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乐人—高鸿桢

[复制链接]
查看: 2639|回复: 2
发表于 2007-8-21 15: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实验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基金项目(批准号01JB790039)和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批准号2001B039)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高鸿桢,(1943—)男,福建长乐人,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经济学需要实验
提起“实验”,人们总是觉得这是物理学、化学或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事,经济学似乎与实验无缘。甚至边一些大师级的经济学家也有类似的看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者萨缪尔逊曾在他和诺德豪斯合著的《经济学原理》(第12 版)中说过:“经济学家在检验经济法则的时候,无法进行类似化学家或生物学家的受控实验,因为他们不容易控制其它重要因素。所以只能象天文学家或气象学家那样满足于观测。”[2]
要研究飞机的机翼形状对飞机习行性能的影响,你可以将具有不同机翼形状的飞机置于风洞实验室中进行实验;要探讨原子射线对植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你可以把种子置于幅射实验室中,改变幅射时间、幅射强度,记录实验结果再进行分析;然而你如果要研究中央银行利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总不能这个月减息1个百分点,下个月减息2个百分点来“实验”看究竟哪个更好吧!因此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经济问题时,实验方法确是无法采用的。其实,这是对实验科学的误解。
    从现在看,物理学、生物学是实验科学,应该不会有人有异议了,然而从历史上看,连物理学这样的科学一开始也并非实验科学。大家都记得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作自由落体实验的故事。实际上,物理学成为实验科学是从伽利略开始,此前的物理学只不过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多数是对阿里士多德著作的注释,称不上实验科学,而生物学其实也是在巴士德
、摩尔根 、孟德尔 的工作出现后,才成为实验科学的。实验的作用主要是验证(推翻)已有的理论或发现新的规律。阿里士多德认为:物体在自由下落时重的比轻的落得与更快些,人们出于直观,对此结论深信不疑。而伽利略则用一个简单的实验就推翻了这个“理论”,指出自然规律的发现不是靠智者的苦思冥想,而是靠实验,没有经过实验证实的物理学命题只能算是假设,从此使物理学走上实验科学的正道。多少年来,人们都认为食物腐败是自然发生的,中国古代也有“腐草化为萤”的说法,巴士德的曲颈瓶实验使人们的观念产生了一个飞跃;孟德尔、摩尔根的实验破解了生物遗传规律的千古之谜。可以看出,实验方法并不是哪一门科学所特有的方法,也不是哪一门科学一开始就有的方法,当一门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当原有的理论无法说明实际存在的事实时,实验方法的引入就成为必然。
    现在我们来看看经济学,目前主流经济学理论新古典经济理论的核心由四个理论因素组成,即(1)无差异曲线:它是由建立在各个假定的效用函数的基础上,表述了经济主体的偏 好;(2)建立在各个假定的生产函数基础上一组连续(或光滑的)等产量曲线;(3)所有不同产商和行业的一组正斜率的供给曲线;(4)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全部投入的一组边际产量曲线。“新古典综合”则在以上理论武库中再添加上希克斯—汉森的LM—IS模型和菲利普曲线。以这些理论构件为基础,构建了洋洋大观的经济大厦。虽然这些理论构件并未得到经验的验证,人们还是认为这些理论假定是“合理的”,也不去疑质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原理和命题。其实,现代经济学中有许多很重要的假定是未经实验验证的。例如,关于“经济人”的假定,认为从人类社会的经济方面来看,不论时间与地点,也不论是哪一个主体,经济问题大部分都可以归结为经济主体的利益(效用)最大化问题,这个假定虽然给经济学研究带许多方便,但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首先,它把所有的人都看作是利已的,但是研究表明,人不仅有利已性,也有利他性。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指出,在实际中存在着纯粹的利他行为,即不期待别人的回报而将他人利益作为行为本身目的的行为。 其次,它把人看作是毫无情感的“经济动物”,也就是说只要行动A能比行动B多得利益,则必取行动A。但这一切并没有得到事实的支持,只有通过实验才能验证这些假说的真伪,因此在经济学中引入实验方法就成为必然。

