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在网前和左半区被击败,朴战术上的胜利,林技术上的失败,世锦赛林朴之战有感

[复制链接]
查看: 3969|回复: 1
发表于 2010-9-15 07: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在网前和左半区被击败,朴战术上的胜利,林技术上的失败,世锦赛林朴之战有感


林丹又一次输给了朴成焕,虽然朴成焕是不多的技术特点上能够克制林丹的球员,但因为能力上的差距,加上对于对手的研究,这两三年林丹已经对其保持不败了,所以赛前没有几个人预料到这样一个结转。但如果分析比赛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场战术上的胜利和技术上的失败,可以说林丹输给朴成焕一点也不冤。其实分析林丹输的球,从表面上看,往往体现在直接得分少,也就是说其强大的进攻能力没有得到发挥,但究其原因,又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尝试打控制球(有意在创造出进攻机会时不突击),一种是没有得到太多进攻机会(一但有机会又太急躁不能把握住)。这次林丹的失利是典型的第二种情况,原因是朴成焕用了正确的战术,很好的利用了林丹为数不多的技术弱点。比赛中,朴成焕控制林丹正手区的打法用得非常的坚决,有效的抑制了林丹两侧横向和斜向移动突击能力强的优势,同时又很好的暴露了林丹左区同侧重复接球防守范围小的缺陷,这个战术同几年以前陶菲克战胜林丹用的战术如出一辙。如果说,正手后场进攻难度大是一个很难克服的通病,但林丹不是没有扭转败局的可能,只可惜他在网前同朴成焕的争夺中也处于下风,不能为自己创造出进攻的机会,朴成焕的网前不如陶菲克,但其次击球前的停顿却便预判球路能力超强的林丹无从发挥,多拍从来也不是林丹的强项,在多拍中,林丹不能创造出机会,于是对球的质量要求过要,出现很我不必要的失误,断送了自己追赶的机会。从这场比赛看出,高手相争还是得网前者得天下,如果网前不好,就要用超强的速度来弥补,如果又被拖入慢速球的泥潭,即使强入林丹,也没有办法幸免。可以大家会说,林丹这两年网前技术大为精进,但从这场比赛看来,这还是基速度造成的错觉,他还是要比别人多那么零点几秒才能放出高质量的网前球。在汤导能力至上的训练方法中,林丹技术上的弱点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补救,可惜啊。
我以前看过一篇肥司令阿聪的博客:无聊的网前,迷失的左边---评2006日本公开赛男单决赛(http://lcc1980.blog.sohu.com/71803213.html),觉得写得很好,对林丹的分析非常的精辟,06年陶菲克的战术同今天朴成焕的战术也是非常的相似,其实不是林丹不可战胜,主要是控球形打法在现在还受能力所限,不然,应该会有一个更有趣的羽坛。
顺便转一下这篇博文,肥司令阿聪还有很多关于羽毛球的战术的博文,都深入浅出,文笔幽默,极有学习的价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http://lcc1980.blog.sohu.com/

肥司令阿聪的博客:无聊的网前,迷失的左边---评2006日本公开赛男单决赛:

