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状元名录

[复制链接]
查看: 9490|回复: 9
发表于 2010-9-26 08: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状元名录
作者:admin 日期:2007-1-18 9:13:12 人气:16 标签:
导读:
  

  长乐历代进士计817名,其中唐至五代8名,宋代560名,元代5名,明代117名,清代127 名。进士总数中,有状元10名(武状元1名),榜眼3名,探花4名,特奏名165名,童子举5名。另唐至元代诸科计91名。

状元名录:

1.林慎思(844-880)
  
  字虔中,御史升第五子,长乐崇贤乡钦平里(今潭头镇大宏里)人。生于唐会昌四年(844)。年少好学,有大志,与诸兄五人在筹岩筑室读书。咸年(864)荐礼部试,不第。退居长安槐里(原陕西京兆府),精思力研,著《儒范》七篇。后来又常与好友论辩兴亡,议古陈今,著《伸蒙子》万言,编成三卷。上卷《槐里辩》三篇,叙天地人之事;中卷《泽国纪》三篇,叙君臣民之事;下卷《时喻》二篇,叙文武之事。气魄雄豪,指喻明切,自成一家之言。又著《续孟子》二卷十四篇,以孟子久行教化,倡言仁义,以治时弊。还著有《宏词》五篇及《文集》二卷。
  咸通十年(869)中进士。翌年再试,中宏词科第一。兄弟五人俱登第,懿宗赐“兰桂同芳”一匾,并将林家居住的崇贤钦平里改名芳桂乡大宏里,一时传为佳话。林慎思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兴平县尉。他执法甚严,豪强都惧其威令。咸通十三年权尚书水部郎中。 同年奏准返乡,在长乐南北乡交界处渡桥建震龙桥,消除人舟危渡,造福桑梓。僖宗时期,饥荒连年,百姓流离。僖宗日与宦官嬉乐,不理朝政。慎思与好友余镐屡次上书切谏,均不被采纳。外放任长安万年县令,时邻近官吏敲诈百姓,严刑峻法,独万年县吏治清明,百姓感其恩惠。
  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今西安)。林慎思出战,失败被执,巢予官不受,却骂巢,被处死。终年37岁。黄巢起义失败后,林慎思诸子奉丧归葬昌化乡弦歌里龙桥山(后人称为渡桥大墓山)。
  林慎思继承发展了儒学思想,否定儒家天命论,采纳老子、荀子的相互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法,这对当时和后来哲学理论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2.陈诚之(生卒年不详)
  
  字自明,一说景明,仙山(今长乐金峰后团村)人.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壬戌科状元。壬戌科第一本为秦桧子秦熺,秦桧为避嫌,遂置陈诚之为首。陈诚之策对专主议和,亦颇适秦桧之意。中状元后,授左承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历官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秘书郎。绍兴十五年(1145),为祠部员外郎后,以礼部侍郎出知泉州。不久,召为翰林学士,累官至同知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卒后谥文恭。
  福州于山最高处鳌顶峰又名状元峰,相传那里曾是状元陈诚之读书处。

3.姚颖(1149——1183) 
  
  字国聪,原名姚廓,御笔改名姚颖,号印石。姚坑(今长乐文岭姚坑村)人.南宋淳熙5年状元,授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召为秘书省校书郎,终平江府通判.

4.郑性之(1172—1254)

  原名自诚,字信之,号毅斋.福湖(今长乐古槐北湖村)人.生于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卒于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戊辰科状元。
  性之少年时,曾从师于朱熹门下。中状元后,授平江军节度判官。历官知赣州,知建宁府。端平元年(1234),召为吏部侍郎,备然进言,劝理宗大开言路,以通雍蔽。上疏言权之所在,势所必趋。希望整肃朝政,去弊就利,防止出现趋炎附势之风而影响政治的清明,被擢为左谏议大夫。当时,朝内大臣互相诋毁,郑性之建议借鉴古今天下安危之变,分辨是非公正处理。对言辞过激者,只要是事实,即使是沽名钓誉,也要虚心纳善。这祥,天下必能大治,过激之言辞也会自平。郑性之以敢谏直言名重朝野,官至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后,以观文殿学士身份致仕。后来,病逝于家,享年八十二岁。郑性之治郡去害就利,推崇教化。处理父子骨肉之间争讼时,每每循循善诱。为政不事刑威,而立朝又能无所附骥。著有《端平奏议》及与陈均同修的《编年备要》行世。
  性之寓居福州宫巷。据说福州"(屏蔽字眼)"中的"吉庇巷"名称的由来就与他有关.
  吉庇巷,俗呼“急避巷”。宋郑性之中状元衣锦还乡时,曾因以前他落魄而凌辱过他的人,自感亏心而急避,遂称“急避巷”。明代以谐音改巷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庇境安宁之意。