二   “最后通牒博弈”的启示
    我们来看一看一个称为“最后通牒博弈”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现有100元奖金给甲、乙两分享,由甲先提出分配方案,即提一个数X(以元为单位,0≤X≤100),甲得(100-X)元,乙得X元,再由乙决定是否接受该方案,如果乙接受,则按该方案分配奖金,如果乙不接受则取消奖金,甲乙两 人均得0元。
     在这样的游戏中,X多大乙可能接受呢?按“经济人”假设,只要X>0,乙就应该接受,例如X=1,即乙得1元,甲得99元,乙也会接受,因为乙如果不接受,则两 人均得0元,按“经济人”假定,得1元的效用高于得0元的效用,他应采用得1元的行动,即同意甲的方案。但是在99元比1元的悬殊比例之下,乙是否真的会同意甲的方案呢?现在设想,你在游戏中作为乙的角色,你会同意吗?也许你会脱口而出:“不同意!甲也太欺负人了!他凭什么拿走99%?”;如果做一个角色转换,你是角色甲,你会给乙多少呢?你可能会说:“我会给乙50元,至少给他40元。”为什么给他50元呢?可能你认为50对50 最“公平”,为什么可以给他40元呢?可能你认为有“先发优势”即首先给出分配方案的优势,对方应该承认你有一些特权,可以得到比50对50 的最公平方案更多一些的利益。但是,你的想法未必能代表别人的想法,在这种不准讨价还价的一次性行动中,你给对方40元甚至50元,都有可能遭到对方的拒绝,在这里,任何推测都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应用实验方法才能探明其规律。最早进行最后通牒博弈实验的是Cuth等人[3],他将所有被试置于同一房间,彼此间可以看到但不准交谈,也不知道将与谁进行博弈,所有信息都在纸片上传递。实验的结果与“经济人”假定大相径庭:当X较小时,大多数人(作为游戏中的乙)拒绝接受。这表明人们在实际决策中的行为与理论有一定的差距。
随后,学者们做了很多实验,他们的实验分别考虑了公平性、信息与报酬的对称性,局中人对奖金价值的认知等,结论是参与游戏的人不会因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上的差异而产生明显不同的行为,并且奖金总数的多少对结果也无多大的影响。文化差异的影响较大,例如在印尼的实验中,可分享的奖金是当地平均月收入的三倍,但是当他们觉得对方分给自己的部分太少时仍然予以拒绝。但是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在游戏中的表现有明显的差别。美国人作为游戏甲的角色愿分给对方的奖金平均是奖金意额的45%,而南美州亚马逊的马奇圭噶部落,这个数据只有26%。与之相反,巴布亚新几内亚阿乌部落则愿拿出一半以上的奖金给对方。阿乌人认为,接受别人的馈赠必须知恩图报,因此对过于慷慨或过于吝啬的馈赠通常予以拒绝。
通过“最后通牒博弈”及其实验我们可以发现:
(1)        现有经济理论的假设是有问题的,就如最基本的“经济人假定”都不一定正确,局中人乙拒绝接受较少的X说明了,人们在决策时考虑的除了利益之外还有其他因素。
(2)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新的规律。
(3)        通过控制某些条件可以达到分离因素的目的。
(4)        利用标准化的实验可使实验具有可重复性,也就是说,在类似的条件下,无论谁去进行实验都可以得到类似的结果。
对“最后通牒博弈”的实验是实验经济学中最为热门的选题之一,目前已有很多文献论及[9] ~ [15],因为它反映了实验方法的威力和优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8 收起 理由
斌哥 + 8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8-21 15: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三 双向拍卖市场
三 .双向拍卖市场
    在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是微观经济学的两个核心概念.以至于有人调侃说:“培养一名经济学家并不难,只须象教会鹦鹉说需求与供给两个词就行了。” 传统教科书告诉我们,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就是均衡点,由此得出均衡价格和均衡供给量。但均衡究竟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形成?是怎样形成的?教科书并没有深入的探讨,只是假定市场上买者和卖者的数量足够多,供给和需求保持稳定的时间足够长,市场价格就会趋于均衡价格。史密斯运用双向拍卖市场提供的市场制度对这个理论进行检验。下面我们介绍一个简单的实验。
设市场共有八个买者(记为B1…B8)和八个卖者(记为S1…S8)对一种物品进行交易。每个买者或卖者最多可以进行两个单位的交易。在每个单位的交易中,卖者赚取的收入是单位交易价格与成本之差;买者赚取的收入是单位价值与交易价格之差。因此,一个单位的价值就代表购买一个单位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而一个单位的成本代表出售一个单位所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
表1 双向拍卖市场的参数
买者的价值        卖者的成本
买者        第一个单位        第二个单位        卖者        第一个单位        第二个单位
B1        10.5        5.9        S1        5.6        9.6
B2        9.6        6.8        S2        6.0        9.0
B3        9.2        7.3        S3        6.4        8.2
B4        8.5        8.0        S4        7.1        7.7
B5        10.5        5.9        S5        5.6        9.0
B6        9.6        6.8        S6        6.0        9.6
B7        9.2        8.0        S7        6.4        7.7
B8        8.5        7.3        S8        7.1        8.2
买者和卖者的成本和价值信息见表1。每一个买者都有一个高价值单位和一个低价值单位。给买者提供多个单位但是限制他们先购买高价值的单位,实际上建立了个人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假设。将所有个人需求水平加总得到向下倾斜的市场需求曲线,如图1所示。例如,表1中最高的价值是B5的10.5货币单位,这形成图1中需求函数左边最高的一段。B1和B5的第二单位价值5.9形成了需求曲线的最低部分。对称地,卖者在表1中各有一个低成本单位和一个高成本单位。要求买者先出售低成本的单位,实际上建立了个人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假设。将所有个人供给加总得到市场供给曲线。由此形成的供求曲线见图1。
必须指出的是,表1中的数据是实验主持者事先设定的,对每一个被试而言,他是无法看到这张表的。每个被试所见到的只是他自己的信息卡片,例如B2和S3所见到的信息卡片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    B2的信息卡                             表3     S3的信息卡
你是一个买者(第二号)                你是一个卖者(第三号)
第一单位价值9.6货币单位                第一单位成本6.4货币单位
第二单位价值6.8货币单位                第二单位成本8.2货币单位

