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暗香浮动——“七夕征文”随想(1)

[复制链接]
查看: 7220|回复: 12
发表于 2010-9-4 21: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本帖最后由 挑灯看剑 于 2010-9-5 19:32 编辑

暗香浮动——“七夕征文”随想(1)
      到底经不住紫竹版主的盛情邀请和精美礼品的强烈诱惑,还是扔下所有的事情,静心在“原创”版块中泡了大半天。
    不曾想,仅仅半年多的时间,“原创”在几位版主的料理和众多坛友的努力下,呈现出全新的气象:陌生而有才气的作者,上好而渐多的作品,都让版面活色生香,自有一种不同往日的气派与格调。仅是“七夕有感”征文,在短短的时日内,能有20来位作者的积极参与和众多朋友的热心追捧,足见活动的顺畅和版面的和气。
    “一阵清风水面来,银河鹊桥近楼台。原创征文心澎湃,众星点缀百花开。”“九狮”在征文作品之后的这一跟帖,颇为形象地点出了“征文”活动的主题、情趣与可能产生的反响。在缕缕茶香中细细欣赏每一篇标题高亮的应征作品,简直让累人的评点工作奇迹般地成为一种莫大的享受。
    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并不是文学的行家里手,之所以冒昧“网络征文”的评点者,着实是为了“原创”的热闹与兴旺,我希望能在平等、平和中与大家进行一次粗浅的、关于文学的“对话”,能力与水平尽可以质疑,但真诚与公平是不可以怀疑的。

    为了便于处理,版主对征文作品大致按照发表顺序进行了必要的编号,筛选出24篇的作品。从体裁上看,主要是古典诗词和现代诗歌、散文两大类。接下来,就是按照编号顺序和作品类别,对每一篇作品做个简要的评点。
    先说说古典诗词类的征文,这类作品占了三分之一,也符合“原创”的风貌。的确,热衷于古典诗词的作者和读者都不在少数。就这次应征的8篇作品来看,也已呈现出风格、情调各异的艺术表情,可谓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1、第1篇作品:九狮《唱良霄醉词》。
    词曰:“连理枝,泪人痴。鹊桥圆七夕遐思,泣吟万语诗。  牛织银河会,凡尘恋影姿。情催心曲奏谁知,唱良霄醉词。”

     醉中有泪,让“七夕”在朦胧的遥想中多了份悲情。
    “连理枝”即相思树,喻为夫妻间的恩爱情感。忠贞的情感饱蘸泪水,相见时难,自古多少诗人含泪浅唱。“牛织银河会,凡尘恋影姿。”纷纷扰扰中向往的是那种忠贞不渝的真情。也许在现实中,这也只能是痴人说梦,杯中幻想了。读吧,有一阵感伤涌上心头。
    九狮无疑是一位很成熟而老练的作者,信手拈来,独占首席是不成问题的。但有一种现象必须指出,正因为如此,在随心的创作过程中容易暴露出“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倾向。再有一点,也就是在“七夕”的感怀中,无论传说故事还是生发感想,都未能跳出既定的、众所周知的故事内容和情感趋向,从而失却文学创作最重要的“独特性”,包括角度的独特与感受的独特。
    这里,我想到了秦观的《鹊桥仙》,那“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诗情画意与美好情感,尤其是在“忍顾鹊桥归路”的失意下,却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独特感悟,从而阐释着人间许多无奈的分离与真挚的情怀。还比如,女诗人舒婷在“玉女峰”前,对“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的良久感怀后,大胆写下:“与其在悬崖展览千年,不如伏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的彻悟。这种十分独特的人生观与爱情观,显示着反传统的强烈叛逆,这使得她的诗句闪耀着不灭的光彩。
    总的说来,让我们面对一组美丽的文字所编织的动人画面,应该说九狮是付出努力的,也因此创作出这首让众人喜欢的词作了。
   
    2、第2篇作品:三月的风《折桂令•七夕》。
    词曰:“青星朗月云烟, 桥鹊银河,泪透经年。两意绸缪,一宵情重,万古缠绵。但愿蛛丝巧线,贯穿天上人间。日日欢颜,夜夜七夕,吟《鹊桥仙》。”

      作者为词作特意配发了一幅美丽的图片。端详着图片,咀嚼着词句,另一种不同的感受,几乎让人心旌摇荡。
    “青星朗月云烟, 桥鹊银河,泪透经年。”开篇数语,在意象的组合与情绪的牵引中,词的形象与情感一下都铺展出来了,天上敖包,缥缈绝伦,可银河流淌着年年的泪水。接着作者应景生情,生发出自己的感想与幻想。绸缪,犹缠绵也。两意缠绵情重,则足以情牵万古,何必拘泥在朝朝暮暮。
    即便如此,作者还是在展开想象中寄托情怀,“但愿蛛丝巧线,贯穿天上人间。”这样也就能“日日欢颜,夜夜七夕,吟《鹊桥仙》。”而不必经年泪花了。既有天上的美好,又有凡尘的随性,那该是怎样的仙境啊。
    形象与想象,真情与幻想,自然天成,都让词作透露着迷人的光彩与令人遐思的境界。

