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妃灵应之记》碑的若干考析

[复制链接]
查看: 3631|回复: 0
发表于 2005-9-2 09: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妃灵应之记》碑的若干考析

明宣德六年(1431年)仲冬。郑和、王景弘等在第七次奉使下西洋,船队驻泊长乐太平港时,于长乐南山刊立《天妃灵应之记》碑(下称\"天妃碑\")。此碑是目前全国仅存的详载郑和前六次下西洋往返时间和经历的珍贵文献碑刻。它于1930年出土,立即引起国内外的重视。碑文多次被刊印,被介绍;碑文的一些内容为许多论著所引用,作佐证;国外学者也对它进行了研究,给予高度的评价。其中多有精辟确切之说,见著入微之言。
  但自立碑以来的五百五十余年,尤其出土后的五十多年,关于立碑所在,碑石本身,或持偏颇之说,或从未涉及;关于碑文刊本引述之句,或有阙漏,或以讹传讹。因袭沿用,广为流传。现在,谨就此碑及碑文作粗浅的考析,企求返朴归真。限于水平,恳请指正。
  一、关于\"天妃碑\"立碑所在及碑石形制
甲、立碑所在。
郑鹤声、郑一钧编的《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的\"编者按\"说\"……考郑和一行随后在福建长乐县南山寺所刊立之天妃灵应碑……\"又说\"南山寺又称南山三峰塔寺\"。又,李永选撰写的《明郑和下西洋之〈天妃之神灵应记〉碑》一文,亦言此碑为\"郑和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间,立于长乐南山塔寺。此碑久已为土埋。\"至于报刊上和国外介绍此碑的文章,亦每言此碑系立于三峰塔寺(南山寺)。总之,这种观点,过去曾被普遍认定。
  笔者认为:此碑既不是立于三峰塔寺,也不是立于近旁的三清宝殿,而应是立于天妃宫(天妃行宫),而且是紧靠或镶嵌于天妃宫内的内墙。其理由如次:
  考此碑的碑额上刻\"天妃灵应之记\"(小篆阴文),碑的正文(楷书阴文)的标题为\"天妃之神灵应记\"。表明是为记述\"天妃\"的\"灵应\"而立的。天妃并非佛门,而三峰塔寺为佛寺,记天妃灵应的碑立在佛寺是不可能的,此其一 。
  又考碑的正文之末,有\"正一住持杨一初稽首请立石\"语。或谓\"住持\"为寺僧之首,因之碑当立于寺。\"住持\"也者。凡寺庙宫观之当事人(主持人)皆可称之。且佛门出家人不从俗姓,法号之前常冠以\"僧\"或\"释\",而\"正一\"是道教三派之一。因此:\"住持杨一初\"仍道教中的\"正一\"门派中人,也说明天妃宫奉祀的是神、道合一的\"天妃之神\"。一个属于道教门派的主持人,岂能\"稽首请立石\"于佛寺?此其二。
  此碑既为\"纪德\"天妃而立,况碑文叙述以天妃宫和天妃为中心。不但是\"余由舟师,累驻于斯\",而且是\"官军祈报之所\",并一再认为历次下西洋顺风平安\",皆神(天妃)之赐\"。至于在宫右\"修葺\"塔寺。所叙较简;在宫左\"鼎建\"三清宝殿,虽有较多的描绘。但三清宝殷既为新建,自无往日之\"恩德\"可记。因此,记述天妃\"灵应\"的碑,是不可能立于三峰塔寺(南山寺)或三清宝殿的。而置于新建的三清宝殿的,是郑和等为\"永远长生供养,祈求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而\"发心铸造\"的铜钟。此其三。
  当然,天妃宫若先行颓圯,可能有人将碑移往塔寺或他处,那是日后之事,但不能由此得出此碑原先\"立于南山塔寺\"的结论。