5.姚勉(1216—1263)

  字汝勋,一字瑞峰,姚坑(今长乐文岭姚坑村)人。南宋宝佑元年(1253)状元.授翰林院编修,召校书郎兼太子舍人,官终朝请大夫。
  姚勉出生后,因母亲出身微贱,曾被弃于野雪之中,后一日,过路者尚能听见儿啼声,父亲才抱回抚养。姚勉为不忘本,以“雪坡”为号。姚勉中状元后,初授平江节度判官。父亲病逝,姚勉服丧期满,被授为秘书省校书郎兼太子舍人。当时,丁大全专权,太学生有因弹劾而被逐出者,姚勉上疏论救,语甚切直,忤怒了丁大全,被迫退隐乡里。及至吴潜为相,姚勉被召为校书郎。时理宗贾贵妃的弟弟贾似道专权跋扈,理宗过东宫,正遇姚勉指斥贾似道专权误国,遂将其免官。姚勉还乡不久,即病逝于家,享年四十七岁。著有《雪坡文集)行于世。
  姚勉聪颖过人,尤擅长诗文,与黄梦炎、胡仲云、刘元高被时人称为“锦江四俊”。

6.陈文龙(?—1276)
  
  字君贲,后山(今长乐文岭阜山村)人. 是南宋爱国民族英雄,与文天祥“隆名并峙”。
  原籍福州兴化(今福建莆田),嘉熙四年(1240)九岁时,随父陈楶到长乐阜山访亲及贩布,出继于已迁居长乐阜山的同宗第六代族叔陈士伟为子。他来到阜山后,就读于阜山明教堂,初名子龙,加冠字德云,自号洞真。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状元。
  陈文龙能文章,负气节。丞相贾似道爱其文,对其极为赏识器重。陈文龙中状元后,历任镇东军节度判官,崇政殿说书,秘书省校书郎。几年后,拜监察御史,均得力于贾似道,但陈文龙并不以为然。后来,陈文龙的正直敢言,渐渐忤怒了贾似道。襄阳失守,陈文龙上疏痛责贾似道用人不当,并请罢黄五石、范文虎、赵潜。贾似道大怒,将陈文龙贬官抚州,又指使台臣季可上书弹劾陈文龙。不久,范文虎降敌,贾似道兵败鲁港时,赵潜最先逃跑,导致其余守将弃城而逃。贾似道后悔不听陈文龙所言,又起用陈文龙为左司谏,迁侍御史,再迁为参知政事。由于朝内议和,陈文龙乞请回乡养老,获准。景炎元年(1276),益王称帝福州,陈文龙再次出任参知政事,一上任就轻而易举地平定了漳浦、兴化叛乱。元军占领广州后,泉州、福州守将纷纷投降。招降使者两次至兴化劝降文龙,均被其焚书斩杀。对军中的议论,文龙道:“诸君特畏死耳,未知此生能不死乎?”由于部下降敌,文龙与家人均被元军抓获。面对凌辱,文龙指腹道:“此节义文章,可相逼邪!”遂被解杭州,绝食而逝。其母被监禁尼寺,病重无药,旁人无不落泪,其母言道:“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亦病逝。众人感叹道:“有是母,宜有是儿。”将其母收葬。

7.马铎(1366—1423) 
  
  岭前(今长乐潭头岭南村)人. 字彦声,号梅岩。生于元惠宗元统二十年(1366),卒于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1423)。明成祖永乐十年(1412)壬辰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今长乐岭南尚存有马铎旧居。
  在宦途中,马铎屡受皇帝重用。明成祖曾两次出京巡幸,皆命他留待监国,由此留下了"代驾郊天"、“马铎一日君”的说法,并一直流传至今。

  “马铎一日君”的传说(摘自全国文化信息共享资源工程网):
  
