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福州民俗风情]福州地方特色

[复制链接]
查看: 7952|回复: 1
发表于 2005-9-11 01: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前段时间工作需要,对福州一些古迹进行调查力求保护.期间也参阅了不少有关资料,以下是福州的一些民俗风情.
三 餐
大人们说的过去,福州居民一日三餐,以大米(稻米)为主食,早晚两餐食粥,午餐食飰(干饭)。农村人多田少,生活贫困,日常多以大米番薯掺杂而食,甚至以番薯为主食。把番薯刨切成长约一寸的丝(条状),晒干叫番薯米;刨切成片(圆形),晒干叫番薯钱。福清、平潭两县多食番薯钱,其他县份多食番薯米。炊飰和煮粥是过去福州传统习惯。早餐和午餐合在一起做饭。把一定饭量的晚米,放在锅中用水煮沸,待颗粒开花、呈半熟状态时,舀入笊篱中,再用冷水淋过,倒入甑中。锅中剩下三分之一左右的米和“泔”(米汤)再煮一些时间,使其粘质,这就是早餐的粥。米的精华都集中在粥里,营养成份较高。等到做午餐时,把原来放在甑中滤过的米,隔水蒸熟,这就是饭,也叫“炊饭”。蒸熟的饭很香,比较浓缩。
过去一般家庭要食一顿粥,晚餐的稀饭则要用早米来煮。早米较有粘质,易熟。有时把午餐剩余的干饭,加水再煮,称为“飰汤”,作为晚餐。
农忙季节,为了节省粮食,争取时间,除吃番薯米饭外,就是煮粥。但所煮的粥,浓而不稀,熟而不烂,叫做“飰粥”,也叫“饭连粥”。清早煮了可供一家人两餐以上食用的饭粥,饱食出工,剩下的用棉絮或稻草编的草桶保留,上午10点左右(名曰“小斋”),送到田间做点心,这里保留古代“饷田”的遗俗。农民和其他劳动者都认为“饭粥”是“内囊”(坚实之意)的。
干饭,还有两种独特的煮法。一叫生炊,就是把米浸在水里约半小时,洗净放在甑中,用猛火来蒸,气味最香,但较费时。一叫隔煮,把定量的米,放在咸草(海滨所生长的可编草席的草)编制的小袋子里,叫做隔煮包,又叫为飰包,放在锅里用水煮熟,一包约一二两的米,多食少食,各从其便。过去饭店多用此小草包盛米煮饭,供应顾客。所用的米叫“三夹米”,即把稻米、粳米、糯米各三分之一掺杂来煮,食时软润清香。
福州居家平常菜肴的口味,咸淡中和,不太酸,不太辣,没什么刺激性。葱、蒜、生姜、辣椒不生食,在佐料中也不大量使用。但其口味有偏甜和偏腥的特点。烧煮蔬菜或鸡、鸭、鱼、肉都要用些糖,其味偏甜。煮菜用?油(又叫虾油),故其味腥。此外,有些菜肴因使用地方特色的调味品,可烹调出具有地方独特风味的菜肴。如从糯米红粬酿造的红酒中榨出的红糟,作为调味品,便能烹调出别有风味的灴糟鸡、灴糟鳗、灴糟羊。有些鱼类如莲鱼、草鱼、鳗鱼、鲨鱼等切块作羹,叫做“灴鱼”,投入些许福州特制的笋丝,便有不似醋酸的酸味,又略有清新的笋香,以清淡隽永见称于人.