交易分为若干时段,每一个时段5~8分钟,当每个时段交易完毕时,每一个被试在自己的记录纸中记下交易结果,记录纸形式如表4所示.。
    表4  卖者的记录纸
    号卖者实验记录纸
你的成本a=             ,b=            (a<b)
第1时段        第2时段        第3时段
交易价格        成本        利润        交易价格        成本        利润        交易价格        成本        利润
        a                        a                        a       
        b                        b                        b       
利润合计                利润合计                利润合计       
注意:1.根据发给你的信息卡,填入你的号码、成本;
       2.利润=交易价格--成本
       3.无交易的时段不必记录。

买者的记录纸与此类似。

   从图1容易看出,市场均衡价格在7.7~8.8之间,均衡交易量为10。西条辰义[   ]曾在日本筑波大学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16个在筑波大学学习经济学的学生作为被试,按表1所列的参数进行了一个简短的市场实验。实验包括三个“交易时段”。每个时段开始前,发给16个学生被试信息卡,并被私下给予表1中所列的某一个买者或卖者的价值或成本资料。然后他们在10分钟内以双向拍卖交易规则进行交易:卖者可以报出其要价,而这些要价可以被任何买者所接受;买者可以报出其出价,这些出价可以被任何卖者所接受。他的交易物品假定为飞机票,货币单位为万日元,实验的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 可以看出,第1时段第一笔成交价格是8万日元,第二笔是6万日元,第三笔是7万日元等 。在这一时段成交价格在5万日元 ~ 8万日元,成交10笔;第2时段成交8笔,第3时段成效9笔;从第二时段到第三时段看价格变动范围变小,逐步向7.5万日元到8万日元之间集中.从这个简单例子可以看到,只需少数几个市场参与者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竞争均衡。而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仅当市场很多的买者和卖者时市场才有可能达到均衡。这个理论在史密斯的实验[8]之前很少有人表示怀疑。