  明朝福州长乐县有个贫穷的男孩,叫马乐,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由于家贫如洗,9岁的马乐只好替财主看猪牧羊,换一口饭吃。可是,马乐聪明好学,放羊的时候经常在私塾门外听先生教书,竟把《大学》、《中庸》背得滚瓜烂熟。
  马乐的好学感动了塾师,塾师支助他读书。马乐尊敬师长,勤奋好学,13岁就考上了秀才,从此读书更加勤奋,立志考取功名。
  乡试到了,马乐踌躇满志去赶考,考完发榜一看,自己名落孙山,而同乡一个不学无术的草包却高中第三名。这明显的考场舞弊案引起了一场学潮,马乐也参与其中。当时的主考官和他的座师,翰林院大学士白云庆借词掩盖,平息了学潮,却要清算闹学潮的人,交待以后的主考官不得录取马乐。
  可怜才学出众的马乐功名连科不第,家中愈加贫寒。马乐二十多岁时又一次落榜,在回家的路上觉得惭愧又委屈,觉得无颜见亲人,于是投水轻生。可是,马乐不仅没死,却意外救起了落水的高家小姐。高小姐感激他的救命之恩,以身相许。
  马乐考到43岁,已经九科连续不第,但仍发愤攻读。这年,马乐的岳父托人推荐马乐为岁贡生,进京赴考。才学出众的马乐高中会员。京中奸臣白云庆闻讯向永乐皇帝告状说马乐是个草包。可是,殿试之时,马乐以学识说服了永乐皇帝,被钦点为状元,并由皇帝赐名为马铎。
  此后,马铎受皇帝委派,治理黄河成功,随后又"代驾郊天",得到皇帝的赏识。后来,皇帝派马铎到边关平乱,白云庆却设计陷害他勾结异邦,图谋不轨。白云庆的阴谋被拆穿以后,被削为平民,而马铎被封为翰林大学士,并赐衣锦还乡,好不荣耀。

8.李骐(1378—1425)
  
  字德良,长乐沙京人。本名李马,皇帝(明成祖)认为状元以畜名不吉,遂御笔书写“其”字于“马”字的右边,改名为李骐。
  生于明太祖洪武十一年(1378),卒于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明成祖永乐十六年(1418)戊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长乐首石山,俗称状元峰,因此山与长乐在短短十二年里连出两状元有关。据《长乐县志》记载:"首石鸣则大魁出,明永乐间再鸣,而马铎、李骐相继抡元至今传为佳话"。明弘治间长乐县教谕潘援游首石山有“欲唤山灵问消息,大魁来岁为谁鸣”之句。而更为出奇的是,这长乐两状元竟是同母异父兄弟。《秦淮风月》云:马铎并非正室所出,其母为马父妾,生铎后,乃父念及李姓好友无子,将铎母赠之,后生李骐,初名马,其意不解自明。一妾从二姓而生两状元,实乃千古奇闻。

9.陈谨(1521?——1566)

  字德言,号环江。长乐营前村人,生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一说生于明世宗嘉靖四年(1525),卒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明世宗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科状元。

10.陈良彪(生卒年不详)

  字绰然.长乐麟墩村(今长乐?)人。北宋庆元5年(1199)状元。官授武德郎.是长乐历史上唯一的武状元。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08: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08: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1.林慎思(844-880)
  
  字虔中,御史升第五子,长乐崇贤乡钦平里(今潭头镇大宏里)人。生于唐会昌四年(844)。年少好学,有大志,与诸兄五人在筹岩筑室读书。咸年(864)荐礼部试,不第。退居长安槐里(原陕西京兆府),精思力研,著《儒范》七篇。后来又常与好友论辩兴亡,议古陈今,著《伸蒙子》万言,编成三卷。上卷《槐里辩》三篇,叙天地人之事;中卷《泽国纪》三篇,叙君臣民之事;下卷《时喻》二篇,叙文武之事。气魄雄豪,指喻明切,自成一家之言。又著《续孟子》二卷十四篇,以孟子久行教化,倡言仁义,以治时弊。还著有《宏词》五篇及《文集》二卷。
  咸通十年(869)中进士。翌年再试,中宏词科第一。兄弟五人俱登第,懿宗赐“兰桂同芳”一匾,并将林家居住的崇贤钦平里改名芳桂乡大宏里,一时传为佳话。林慎思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兴平县尉。他执法甚严,豪强都惧其威令。咸通十三年权尚书水部郎中。 同年奏准返乡,在长乐南北乡交界处渡桥建震龙桥,消除人舟危渡,造福桑梓。僖宗时期,饥荒连年,百姓流离。僖宗日与宦官嬉乐,不理朝政。慎思与好友余镐屡次上书切谏,均不被采纳。外放任长安万年县令,时邻近官吏敲诈百姓,严刑峻法,独万年县吏治清明,百姓感其恩惠。
  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今西安)。林慎思出战,失败被执,巢予官不受,却骂巢,被处死。终年37岁。黄巢起义失败后,林慎思诸子奉丧归葬昌化乡弦歌里龙桥山(后人称为渡桥大墓山)。
  林慎思继承发展了儒学思想,否定儒家天命论,采纳老子、荀子的相互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法,这对当时和后来哲学理论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08: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2.陈诚之(生卒年不详)
  