    3、第8篇作品:和嘉《天仙子•七夕》。
    词曰:“闪耀银河人伫盼 ,乌鹊无声齐赶返 ,轻捂素手泪涟涟,痴儿恋 ,心不变 ,皓月皎皎伊面倩,骈俪云掩思片片,月下九霄河汉叹,玉簪怎阻念珠玑,花如眷 ,人初愿,缱绻情深天地羡。”

      和嘉人如其名,言语比较和气。对于他的作品,总有一种感觉,在勤奋与执着中每见真诚。
    这首词也是直写“七夕”的,在对月空银河的描摹中,再现那流传千年的牛织故事,并流露对那一种真挚情感的向往。词句美丽,琅琅上口,“痴儿恋 ,心不变 ,皓月皎皎伊面倩”、“缱绻情深天地羡”等句子也不乏生动,静心明月,剔透玲珑。
    但在动与静,明与暗,愁与愿的交替变幻中,词作未能做到和谐的效果,从而显得杂乱,而没能营造词的淡雅意境。
    再者,“人伫盼”,“鸟赶返”,“捂素手”中很难找到情绪走向;月明而星稀,“皓月”则冲淡了银河,又使“云掩”没了依托。
    词的意境,不是靠词藻堆砌出来的,而来自整体的营造、精妙的构思与真情的浸染。

    4、第10篇作品:九寻《落枕歌》。
    诗曰:“七夕相邀,同攀屴崱……误入迷途,共欹松柏。暖风习习,伊人在侧。春山秋水,万端羞涩。回眸一笑,钩魂消魄。……惊心回首,山鹰振翮。摩臂再相偎兮,耻礼已相隔。佳人羞无语兮,执竹敲万拍。我唯长注目兮,时空若定格。长久炼项功兮,未肯休一刻。日斜怅立起兮,脖已不能侧。偏肩行复行兮,归家为独客”

      常说“人如其人”,诗词文章应该是有性格的,这无疑也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凡事歌行。这首自由体的古诗,纵横恣肆,思接千载,在尽情挥洒中,声声歌咏出伊人在侧的美丽销魂。但那毕竟是诡异无常的梦境,现实与梦境,深情与无奈,在极强烈的对比中,失落的心情一览无遗。
    就诗作的艺术手法,包括梦境的营造,现实的对比,洒脱与无奈的情绪等方面来看,都近似李白的一些古风诗。但是,在诗歌的情趣上多少流于肆意俗气,自然与太白的飘逸与空灵不可同日而语。
    诗求性情,能在凑趣中随意玩出这样犹有古韵的诗歌来,已属不易。

    5、第16篇作品:三月的风《青玉案•鹊桥横架相思路》。
    词曰:“鹊桥横架相思路,月黯淡,星轻去。聚首瞬间知几度。只因一念,断肠千里,且待今宵渡。    经年还梦巫山处,别语缠绵少成句。默默无言情几许。此番恩爱,离愁无限,泪化丝丝雨。”

    月河暗淡,星去无光,相思路上断肠处。词作在情切无言的境地,抒发对“七夕”的感伤,爱恋情愁一如丝丝泪雨,飘洒人心。“只因一念,断肠千里,离愁无限”成了情感的基调,与愁绪中慨叹真情的无奈与伤感。
    但词作总显得情真而味不浓,意到而境不至。“月黯淡,星轻去”,要说明什么?今宵渡?恐怕不是,于暗夜中只能叹息而没有了联想与期待。“别语少成句”进而“默默无言”中看似无语凝咽的动情,然终究只是“还梦巫山”的营造,据此升华出“此番恩爱”,似乎都少了情感的依托。

    6、第20篇作品:雨禾《鹊桥仙•七夕》。
    词曰:“云台低树,瑶池星雨。便是人间仙处。九重霄里芳心幽,月夜下、相逢共聚。    银河飞渡,难传尺素。泪眼相思无数。年年梦里费新书,更添了、别愁离绪。”

    作者很娴熟地运用意象的组合,勾画出天上人间的甜蜜相逢,进而在“银河”阻隔的相思中,牵引出人间聚少离多的愁情恋意。
    词句优美,意境清丽,为这首词增色不少。但是,就总体构思来看,在对比、转折的表现中,依然没能突破固有的故事框架和大众化的情绪反应,吟咏中无非就是表现出七夕夜里关于“泪眼相思无数”那种“别愁离绪”的感伤。
    许多经典的诗词作品,事实上都在抒发或概括一种人类的思维与情感的时候,让我们获得不少的启迪,但是我们却很难再用其他词语去重复作品的内容,干脆把作品中的美妙句子牢牢记住了。从这种角度来理解,不能不说那些经典之作的不朽。诸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等。另外一方面,在创作中应当寻求一种独特的艺术视角与审美心理,在不言“愁”中而愁绪自见,不含“泪”中而暗自感伤,就是所谓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境界。
    对于任何虔诚的作者来说,生活的积累与技巧的磨砺,乃是一辈子的事情。

