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分享]状元陈文龙其人其事

[复制链接]
查看: 3488|回复: 0
发表于 2005-8-19 13: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分享]状元陈文龙其人其事

陈文龙,字君贲,兴化玉湖(今莆田阔口村)人,生于南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

  “卿名子龙,堪为文龙”。陈文龙初名子龙,字德刚,他年轻时在“家贫子读书”风尚的影响下。刻苦用功读书,后入太学读书屡试获第一,南宋度宗咸淳四年殿试中,赐状元及第,当年省试中第一人为胡跃龙,皇帝因示近臣一对云:“龙飞取士,省元龙,状元龙”。近臣即对云:“虎帐总戎:殿帅虎,步帅虎”。是以当时殿前指挥使范文虎和步军指挥使孙虎臣二人为对。皇帝大喜,见新科状元陈文龙才华出众,即对陈说:“卿名子龙,堪为文龙”。御笔即改子龙为文龙,并赐字君贲。这就是陈文龙改名传说的由来。陈文龙入仕后,出任镇东军节度判官,崇政殿说书、秘书省校书郎,监定御史,参知政事等职官。他为政勤恪,为人正直,不畏权势,忧国忧民,在抗元中他尽忠报国,成为民族英雄,那二虎却贪生怕死,后来都向元军投降,成为民族败类。

  “一人中状元、两地状元里”。陈文龙故里是莆田玉湖(今阔口村),其父陈粢,母黄氏,祖父陈衮,曾祖父陈钦绍,高祖陈宋卿为乾道名相陈俊卿的从兄弟。因为陈文龙年轻时随父母曾居住于长乐县后山(今文岭乡阜山村),并在后山明教堂就读,所以陈文龙中了状元,其故乡玉湖人称状元里,而长乐后山也被后人称为状元里。据《长乐县志》列传“忠义”中有陈文龙传,其文字与《宋史》、《兴化府志》无甚差异,记载了陈文龙曾随父母居住于长乐之后山。今长乐县廿三都明教堂中还保存一块《元台碑》石刻,“元台”两大字旁有“状元陈文龙书”六个小字。陈文龙还写了一篇《元台碑记》,表明陈文龙小时候是和父母居住在这里,并在后山明教堂读过书,陈文龙虽非长乐人,在此地居住时间又不长,但他是个品德高尚又重感情的人,因而把长乐后山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所以就有“一人中状元,两地状元里”的传说了。

  “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南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当元军逼近南宋都城临安时,陈文龙与投降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坚决主张抗元,并请求督师与敌决一死战,当时朝议多主和,他愤而辞职。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九月,陈文龙以大局为重,临危受命,高举抗元大旗,在家乡兴化与地方守将商研守城方略,并倾尽家财募兵千余人,加紧练兵备战,毅然提出“生为宋臣,死为宋鬼”的口号,以激励将士决心抗元到底。景炎元年十一月,元兵攻陷福州城又长驱南下。陈文龙在兴化江口境内囊山脚下,成功组织指挥一场阻击战,杀得元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渠,这场胜仗沉重打击了元军的嚣张气焰,大大增强了民众抗元的信心。元军吃亏后,就集中兵力进攻兴化城,元将唆都率兵围困兴化城久攻不下,即派人招降威逼利诱,都遭到陈文龙的严词拒绝,他还把劝降使者杀掉,表示誓死抗元到底的决心。后因内部出判徒,陈文龙在城破兵败后被俘,陈被俘后拒绝投降,一路绝食视死如归,并写诗告诉家人:“斗垒孤危力不支,书生守志誓难移。自经沟渎非吾事,得死封疆是此时。须信累臣堪衅鼓,未闻烈士树降旗。一门百指沦胥北,惟有丹衷天地知”。民族气节,灿若日星。英雄惜英雄,他到杭州时在岳飞坟前痛哭一场,随之以身殉国,年仅46岁。陈文龙坚贞不屈,堪称盖世英雄,实践了自己“生为宋臣,死为宋鬼”的哲言。

  “城隍主神,水部尚书”。陈文龙能文章,负节气,文武兼备,高风亮节。他中状元后官至副宰相,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在任上,“不挠不屈,不可干以私”,受到人们的敬仰。他力主抗元,反对投降,面对异族的入侵,他以身赴难,高举抗元大旗。明王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全国建城隍庙,封民族英雄文天祥为其故乡江西庐陵城隍庙主神,封民族英雄陈文龙为福州府城隍庙主神。陈瓒也被尊为兴化府城隍爷。陈文龙受封为福州府城隍爷后,民众更加敬仰陈文龙的崇高气节。明初民众自发在福州泗洲左铺兴建“水部尚书庙”,现群众称这座庙为“尚书祖庙”,别处也建有“尚书庙”,庙中主祀是陈文龙和其母黄太夫人,香火不断,当地商人和渔民出海之前,都纷纷前来朝拜,且说此神极灵,“海上保护神”美名传开后,民众遂认为他是管理水域的“神 ”,故尊称陈文龙为“水部尚书”,这就是陈文龙为“水部尚书”传说的来历。据史料记载,陈文龙自状元及第后官至副宰相,并无担任所谓“水部尚书”官职,所以说陈文龙为“水部尚书”是民众对他尊称,对他的奉祀是属民间自发的。如今玉湖陈氏后裔,莆田古山村等地居民,每年农历二月十六日,都派些人去福州“水部尚书庙”参加祭祀等活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