  字自明,一说景明,仙山(今长乐金峰后团村)人.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壬戌科状元。壬戌科第一本为秦桧子秦熺,秦桧为避嫌,遂置陈诚之为首。陈诚之策对专主议和,亦颇适秦桧之意。中状元后,授左承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历官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秘书郎。绍兴十五年(1145),为祠部员外郎后,以礼部侍郎出知泉州。不久,召为翰林学士,累官至同知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卒后谥文恭。
  福州于山最高处鳌顶峰又名状元峰,相传那里曾是状元陈诚之读书处。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08: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3.姚颖(1149——1183) 
  
  字国聪,原名姚廓,御笔改名姚颖,号印石。姚坑(今长乐文岭姚坑村)人.南宋淳熙5年状元,授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召为秘书省校书郎,终平江府通判.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08: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姚颖
姚颖(1149~1183),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字洪卿。生于宁高宗绍兴十九年,卒于宋孝宗淳熙十年。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戊戌科状元。姚颖中状元后,授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召为秘书省校书郎,通判平江府,到任不久便患病身亡,享年三十四岁。姚颖博闻多识,性情淡泊、谨重,极有雅量,力学勤苦,文章俊秀。居官常不敢有所作为,恐同僚认为才华出众,论天下事无不尽被证实。世人惜其英年早逝,不能有所大成。后来,理学巨擘叶适为其撰写了墓志铭。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503/10/160678_25890653.s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08: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郑性之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郑性之(1172年—1255年),字信之,初名自诚,因避宋理宗讳而改名性之,号毅斋,南宋福州侯官县人,一说为闽清人、长乐人,状元、著名官员。

郑性之于1172年生于福州侯官县,另有说法称其为闽清人或长乐人。他是朱熹的学生,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状元,官承事郎,历签书奉国军节度判官。嘉定六年(1213年)三月入京并受宋宁宗重视,升为秘书省正字、迁秘书郎。1216年兼尚书右郎官,又召任侍左郎官,1220年任国史馆编修,转将作监,1223年任修文殿修撰,知赣州,在赣州任内平定军人叛变。1224年宋理宗继位后,他任集英殿修撰,知隆兴府。1227年(宝庆三年)三月,升任宝章阁待制、江西安抚使,但他称病推辞,遂提举玉隆万寿宫。1233年(绍定六年)宋理宗亲政后,他担任敷文阁待制,知建宁府,1234年(端平元年)被召为吏部侍郎,后又升为左谏议大夫兼侍读,不久再升为端明殿学士。1236年(端平三年),他就任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1237年(嘉熙元年)郑性之辞去丞相职务,又力辞资政殿大学士、绍兴知府、浙东安抚使的职务,于是提举至临安洞霄宫,加观文殿学士致仕。死后追赠少傅,谥“文定”。传世的著作有《端平奏议》、《宋编年备要》。

郑性之家居福州十几年,其故居旧为耆德魁辅坊,在今天福州(屏蔽字眼)吉庇路[1]

