅通,上述国家不得不从战斗部队抽调大批人力和物力进行抢修,军事运输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据美军统计,1971年4月初未进行人工降雨时,每周通过“胡志明小道”的物资运输车多达9000辆;而6月份美军投入了1391枚人工降雨催化弹后,每周车流量锐减至900辆,其效果大大优于使用B-52轰炸机实施轰炸。”

战争机器一旦开动,敌人是不会有任何的怜悯,他们会不择手段,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辟战场。

雪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在雪灾之后的麻木和不清醒。如何发展我们的交通,如何面对我们的交通现状,这才是关键所在。

假如这时发生了战争,假如这是一场敌人导演的战争,我们怎么办?
发表于 2008-2-26 10: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打得起来吗?我看可能性不大.
发表于 2008-2-26 21: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有可能打。。
说不准哪天我们还在睡觉 那边已经开战了。。
ZF强X民意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