  我们知道,郑和等在宣德六年立于江苏太仓的《娄东通蕃事迹》碑,内容与\"天妃碑\"相近,可谓姐妹碑。太仓《通番事迹》碑虽毁佚已久。但考该碑原先也是立于太仓刘家港(今浏河镇)天妃宫内,这一点亦可类比佐证。
  因此,应该认定:郑和在长乐南山刊立的《天妃灵应之记》碑,系立于南山上的天妃宫内。
  乙、关于碑石及形制。
  碑石:高162厘米,宽78厘米,厚16-17厘米。解放后,此碑移置文庙(现长乐师范附小)内;1985年6月20日又移至长乐南山郑和史迹陈列馆(在天妃宫废址上新建的)内。此碑碑座为花岗岩,石色较新,加工较粗糙,与质地致密,加工精细的碑身是不相称的。显然是碑身出土后,另行加工,或觅其他碑座来承载的。碑身嵌入碑座的\"碑笋\"部分,高13.5厘米。这样,整块碑石的高度可达175.5厘米。(\"碑笋\"高度是1985年6月20日移置此碑时测定的)。
  碑身石质致密,既不是长乐县大量出产的花岗岩石,也不是福建各地刻碑常用的将乐石。花岗石适于凿而不适于刻。此碑纹饰、文字均系雕刻而成。因而碑石可以排除是长乐地产的花岗石。笔者在不产石料的太仓及浏河镇一带观察,当地所立的碑石,尤其浏河镇天妃宫前的碑石,其石质与长乐的\"天妃碑\"的石质极为相似。询诸当地人,答以石料来自南京一带,属于石灰石类。在\"天妃碑\"碑阴刮取些许石粉,滴以硫酸,即冒出气泡,并生成白色的硫酸钙结晶,因而\"天妃碑\"碑石当属石灰石类。
  考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启程在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六日(1431年1月19日)\",从南京龙湾开船,在刘家港驻留了一个多月,其间修建了刘家港北漕口天妃宫。宣德六年春,天妃宫修成时,撰文刻碑(\"通蕃事迹\"碑)立于宫内。这一年,郑和年过花甲,已六十一岁。而且自洪熙元年(1425年)以来,下西洋活动已停止五、六年;此次航程又最远,据《明史》和费信《星槎胜览》记载,郑和船队远达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摩加迪沙,Mogadiso)、竹步(朱巴,Jubb)、卜喇哇(布拉瓦,Breawa)、慢八撒(蒙巴撒,Mombasa)。为此,郑和船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刘家港留驻一个多月,在长乐太平港驻泊近十个月。除了等候风信而外,还要增招水手、修造船舶、备办各种给养、物资;同时要祭祀海神祈求顺风平安。因而把前六次下西洋的经历作一番总结,并把它归结为\"神明护佑之功\",希望这一次远航也能得到神明的赐予,平安顺利地归来。这是郑和立太仓与长乐碑的重要因素。既要立碑,于是早作准备,把立碑用石也备办了;何况宝船之大,运送大块石料并不困难。可以推断、长乐\"天妃碑\"的碑石,可能是在刘家港或原产地作粗加工后,再用船运到长乐太平港。此外,郑和在海外也立了许多碑,其中有一块是在锡兰山(斯里兰卡)立佛寺立的\"布施碑\"。这些碑石也可能是从国内运去的。因为郑和船队在海外港口的停泊时间或长或短,上山采石将花去许多时日,而且当地未必有适于镂刻的石料。但是,这些刻石却可能是随船队而行的百工技艺中的成员,因为从\"天妃碑\"刻工的精细情况来看,刻石工当是技艺精湛的高手,若不是专司其职而临时征召者,是不能胜任的。
  \"天妃碑\"碑身(加上碑笋)高175.5厘米,按明制一尺为28.3厘米换算,合六尺二寸。\"六十二\"这个数字,在古代习惯上合于\"旺\"数,寓兴旺发达和吉祥顺利意味,正合当时立碑者的愿望,即使不算碑笋,高度162厘米即明五尺七寸,也合于\"生\"字,这是不违规例的。