http://zh.wikipedia.org/zh-sg/%E9%83%91%E6%80%A7%E4%B9%8B




闽清发现郑自诚神主牌
  
  日前,笔者在闽清县三溪乡前山村一郑氏村民家中的神祖龛上,发现宋代状元郑自诚的神主牌。据屋主人郑炎其介绍,从他记事起,家中祖龛上就有这块神主牌,并在厅堂上悬挂“进士”牌匾。每到年节时,家中大人都要面对神主牌烧香叩拜。可惜“进士”牌匾在“文革”中被人当作“四旧”焚毁,神主牌则被家人藏起才幸免于难。此牌为木质地,由牌身、底座组成。通高43.7厘米,宽9.5厘米,厚3.2厘米;牌额平直、圆肩,前浮雕龙首;左右边沿作螭龙、海水、祥云纹饰;牌身正面楷体金字阳刻“宋进士观文殿学士自诚郑君神主”等字。此牌端庄凝重、做工精细,其尺寸、外观造型及龙纹雕饰风格等均有别于民间保存众多的神主牌(如图)。
  据《闽清县志》载:“郑性之初名自诚,后避理宗潜邸旧名。遂以字行号毅斋。按中兴馆阁作闽清人。初学于建阳朱子,朱子询其名,叹曰:‘好大名大字’。性之由是自励,朱子奇之。登嘉定元年进士第一。授承事郎,历签书奉国军节度判官……”相传,宋代长乐福湖人郑可大带子夭将、孙永年定居于闽清樟马清溪旁的石郑村。后永年娶妻生子郑性之(初名自诚),郑性之长大成家后又举家迁居闽清四都碓垄里(今三溪乡前光村)。1208年,郑性之从这里进京参加殿试取得状元及第。
  郑性之作为宋朝名臣,其籍贯历来存有疑义。许多志书、文献所云各异。宋梁克家《三山志》说:“郑自诚,状元,字信之,后改名性之,闽清人。”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云:“郑性之,字信之,初名自诚,后改今名,侯官人”。明何乔运《闽书》将郑性之归入侯官县。明王应山《闽都记·郑性之墓》说:郑性之墓在八都院山,(长乐)性之,侯官人,初名自诚,嘉定进士第一,官至公辅。清朝朱景星、郑祖庚修纂的《侯官乡土志》也是将郑性之当成侯官人,收入该书。《长乐县志》作是邑人。《中国状元大典》云:“郑性之(1172—1255),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戊辰科状元。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郑性之究竟是何方人氏,此次发现的“郑自诚神主牌”当是个重要的线索和旁证。○林跃先

http://www.66163.com/Fujian_w/news/fzen/fzwb/20040905/GB/fzwb%5E8436%5E%5Ewbb03002.htm






《福建乡土》 2006年04期

状元宰相郑性之


【摘要】:正郑性之原名自诚,字信之,一字行之,号毅斋。《中兴馆阁录》载:郑性之“初受学于建阳朱子,朱子询其字。叹曰:‘好,大名大字。’性之由是自励。朱子奇之。”登第后,因避理宗潜邸旧名讳,方改名性之。他于南宋孝宗赵眘乾道八年(1172年)

【分类号】:K245
【DOI】:CNKI:ISSN:1006-074X.0.2006-04-010
【正文快照】:
郑性之原名自诚,字信之,一字行之,号毅斋。《中兴馆阁录》载:“初受学于建阳朱子,朱子询其字,叹曰:‘好郑性之大名大字。’性之由是自励,朱子奇之。”登第后,因避理宗潜邸旧名讳,方改名性之。他于南宋孝宗赵音乾道八年(1172年)生于樟马村院坪,即今闽清县梅溪镇榕院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08: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本帖最后由 pan3 于 2010-9-26 08:41 编辑

5.姚勉(1216—1263)

  字汝勋,一字瑞峰,姚坑(今长乐文岭姚坑村)人。南宋宝佑元年(1253)状元.授翰林院编修,召校书郎兼太子舍人,官终朝请大夫。
  姚勉出生后,因母亲出身微贱,曾被弃于野雪之中,后一日,过路者尚能听见儿啼声,父亲才抱回抚养。姚勉为不忘本,以“雪坡”为号。姚勉中状元后,初授平江节度判官。父亲病逝,姚勉服丧期满,被授为秘书省校书郎兼太子舍人。当时,丁大全专权,太学生有因弹劾而被逐出者,姚勉上疏论救,语甚切直,忤怒了丁大全,被迫退隐乡里。及至吴潜为相,姚勉被召为校书郎。时理宗贾贵妃的弟弟贾似道专权跋扈,理宗过东宫,正遇姚勉指斥贾似道专权误国,遂将其免官。姚勉还乡不久,即病逝于家,享年四十七岁。著有《雪坡文集)行于世。
  姚勉聪颖过人,尤擅长诗文,与黄梦炎、胡仲云、刘元高被时人称为“锦江四俊”。


pan3 疑:南宋的长乐文岭姚坑村会下雪吗?












