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代笛王洋屿人郑济民

[复制链接]
查看: 5634|回复: 1
发表于 2004-5-28 11: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自一九七九年由大陆移居香港至今的十多年间,所灌制的十多张唱片,和在香港、台湾、大陆及海外的无数 音乐会,早已肯定了郑济民作为一位成功的国乐演奏家的地位。香港艺术家联盟的九二年香港演奏家年奖无疑只是锦上添花,其实更值得肯定的是,郑济民在突破作为一个演奏家所取得的骄人成就。
成功融汇南北各派
笛子演奏现新局面
   作为一位成功的笛子演奏家,郑济民的笛子演奏,为人称道之处,每每在于其演奏艺术已吸收了南北各派 之长,成功地融汇形成个人独特风格,这个事实,是值得留意的,不仅在艺术表现上,更重要的在于代表的意义。
   中国竹笛之所以成为性格鲜明的独奏乐器,走上舞台表演,应是二十年代以后冯子存才开始的事,此后演奏笛子的艺人,由于所处的地域,文化风俗,习性的不同而各有不同风格,更形成所谓“南重气,北重舌”的南北 两大派别。
   南方人与北方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差异,人的性格与情感的表达方式,亦自然深受影响。在文化上, 音乐上所呈现的面貌,亦各自形成不同特色,北方人性格直爽,嗓门大说话快,在笛子音乐上的表现,声调高亢,乐名短促,节奏性强,感情表达直接;南方人性格温婉,细语婉转,笛子演奏,音调柔美圆滑,乐句较长,起伏性较强,感情表达也较细致婉转。为此,南派便特别重视气息的控制,始能奏出延绵起伏的柔美乐音,北派如非练好舌头振舅快速而干净的功夫,便难奏出强烈的爆发性效果。
郑济民先后主要师从三位笛子名师,均各有所长,以《鹧鸪飞》一曲名传海内外的陆春龄,是南派笛子和江南丝竹的大师;以南派技法为基础,从金华婺剧曲牌音乐吸取养料的赵松庭,则渗入了北派精华,笛音饱满而富于泥土气息;至于王铁锤则是北派代表人物,深受河北吹歌影响。这三位名师的特色,郑济民加以融汇而逐渐形成个人的独特风格,而且灵活地就作品的不同内容和音乐的变化要求,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使笛子音乐的艺术形象显得更丰富不少新创作的笛子音乐,在郑济民的演奏下,已打破了南、北派别的界限,形成富时代气息的鲜明舞台效果。
   随着交通、资讯的发达,音乐软件的日益普及,地域性的差异,人与人的距离会缩短,独尊于某一门派的笛子演奏技法,已难成为主流,郑济民在演奏上能够成功地融汇了不同派别技巧,而获得肯定的成就,其意义正好说明了只有掌握全面性的笛子演奏技法——而这亦是能够做得到的事——才是笛子演奏艺术发展的主流,其新局面已开始。
随意转调韵味不减
突破笛子发展空间
   郑济民另一突破作为一个演奏家的骄人成就,则在于成功地将笛子改良,成为一件可以自由转吹十二个调的乐器。
   一直以来,无论是音色变化较多,较为柔和的南派采用的曲笛,还是音色嘹亮明快,北派较多采用的梆笛,都有音域较窄,转调不方便的局限。郑济民在研习各派笛子技法之余,深深感到技法上尽管再加以改良,亦难以打破乐器本身固有的局限,为此便有了如何去补救笛子乐器的缺憾的设想。
其实,要解决笛管乐器不易转调的问题,过去已有不少人士做过不同的努力,甚至引入西方管乐器的加键方式亦尝试过,但始终未能做到既能使其转调,又能保持中国竹笛原有指法及鲜明独特音色、技巧和和音乐表达的神韵。