  \"天妃碑\"碑阴并非平整光洁,而是粗糙不平的,所以测定的厚度为16-17厘米。查一般的碑刻,竖立的碑石,或碑阴有文字、饰纹,或加工成平整的端面;而镶嵌或紧靠于墙壁上的碑刻谓之单面碑,碑阴未作精加工,粗糙凹凸以利与墙壁啮合,如苏州沧浪亭刻石、狮子林刻石然。即如常见的寺庙题名碑石刻,竖立的、嵌于墙上的情况亦类此。因此,可以推断,\"天妃碑\"当年是镶嵌或紧挨着天妃宫的墙壁,以致日后宫墙倒塌而埋入土中。如系竖立的,尤其露天的,相对而言,就不易于堙埋了。
丙、关于碑上的纹饰。
该碑碑额,除中下部刻小篆\"天妃灵应之记\"(字高10厘米,宽7厘米)外,正上方为一圆圈,其左右均饰以祥云(或曰\"四叶云\")图案。此圆圈可视为日或视为月,皆寓有\"大明天下\"之意,而祥瑞的云朵环绕左右,显得庄严、吉祥、景气。
除碑额外,碑文上下和左右两侧的纹饰图案为\"连枝番莲\",并以此图案与碑额隔开。此图案十分别致。番莲,既为海外\"番国\"(西洋)之物,与碑文所载下西洋事相表里;番莲,又与\"翻涟\"谐音,则跟海洋、跟航海活动相关联。这样,若将碑额纹饰与碑文四周的纹饰联系起来看,就颇似表达\"皇明混一海宇\"之后,庞大的船队\"云帆高张\"\"涉沧溟\",\"昼夜星驰\"前往海外\"异域\"了。
二 关于\"天妃碑\" 碑文的一些考析
甲、碑文字数问题。
碑文字数多少,本来是个简单的问题。可是立碑以来五百多年,尤其出土后的五十多年,,许多介绍此碑的文章,都说它共有1168字。最近,长乐县郑和史迹陈列馆筹委办的工作人员,在拓片上对三十一行碑文反复点算,核对,结果表明,除碑额六个篆字而外,此碑楷字正文(字为2厘米见方),共有1177字。
  这样,几十年来错算的数字才得以解决,原来各文因袭沿用的数字应该据此订正。
  据《称谓礼帖全书》称,以前撰写碑文有种规例:全文数字及碑石尺寸要讲究\"生旺死绝\",即数字除以四,余一、余二的分别为\"生\"、\"旺\",才是吉利的;若将数字除以四,余数为三或能除尽,则为\"死\"和\"绝\",就为人们所忌。
  现在,我们可以看出,碑额上只刻六个篆文,是为了合于\"旺\"字,以图吉利。它不用正文七个字的标题――\"天妃之神灵应记\"作碑额,而省去一字,正是为此。碑额不属于正文范围,是另外计算的,犹如书的封面,而且在碑上已用纹饰隔开,更不会为了工整而拉成八个字--\"绝\"字。
  正文1177字除以四,余数为一,合于\"生\"字;而原来错算为1168字,则能被四除尽,是个\"绝\"字,既为当时人所忌,因而也就不可能用这样的字数。
  企求生与旺,这是含有迷信色彩。但是,对当时即将启航前往\"巨浪如山\"\"洪涛接天\"的\"海外异域\"的郑和及其船队来说,祈求顺风、平安、吉祥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
 乙、碑文在传抄、刊印时,屡见漏、误和添加,要依据原碑校正。
  阙漏:以1957年第九期《文物参考资料》刊印的碑文阙漏最多。其中,在\"永乐十一年……赴阙陈诉间缺六个字。依次为:\"其苏  刺国\"应补正为\"其苏门答刺国\";\"有伪五苏斡刺寇侵本国,    里阿比丁遣使赴阙陈诉\",应补正为\"……,其王宰奴里阿比丁遣使赴阙陈诉\"。
  又,同书所刊碑文中,记载第五次下西洋的一段,缺一个字。即\"木骨都束国进花福禄 狮子\",缺处应补正一个\"并\"字。
  此外,大多数文本,在\"永乐五年\"条之末少了一个\"还\"字,郑鹤声教授在该碑出土不久曾明确见过此字,现此字有些磨损,但仍可辨认。若少了此字,字数变成1176字,是不合体例睥,缺漏字,尤其是缺漏了关键的字,对研究考证是不碍的。