姚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姚勉(1216年-1262年),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江西高安人。宋朝宝祐元年廷对第一,历任承事郎、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节度判官、太子舍人、沂靖王府教授。墓葬于丰城燕坑邹家山,有《雪坡文集》。




[编辑] 参考资料
《由历代状元观赣人“文杰俱高”的人文内涵》,彭鲜红,2004年,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http://zh.wikipedia.org/zh-cn/%E5%A7%9A%E5%8B%89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http://baike.baidu.com/view/235416.htm




长乐姚坑明教堂
http://www.fzdqw.com/ShowText.asp?ToBook=1531&index=12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08: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6.陈文龙(?—1276)
  
  字君贲,后山(今长乐文岭阜山村)人. 是南宋爱国民族英雄,与文天祥“隆名并峙”。
  原籍福州兴化(今福建莆田),嘉熙四年(1240)九岁时,随父陈楶到长乐阜山访亲及贩布,出继于已迁居长乐阜山的同宗第六代族叔陈士伟为子。他来到阜山后,就读于阜山明教堂,初名子龙,加冠字德云,自号洞真。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状元。
  陈文龙能文章,负气节。丞相贾似道爱其文,对其极为赏识器重。陈文龙中状元后,历任镇东军节度判官,崇政殿说书,秘书省校书郎。几年后,拜监察御史,均得力于贾似道,但陈文龙并不以为然。后来,陈文龙的正直敢言,渐渐忤怒了贾似道。襄阳失守,陈文龙上疏痛责贾似道用人不当,并请罢黄五石、范文虎、赵潜。贾似道大怒,将陈文龙贬官抚州,又指使台臣季可上书弹劾陈文龙。不久,范文虎降敌,贾似道兵败鲁港时,赵潜最先逃跑,导致其余守将弃城而逃。贾似道后悔不听陈文龙所言,又起用陈文龙为左司谏,迁侍御史,再迁为参知政事。由于朝内议和,陈文龙乞请回乡养老,获准。景炎元年(1276),益王称帝福州,陈文龙再次出任参知政事,一上任就轻而易举地平定了漳浦、兴化叛乱。元军占领广州后,泉州、福州守将纷纷投降。招降使者两次至兴化劝降文龙,均被其焚书斩杀。对军中的议论,文龙道:“诸君特畏死耳,未知此生能不死乎?”由于部下降敌,文龙与家人均被元军抓获。面对凌辱,文龙指腹道:“此节义文章,可相逼邪!”遂被解杭州,绝食而逝。其母被监禁尼寺,病重无药,旁人无不落泪,其母言道:“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亦病逝。众人感叹道:“有是母,宜有是儿。”将其母收葬。


pan3 注:既然知道嘉熙四年(1240)是九岁 居然不知道生辰?


陈文龙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

斗垒孤危势不支,书生守志定难移。
自经沟渎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时。
须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竖降旗。
一门百指沦胥尽,唯有丹衷天地知。

陈文龙1232年1277年)原名子龙,字君贲、德刚,福州兴化莆田(今福建莆田)人。是南宋的抗元名将。

陈俊卿五世从孙。早年随父陈粢定居连江长乐(今阜山)。幼颖悟,苦学不厌。淳祐十一年(1251年),入乡学。宝祐四年(1256年),入太学。宋咸淳四年(1268年)戊辰科进士,龙飞射策第一,宋度宗赐名文龙。宋朝端宗景英年间出任福建广东宣抚使兴化县指挥官。咸淳七年(1271年),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贾似道爱其文,雅礼重之。咸淳八年(1272年),升监察御史。曾上书弹劾贾似道,遭贬官抚州。贾似道怒犹未尽,又指使右正言李可弹劾陈文龙,文龙愤而辞官[1]刘埙驰马出桥南,为文龙饯别。景炎元年(1276年)十一月,元兵南下攻福州,端宗逃奔广州,下命文龙担任闽广宣抚使兼知兴化军(辖莆田、兴化、仙游三县),文龙倾家产募兵力守兴化。陈文龙母黄氏及幼子陈璥被扣为人质。

王刚中遣使到兴化招降,文龙怒斩来使。当时城中驻兵不到千人,德佑二年(1276年)十二月,飭令部将林华、陈渊至福州侦察敌情。林华等暗中与降将王世强勾结,反引元兵万人至城下,通判曹澄孙开门迎敌,最后城陷被俘,被押至福州元将董文炳军中。董文柄令左右招降之,陈文龙以手指腹道:“此皆节义文章也,可相逼邪?”。押送杭州途中开始绝食,经杭州谒拜岳飞庙时,气绝而死,葬于杭州西湖智果寺旁。文龙之母被执于福州尼姑庵,闻讯,亦绝食亡。其堂叔陈瓒继起抗元[2]。诏忠肃。

[编辑] 注释

http://zh.wikipedia.org/zh-cn/%E9%99%B3%E6%96%87%E9%BE%8D
发表于 2010-10-4 1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