   郑济民在这方面的探索始于一九八一年香港中乐团要演奏纪大卫为林克明创作的大提琴协奏曲。这首以 十二音列写成的作品,乐曲开始的引子,由笛子主奏之音乐,以一般六孔笛根本无法奏出的,为此,郑济民尝试制作了十孔笛,得以顺利将音列奏出。
   郑济民设计的十孔笛,并未有改变传统六孔笛的音孔位置及演奏的指法特色,而是加开四孔,利用原来闲 置不用的左右手大小四指来按孔。于是在传统六孔笛及筒音的七个音外(A,B,#C,D,E,#F,G#G),再加上新开四孔的四个音(#A,C,#D,F)转以叉口与气息便可流利地奏出新有半音,顺利地转吹十二个不同调子,但传统竹笛的原有音色、技巧,指法韵味全部保存。
   郑济民这一十孔笛的设计,将笛子艺术的演奏天地大大加以拓展。英国作曲家约翰*曼都德尔于一九八五年 为英国广播电视台威尔斯交响乐团在卡的夫音乐节演奏而创作的新作品《笛与二胡协奏曲》中,郑济民就是用十孔笛流畅无比地将这首调性及节奏非常复杂的作品奏下,以事实证明了中国笛子与西洋管弦乐团合作的路子可以更加宽阔。
   另一方面,一九八八年关迁(去千加西)忠为北京中央交响乐团和郑济民特别创作的笛子交响诗《蝴蝶梦》 中,第二乐章采用了复杂的调性结构,四个乐句的主题,从C调转向A调,降E调,降D调;第三乐章的笛子演奏部分,则有节奏快速的半音进行。郑济民以十孔均能轻易地,自然而流畅地发挥了应有的效果。
   这两首将十孔笛之优异性能加以发挥的乐曲,均已灌制成唱片,且深受欢迎,此一笛子性能上的突破,大大增强了笛子的表现力和发展的空间,可以说是郑济民在为演奏家以外对中国乐器改良的一大成就。
多方仿制改编乐曲
绝响古乐器获新声
   在曲笛与梆笛之外,郑济民在演奏舞台上,除了不时地演奏新笛,低音大笛等竹管乐器,更将被人忽视的少数民族的吹管乐器,和已成为博物馆中的出土文物的古乐器,加以介绍给听众,使成为绝响的埙、篪等古乐器,重新焕发出生命活力。
   郑济民多年来致力在演奏技法上探索,成功地在舞台上演出的少数民族乐器,主要的便有:能奏简单和音, 但音色优美的葫芦丝(又名葫芦箫)云南傣族、哈尼族的民间簧管乐器巴乌;景颇族没有指孔的笛子吐良,由于把只有一个吹孔,以不同的泛音奏出超过两个八度的音域,在乐器的制作和演奏技法上,难度均甚高,郑济民在多方研究尝试后,均得一一克服。
   为要使已成绝响的古乐器重视舞台,郑济民所付出的心力更大,具有七千年历史,以陶土制作的埙,郑济民 先后参考了曹正、陈重、庄本立等各位前辈研究成果,亲身制作不同开孔的埙,经过大量反复试验,成功制成了能够实际演奏两个八度音域的埙来,而且音量得以增大。
   此外,在战国时期一度流行的古乐器排箫,以及竹笛的前身中国古代宫廷乐器篪,近代虽已失传,郑济民则根据出土的数据,加以仿制,得以成功地使这些古乐器在舞台上重现,郑济民还考虑在乐器的性能上,探用适当的古曲,甚至近现代作品,加以改编,以供演奏。
   郑济民能够在作为一个成功的演奏家之余,仍不断寻求突破演奏家的成就,无论在十孔笛的设计制作,南北笛派的融汇,古乐器的重生,少数民族乐器的推广上所获得的成果,都可以说是骄人的,而值得我们注意,且深具启发性的是,这些演奏家以外的成果,最后还是增强了郑济民作为一个演奏家的实力,丰富了他在舞台上演奏的表现力,更有力地巩固了他的笛子演奏家地位。那些只是埋首演奏的音乐家,当可向郑济民的成功中获得启示。





发表于 2005-8-31 13: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挺强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