  错字:刊印全文时出现错字会给引用、研究带来诸多麻烦,错字越多,影响越大。
  《明清史资料》刊印的碑文错字,竟有十多字,兹分别校析如下(以此\"资料\"所刊碑文的页码和行数为序):
   403页6行:\"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中,\"迄\"应改正为\"迨\";
   越一行:\"直喻天竺、锡兰山国、古里国、柯枝国,抵于……\"中,\"喻\"应改正为\" \"(今作逾)。印成\"喻\",则原意大失;逾,有经过,通过之意,合于上下文意。
   同页倒数8行:\"昔尝奏请于朝纪宫,太常建宫于南京龙江之上。\"应校正为\"昔尝奏请于朝,纪德太常,建宫于南京龙江之上。\"这句许多字印错了,也没把句断好,使人莫句其妙。\"纪德太常\"是指把(天妃)功德记载在太常寺的档案典籍中,若印文\"昔尝奏请于朝纪宫,太常建宫……\"就不知所云了 。
   同页倒数2行:\"杰神之灵无往不在……\"应较正为\"然神之灵无往不在……\"。\"然\"为表转折的虚词。\"杰\"又作何解?

   同页倒数2行:\"殿堂禅室,弘胜旧观\",碑文作\"弘胜旧规\",应据以校正,这一字在其他刊本多讹为\"观\"。\"规\"是规制规模之意,比\"观\"字用得精确而生动,足见撰碑人斟字酌句之功。
   404页第1行:\"……雕装圣像,粲然一样。\"应校正为\"雕妆圣象,粲然一新,\"\"妆\"比\"装\"用得贴切;\"一新\"与\"一样\"相去甚远。
   同上页14行:\"永乐五年……至七年回归\"应校正为\"至七年回还\"。
   405页倒4行:\"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冬吉石\"应改正为\"吉日\"。吉日,是指好日子,也指朔日(初一)。\"吉石\"又是何意呢?
  此书还存在颇多的断句问题,这里不赘述。
  《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和《历史文献选读》等书刊本上奕有类似错字,普遍印错的字为\"弘胜旧观\"。这里还要着重考证一个字,此字在\"永乐十五年\"条下:\"木骨都束国进花福禄并狮子\"。很多刊本把\"花福禄\"误为\"花福鹿\"。有人还据此解释\"鹿\"如何如何。其实,靠近赤道的东非的木骨都束(索马里摩加迪沙)并不产长角的鹿。查《大英百科全书》,原来此\"福禄\"为斯瓦希里语音译,英文转译为\"异兽\"。它和吉祥物的麒麟(长颈鹿)一起随郑和船队来到中国,成为中非人民悠久友谊的象征,这一字之差,几铸大错。
  添加字:校对原文,凭揣测加添某些字,是不妥的,如《历史文献选读》和《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等书,在\"永乐五年\"条下印有\"番王各以珍宝珍禽异兽贡献\"。这里添一个\"番\"字,除统称时用\"海外诸番\",\"番王之不恭者\"称\"番王\"外,对海外各友好国家的国王均称\"其王\"\"王\"\"其各国王\"和\"国王\"等,体现了明初奉行的平等、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所以原文既未有\"番\"字,就不好随意添加,这些国王既\"各以珍宝、珍禽、异兽贡献\"当然是很友好的,如加上\"番\"字就不符合当时的外交政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