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原创]长乐县抗敌事迹与敌伪暴行纪录

[复制链接]
查看: 2786|回复: 1
发表于 2006-1-13 10: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长乐县抗敌事迹与敌伪暴行纪录
长乐县沦陷期中损失调查
一、沦陷区域:
1、沦陷面积707.12方公里。
人口:(第一次沦陷)209.137人;(第二次沦陷)207.166人
2、全区域村镇:第一次26个乡镇中20个乡镇全部沦陷,第二次13个乡镇沦陷。
3、沦陷日期:第一次民国卅年四月十九日,第二次民国卅三年十月五日。
克复日期:(沦陷次数及日期)第一次民国卅年九月三日,计137天,第二次民国卅四年五月十八日,计225天。
4、沦陷时敌人伤害破坏之大概情况:
第一次陷敌时民众被伤害18人,拆毁各机关学校之建筑物约38座,估值35000元,开设烟馆85次。
第二次民众被伤害77人,受伤者17人,被拉往闽东挑夫失踪不明者11人,全县各乡镇被拆毁房屋167座估值180000元,勒派人力569580工,被掠夺物资估值360000元,开设烟馆109处。
二、遭受敌机或我机轰炸地方面积及损失情况:民国卅年至卅二年计被敌机炸毁三溪中心小学校舍一座;金峰镇毁民房一间,潭头崖石地方被炸毁山园及田地10亩;营前镇毁民房14间,园地七市亩,计炸毁面积0.2方公里,损失估计220000元。
三、全县难民估计:
1、第一次沦陷时难民约10500人,第二次难民约8500人。逃出难民:第一次约2500人,第二次约2000人。
2、在难民中须赖长期救济及时失业人数。
第一次须赖长期救济者约4200人,一时失业33800。
第二次须赖长期救济者约2700人,一时失业3800。
四、粮食耕具及征派民夫等情况。
1、战前各种粮食各平均产量情况:稻米475432市担;小麦6130市担,蕃茹437344市担。
2、战前每年平均消费量情况:米347056市担;小麦6130市担,蕃茹437244市担。
3、战前每年输出粮食120000市担。
4、战前耕地面积230000市亩。其中水田184000市亩,旱地7500市亩。
5、自耕农4939人,佃农13327人,地主无。
现时尚有耕地面积300734市亩,其中水田218972市亩,旱地未详。
6、敌人占领期内掠取粮食数量估计:第一次沦陷时被掠取粮食800市担,第二次掠取40000市担,茹米15000担。
7、征派民夫情况:第一次沦陷中被征派民夫一万工,第二次征派民夫569850工。
8、被敌宰杀耕牛情况:第一次被杀害耕牛319头,(原有耕牛共6500头),第二次被宰杀耕牛649头,(原有耕牛共6000头)。
9、敌掠夺种子估计:第一次被掠夺谷种120担,菜籽3000株。第二次被掠夺谷种850担,花生种150担,麦种200担,菜籽3万株。
10、敌掠取耕具:第一次锄头80把,竹箕200付;第二次锄头一千余把,竹箕150付,暴谷扎30件。
五、交通运输:
1、战前公路176公里,因战事公路全部破坏。原有客车七辆。
2、水运:因战事损失:第一次损失民船71条,汽船3条;第二次损失民船140条,汽船2条。
3、码头损失:第一次营前码头损失程度约80%,第二次吴航、营前损坏程度约70%。
4、战前邮政局、电报及电话局情况:战前邮局2所,邮政代所15所,电报1所。
因战争损失情形:业务禁止,房屋器具邮袋电料公物等拆毁掠取及主要器材损失:第一次被掠取电话线600斤,旱195条,约值2225元。第二次被掠取电话机2架,电话线120斤,旱195条,约值12200元。
5、电灯、电话、自来水设备损失情况:第一次估值约125700,第二次估值约4000000元。
六、衣服:敌掠布匹及织布机等情况:第一次被掠取衣服估计25220件,估值约25200元。士布42匹,织布机50架,缝纫机5架。第二次被掠取衣服22137件,估值约211370元,士布466尺,纺织机100架,缝纫机11架。
7、房屋:
1、县城内(战前内)房屋共3800座。第一次被敌破坏损失1%,第二次损失4.5%。
2、破坏乡镇民房情况:第一次被敌破坏有营前敖峰山、莲角、松下、大祉、沙京、旒峰、东湖集仙村、岭南、陈塘、岱西等12次。损坏程度平均占全村十分之一。第二次有:城门、龙门、东渡、南阳顶、营前、金峰、东湖等七次,平均占全村十分之一点五。
八、工商业:因战事各项手工业等损失125000元。工厂、机器、材料损失:第一次损失7500元,第二次损失16000元,店铺共1813家,其中第一次沦陷停用311家,估计损失32350元,第二次390家,估计损失54465元。
九、物产及贸易:木材焚烧及砍伐:第一次陷落时松木200株约损失12400元,第二次100000株,约损失624000元。
十、渔民:战前渔户2029户,渔民60548人,渔船703条,渔筏607,年产量50000市担,自销40%,渔商253家。因战事渔民减少2659人,渔船损失250条,渔户损失410家。渔产减少30%,外销3万市担,减少16350市担。
十一、医药卫生:医院与设备损失:第一次沦陷时损失9000元,第二次损失4万元,外迁医生第一次13人,第二次20人。
十二、毒化政策:第一次沦陷时运进大批烟肓销售民间,设烟馆85所。第二次敌军运来命维持会迫农民种烟和开烟馆。设烟馆109所,运来毒品无法统计。受毒化人民第一次约1000人,第二次约200人。
十三、华侨:战前旅外华侨约13000人,分布各地,汇加3万元,所有华侨在外资产约共50000000元,太平洋战争侨汇断绝,估计损失1000000元。
十四、学校与私塾:民国卅三年,县立中学一所,私立中学一所,中心小学23所,国民学校22所,教师228人,学生14147人。学校建筑图书仪器等损失第一次约50100元,第二次约120000元。
发表于 2006-1-29 05: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还有吗?抗战的,我很想看到。与潭头文石炮台有关的抗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