    7、第22篇作品:三月的风《水龙吟•话七夕》。
      词曰:“乱云飞渡风薄,银河又泛相思厚。 一朝往事,百年不朽,几多人瘦?桥鹊横低,梦萦魂系,秀眸湿透。 叹芳华远去,经年追忆,千般念、皆成旧。    绿水池光垂柳,  月朦胧、双星孤守。 凌波凤辇,绵绵恩爱,匆匆分手。一轮明月,两袖清风,三更时候。 奈孑然坐看长天冷色,缓斟残酒。”
    词作在“一朝往事,百年不朽”的低饮浅唱中,再次把我们拉回那凄美的情绪中,长天冷色,经年追忆皆成旧。
    “奈孑然”一句把惆怅的心理表露无遗,读来令人唏嘘。此外,词作中的炼句炼字也有可圈可点之处,“薄、厚、秀、透、孤、奈、缓”等字的运用都可谓恰到好处。但也有欠妥的,如:“分手”、“两袖清风”等等就让人费思量了。
    诚然,对于人间恋情的摹写,能达到这样一种自然流畅、直观形象的层次,已经算是一次真诚的抒发与成功的创作了。
   
    8、第23篇作品:卿狂若梦《鹊桥仙•天上人间》。
      词曰:“巧云传信,笨犁撒意,天上鹊桥心筑。一夕相爱逾白头,泪清苦,相思如故。感情有限,钱财无数,单恋汽车别墅。冷心红杏欲出墙,这年代,谁能挡住?”
      面对这首词,首先想到的是“诗缘情”说。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糜”的创作主张,这是对于文学体式风格而提出的文学批评理论,主要就是指诗歌因情感激动而作,并强调诗歌整体上的美好。“诗缘情”与《诗大序》中“吟咏情性”之说一脉相承,抛开儒家的诗歌政教作用,强调诗歌作为艺术的审美特征,这显然是一种纯文学的主张。这一观点影响了从古到今的诗词创作。
    但是,诗歌的教化、批评作用向来就不曾丧失。孔夫子论诗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强调的就是诗歌的教化功能与社会作用。寓理于景, 或直抒胸臆的吟唱,同样蕴藏着触及人心的魅力。单就毛主席的许多诗词作品,我们也足以领略到一代伟人的艺术眼光、文化气魄。
    从这点上看,本首词的确让人耳目一新,惊喜一阵。既不乏“鹊桥心筑”的情语,“一夕相爱逾白头,泪清苦,相思如故”的凝练与感伤,又升华为对“感情有限”、“冷心红杏欲出墙”现实的无奈与嘲讽。
    古今对比,入木三分,让作品具有全新的境界与格调。

    这里还想说的就是,在和嘉的作品跟帖中,多位坛友都对古诗词方面的一些艺术美学做了探讨,我这里着重的是作品的内容和手法。至于当代年青人作古诗词,由于我们自身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知识结构等等,都存在着极大的局限。这如同一辈子也没到过美国和英国的人,纵然他对英语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口语也锤炼了相当的流利,但是,流利归流利,总少了那种“味”。
    所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因此,我对现在人做古诗词向来抱着宽容的心理,“不拘一格”、墨守成规也不是办法,太出格了也就没味道了。有兴趣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尝试,“距离”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也不必因此而气馁,说不定正是在摔打中成为大家的。
    对一种文学样式的钟爱与执著,这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动力所在。正是这种钟爱与执著,让我们这次的征文中的古诗词作品,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这些诗词作品围绕着银河鹊桥,瑶池月色,铺展开了或瑰丽或而凄清的图景,并流露出对“七夕”这一中国情人节的种种感受。
    借用那首经典梅花词中的句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来形容,可能还是比较贴切的。

评分

参与人数 7经验 +330 收起 理由
当爱荣已成往事 + 50
心情阳光 + 50 辛苦了
文心雕龙 + 50 精品文章
pan3 + 30
紫@竹 + 50 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9-4 21: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加坡来自: 新加坡
谢谢老师点评! 写这篇征文让我学到不少东西!也谢谢热心网友们。
发表于 2010-9-4 22: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来自: 中国香港
辛苦了老师,九狮敬茶

点评到位,原创版需要老师这样专一细心的评委。
发表于 2010-9-5 07: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佩服,佩服

楼主辛苦了!

谢谢您!
发表于 2010-9-5 08: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辛苦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9-5 08: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9-5 08: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来自: 中国天津
辛苦了
紫@竹 发表于 2010-9-5 08:04



    紫竹mm厉害啊! 有没有三顾茅庐把楼主请出来? 呵呵!
发表于 2010-9-5 08: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爱尔兰来自: 爱尔兰
辛苦了!
发表于 2010-9-5 10: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精彩!
发表于 2010-9-5 12: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揭阳来自: 中国广东揭阳
捡得一分是一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