图2 实验的结果

四 实验模型与现实世界
实验经济学要利用受控实验对已有的经济理论进行检验,或通过实验发现经济规律,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实验室中所进行的经济运行实验能否表现现实实验经济运行?或者说实验室中运行的经济体系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经济运行?
已有经验的实验家在设计经济时最初想的是:无论如何要地实验室中反映经济系统的现实性。他主要关心的是实验室内尽可能的将现实世界中的经济环境予以再现。例如,对证券市场感兴趣的实验设计者可能力图逼真地再现证券交易环境,他会去请一些投资专家或证券操盘手作为被试,在实验过程中完全按照某证券交易所的规则进行交易。
另一方面,理论家关心的是尽可能实现某种形式的理论模型的假定环境的实验计划。在刚才证券市场的例子中理论家根本不考虑被试的人选问题,也不想完全依靠交易所的交易规则,而要设计出满足自己理论要求的规则使被试活动能在理论模型的框架之内进行。
其实,无论刚才讲的实验家还是理论家,他们的看法都是片面的,按这种思想设计出来的实验恐怕都不能达到理想。设计实验,就是要从实验中得到某种有用的信息,使 实验成为得到所需要的信息的最好手段或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这样,一般说有效的实验设计中所采用的经济系统与现实经济相比是非常简单的,在某方面比起相关的理论模型也是较为简单的。
试图在实验室中实现现实环境内复杂性是无益的。现实世界就象分形那样,现实的细部是无限详细的。在这种意义上讲,完全与现实相符的模型是不存在的,在实验室环境中追求与现实相同的细节是不可能的。这里面还有实验预算制约等原因,另一方面如果实验环境模仿的与现实过于相象,则可能分离不出原因与效果,反而达不到实验的目的。例 如,在资本市场实验设计中,我们可以不去考虑有人利用特别手法取得超额利润的情况。
试图在实验室环境中形式地再现理论模型中的各个假定,同样是无益的。这是因为实际中,几乎所有的形式比理论上怎样定都行,但实际行动中,必须选择构建实验室环境时理论上怎样定都行,但实际中,必须选择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例如,在合理预期理论模型中,理论上认为交易都基于对市场价格的精确观察下订单。在实验室中未必能再现这一点。
即使 在实验室内生成的经济系统中很好地再现了形式 理论模型的假定,我们从中也得不到形式上与理论模型所应有的结论完全符合,我们也不能说得到了该模型说明力的有力证据。如果在该模型的严格假定被放松后的实验环境中能观察到原来模型的预想相同的现象,那才是得到有关模型说明力的强有力的证据。与模型完全相符的数据,只不过是告诉我们,在模型中,没有明显的理论缺陷。这是因为要检验逻辑上的不同之处,实验室实验与数学解析或计算相仿等相比较效果略输一筹。另一面如果观察到的行动与符合逻辑的理论模型不符,则说明实验计划是有缺点的,或是被试对实验环境没正确理解,或两者者有。实验的目标表示了理论模型的适用可能性的宽窄,并不能表示它不适用性。由于我们对经济的理解所影响,对实验室实验价值的判断,也不应以它对现实经济或形式理论的符合程度作为标准。
经济实验是在受控的经济环境中实施的。不管是否可以控制,经济环境是由各个经济主体以及经济主体间互相作用的经济制度组成的。
例如市场实验中买者与卖者是经济主体,而特定的市场制度是经济制度。在政治学中,投票者是主体,少数服从多数法则是制度。经济主体可以用具有经济关连的特 征来定义的。即用偏好、生产技术、资源初始拥有量、信息结构等。对于被试者而言,他在实验室就有自己的特征。但是在实验中通常要检验这些与被试应具备的特 征是否一致人们可能会认为观测经济主体的特 征是困难的,控制也是困难的,实际中并非如此。
经济制度是由经济主体的可能行动与所有可能的经济主体行动组合而成的结果加以特 定化而成的。这种经济制度本身可以用实验控制达成,即可以用实验规则加以说明并实施。