风味小吃

福州风味小吃丰富多样。一年四季常食的点心有“鼎边糊”、兴化粉、卤面、煎饼、芋粿、蛎饼、虾酥、鱼丸等。鼎边糊方言称铁锅为鼎。鼎里先煮好可口清汤,把大米磨成的米浆倾于鼎沿,将鼎盖盖上,一二分钟后,把烤熟的米糊铲下,再将米浆倾于鼎沿,如此三五次,鼎边糊便熟了。这是我最喜欢的食物之一....兴化粉有煮食和炒食两种。如炒食,拌入蒜头酱,别有滋味。卤面,先调以可口的清汤,拌以成浆的薯粉,变成一定浓度的汤,加以肉米、笋片、虾和蛋花,再把面放下锅里煮熟。这种卤面的风味和其他煮法的面食不大相同。咸粥,用糯米煮成稀饭,投入?油、葱珠、肉丝、虾干等佐料,食时再加些老酒。煎饼,以米浆调豆芽菜、韭菜、鸭蛋,倾入平底的小铁釜中,用小炉炽炭,煎成薄饼。芋粿,把芋头刨成线丝状,调以米浆蒸粿,切为方块,再经油炸。蛎饼,把大米、黄豆混合磨成浆,以海蛎、芹菜为馅,经油炸为蛎饼。鱼丸,以精鱼拌以薯粉制成丸子,瘦肉为馅,形如乒乓球略小些。优质鱼丸富有弹性,香脆可口。连江城关、福清龙田一带的鱼丸,远销香港等地,为国家创汇。
夏令常食的点心有:汤丸、油扁、白丸、米粿、碗糕、饛 糕、盏糕、绿豆粿、尾梨糕等。汤丸、油扁皆是八果甜馅,只是形状不同。白丸以糯米磨浆,压干,搓为径寸方形,晒干待用。煮时清水入锅,煮沸即熟,调入白糖,食之解渴。尾梨糕,以荸荠的淀粉调浆加白糖蒸成,切成块,色白,半透明,这些都是夏令的清凉食品。节日食用的小吃有红糖粿、白糖粿、元宵丸、糖粥、清明粿、九重粿等。红糖粿即年糕,正月初一煮年糕吃,寓年年高升之意。“拗九节”吃甜粥,清明节吃“菠菠粿”,重阳节是九重粿。节日小吃也成为福州人日常点心。

居 住

福州居住屋式,城乡、贫富差异很大。城内的三坊七巷,南台的上、下杭等街巷,旧时多是官宦豪绅巨商士大夫聚居的地方。住宅多是“明朝厝”、“火墙厝”,即四周土筑风火墙,墙内木结构,单层或双层楼房。有四扇三开间、六扇五开间,个别有十扇九开间。不管几开间,结构基本类同。中间前面为前厅,后面为后厅,前后厅左右两侧各有前后厢房。厅前有天井,天井左右为披榭。后天井多有井,井水可饮用。富豪之家几进相连,旁有花厅、书房、园亭等建筑。一般居民的住房多是木结构,有三柱的,也有五柱的,前后一直透,俗称“火卷厝”。这些木屋都是毗邻相连,每间的木板壁也是左右隔壁间的木板壁,形成木屋毗连区,既怕火又怕水。一家失火,千家遭殃。福州因火患频仍,故有“纸褙福州城”之称。春夏之交雨季期间,闽江上游山洪暴发,与大潮顶托,水漫大半个福州城。居民把木板拆下,以减轻洪水冲力。有些低矮地方,十几间木屋之中竖一石档,石上面凿一洞孔,各家用一粗绳把屋柱系在石档中,以防洪水把房屋冲垮。台江的下道街、中选路、皮厂里、老鸦洲、鸭姆洲等地,盖有连排的棚屋。这种房屋低矮、简陋、破烂,住的多是搬运工人和人力车夫,食睡一室,三代同堂。
闽江两岸的水上居民,长期以来浮舟泛居于连家船中。民国前后,有的水上居民在洪糖、淮安、西河、湾边、龙江、鳌峰洲等地的岸边,搭盖高脚而又矮小的木棚,或把破漏不堪的木船,固定在江滨,作为栖居之所。
郊、县农家房屋,多是旧式四扇三房,一般中为厅,两侧为房,两边相向为耳坠房,厅前有小庭院。多为土、砖木结构。房屋四周为结实的土墙,青石为基,屋顶瓦片。僻壤山区有的房屋叫做寨。这类房子大多以宗族为主体,数房、数十户合建,是住宅的城堡化。四周围墙厚达一二米,用以防御盗寇。寨内有水井以及加工稻谷的设备,以备在不能与外界联系的情况下,长期生活之用。

50年代后,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分期分批改造低矮的棚屋。陆续在台江区建海、排尾、洋中、五一、安庆等建设三至五层的居民新村,逐渐改变危房、紧房居民的居住条件。80年代后,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建设与旧城改造相结合,既保留名胜古迹,又建设现代化城市。市区内的高楼大厦,如春笋般拔地而起。居民新村和花园式的、别墅式的楼房一幢幢地矗立起来,形成一片片新的居民区。广大居民告别祖祖辈辈居住的低矮、简陋、破漏的“柴埕厝”式的木头房子,一户搬进一单元,住上有卧房、客厅、厨房、卫生间的楼房。  


发表于 2005-9-11 09: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emb7][emb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