很难说谁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因为林丹想要一个锋芒毕露的陶菲克,没能得到,而陶菲克希望有完成整个比赛的体能状况,也没得到。其实分析一下他们的生活状况,不难看出,林丹住宿舍,吃食堂,听着铃声睡觉,自然要规律许多,而陶菲克结婚就消耗了不少的精力,婚后自然要有比较多的性生活啦,和林丹偷偷找地方干比起来,陶菲克显然会更累一些啦,于是第三局的场面也是情有可原的了。胜负讲完了,可以回过头来说说技术的东西,当然,这也是最值得强词夺理和见仁见智的地方了,基本上无论我们说什么,都会有反对意见的。总的来说,我对这场比赛的感觉有二,一是从林丹看中国队无聊的网前技术,二是从陶菲克本场比赛的战术策略看中国队教练员迟钝而不知所谓的临场指挥。先说第一点,这个网前技术的问题也分两方面,一是技术的功夫深浅,这个是人都看出来了,这场球陶菲克可以说滴水不漏,各个高度都保持了稳定的成功率和精准的过网弧度,直到第二局的后半段才被林丹扑到过两次(除掉LJ时间,也只有两次),林丹在“搓--自己主动先打网前”和“回搓--对方打网前之后我方再还击网前”这两项技术上的“得分--直接打死对方”和“间接得分--创造进攻机会后打死对方”都几乎为零,也就是说,只要在网前发生对抗,林丹占不到任何便宜,要么占不到便宜,要么被对方占便宜;二是技术搭配使用的策略--实际上这才是难点,几乎大部分的“老鸡鸡”都不知道这才是中国羽毛球的根本缺陷,说白了,就算他们知道也没用,因为这不仅是需要技术能力的,更是需要时间的,在中国羽毛球当今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中,有没有人懂这些东西且先不论,权当他们都是懂的,但也基本上没时间做!林丹之所以在网前体现出和对方如此大的差距和双方的实力对比是不相符合的,我们看到,陶菲克基本上采用持续下压的办法获得网前机会,而往往林丹将站位调整到很靠近网前的时候,陶菲克总会及时采取避实击虚的策略,把球挑到后场,这样又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前后调动,从理论上讲,在这里陶菲克将利用网前创造进攻机会和前后调动消耗对方体力两种战术非常自然协调的结合在一起,请注意!这就是教科书上讲的--拉吊结合突击打法,很好玩吧,我的讲解是不是很完整?不,实际上是操作者做得完整,我再把他所做的分解给大家看。从此我们得出结论,中国的网前不仅在技术的掌握熟练程度上比不上别人,而在使用技术的方式和多种技术的合理性上更是一片空白,因此,中国队的网前也就自然的无聊起来了,而网前又是羽毛球的精华部分所在,网前都无聊了,球自然也就不好看了,这也就是尽管中国队取得了彪炳千秋的成绩,可中国羽毛球还是不怎么招人喜欢.尤其不怎么招懂球的人喜欢的原因所在。再说第二点,在之前的博文中,我用一些笔墨介绍了“老鸡鸡”的问题,今天,钟波这个活生生的“老鸡鸡”给我们上演了生动的表演,从前两局林丹的实战情况来看,钟波在中场休息时给他做的指导不难揣测,大致是让林丹尽量避开网前纠缠,以控制对方后场为主,通过速度创造进攻机会得分,而林丹也从第一局的被搓死,继续搓,再被搓死再继续搓,再不服气再被搓死转变到第二局的老老实实挑后场,实实在在杀上网,加之陶菲克体能下降,失误增多,从而顺利的取得全局的胜利。可以说,钟波今天的临场指导做得比较恰当,在绝大多数“老鸡鸡”同行看来也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但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想做一个厉害的“老鸡鸡”光随波逐流的做这些换谁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是远远不够的,平心而论,就算今天林丹是一个人来比赛,没有教练临场指导的,他应该也可以并且也完全有能力通过改变战术策略拿下整场比赛。所以说,实际上钟波所做的临场指导完全是形式主义而已,他指导林丹做了一场不需要指导也能做好的比赛,林丹明白的,他明白,林丹不明白的,他也不明白!在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网前问题上的时候,陶菲克和他的教练想的却是用这场比赛做他们的战术实验,具体做法是:在相持状态下,用高远球控制林丹的头顶区后场,用平高球控制正手后场,下压上网基本上集中在林丹的左侧,对林丹的右侧只使用吊球,而在突击进攻的状态下,所有的火力都密集在林丹的左区。这个动作不明显但意味深长的整体战略有效的抑制了林丹两侧横向和斜向移动突击能力强的优势,同时又很好的暴露了林丹左区同侧重复接球防守范围小的缺陷,从实战效果看,成功率高得惊人。由于这个问题隐藏在最让林丹以及中国队教练组头疼的网前问题之后,又被整场比赛的胜利所掩盖,所以钟波之流是看不出来的了,而实际上从林丹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仍然迷失在那个莫名其妙的左区之中。由此我们看到,贵为中国羽毛球队副总教练的钟波先生今天发挥得并不好,言之不知所谓,是说他做了毫无意义的临场指导,言之迟钝,是说他直到对手因为体力不支而放球的时候,都还没搞清楚人家今天到底做了什么,当然他也更不可能让林丹知道这一点了。这有可能是因为对手太熟悉,而造成了他的审美疲劳,不过就我个人对钟波的了解,他能做到今天这样,已经算是发挥正常了,由他引申开来,中国“老鸡鸡”的水平也就可见一斑了。草堂赋诗,兰亭挥毫,班门弄斧,羽坛说球,写于2006年10月16日星期一,权作引玉之砖头,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发表于 2010-9-15 07: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