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金学曾沽名钓誉“种”番薯

[复制链接]
查看: 5676|回复: 0
发表于 2005-10-11 12: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金学曾和“金薯”


  

  谢宗贵先生的《广植榕树与引种地瓜》文中说:“番薯原产于美洲,有耐旱、高产、易种等特点,后被西班牙人引进菲律宾群岛(古称吕宋)。在那里经商的闽粤商人都想把番薯引进中国,但遭禁止。据《金薯传习录》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福建巡抚金学曾见福建沿海大旱,听说吕宋有番薯可种于旱地,便让在吕宋行医多年的陈振龙把番薯引进来。陈振龙颇费一番惊险曲折,最终得到了番薯藤,拿回国内,试种成功。金学曾便在福建各地推广种植,于是有人把番薯称为‘金薯’,以示纪念。”

  谢先生所引史实注明来自《金薯传习录》。这部书系清代闽县太学生陈世元所著,省图书馆收藏有一部完好的本子,是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由福州南台小桥“升尺堂书坊”刊行的,分上下两卷。我没有读过这部书,但据读过这部书的邓拓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写的《甘薯的来历》一文中的记述,与谢先生的介绍有些出入。邓拓先生是这样写的:

  “北京人说的‘白薯’,在植物学上正式的名称是甘薯。它传入我国的历史,过去没有确切的记载,以致传闻与事实多有出入。但是,近来从福建发现了《金薯传习录》一书,真相为之大白。原来最初把甘薯种传到我国的是福建的一个华侨,名叫陈振龙,时间是在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农历五月下旬。”“从这一部传习录的记载中可以看到,陈振龙是福建长乐县人,常到吕宋经商。他发现吕宋出产的甘薯产量最高,而统治吕宋的西班牙当局却严禁甘薯外传。于是他就耐心地向当地农民学习种植的方法,并且设法克服许多困难,在海上航行七昼夜,终于把甘薯种带回福州。他的儿子陈经纶向巡抚金学曾递禀,请求帮助推广,金学曾却要他父子自行种植,没有加以推广。陈氏父子就在福州近郊的纱帽池旁边空地上种植甘薯,收获甚大。第二年适值福建大旱歉收,金学曾才下令推广种植甘薯,以便度荒。事后金学曾却大吹大擂,要地方官绅出面为他立功德碑,并将甘薯取名为‘金薯’,反而把陈振龙父子丢在一边,根本不提。”

  从上引邓文可以看出,陈振龙引种甘薯并非由于金学曾的指派,相反地,陈振龙千辛万苦引进甘薯以后,金学曾还不肯帮助推广,只是在第二年福建大旱歉收,为了度荒,又看到陈氏父子种植甘薯丰收,这才下令在全省推广。

  事情如果到此为止,金学曾还是无可指责的。作为地方官,对于任何一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在尚未弄清楚它的实际效益之前,自然不能贸然向全省推广,这也是向全省人民负责吧。他之所以叫陈氏父子自己种植,也可以理解为先搞“试点”。试验成功了,又碰上大旱,马上推广,毕竟还是好事。金学曾的问题是在推广成功后大吹大擂,要地方官绅为他立功德碑,还要让甘薯姓他的“金”,而“根本不提”陈振龙父子,这就有点贪天之功,牵涉到他的人品问题了。据此来看明陈荐夫《大中丞金公德政碑》说的:金,“钱塘人也。……始以屯盐分臬加惠吾闽,今复拥节秉麾抚巡兹土,德刑既详,宽猛斯济”,剿匪救灾,深得民心。看来也有夸大其辞。

  引进和推广种植甘薯的真正功臣是陈振龙及其子孙,这从以后的事实也可得到证明。若干年后,陈振龙的裔孙陈世元联络了几个同伴,到山东的古镇试种甘薯,获得成功。后来他又到胶州潍县等地传播种植甘薯的经验,并且派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到河南的朱仙镇等地推广试种,最后到了北京郊外试种,效果都很好。由于他们的努力,南北各地的农民逐渐对甘薯的好处有了认识,甘薯的种植才逐渐普遍起来。一直到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清朝政府才明令在全国范围推广种植甘薯。但几百年来,甘薯还叫甘薯,或者白薯、红薯、番薯、山芋、地瓜,没有叫“金薯”的。可见盗名窃誉的事,纵然能得逞于一时,终归不能长久。

  乌山的先薯亭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是何道甫为纪念侨胞陈振龙、陈经纶父子引进甘薯和巡抚金学曾推广种植之功德而建的。此亭建在山顶一块巨岩上,八根圆柱撑起一个八角挑角屋顶,亭上有匾,白底蓝字,书:先薯亭。四面有围栏可供游客闲坐歇息,中间有石桌石鼓。站在亭子里,透过榕树缝隙,可以远眺榕城景色。据《乌石山志》载,乌山南麓原来还有一个先薯祠,在海滨四先生祠后,为道光十四年(1834年)郡人何则贤(道光乙未举人)所建,内祀先薯(犹先穑之意)及金学曾,配以陈振龙、陈经纶父子,但早已不存。何道甫和何则贤不知是否同一个人?他们是何许样人?我因为手头没有资料,不详。

  薯类作物我国本来也有,《山海经》的《北山经》就有“景山北望少泽,其上多草薯藇”的记载,晋代郭璞注解:“根似羊蹄,可食,今江南单呼为薯。”《本草纲目》上也写着:“薯藇,薯蓣也,一名山芋。”可见我们的祖先对薯类作物并非全无所知。但陈振龙引进的“番薯”看来是一个优良品种,故得以在全国推广。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前,甘薯一直被视为粗粮,只有穷人才拿它当粮食吃,二十年前福州还是三分半钱一斤;如今可值钱了,一斤卖到七八角甚至一元多,差不多和大米一样价格了,有一份按营养价值排出的食谱里居然把它排在头一位,真是身价百倍,由此更可见陈氏家族的贡献之大。郭沫若曾有词赞陈氏父子:“挟入藤,试密航,归来闽海勤植。此功勋,当得比神农,人谁识?”○俞月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