五 价值诱发理论和并行原理
所谓价值诱发理论,指的是实验主持人可以用适当的报酬手段,诱发被的特定特征,而被试本身的特征与此无关。
使用报酬手段诱发经济主体特 征应满足如下三个条件。
充分条件:
1.单调性(monotonieity)。即被试认为报酬量越多越好而且不存在饱和状态。精确地说,设V(m,z)是表现被试偏好的函数,其中m是报酬量,z是其他无法观测到的因素,则当  m1> m2时即有  V(m1,z)> V(m2,z),当V对m可微时,有 >0。这个条件容易满足,例 如我们只要用货币作为报酬手段即可。
2.突显性(Salienncy)。被试所得到的报酬,必须与被试(以及其他被试的行动有关,它必须由被试所理解的制度所决定。即被试的行动与报酬的关系,应该能突出显示实验主持者所希望的制度,被试应理解这种关系。例如仅采用“出场费”的办法,即每个参加实验的人一律给予40元报酬,就不满足突显性,因为每个人的报酬与他的行动无关。如果在“市场实验”中按每个人的“利润”给予报酬,则可满足突显性。
3.优超性(dominance)。在实验中被试的效用变化来自实验报酬,除此之外的其他原因可以忽略不计。
这个条件是三条件中最难实现的。这是因为偏好V以及其他因素z也许是实验者所无法观测到的。要满足优超性条件,可以在具突显性的报酬△m增加的同时,让比较明显的z的因素保持不变。
例如,被试经常对其他被试的报酬很介意,常常将别人的报酬与自己的报酬加以比较,在上述“最后通谍博弈”的实验中,我们已看到这一点。因此在这一类实验中,要使被试对其他被试的报酬不了解或无法推断,为的是使Z的要素中立化,史密斯称之为“信息隐秘”。实验者不应当去帮助或防碍被试生成所希望的效果,作为实验者要避免表明试验的目的,应当使Z的其他要素中立化。
若能达成这三条件,则实验者就达到关于经济主体特征的控制。实验者将原来没有价值判断的对象与报酬手段之间建立的某种关系是可以自由选择的。有了突显性,实验者可以在被试行动与报酬之间建立明确的关系;有了单调性,实验者可以利用报酬手段实现自己的动机,有了优超性,实验者就可以忽略其他事件的影响而在实验室中实现所选择的关系。
例如愿市场实验中(详见第四章)卖者的费用。为实现边际费用的递增性,对于三个不可分离的买卖单位,设C1<C2<C3。此时分别以P1、P2、P3卖出的被试,就可以用给予
m=(P1-C1)+(P2-C2)+(P3-C3)的报酬这种手段加以激励。
受控经济试验与问卷调查的区别之处在于突显性在典型的问卷调查中,所要得到的是被调查者的个人特征,过去的行为,或者可能的事。有的问卷调查还加上一些假定条件,例如“如果您的年薪越过10万元,您如果投资(接着列举各种投资方式供选择)”之类,但这样取得的数据不是受控实验的数据,原因是它缺乏对报酬的突显性。因为问卷调查的付酬对每一个被调查者一视同仁,他的回答与他的报酬无关,没有刺激他必须真正表达自己偏好的动机,因此可能出于某种原因而随意回答。
实验室实验中得到的结果究竟对实践有无指导作用?某些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是有疑问。例如有的人就认为有处理大量资金经验的现实中的公司领导人与尚未接触社会的学生,思考方式不同,因此关于资本市场的实验意义不大。也有人认为检验某种决策机制的实验中,即使已有多次被实验证实了,但也无法保证下一次该机制能被证实。
实际上,以上说法不仅仅是对实验经济学的怀疑。当伽利略用力学原理说明天体运动时,就有人批评说:用吊灯的摆动或斜面上滚动的球运动能够说明万里之遥的行星的运动吗?从演绎逻辑看,即使我们每天都看到太阳从东边升起,我们也无法推知明天的太阳会不会从西边爬上来。我们对“太阳从东边升起”的信念是建立在归纳原理上。
实验经济学中归纳推论的一般原理认为,作为基础的适当的条件若无本质的变化,在新的状况下,行动的规律性不会改变。Vernon Smith将这种思想称为并行原理,他说“在实验室中的微观经济中已被验证的关于个人行动以及制度的执行的命题学,在其他条件一定的同样状况下,在离开实验室的微观经济中仍然适用”。
根据并行原理,可以假定实验的结果适用于实验室外的现实世界。但人们认为实验室的结果移到实验室之外,条件变了,未必能成立。例如,人的认为实验室资本市场中得到的数据中“人为“的,也就是说现实世界中交易者处理的资金数据额巨大,而且他们都是专家与实验中条件有很大不同。对这种批评,我们可以扩大被试群体,让一些有经验的人参加实验,同时增加有突显性的多钱报酬。
我们认为,与自然产生的经济过程相比,实验室中的经济过程较为单纯,然而在实验过程中,被试受物质利益所驱使,表现出来的行动,与我们在现实经济环境中为追求利润而采取的行动并无本质上的差异,而且由于环境单纯更能表现出行动的特征。

发表于 2008-3-24 00: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如果你能去了解高人出名的多的很呢<渤海龙门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